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3 02: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新风 通风 空调系统 装置


1.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新风换热系统是新风全热交换器通过管道将室外的空气温度调节接近室内空气温度后送入室内,可连续不断的提供高性能和高效率的换气,为室内带动空气循环,使形成恒定湿度空间,与此同时,还能够过滤室外空气粉尘及其他污染物,且在开空调时,为室内补充新鲜空气。
3.在现有技术中,新风换热系统一般是通过蒸发器新风换热的方式进行热交换,将外界空气温度调节至接近室内空气温度。
4.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换热系统是通过蒸发器新风换热的热交换时间短,因此,换热效果不明显,以至于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系统,将换热器主体设置在空调内外机连接管上,并根据内外机连接管溢散的能量使换热器主体进行新风热交换,再依靠室内机叶轮转动所产生的负压持续为室内输送热风,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用于空调,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本体和换热器风管;
8.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
9.所述换热器壳体用于安装在空调的内外机连接管的外壁;
10.所述换热器风管的进风口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出风口,所述换热器风管的出风口用于连接空调室内机进风口。
11.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换热器底座和换热器罩盖;
12.所述换热器底座具有用于同所述内外机连接管配合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换热器罩盖具有用于同换热器底座配合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罩盖内。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卡扣。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具有自锁结构的扎带。
15.优选的,还包括:滤网;
16.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进风口处。
17.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为铝制换热翅片。
18.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本体和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新风装置;
19.所述空调本体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
20.所述新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的连接管上。
21.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系统,通过将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所述换热器壳体用于安装在空调的内外机连接管的外壁;所述换热器风管的进风口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出风口,所述换热器风管的出风口用于连接空调室内机进风口。通过上述公开的新风装置和空调系统,将换热器主体设置在空调的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内外机连接管上,并通过空调工作时,内外机连接管溢散的能量使换热器主体进行新风热交换,新风热交换所产生的热风再依据空调室内机叶轮转动时所产生的负压排放至室内,从而为室内持续输送热风,并为用户带来好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结构爆炸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底座与内外机连接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底座与换热器罩盖配合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网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风管结构示意图。
28.其中,换热器底座为1、换热器本体为2、换热器罩盖为3、换热器风管为4和滤网为5。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参见图1至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新风装置用于空调,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本体2和换热器风管4;
32.所述换热器本体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
33.所述换热器壳体用于安装在空调的内外机连接管的外壁;
34.需要说明的是,空调一般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室内机通过内外机连接管与室外机相连,空调处于正常制冷工作模式下,以制冷剂氟利昂为例,室外机的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送到室外机的冷凝器成为液态氟利昂,液态的氟利昂
通过内外机连接管进入室内机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并汽化(即对室内进行降温),变成气态氟利昂,然后汽化后的氟利昂回到室外机的压缩机继续压缩,进行循环制冷;而空调处于正常制热工作模式时,是将汽化后的氟利昂通过内外机连接管进入室内机对室内空气放热并液化(即对室内进行制热),变成液态氟利昂,液化后的氟利昂回到室外机的压塑机继续压缩,进行循环制热。
35.所述换热器是一种能够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为热交换器。
36.还需要说明的是,将换热器安装在空调的内外机连接管的外壁上,在空调处理制热工作模式,汽化后的氟利昂通过内外机连接管进入室内机,部分汽化后的氟利昂会在内外机连接管中放热并液化,而内外机连接管所放出的热量可以传递给换热器,此时的换热器能够将新风热交换,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
37.所述换热器风管4的进风口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出风口,所述换热器风管4的出风口用于连接空调室内机进风口。
38.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壳体的进风口位于室外,用于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将换热器风管4的进风口连接在换热器壳体的出风口处,以及将换热器的出风口连接在空调室内机进风口处,而进风口位置在空调的室内机风叶后部,因此,当空调室内机工作时,风叶旋转会使空调室内机进风口会产生负压,此时通过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通过换热器风管4可以输送至空调室内机,然后室内机通过风叶将换热后的空气排放至室内。
39.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空调在工作时,氟利昂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来回循环,因此,室外机连接管上会持续存在汽化氟利昂,也就导致室外机连接管会持续进行放热,换热器也就会处于持续进行热交换工作,并将产生的热空气通过室内机产生的负压持续输送至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用户的体验。
