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3: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加载 特别 动力 测试


1.本发明属于力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2.飞机在外场需要进行舵面间隙力测试,现有飞机在外场进行舵面间隙力测试时,采用手工加载砝码的形式对被测量对象施加载荷。由于砝码规格、数量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加载、搬运、储存困难的问题,导致测试效率低下,砝码携带不便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包括底座、主体钢架、螺旋升降机、传力装置和测力装置;主体钢架设置在底座上,沿主体钢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升降机,螺旋升降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力装置的一端,传力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在测力装置上。
6.进一步的,螺旋升降机包括手轮和丝杆,丝杆通过支架连接在主体钢架上,螺旋升降机上设置有手轮,手轮转动能够带动丝杆上下移动。
7.进一步的,传力装置包括缓冲器、套筒和快速调节杆;螺旋升降机的两端分别依次设置缓冲器、套筒和快速调节杆;两个快速调节杆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绕过主体钢架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到测力装置上。
8.进一步的,测力装置包括调节杆、夹具和测力传感器;钢丝绳绕过主体钢架的顶端和底端后连接在调节杆上,测力传感器连接在调节杆上,夹具连接在测力传感器上。
9.进一步的,夹具安装于飞机舵面,在测量过程中飞机舵面即夹具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
10.进一步的,主体钢架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滑轮,钢丝绳绕在滑轮上。
11.进一步的,主体钢架和底座垂直设置,且主体钢架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斜撑。
12.进一步的,底座底部设置有脚轮。
13.进一步的,每个脚轮的侧面均设置有调节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发明采用钢架作为主体支撑,钢架采用钢板、钢管焊接而成,设置肋板、横梁,主体结构牢固可靠、整体性好、拆装方便;配置带刹车活动式脚轮、固定式脚轮、碳钢调节脚,方便装置的移动和测试时的固定、水平调节;采用螺旋升降机和丝杆配合施加力值,输出力值线性度好,并且任一力值状态可自锁;采用缓冲器对螺旋升降机输出力值进行转化输出,使得输出力值连续平稳;
16.采用快速调节杆快速调整钢丝绳到合适位置;采用滑轮将施力方向进行转变,不损耗力值前提下使得力值加载在需要的方向上;夹具采用开口形式,方便装夹和拆卸,节约测试时间;夹具连接处设置调节杆,方便调节夹具位置,快速装夹;运用测力传感器,使得加
载力值准确显示,同时提高测试的精确性。
17.替代传统手工加载砝码的形式,实现在各种外场测试环境下的力值加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手工加载砝码所引起的砝码加载、搬运、储存耗时耗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9]1‑
主体钢架;2

