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橡胶海绵垫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橡胶 海绵 防尘 功能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海绵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橡胶海绵垫。


背景技术:

2.橡胶海绵垫就是一种以橡胶为原材料制作的垫子,由于橡胶海绵垫柔软、弹性好、易清洁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橡胶海绵垫铺设地面上可供人们休闲娱乐。
3.但是现有的橡胶海绵垫不便于防尘,当人们使用海绵垫过后将海绵垫放置时,使海绵垫的落有灰尘,下次使用时需要进行清理,增加的人们的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橡胶海绵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橡胶海绵垫不便于防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橡胶海绵垫,包括第一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的右侧连接连接部的左侧,且连接部的右侧连接第二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的底面均设置有凸起,且第二海绵垫的底面设置有连接贴,所述第一海绵垫的底面设置有连接带,且连接带上设置有粘贴,所述第一海绵垫的右侧两端嵌设有第一壳体,且第一壳体的左侧内壁与第一弹簧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板的左侧面,且第一滑板与第一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外侧连接连接块,且连接块贯通通槽设置,并且通槽开设于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块的外端安装有推块,且推块与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右侧面上安装有直杆,且直杆同时贯穿第一壳体的右侧壁和第二壳体的左侧壁设置,并且直杆上设置以后卡槽,所述第二壳体嵌设于第二海绵垫的左侧,且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端连接与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且第二弹簧的外端与第二滑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杆,且卡杆的右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固定安装于第二滑板的外侧面上,且推杆贯穿第二壳体的外侧壁设置。
6.优选的,所述第一海绵垫结构形状与第二海绵垫的结构形状相同,且第一海绵垫长宽尺寸与第二海绵垫长宽尺寸相等。
7.优选的,所述凸起为橡胶材质,且凸起在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的底面均匀设置。
8.优选的,所述直杆的右端与卡杆的外端皆为斜面设置,且直杆的斜面与卡杆的斜面相吻合。
9.优选的,所述卡槽的直径大于卡杆的直径。
10.优选的,所述推杆与第二滑板相垂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尘功能的橡胶海绵垫能便于将橡胶海绵垫折叠存放,避免灰尘落至橡胶海绵垫的表面,保障海绵垫表面的清洁,方便下次直接使用,避免每次使用时人为进行清理,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
12.1、通过连接部的作用将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进行折叠,使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重合,通过将连接带上设置有粘贴与连接贴进行贴合,使得将重合后的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灰尘落至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的顶面上。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海绵垫;2、连接部;3、第二海绵垫;4、凸起;5、连接贴;6、连接带;7、粘贴;8、第一壳体;9、第一弹簧;10、第一滑板;11、连接块;12、通槽;13、推块;14、直杆;15、第二壳体;16、卡槽;17、第二弹簧;18、第二滑板;19、卡杆;20、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橡胶海绵垫,包括第一海绵垫1、连接部2、第二海绵垫3、凸起4、连接贴5、连接带6、粘贴7、第一壳体8、第一弹簧9、第一滑板10、连接块11、通槽12、推块13、直杆14、第二壳体15、卡槽16、第二弹簧17、第二滑板18、卡杆19和推杆20,第一海绵垫1的右侧连接连接部2的左侧,且连接部2的右侧连接第二海绵垫3,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的底面均设置有凸起4,且第二海绵垫3的底面设置有连接贴5,第一海绵垫1的底面设置有连接带6,且连接带6上设置有粘贴7,第一海绵垫1的右侧两端嵌设有第一壳体8,且第一壳体8的左侧内壁与第一弹簧9的左端相连接,第一弹簧9的右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板10的左侧面,且第一滑板10与第一壳体8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滑板10的外侧连接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贯通通槽12设置,并且通槽12开设于第一壳体8的外侧壁上,连接块11的外端安装有推块13,且推块13与第一壳体8的外侧壁滑动连接,第一滑板10的右侧面上安装有直杆14,且直杆14同时贯穿第一壳体8的右侧壁和第二壳体15的左侧壁设置,并且直杆14上设置以后卡槽16,第二壳体15嵌设于第二海绵垫3的左侧,且第二壳体15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的内端连接与第二壳体15的内壁上,且第二弹簧17的外端与第二滑板18相连接,第二滑板18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杆19,且卡杆19的右侧设置有推杆20,推杆20固定安装于第二滑板18的外侧面上,且推杆20贯穿第二壳体15的外侧壁设置。
21.第一海绵垫1结构形状与第二海绵垫3的结构形状相同,且第一海绵垫1长宽尺寸与第二海绵垫3长宽尺寸相等,以便于折叠后使第一海绵垫1与第二海绵垫3完全重合。
22.凸起4为橡胶材质,且凸起4在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的底面均匀设置,以便于通过凸起4增大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
海绵垫3产生移动。
23.直杆14的右端与卡杆19的外端皆为斜面设置,且直杆14的斜面与卡杆19的斜面相吻合,以便于直杆14抵触卡杆19后使卡杆19产生移动。
24.卡槽16的直径大于卡杆19的直径,以便于卡杆19伸入卡槽16内,保障卡杆19对直杆14进行限位。
25.推杆20与第二滑板18相垂直,以便于推动推杆20时使第二滑板18稳定移动,从而保障卡杆19稳定移动。
26.工作原理:通过将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折叠重合,将第一海绵垫1底面上的连接带6上设置有粘贴7与第二海绵垫3底面设置的连接贴5进行贴合,使粘贴7与连接贴5紧密粘紧,从而将折叠重合后的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进行固定,避免灰尘落至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的顶面,具体可通过如下方式操作:
27.根据图1、图2、图3、图4和图5,当进行使用时,将粘贴7从连接贴5上揭下后使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展开放置地面,将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调整对齐后向右推动推块13,使第一滑板10在连接块11的作用下同步向右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滑板10带动直杆14向右移动,从而使直杆14移动至第二壳体15内,当直杆14的右端与卡杆19抵触后,直杆14在持续向右移动时将卡杆19向内推动,同时在第二弹簧17的作用下对卡杆19产生向外的推力,直杆14在继续向右移动时卡杆19在第二弹簧17作用下伸入卡槽16内,使得卡杆19对直杆14产生限位作用,从而保障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稳定连接,避免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产生错位偏移;
28.在使用过后,通过向内推动推杆20,使第二滑板18向内产生移动,使得第二滑板18带动卡杆19同步向内移动,当卡杆19从卡槽16内移动出后,直杆14在第一弹簧9的作用下迅速向左进行复位移动,使直杆14移动至第一壳体8内;
29.通过将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进行折叠,使第一海绵垫1的顶面与第二海绵垫3的顶面重合,在通过粘贴7与连接贴5贴合将重合后的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固定,从而避免灰尘落在第一海绵垫1和第二海绵垫3顶面上。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