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热联箱导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导热 太阳能 机构 集热联箱 集热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热联箱导热机构。


背景技术:

2.现在太阳能集热器大多采用双真空层集热管,如附图3和4所示,外层为玻璃真空集热管,内层为金属超强导热管形式的形式,在集热联箱的内外层之间有保温材料,集热联箱使用内外两层壳体,集热联箱的内层壳体的是:耐高温高压的内筒,该内筒与金属超强导热管连接,太阳能集热联箱还设有外层筒,内筒与外筒之间充填有保暖物质,安装时必须存在插接间隙,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该部分导热阻力大,导热效果不好的严重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热联箱导热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5.一种集热联箱导热机构,包括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筒体,所述筒体周侧向内设有若干个导热孔,所述导热孔内通过导热件紧密连接导热管。
6.所述导热孔的竖向截面为锥形,导热孔的横向截面为圆形,导热管与导热孔紧密配合设置。
7.所述导热管与导热孔的连接处为圆锥形。
8.所述导热管与导热孔的半锥度角在0.1
°
到12
°
之间。
9.所述导热件为耐高温的导热硅胶涂层。
10.所述导热管为金属超导热管。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与导流孔紧密配合,通过导热件直接连接导热管与壳体,使其没有间隙,提高其导热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b放大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16.图5是图4中a放大示意图。
17.图6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筒体,2.导热管,3.导热孔,4.导热件,5.进水管,6.出水管,α角表示半锥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 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 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 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方式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28.如附图1到7所示,一种集热联箱导热机构,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6的筒体1,所述筒体1周侧内向设有若干个导热孔3,所述导热孔3内通过导热件4紧密连接导热管2,导热管2与导热孔3以相同的锥度配合,在导热管2与导热孔3插接装配时,导热管2的外壁与导热孔
3的内壁是无尘的、无严重刻划伤痕的,导热管2与导热孔3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优于6.3um,无尘、无划痕、光洁的接触面、以及优质传热耐温硅胶,几种严格的连接操作工艺方法,更有效的提高了连接部位的传热能力。
29.所述导热孔3的竖向截面为锥形,导热孔3的横向面积为圆形,导热管2与导热孔3紧密配合设置,锥插式连接完美的消除了配合间隙,导热孔3与导热管2的配合消除间隙,使筒体1内的传热效率更佳,
30.所述导热管2与导热孔3连接处为圆锥形体,导热管2和导热孔3均是锥形状,实现导热管2与导热孔3的紧密配合,与直孔的间隙配合相比,锥形状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导热效率更高。
31.所述导热管2与导热孔3的半锥度角在0.1
°
到12
°
之间,导热管2和导热孔3以相同的锥度配合,使其配合更加紧密,提高导热效率。
32.所述导热件4为耐高温的导热硅胶涂层,导热硅胶涂层的材质是导热硅胶,在导热管2和导热孔3之间涂抹填充传热效果优良的耐高温导热硅胶,以增强换热效果和增大接触面,尽量达到完美的传热效果,导热硅胶是高端的导热化合物,以及不会固体化,不会导电的特性可以避免诸如电路短路等风险。导热粘接密封硅橡胶是单组份、导热型、室温固化有机硅粘接密封胶,是通过空气中的水份发生缩合反应放出低分子引起交联固化,而硫化成高性能弹性体。具有卓越的抗冷热交变性能。并具有优异的防潮、抗震、和耐化学介质性能。
33.所述导热管2为金属超导热管2,导热效率高,散热快,金属超导热管有一个比较低的热容量,并且有着异常迅速的热传导性能,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快速传热导管,同时它还具有热传导的单向二极管功能,热能的转变是一个直接的过程,从吸热管传到水里,但不会从水里倒退、反转,其传导热能的速度是铜导热的1000倍以上。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筒体1周侧内向设有若干个导热孔3,导热孔3内通过导热件4紧密连接导热管2,导热管2与导热孔3以相同的锥度配合,在导热管2与导热孔3插接装配时,导热管2的外壁与导热孔3的内壁是无尘的、无严重刻划伤痕的,导热管2与导热孔3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优于6.3um,无尘、无划痕、光洁的接触面、以及优质传热耐温硅胶,几种严格的连接操作工艺方法,更有效的提高了连接部位的传热能力,导热孔3的竖向截面为锥形,导热孔3的横向截面为圆形,导热管2与导热孔3紧密配合设置,锥插式连接完美的消除了配合间隙,导热孔3与导热管2的配合消除间隙,使筒体1内的传热效率更佳,导热管2与导热孔3连接处为圆锥形体,导热管2和导热孔3均是锥形状,实现导热管2与导热孔3的紧密配合,与直孔的间隙配合相比,锥形状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导热效率更高,导热管2与导热孔3的锥度角在0.1
°‑
12
°
之间,导热管2和导热孔3以相同的锥度配合,使其配合更加紧密,提高导热效率,导热件4为耐高温的导热硅胶,在导热管2和导热孔3之间涂抹填充传热效果优良的耐高温导热硅胶,以增强换热效果和增大接触面,尽量达到完美的传热效果,在使用时,导热管2和导热孔3上涂上导热硅胶涂层,将导热管2插入导热孔3并且旋转导热管,使导热管2与导热孔3充分接触,导热硅胶涂层的材质是导热硅胶,导热硅胶是高端的导热化合物,以及不会固体化,不会导电的特性可以避免诸如电路短路等风险,导热管2为金属超导热管,导热效率高,散热快,金属超导热管有一个比较低的热容量,并且有着异常迅速的热传导性能,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快速传热导管,同时它还具有热传导的单向二极管功能,热能的转变是一个直接的过程,从吸热管传到水里,但不会从水里倒退、反转,其传导热
能的速度是铜导热的1000倍以上。
35.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
3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