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6: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热泵 调式 热水器


1.本技术涉及热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式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热泵热水器的电控模块安装在室外的室外机电控盒内,电控模块的散热采用铝肋片散热器,并配合室外机的风机的强制对流散热。基于现有的散热条件,无法有效的解决电控模块尺寸小带来的热流密度大的问题。电控模块的热流密度大容易导致电控模块温度过高,电控模块温度过高会使得压缩机强制降频以减少发热量。这样,在需要热泵热水器工作时,因压缩机降频而导致制热量不足,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现有的热泵热水器对电控模块的散热能力不足,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式热泵热水器,以解决现有的热泵热水器对电控模块的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室外机及相邻设置的控制仓和水箱,所述室外机与所述控制仓内的压缩机和所述水箱内的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依次连通,形成冷媒回路;还包括:电控模块,设置于所述控制仓内;吹胀板,与所述电控模块导热连接;其中,所述吹胀板串联于所述室外机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胀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一节流阀。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仓体散热器,串联于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吹胀板之间的冷媒管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体散热器包括:换热管组件,串联于所述冷媒管路;其中,所述换热管组件用于与所述冷媒管路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仓体散热器的同一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体散热器与所述吹胀板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阀。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并传递所述控制仓内温度的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并传递所述吹胀板温度的第二温度值;其中,所述电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开度。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翅片组,垂直设置于所述吹胀板的表面,且与所述电控模块相对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风扇,设置于所述控制仓内;其中,所述翅片组和所述仓体散热器分别位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和出风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的轴线与所述翅片组的翅片相平行;其中,所述风扇的进气气流自所述翅片组中相邻翅片的间隙的一端流入,并从相对的一端流出。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仓的底部侧壁构造有冷凝水排水口。
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式热泵热水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8.电控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吹胀板,通过吹胀板串联于室外机和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冷媒管路内的冷媒流经吹胀板,蒸发吸热,能够降低吹胀板与电控模块的温度,进而实现对电控模块的散热降温;另一方面,从吹胀板流出的冷媒携带热量回流至压缩机,有助于降低压缩机对即将进入下一循环的冷媒的能耗,进而提高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19.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2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2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式热泵热水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25.附图标记:
