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2021-10-24 05: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气 循环系统 循环 方法 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器(10);以及若干个空气循环加湿结构(20),间隔排布在室内的各个方向,并且与所述主控器(10)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空气循环加湿结构(20)包括:第一支撑部(21),连接在室内墙壁上;第二支撑部(22),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间隔设置;第一驱动部(23),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部(22)旋转角度;第二驱动部(24),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上;循环导风部(25),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24)连接,被所述第二驱动部(24)驱动,以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为旋转中心旋转角度;角度控制部(26),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所述循环导风部(25)上,用于控制所述循环导风部(25)的旋转角度;以及加湿部(27),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2)和所述循环导风部(25)上,用于加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包括:连接板(211),与室内墙壁贴合连接;两个第一支撑臂(212),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11)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连接板(211),并且与所述连接板(211)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以及折弯板(213),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11)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212)的顶部,用于连接所述角度控制部(26)的局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2)包括:支撑块(221),与所述第一驱动部(23)连接;以及第二支撑臂(222),中间部位穿在所述支撑块(221)上,所述第二支撑臂(222)一端具有第一u形凹槽(2221),所述第一u形凹槽(2221)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驱动部(24),另一端与所述循环导风部(25)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3)包括:第一电机(231);第一型材(232),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31)和所述第一支撑部(21);以及第一法兰联轴器(233),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231)上的第一传动轴上,用于连接所述支撑块(2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24)包括:第二电机(241);第二型材(242),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4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2);以及联动臂(243),连接在所述循环导风部(25)和所述第二电机(241)上的第二传动轴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导风部(25)包括:第一风叶(25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22)活动连接;喇叭口(252),连接在所述第一风叶(251)上;第二风叶(253),连接在所述联动臂(243)上;以及弯管(254),连通所述第一风叶(251)和所述第二风叶(25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部(26)包括:两个接近开关(261),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上;以及两个红外对管(262),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一风叶(251)上,另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二风叶(253)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27)包括:温湿度传感器(271),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上;zigbee模块(272),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上,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71)电性连接;以及雾化器(273),设置在所述弯管(254)内,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71)和所述zigbee模块(272)之间电性连接。
9.一种空气循环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循环系统,主控器(10)对空气循环加湿结构(20)进行控制,空气循环加湿结构(20)通过第一支撑部(21)连接在室内墙壁上,第一驱动部(23)和第二驱动部(24)动作,调节第二支撑部(22)和循环导风部(25)的角度,角度控制部(26)对齐限位循环导风部(25)的旋转角度,控制循环导风部(25)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循环流通空气,并且加湿部(27)产生雾化的效果,保证室内空气湿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主控器;及空气循环加湿结构,间隔排布在室内的各个方向,且与主控器电性连接;空气循环加湿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连接在室内墙壁上;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第一驱动部,连接在第一支撑部上,驱动第二支撑部旋转角度;第二驱动部,连接在第二支撑部上;循环导风部,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撑部上,另一端与第二驱动部连接,以第二支撑部为旋转中心旋转角度;角度控制部,连接在第一支撑部和循环导风部上,用于控制循环导风部的旋转角度;以及加湿部,连接在第二支撑部和循环导风部上;克服了占地面积较大的封闭空间内,空气循环效果差,室内温度不均匀,空气干燥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陶彬彬 张高桢 谢祖龙 伍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江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