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及竹胶复合板与流程

2021-07-27 15: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单板 建筑材料 制备方法 复合板

技术特征:

1.一种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s1:将竹片用预处理液处理;

s2:疏解;

s3:将竹片用后处理液处理;

s4:将竹片热处理后再进行碳化处理;

s5:干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s1:将竹片加入到预处理液中,升温至50-60℃蒸煮40-60min,取出水洗至中性后,晾干至含水率10-16%;

s2:再将竹片送入疏解设备中,由疏解辊对竹材施以纵向的切削力,使竹片形成点状及线段状裂纹,同时在径向施以作用力,使其展平伸展形成纤维化的竹单板,疏解3-6次;

s3:将竹单板加入到后处理液中,升温至70-80℃蒸煮20-30min,取出水洗至中性后,晾干至含水率7-10%;

s4:将竹单板置于含氧量为2-2.5%的热处理设备中,升温至160-180℃处理60-90min,再降温至80-100℃保温40-5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碳化设备中进行碳化处理,碳化处理的介质为饱和水蒸气,碳化处理的压力0.40-0.60mpa,碳化处理的时间为1-2h;

s5:最后将竹单板置于60-80℃烘箱中干燥10-20h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液为氢氧化钠、硫脲、氨基磺酸钠复配的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硫脲、氨基磺酸钠的质量比为4-6:5-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辛基苯聚氧乙烯醚2-5%、微晶石蜡0.1-1%、碘代丙炔基氨甲酸丁酯1-1.5%、富马酸二甲酯2-4%、三乙胺0.1-0.2%、余量为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辛基苯聚氧乙烯醚5%、微晶石蜡0.5%、碘代丙炔基氨甲酸丁酯1.5%、富马酸二甲酯2%、三乙胺0.1%、余量为水。

7.一种竹胶复合板,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竹单板制备得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胶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s1:将竹单板整体用胶粘剂浸渍处理,取出后40-45℃干燥至含水率为12-15%,作为芯材;

s2:将芯材按水平方向排列成一层,在其上面再按垂直方向排列成一层,如此反复,总共排列2-5层,形成胚材,用胶粘剂在胚材的上下面各粘附1层竹席,一段升温至120-125℃,15-25mpa下,保温保压20-25min后,再二段升温至135-140℃,保温保压5-10min后,降温至50-55℃泄压,保温30-50min,最后自然恢复至室温即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胶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粘剂、脲醛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胶粘剂、乙烯基树脂胶粘剂、醇酸树脂胶粘剂中的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胶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一段升温速度为10-20℃/min,二段升温速度为3-5℃/min,降温速度为1-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竹单板的制备方法及竹胶复合板,具体如下:S1:将竹片用预处理液处理;S2:疏解;S3:将竹片用后处理液处理;S4:将竹片热处理后再进行碳化处理;S5:干燥,本申请所提供的竹胶复合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密度≥1.16,静曲强度≥273.64MPa,弹性模量≥26.93GPa,抗拉强度≥239.90MPa,抗压强度≥151.60MPa),且防潮抗水性能优良(吸水厚度膨胀率≤0.37%,吸水率≤0.56)。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桃江县三桥竹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