26.10:控制仓;20:吹胀板;30:仓体散热器;301:散热条;302:换热管组件;3021:直线管组;3022:直线管段;3023:弯曲管段;40:电控模块;50:压缩机;60:风扇;70:第一节流阀;80:换热器;90:第二节流阀;100:水箱;110:翅片组;120:冷凝水排水口;130:吹胀式散热器;140:接水槽;1000:冷媒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28.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9.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1.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32.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33.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室外机及相邻设置的控制仓10和水箱100,室外机与控制仓10内的压缩机50和水箱100内的换热器80通过冷媒管路1000依次连通,形成冷媒回路;还包括:电控模块40和吹胀板20,电控模块40设置于控制仓10内;吹胀板20与电控模块40导热连接;其中,吹胀板20串联于室外机与换热器80之间的冷媒管路1000。
36.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电控模块4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吹胀板20,通过吹胀板20串联于室外机和换热器80之间的冷媒管路1000,冷媒管路1000内的冷媒流经吹胀板20,蒸发吸热,能够降低吹胀板20与电控模块40的温度,进而实现对电控模块40的散热降温;另一方面,从吹胀板20流出的冷媒携带热量回流至压缩机50,有助于降低压缩机50对即将进入下一循环的冷媒的能耗,提高了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37.电控模块40与吹胀板20导热连接,其中,电控模块40优先与吹胀板20的侧面导热连接。吹胀板20与电控模块40之间可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实现二者的导热连接。可选地,吹胀板20与电控模块40之间设置有导热片。这样,能够提高吹胀板20与电控模块40之间的导热效率。
38.吹胀板20、换热器80、压缩机50和室外机形成一个封闭的冷媒回路。冷媒在冷媒管路1000内循环流动,一方面实现对控制仓10及电控模块40的散热降温,从吹胀板20流出的冷媒携带热量回流至压缩机50,即将进入下一循环的冷媒经压缩机50的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至水箱100的换热器80,而从吹胀板20流出的冷媒携带热量经室外机回流至压缩机50,温度偏高,在压缩机50压缩该冷媒时,可减少耗能即可得到高温高压的气态的冷媒,故而,提高了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39.吹胀板20垂直设置于控制仓10的底部,这样,扩大了吹胀板20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吹胀板20对电控模块40散热降温的同时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散热降温,进而保证电控模块40的工作环境温度。
40.吹胀板20内构造有多条相互连通的流道。这样,便于冷媒在吹胀板20内流动。可选地,吹胀板20相对的两侧构造向外延伸的且用于与冷媒管路1000连通的连通管口,其中,连通管口位于吹胀板20竖向的侧部。这样,一方面通过连通管口便于吹胀板20与冷媒管路1000连通;另一方面,使得冷媒管路1000悬置于控制仓10中,防止冷媒管路1000平铺在控制
仓10的底部,加大了冷媒管路1000与控制仓10内的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对控制仓10的降温效果,为电控模块40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1.可选地,吹胀板20与换热器80之间设有第一节流阀70。
42.空调式热泵热水器对水箱100内的水进行制热时,冷媒管路1000内的冷媒先流经第一节流阀70,再流经吹胀板20,通过改变第一节流阀70的开度,调节节流阀前后段压差,以此改变节流阀前后的冷媒膨胀系数,进而改变流经吹胀板20的冷媒的吸热量大小。
43.在实际应用中,空调式热泵热水器对水箱100内的水进行制热时,压缩机50将冷媒管路1000中回流的低压冷媒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至换热器80,热量经换热器80与水箱10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换热器80内冷却后的冷媒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变为液态,经过第一节流阀70,减小第一节流阀70的开度,使得第一节流阀70前后的压差过大,流经第一节流阀70的冷媒压力骤然下降,从第一节流阀70流出,流向并流经吹胀板20的液态的冷媒迅速蒸发变为气态,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进而实现对吹胀板20的散热降温。
44.可选地,第一节流阀70靠近吹胀板20设置。这样,能够便于压力骤降的冷媒在蒸发吸热时正好流经吹胀板20,提高对吹胀板20及电控模块40的散热降温效果。
45.可选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仓体散热器30,串联于室外机与吹胀板20之间的冷媒管路1000。
