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散热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密封散热器,生产完成后,其内部的相变工质的量是固定的,不能再改变,因此,一个密封散热器只能适用于某些特定热流密度的环境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内部相变工质的量的散热装置。
4.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用于与热源连接的吸热件和安装于所述吸热件的注液阀,所述吸热件设有用于容纳相变工质的第一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注液阀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当所述注液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纳腔处于封闭状态,当所述注液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纳腔处于打开状态,以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注入相变工质或排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相变工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吸热件连接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气液流道,或所述散热件为实心金属板。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散热件连接的散热鳍片。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靠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端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气液流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气液流道的宽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远离所述吸热件的一端设有盖板,所述散热鳍片在所述吸热件与所述盖板之间堆叠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气液流道连通的第二容纳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热件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侧板,所述散热件设于两所述侧板之间且与两所述侧板相间隔,所述散热件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所述散热鳍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件间隔设于两所述侧板之间,任意相邻两所述散热件之间以及所述散热件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所述散热鳍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散热件对应设有供所述定位凸起插入的定位槽。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注液阀使第一容纳腔处于打开状态,操作人员就能根据热流密度情况,往第一容纳腔内注入相变工质或者从第一容纳腔内排出部分相变工质,以调整第一容纳腔内相变工质的量,从而使得散热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热流密度的环境条件,并能在相应热流密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所示散热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所示散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散热装置;10、吸热件;21、散热件;30、注液阀;40、盖板;50、侧板;11、第一容纳腔;12、安装孔;22、散热鳍片;221、基板;222、固定板;211、气液流道;41、定位凸起;212、导流通道;21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1.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1,包括吸热件10和与吸热件10连接的散热件21,吸热件10和散热件21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其中,吸热件10用于与热源连接,以吸收热源的热量,从而对热源起到降温的效果,而散热件21则用于吸收吸热件10的热量,然后再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以保证吸热件10对热源的吸热效果。
23.在其它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也可以不包括散热件21,吸热件10吸收热源热量后,直接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还包括与散热件21相对设置的风机,风机可以加速空气流动,从而增强散热件21与空气的换热效果,保证散热装置1的散热能力。
25.所示实施例中,吸热件10设有第一容纳腔11和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的安装孔12,第一容纳腔11用于容纳相变工质例如水、乙醇等,安装孔12安装有注液阀30。注液阀3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注液阀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容纳腔11处于封闭状态;当注液阀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容纳腔11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可以向第一容纳腔11内注入相变工质,或者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相变工质排出,也即,注液阀30可以使第一容纳腔11与外界连通,也可以使第一容纳腔11形成密封空间。
26.在使用散热装置1时,可以通过注液阀30使得第一容纳腔11处于打开状态,操作人员就能根据热流密度情况,往第一容纳腔11内注入相变工质或者从第一容纳腔11内排出部分相变工质,调节完成后,再通过注液阀30使第一容纳腔11呈封闭状态。由于散热装置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相变工质的量,从而使得散热装置1可适用于不同热流密度的环境条件,并能在相应热流密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27.可以理解地,注液阀30的种类不做限定,例如,注液阀30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12内的阀芯或者橡皮塞等,当注液阀30位于安装孔12内并使第一容纳腔11为密封空间时,此时的注液阀30处于第一状态,将注液阀30从安装孔12内拆下从而使得第一容纳腔11
通过安装孔12与外界连通时,此时的注液阀30处于第二状态;注液阀30也可以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12内的快接头,当注液阀30使第一容纳腔11为密封空间时,此时的注液阀30为第一状态,当注液阀30通过阀杆和密封圈等结构使第一容纳腔11与外界连通时,此时的注液阀30处于第二状态。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还包括散热鳍片22,散热鳍片22安装于散热件21。吸热件10内的相变工质吸收热量后,受热蒸发形成高温气体,高温气体上升后与并散热件21接触,将热量传导给散热件21后,高温气体本身温度降低,从而冷凝重新形成液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回到第一容纳腔11内,以重新吸收热源的热量,而散热件21的热量则传导至散热鳍片22,利用散热鳍片22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最终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散热鳍片22的设置,增大了散热装置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散热装置1的散热效果。
29.散热件21的数量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散热件21设有三个,三个散热件21间隔平行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散热件21之间都连接有多个朝远离吸热件10的方向堆叠设置的散热鳍片22。通过设置多个散热件21和散热鳍片22,增强了散热装置1的散热效果。
30.散热鳍片22的种类不做限定,例如。散热鳍片22可以是折叠翅片或扣合翅片,也可以是折叠翅片或扣合翅片的组合。
31.所示实施例中,散热鳍片22包括基板221和两个弯折于形成于基板221相对两侧的固定板222,两个固定板222与基板221优选但不限于为一体成型,散热鳍片22通过固定板222与散热件21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22的基板221相互间隔。通过设置固定板222,可增大散热鳍片22与散热件2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散热件21与散热鳍片22之间的热传导效率;使相邻的两个基板221相互间隔则可以增大散热鳍片2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其散热效果。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还包括与吸热件10间隔相对的盖板40和两个间隔相对的侧板50,盖板40固定于散热件21远离吸热件10的一侧,两个侧板50连接于盖板40与吸热件10之间,散热件21设于两个侧板50之间,侧板50与相邻的散热件21之间设有散热鳍片22。设置侧板50和盖板40,可以起到保护散热鳍片22和散热件21的效果。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40和侧板50也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因此由相变工质形成的高温气体的热量还能通过盖板40和侧板50散发到周围空气中,进一步增强了散热装置1的散热效果。
34.所示实施例中,散热件21的内部开设有气液流道211,气液流道211沿吸热件10至盖板40方向延伸。散热件21的一端伸入第一容纳腔11内,且该端部设有导流通道212,导流通道212连通第一容纳腔11与气液流道211,且导流通道212的宽度大于气液流道211的宽度。第一容纳腔11内的相变工质吸收吸热件10的热量而形成高温蒸汽后,高温蒸汽可通过导流通道212进入气液流道211内,充分与散热件21接触,保证散热件21对高温蒸汽的吸热效果,然后再利用散热鳍片22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而高温蒸汽被吸收热量后液化成液体,并沿气液流道211的内壁重新流回到第一容纳腔11内。
35.可以理解地,气液流道211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36.在其它实施例中,散热件21还可以是实心的金属板,即不设置气液流道211,直接利用伸入第一容纳腔11的部分与汽化后的相变工质进行热交换。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40内还可以设置与气液流道211连通的第二容纳腔,这样,
汽化后的相变工质不仅能与散热件21进行热交换,还能与盖板40进行热交换,可进一步增强散热装置1的散热效果。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40朝向散热件21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41,散热件21上对应设有供的定位凸起41插入的定位槽213,以方便散热装置1的组装。可以理解地,定位槽213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是在每个散热件21上都设置一个定位槽213,也可以是在其中一个或者几个上设置定位槽213。
39.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可以通过注液阀使第一容纳腔处于打开状态,操作人员就能根据热流密度情况,往第一容纳腔内注入相变工质或者从第一容纳腔内排出部分相变工质,以调整第一容纳腔内相变工质的量,从而使得散热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热流密度的环境条件,并能在相应热流密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4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