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调 风道 降噪 特别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2.空调系统中,主要产生噪音的部分为压缩机和风机散热系统,其中风机散热系统主要产生噪音的方式是叶片旋转时会与空气产生摩擦,或发生冲击,噪音的频率是由多种频率复合而成,这些频率均与风机转速有关,转速愈快,接解空气频率愈高,其噪音愈尖锐,叶片宽度或厚度增加,此现象更为明显;在风机运转期间,动翼背面会产生涡流,涡流不但会降低风机的效率,而且会产生噪音;空气在流动时,若碰到尖锐的障碍物,极易发生乱流。乱流虽然与涡流的情况不同,但同样会产生噪音,或频率甚高的啸音,对风机而言也会造成效率损失;除风机本身的固定噪音外,也有其它噪音源。例如:轴承因精密度不足,装配不当或维护不佳会造成异常噪音。马达部分也会产生噪音,有些是设计不良或品质不佳所造成,但有些是马达内外冷却扇造成。
3.目前空调室外机的导风圈大多是采用向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翻边再扩成喇叭口的结构形式,如此,在导风圈的迎风侧形成了一圈翻边,这样就导致轴流风叶工作时,部分气流因翻边而脱离了导风圈吹到了前面板上形成回流,在导风圈根部位置产生较大蜗流,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特别是此处形成的蜗流噪音会直接透过换热器往室外机背部和左侧部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室外机工作时噪音大影响听觉舒适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包括前面板、开设于所述前面板上的出风口及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背风侧固定于所述前面板的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位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且导风圈的翻遍为圆弧形的,所述导风圈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的导风圈的内壁,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的直径大于所述导风圈的背风侧的直径。
7.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的导风条的一端和所述的导风圈的迎风侧平齐,每一个所述的导风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的导风圈的背风侧平齐。
8.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圈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音层,且第一吸音层粘贴与所述导风圈的外壁。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音层为酚醛塑料材质,且第一吸音层的表面与内部均具有蜂窝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引导导风圈内的气流,降低涡流产生的噪音。
11.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二吸音层的材质为由海绵或棉袄与橡胶或薄膜或纸组合而成的复合吸音层,所述第二吸音层的表面与内部均具有蜂窝孔。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音层粘贴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吸收冲击在前面板的背面的气流,避免其在高速返回湿气流流动紊乱,降低涡流的噪音。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喇叭状的导风圈和导风圈内设置的多个导风条的设置,能够起到分割导风圈内的气流,避免喇叭状的导风圈产生涡流的效果;
16.2.通过在前面板的背面设置的具有蜂窝状的第二吸音层的设置,能够起到吸收冲击在前面板的背面的气流避免这一部分气流产生涡流的效果;
17.3.通过导风圈的外壁设置的具有蜂窝状的第一吸音层的设置,能够起到吸收气流引起的导风圈震动产生的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前面板、第一吸音层、导风圈、导风条和第二吸音层之间的连接关系
19.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导风圈和第一吸音层的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前面板;2、导风圈;3、导风条;4、第一吸音层;5、第二吸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中心的方向。
23.实施例:
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包括前面板1、开设于前面板1上的出风口及对应设置于出风口处的导风圈2,导风圈2的背风侧固定于前面板1的出风口处,导风圈2的迎风侧位于前面板1的背面,导风圈 2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且导风圈2的翻遍为圆弧形的,导风圈2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导风条3,多个导风条3周向均匀分布于的导风圈2的内壁,导风圈2的迎风侧的直径大于导风圈2的背风侧的直径。
25.进一步的,每一个的导风条3的一端和的导风圈2的迎风侧平齐,每一个导风条3的另一端和导风圈2的背风侧平齐。
26.进一步的,导风圈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音层4,且第一吸音层4 粘贴与导风圈2的外壁。
27.进一步的,第一吸音层4为酚醛塑料材质,且第一吸音层4的表面与内部均具有蜂
窝孔。
28.进一步的,前面板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吸音层5,第二吸音层5的材质为由海绵或棉袄与橡胶或薄膜或纸组合而成的复合吸音层,第二吸音层5的表面与内部均具有蜂窝孔。
29.进一步的,第二吸音层5粘贴于前面板1的背面。
30.具体实施过程:第二吸音层5可以吸收涡流风机推动的气流没有从导风圈 2排出的那一部分的气流,导风圈2内部的多个导风条可以分割和引导导风圈 2内的气流,避免其产生涡流。
3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包括前面板(1)、开设于所述前面板(1)上的出风口及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2)的背风侧固定于所述前面板(1)的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导风圈(2)的迎风侧位于所述前面板(1)的背面,所述导风圈(2)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且导风圈(2)的翻遍为圆弧形的,所述导风圈(2)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导风条(3),所述多个导风条(3)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的导风圈(2)的内壁,所述导风圈(2)的迎风侧的直径大于所述导风圈(2)的背风侧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的导风条(3)的一端和所述的导风圈(2)的迎风侧平齐,每一个所述的导风条(3)的另一端和所述的导风圈(2)的背风侧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音层(4),且第一吸音层(4)粘贴与所述导风圈(2)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层(4)为酚醛塑料材质,且第一吸音层(4)的表面与内部均具有蜂窝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吸音层(5),所述第二吸音层(5)的材质为由海绵或棉袄与橡胶或薄膜或纸组合而成的复合吸音层,所述第二吸音层(5)的表面与内部均具有蜂窝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层(5)粘贴于所述前面板(1)的背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包括前面板、开设于所述前面板上的出风口及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背风侧固定于所述前面板的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位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且导风圈的翻遍为圆弧形的,所述导风圈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的导风圈的内壁,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的直径大于所述导风圈的背风侧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机风道降噪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室外机工作时噪音大影响听觉舒适性的问题。舒适性的问题。舒适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奥升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