46.通过仓体散热器30串联于室外机和吹胀板20之间的冷媒管路1000,自吹胀板20流出的冷媒,流向并流经仓体散热器30,未完全变为气态的冷媒经仓体散热器30继续蒸发吸热。故而,通过仓体散热器30对控制仓10内的温度进行降温冷却,以便为电控模块40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47.由于控制仓10内的热量有限,若仓体散热器30吸收控制仓10内过多的热量,使得控制仓10内的温度较低,也不利于电控模块40的安全高效工作,同时也会降低热泵系统能效。故而,将仓体散热器30设置于室外机与吹胀板20之间的冷媒管路1000,冷媒在流经第一节流阀70的冷媒压力骤然下降,从第一节流阀70流出,流向并流经吹胀板20的液态的冷媒迅速蒸发变为气态,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后,再次流经仓体散热器30,一方面能够保证大部分的冷媒流经吹胀板20时蒸发吸热,对吹胀板20进行散热降温;另一方面,使得未完全变为气态的冷媒流经仓体散热器30继续蒸发吸热,对控制仓10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冷却,以便为电控模块40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防止对控制仓10过度降温。
48.可选地,仓体散热器30包括:换热管组件302,串联于冷媒管路1000;其中,换热管组件302用于与冷媒管路1000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设置于仓体散热器30的同一侧。
49.通过换热管组件302用于与冷媒管路1000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设置于仓体散热器30的同一侧,这样,换热管组件302至少包括一个u型结构,自进口流入换热管组件302的冷媒,经u型结构的换热管组件302,一方面,能够延长冷媒在换热管组件302内的时间,提高冷媒与换热管组件302周围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另一方面,位于仓体散热器30同侧的进口和出口,有助于仓体散热器30与冷媒管路1000的拆装、检修和维护。
50.可选地,仓体散热器30还包括:多个散热条301,沿预设轨迹排布,相邻两个散热条301之间形成一便于气流通过的通道;换热管组件302穿设于多个散热条301中。
51.换热管组件302内填充有冷媒,冷媒在换热管组件302内相变,以此降低控制仓10内的温度。换热管组件302穿设于多个散热条301中,通过散热条301可以扩大换热管组件
302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面积,进而提高换热管组件302对周围空气的降温效果。
52.可选地,散热条301与换热管组件302导热连接。可选地,散热条301竖向设置在控制仓10内,且安装于控制仓10的底壁上。这样,换热管组件302可通过散热条301的支撑,悬置在控制仓10中,有助于提高对周围空气的降温效果。
53.可选地,散热条301呈柱状。这样,在气流流经仓体换热器80时,能够减少散热条301对气流的阻碍。
54.多个散热条301沿预设轨迹排布,相邻两个散热条301之间形成一通道,有助于周围的空气在散热条301周围流动,有助于提高控制仓10内的均温性。其中,本文中“预设轨迹”可为直线轨迹、曲线轨迹或直线轨迹和曲线轨迹的结合。多个散热条301沿着预设轨迹并排设置。可选地,多个散热条301沿着预设轨迹间隔均匀排布。
55.可选地,换热管组件302包括至少两组相连通的直线管组3021,直线管组3021包括至少两条平行且连通的直线管段3022;其中,相邻的直线管组3021之间的直线管段3022一一对应。
56.在直线管组3021包括两条平行且连通的直线管段3022的情况下,直线管组3021呈u型结构。在直线管组3021包括三条平行且连通的直线管段3022的情况下,直线管组3021可呈s型结构,其中,相邻的直线管段3022连通。在直线管组3021包括四条及四条以上平行且连通的直线管段3022的情况下,直线管组3021可包括多个u型结构,或者多个s型结构,或者u型结构和s型结构的叠加。
57.在换热管组件302包括两组相连通的直线管组3021的情况下,散热条301的两端或者其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两组直线管组3021连接,这样,能够提高仓体散热器30的稳定性。
58.在换热管组件302包括两组以上的直线管组3021的情况下,多组直线管组3021间隔设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仓体散热器30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提高仓体散热器30对控制仓10的降温效果。多组直线管组3021能够保证仓体散热器30周围的空气与冷媒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对控制仓10内空气的降温效果。
59.相邻的直线管组3021之间的直线管段3022一一对应,即,两组相连通的直线管组3021结构相同,且呈上下叠加的状态。这样,一方面便于散热条301与换热管组件302的连接,提高仓体换热器8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仓体换热器80整体外观的美观度。
60.可选地,直线管组3021还包括弯曲管段3023,弯曲管段3023用于连接相邻的或间隔设置的两条直线管段3022。
61.通过弯曲管段3023连通两条直线管段3022的时候,基于弯曲管段3023的弯曲程度,能够扩大换热管组件302的辐射范围。在气流流经仓体散热器30的情况下,经过直线管段3022和弯曲管段3023,与其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实现降温的目的。
62.可选地,仓体散热器30包括:散热条组,包括沿直线管段3022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散热条301;其中,散热条组为两组,两组散热条组相对设置于直线管段3022的两侧。