螺旋升降机;3

丝杆;4

缓冲器;5

套筒;6

快速调节杆;7

滑轮;8

钢丝绳;9

调节杆;10

夹具;11

测力传感器;12

脚轮;13

调节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1]
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替代传统手工加载砝码的形式,实现在各种外场测试环境下的力值加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手工加载砝码所引起的砝码加载、搬运、储存耗时耗力的问题。
[0022]
具体包括:
[0023]
底座、主体钢架1、螺旋升降机2、传力装置和测力装置;主体钢架1设置在底座上,沿主体钢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升降机2,螺旋升降机2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力装置的一端,传力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在测力装置上。
[0024]
螺旋升降机2包括手轮和丝杆3,丝杆3通过支架连接在主体钢架1上,支架上设置有手轮,手轮转动能够带动丝杆3上下移动。
[0025]
传力装置包括缓冲器4、套筒5和快速调节杆6;螺旋升降机2的两端分别依次设置缓冲器4、套筒5和快速调节杆6;两个快速调节杆6之间通过钢丝绳8连接,钢丝绳8绕过主体钢架1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到测力装置上。
[0026]
测力装置包括调节杆9、夹具10和测力传感器11;钢丝绳8绕过主体钢架1的顶端和底端后连接在调节杆9上,测力传感器11连接在调节杆9上,夹具10连接在测力传感器11上。
[0027]
手动力加载装置测量过程:
[0028]
如图1所示:将所有零部件装配在主体结构钢架1上之后,使用套筒5和快速调节杆6将钢丝绳8、夹具10快速调节到合适位置,确保钢丝绳8与飞机舵面垂直;将装置通过脚轮12推到合适位置,然后用工具将调节脚13调节至与地面接触,并调节调节脚13竖直方向的位置使得装置保持水平;最后使用夹具10将被测物体与装置进行相互固定,测试开始。
[0029]
以给飞机舵面施加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力为例来描述具体实施过程。顺时针转动螺旋升降机2的手轮,手轮的旋转运动以特定的传动比转变为螺旋升降机2中丝杆3的向下的直线运动,丝杆3往下直线运动时会带动缓冲器4一起向下运动,缓冲器4向下运动的同时会带动套筒5及快速调节杆6一起向下运动,与快速调节杆6连接的钢丝绳8在滑轮7的导向作用下转化成钢丝绳8向上的运动,钢丝绳8的向上运动带动了与钢丝绳8连接的调节杆9和测力传感器11一起向上运动,最终通过与测力传感器11连接的夹具10将力值传递至飞机舵面上,由于在测量过程中飞机舵面即夹具1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便可通过测力传感器11上的数值反馈出通过手工施加于飞机舵面上的力值。
[0030]
给飞机舵面施加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的力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0031]
本发明采用钢架作为主体支撑,钢架采用钢板、钢管焊接而成,设置肋板、横梁,主体结构牢固可靠、整体性好、拆装方便;配置带刹车活动式脚轮、固定式脚轮、碳钢调节脚,方便装置的移动和测试时的固定、水平调节;采用螺旋升降机和丝杆配合施加力值,输出力值线性度好,并且任一力值状态可自锁;采用缓冲器对螺旋升降机输出力值进行转化输出,使得输出力值连续平稳;采用快速调节杆快速调整钢丝绳到合适位置;采用滑轮将施力方向进行转变,不损耗力值前提下使得力值加载在需要的方向上;夹具采用开口形式,方便装夹和拆卸,节约测试时间;夹具连接处设置调节杆,方便调节夹具位置,快速装夹;运用测力传感器,使得加载力值准确显示,同时提高测试的精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钢架(1)、螺旋升降机(2)、传力装置和测力装置;主体钢架(1)设置在底座上,沿主体钢架(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升降机(2),螺旋升降机(2)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力装置的一端,传力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在测力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升降机(2)包括手轮和丝杆(3),丝杆(3)通过支架连接在主体钢架(1)上,螺旋升降机(2)上设置有手轮,手轮转动能够带动丝杆(3)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力装置包括缓冲器(4)、套筒(5)和快速调节杆(6);螺旋升降机(2)的两端分别依次设置缓冲器(4)、套筒(5)和快速调节杆(6);两个快速调节杆(6)之间通过钢丝绳(8)连接,钢丝绳(8)绕过主体钢架(1)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到测力装置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测力装置包括调节杆(9)、夹具(10)和测力传感器(11);钢丝绳(8)绕过主体钢架(1)的顶端和底端后连接在调节杆(9)上,测力传感器(11)连接在调节杆(9)上,夹具(10)连接在测力传感器(1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具(10)安装于飞机舵面,在测量过程中飞机舵面即夹具(10)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钢架(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滑轮(7),钢丝绳(8)绕在滑轮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钢架(1)和底座垂直设置,且主体钢架(1)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斜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底部设置有脚轮(1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脚轮(12)的侧面均设置有调节脚(13)。

技术总结
一种手动力加载装置,包括底座、主体钢架、螺旋升降机、传力装置和测力装置;主体钢架设置在底座上,沿主体钢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升降机,螺旋升降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力装置的一端,传力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在测力装置上。本发明替代传统手工加载砝码的形式,实现在各种外场测试环境下的力值加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手工加载砝码所引起的砝码加载、搬运、储存耗时耗力的问题。时耗力的问题。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段鹏 赵军 杨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1/10/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