40.本技术实施例将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所述换热器壳体用于安装在空调的内外机连接管的外壁;所述换热器风管的进风口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出风口,所述换热器风管的出风口用于连接空调室内机进风口。通过上述公开的新风装置,将换热器主体设置在空调的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内外机连接管上,并通过空调工作时,内外机连接管溢散的能量使换热器主体进行新风热交换,新风热交换所产生的热风再依据空调室内机叶轮转动时所产生的负压排放至室内,从而为室内持续输送热风,并为用户带来好的体验效果。
41.进一步,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换热器底座1和换热器罩盖3;
42.所述换热器底座1具有用于同所述内外机连接管配合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换热器罩盖3具有用于同换热器底座1配合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换热器本体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罩盖3内。
43.需要说明的是,将换热器壳体设计为两部分,即换热器底座1和换热器罩盖3,换热器底座1通过第一安装结构与内外机连接管配合,可以将换热器底座1固定在内外机连接管上,从而防止换热器底座1与内外机连接管分离。
44.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换热器罩盖3的第二安装结构与换热器底座1配合相连,可以形成一个能容纳下换热器本体2的腔体,并能防止换热器罩盖3与换热器底座1在换热器本体2工作时出现分离,从而为换热器本体2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工作环境。
45.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卡扣。
46.需要说明的是,卡扣是用于一个零件与另一零件的嵌入连接或整体闭锁的机构,通常用于塑料件的联接,其材料通常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卡扣连接最大的特点是安装拆卸方便,可以做到免工具拆卸,因此,将第一安装结构设置为卡扣,可以方便换热器底座1与内外机连接管的安装和拆卸,极大提高安装和拆卸效率。
47.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具有自锁结构的扎带。
48.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二安装结构设置为自锁结构的扎带,是因为换热器本体2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换热器底座1与换热器罩盖3配合出现松动,当换热器底座1与换热器罩盖3配合出现松动后,会影响换热器本体2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采用自锁结构的扎带将换热器底座1与换热器罩盖3进行配合固定。
49.进一步,所述换热器本体2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底座1与所述换热器罩盖3形成的腔体中。
50.需要说明的是,将换热器本体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底座1与所述换热器罩盖3形成的腔体中,可以有效防止换热器所产生的热气散失至空气中,腔体的一端用于室外空气的吸入,另一端则通过换热器风管连接在室内机的进风口,通过室内机叶轮转动所产生的负压,可以有效的将腔体内的热风吸入至室内机,而室内机则通过叶轮转动将热风排放至室内。
51.进一步,还包括:滤网5;
52.所述滤网5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进风口处,用于过滤尘土。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换热器壳体的进风口处设置一个滤网5,可以在换热器主体2吸收室外空气时,对室外空气的尘土进行过滤,有效的保证输送至室内热风的质量,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54.进一步,所述滤网5为凹凸式蜂巢结构。
55.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滤网5设计为蜂巢式结构,可以有效的保证换热器主体2工作时外界空气的供给,也能保证对空气中尘土的过滤效果。
56.进一步,所述换热器本体2为铝制换热翅片。
5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铝是具有密度低、良好的导热性和耐氧化性,因此,换热器本体2采用铝制换热翅片,可以有效的降低换热器本体2的质量,并能达到良好的导热和耐氧化。
58.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新风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本体和新风装置;
59.所述空调本体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
60.所述新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的连接管上;
61.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本体2和换热器风管4;
62.所述换热器本体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
63.所述换热器壳体用于安装在空调的内外机连接管的外壁;
64.所述换热器风管4的进风口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出风口,所述换热器风管4的出风口用于连接空调室内机进风口。
65.进一步,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换热器底座1和换热器罩盖3;
66.所述换热器底座1具有用于同所述内外机连接管配合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换热器罩盖3具有用于同换热器底座1配合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换热器本体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罩盖3内。
67.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卡扣。
68.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具有自锁结构的扎带。
69.进一步,所述换热器本体2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底座1与所述换热器罩盖3形成的腔体中。
70.进一步,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滤网5;
71.所述滤网5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进风口处,用于过滤尘土。
72.进一步,所述滤网5结构为凹凸式蜂巢结构。
73.进一步,所述换热器本体2为铝制换热翅片。
74.为便于理解上述方案,结合图1至图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75.本发明目的:
76.1、将本发明的新风装置安装在空调内外机连接管上,利用内外机连接管溢散的能量进行新风热交换。
77.2、能保证换新风过程中,室内温度稳定,达到较好的用户体验。
78.工作原理:
79.将换热器底座1固定到内外机连接管上,再将换热器罩盖3安装到换热器底座1上,(换热器罩盖3内包含换热器主体2),再将滤网5安装到换热器底座1上,将换热器风管4连接在换热器主体出风口和空调内机进风口(进风口位于空调内机风叶后部),空调运行时,空调内机进风口产生负压,室外空气通过换热器主体2换热后,通过室内机进入室内。
80.具体过程:
81.首先换热器底座1通过限位结构固定在内外机连接管上,然后换热器罩盖3固定于换热器底座1上。换热器底座1和换热器罩盖3将换热器主体2紧密贴附在管路上。内外机连接管上的能量可以传导到换热器主体2上。然后再将滤网5安装到换热器底座1上。最后将换热器风管4安装到换热器底座1出风口。
82.相比于现有技术优点:
83.在现有技术中,新风进入室内前通过蒸发器换热来保证了室内温度稳定,但是新风通过蒸发器换热时间短,热交换效率不高,用户体感不佳,另外会损耗内机蒸发器能力效率。
84.本发明能够通过内外机连接管上溢散的能量来进行新风换热,连接管长度足够新风进行充分的换热,另外利用的是内外机连接管溢散的能量,因此对空调能力效率影响较小。
85.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
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