63.通过多个散热条301沿直线管段3022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一方面能够保证相邻散热条301之间的通道大小相等,以便流经通道的气流流量基本一致,进而保证仓体散热器30对周围空气的降温效果,即,保证仓体散热器30周围空气的均温性。
64.散热条组为两组,两组散热条组相对设置于直线管段3022的两侧。这样,通过直线管段3022的两侧均设置散热条301,扩大了直线管段3022与周围空气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对
周围空气的降温速度。
65.可选地,设置于直线管段3022两侧的两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301可一一对应设置,也可间隔设置。
66.可选地,沿弯曲管段3023的两侧分别间隔排布多个散热条301。其中,弯曲管段3023内侧的散热条301的数量小于弯曲管段3023外侧的散热条301的数量。这样,能够避免弯曲管段3023内侧散热条301数量过多,导致相邻散热条301之间的通道面积过小,影响气流的流通。
67.通过多个散热条301沿弯曲管段3023的两侧间隔排布,一方面,能够通过散热条301扩大弯曲管段3023的换热面积,进而提高对控制仓10内的降温效果;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散热条301支撑弯曲管段3023,防止弯曲管段3023与直线管段3022的连接处因管内的冷媒重量而发生错位。
68.可选地,仓体散热器还可为翅管式散热器、盘管式散热器或者吹胀式散热器中的任一种。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生产成本及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散热器形式。
69.可选地,仓体散热器30与吹胀板20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阀90。
70.通过第二节流阀90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度大小,进一步的调节流经第二节流阀90前后的冷媒压力差。即自第二节流阀90流出,流向仓体散热器30的冷媒压力骤然下降,冷媒管路1000内未变为气态的冷媒迅速蒸发变为气态,吸收仓体散热器30周围大量的热量,进而实现对控制仓10内的散热降温。
71.可选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并传递控制仓10内温度的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并传递吹胀板20温度的第二温度值;其中,电控模块40根据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控制第一节流阀70的开度。
72.根据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在差值为正且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则控制第一节流阀70增大开度。这样,第一节流阀70前后的压差变小,流经第一节流阀70的冷媒膨胀系数减小,进而降低冷媒的蒸发程度;能够有效防止吹胀板20及电控模块40表面发生凝露。可选地,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3℃~8℃。
73.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可设置在吹胀板20附近的控制仓10,这样,能够可以更准确的得到吹胀板20附近的温度,防止发生凝露现象。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吹胀板20的表面,这样,能够提高对吹胀板20温度的检测准确度。
74.可选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翅片组110,垂直设置于吹胀板20的表面,且与电控模块40相对设置。翅片组11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翅片。
75.通过翅片组110垂直设置于吹胀板20,能够扩大吹胀板20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吹胀板20对电控模块40的散热效率。其中,翅片组110与吹胀板20导热连接。例如,翅片组110的翅片可通过导热硅胶粘接于吹胀板20的表面;翅片组110的翅片可焊接于吹胀板20的表面;翅片组110的翅片与吹胀板20之间设置有导热金属片,这样,能够提高翅片组110的翅片与吹胀板20之间导热效率。
76.翅片组110与电控模块40设置于吹胀板20相对的表面,能够使得电控模块40产生的热量经吹胀板20以较短的距离传递至翅片组110,通过翅片组110的翅片扩大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77.可选地,空调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风扇60,设置于控制仓10内;其中,翅片组110
和仓体散热器30分别位于风扇6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
78.通过风扇60的扇叶的转动,能够加快控制仓10内的气流流动。在风扇60位于翅片组110和仓体散热器30之间,能够加快翅片组110与仓体散热器30之间的气流流动。
79.在实际应用中,风扇60可将吹胀板20及翅片组110的热量吹向仓体散热器30,加快仓体散热器30内冷媒的相变,进而加快控制仓10内温度降低的速度,保证电控模块40对工作环境温度的需求,间接保证对电控模块40的散热目的。
80.风扇60的进气气流流经翅片组110中相邻翅片的间隙后变为较高温度的气流,较高温度的气流流向仓体散热器30,在仓体散热器30所在空间及其辐射范围内,在仓体散热器30的表面,与仓体散热器30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冷媒受较高温度的气流的影响进行相变,蒸发吸热,释放冷量,进而降低仓体散热器30周围空气的温度。
81.另外,风扇60还可将仓体散热器30内冷媒相变产生的冷量吹向翅片组110及吹胀板20,冷气流直接作用于翅片组110及吹胀板20,并与翅片组110及吹胀板20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电控模块40的散热目的。
82.仓体散热器30内的冷媒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风扇60将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向翅片组110及吹胀板20,温度较低的气流与翅片组110、吹胀板20及其周围温度较高的气流进行热交换,通过降低电控模块40周围的空气温度,实现降低对电控模块40降温散热的目的。
83.可选地,风扇60的轴线与仓体散热器30的散热条301相垂直。
84.风扇60轴线与风扇60的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相平行。通过风扇60的轴线与散热条301相垂直,一方面能够使得风扇60的出风气流顺畅的通过相邻散热条301之间的通道,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出风气流在经过散热条301时,对散热条301301的冲击力。
85.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风扇60的轴线与散热条301相垂直,基于仓体散热器30的散热条301竖向设置在控制仓10内,风扇60也竖向设置在控制仓10内。
86.可选地,风扇60的轴线与翅片组110的翅片相平行;其中,风扇60的进气气流自翅片组110中相邻翅片的间隙的一端流入,并从相对的一端流出。
87.通过风扇60的轴线与翅片组110中的翅片相平行,风扇60的进气气流自翅片组110中相邻翅片的间隙的一端流入,并从相对的一端流出。这样,能够保证气流与翅片组110中的翅片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进而保证对翅片组110、吹胀板20及电控模块40的散热效果。
88.通过风扇60的进气气流自翅片组110中相邻翅片的间隙的一端流入,并从相对的一端流出,还能够减少气流在流动过程中,翅片组110中的翅片对气流的阻力。
89.可选地,控制仓10可拆卸连接于水箱100的顶部。
90.通过控制仓10可拆卸连接于水箱100的顶部,能够避免水箱100内的水发生泄漏后,流入控制仓10内,影响控制仓10内的元器件的使用。另外,通过控制仓10在上,水箱100在下,能够提高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稳定性。其次,还能够减少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占地面积,节约空间。
91.可选地,控制仓10的底部侧壁构造有冷凝水排水口120,其中,冷凝水排水口120的一端与控制仓10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92.控制仓10内的环境不仅为高温环境,还可为高湿环境。控制仓10内的元器件如果
长期工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失效损坏。仓体散热器30在对控制仓10内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过程中,还可使得控制仓10内的水蒸气在较低温度下,在仓体散热器30的表面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依靠自身重力,沿着仓体散热器30的表面滑落至控制仓10的底部,并从冷凝水排水口120排出。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控制仓10内的元器件长期工作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避免因湿度过高而失效损坏。
93.此处“控制仓10的底部侧壁”可以理解为无限靠近控制仓10底壁的侧壁。控制仓10可拆卸连接于水箱100的顶部。通过将冷凝水排水口120设置在控制仓10的底部侧壁能够避免影响控制仓10与水箱100顶部连接的稳定性。
94.可选地,控制仓10的底壁构造有接水槽140,接水槽140与冷凝水排水口120连通。
95.通过在控制仓10的底壁构造有接水槽140,防止冷凝水滴落至控制仓10底壁后,四处流动,通过接水槽140将滴落的冷凝水汇集,并将汇集后的冷凝水引流至冷凝水排水口120排出。
96.可选地,接水槽140环绕控制仓10内的元器件设置。这样,元器件所处平面高于接水槽140的槽口,元器件周围的冷凝水自动流向接水槽140进行汇集。
97.可选地,至少部分仓体散热器30位于接水槽140的正上方。这样,能够便于从仓体散热器30滴落的冷凝水直接流滴落至接水槽140,有效的防止了冷凝水四处流动。
98.可选地,控制仓10的内侧壁构造有引水槽,引水槽与接水槽140连通,以便控制仓10的内侧壁凝结的冷凝水经引水槽汇集至接水槽140,通过冷凝水排水口120排出。
99.可选地,引水槽可沿控制仓10的内侧壁弯曲设置。可选地,引水槽环绕控制仓10的内侧壁设置。这样,能够盛接更多的冷凝水,并对其引流。
100.可选地,室外机包括:吹胀式散热器130,与压缩机50和换热器80通过冷媒管路1000串联。
101.通过吹胀式散热器130,一方面能够提高空调式热泵热水器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吹胀式散热器130呈板状,能够便于收纳运输和安装。
102.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