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针灸 医疗用品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的提升,针灸被广泛运用于医疗中,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针灸的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实验针灸等部分,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等优点。
3.然而传统的载药针灸针在控制施针深度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因为施针深度不同影响针灸效果,容易造成误操作,其次,普遍存在针灸时施药不变的情况;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利用针筒搭配活塞并在针筒上设置刻度线以控制针灸的深度;其次,通过在针筒内设置另一个针筒,往中空的艾灸针中注射药物,这样使得针灸时施药作业变得简单易操作。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包括第一针筒,所述第一针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面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针灸针、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推动杆,所述针灸针中空设置并两端开口,所述针灸针的下端贯穿所述第一针筒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针筒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针筒的上端面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针筒,所述第二针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注射针、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推动杆,所述注射针的下端贯穿所述第一活塞并插入所述针灸针的空腔内,且所述注射针的下端超出所述第一针筒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针筒的上端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螺纹套环,所述针灸针的上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内螺纹套环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注射针的下端贯穿所述第一活塞和内螺纹套环并插入所述针灸针的空腔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设置有防水装置,所述注射针的下端贯穿所述防水装置和内螺纹套环并插入所述针灸针的空腔内。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装置包括防水帽和防水片,所述防水帽与防水片相互连接,且所述防水片位于所述防水帽的下方,所述防水帽为圆形橡胶片,其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水片为形似血管瓣膜的结构,所述防水帽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防水帽中心处的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注射针的外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针筒的下端面起始的刻度线。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灸针的下端呈圆锥形。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横向的辅助杆。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的辅助杆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的辅助杆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推动杆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横向的辅助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的辅助杆与位于所述第一针筒上的辅助杆同侧设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推动杆,两个所述第一推动杆依照所述第一活塞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杆,所述第一针筒的外侧壁上也分别对应的设置有辅助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通过设置第一针筒以设置在第一针筒内部的活塞,针筒侧壁上设置有显示活塞移动行程的刻度线,活塞下方连接设置针灸针,这样,事先将针灸针需要针灸的深度通过向上移动活塞并参照刻度线就能方便确定针灸针需要针灸的深度,在针灸时,只需将针灸针对准需要针灸的部位,然后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推动杆向下推动活塞直至活塞与第一针筒的下端面接触,无需在针灸时再去查看针灸的深度,因此,利用这样的设计,针灸时只需用眼观察针灸部位即可,使得针灸的操作更为简单;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通过在第一针筒的内部设置第二针筒,第二针筒在针灸针刺入人体后,将事先存放在第二针筒内部的药物通过第二针筒上的注射针注入中空设置的针灸针内部,方便的实现施药作业,同时,需要注射的剂量也是事先存放在第二针筒内部,在向针灸针中注射药物时,也无需用眼去观察药物注射的量,大大的降低了药物注射的难度。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在第一活塞的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部设置防水装置,注射针的下端贯穿防水装置和内螺纹套环并插入针灸针的空腔内,防水装置包括防水帽和防水片,防水帽与防水片相互连接,且防水片位于防水帽的下方,防水帽为圆形橡胶片,其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防水片为形似血管瓣膜的结构,防水帽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通孔的直径,防水帽中心处的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注射针的外径;
21.通过设置形似血管瓣膜的结构的防水片有效的防止药物反流;防水帽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通孔的直径,防水帽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防止药物从防水帽的周边反流;防水帽中心处的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注射针的外径,因此在注射针插入在防水帽的第二通孔中时,防水帽的第二通孔紧密的贴合在注射针的外部,且防水帽为软体橡胶制成,因此,第二通孔与注射针之间密封连接,不会出现药物反流的现象。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9.如图1所示,
30.一种新型载药针灸针,包括第一针筒4,第一针筒4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3的下端面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针灸针1、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推动杆5,针灸针1中空设置并两端开口,针灸针1的下端贯穿第一针筒4的下端面,第一推动杆5的上端贯穿第一针筒4的上端面,第一针筒4的上端面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针筒8,第二针筒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注射针10、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推动杆7,注射针10的下端贯穿第一活塞3并插入针灸针1的空腔内,且注射针10的下端超出第一针筒4的下端面,第二推动杆7的上端贯穿第一针筒4的上端面。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3的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螺纹套环2,针灸针1的上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与内螺纹套环2连接的外螺纹,注射针10的下端贯穿第一活塞3和内螺纹套环2并插入针灸针1的空腔内;
32.当需要事先往第二针筒8内加注药剂时,通过旋转针灸针1即可将其去下,因注射
针10的下端超出第一针筒4的下端面,这样就可以方便的通过向上拉通第二推动杆7吸取药剂,完成药剂的注入后,再将针灸针1与内螺纹套环2螺接在一起即可。
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3的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部设置有防水装置11,注射针10的下端贯穿防水装置11和内螺纹套环2 并插入针灸针1的空腔内。
34.在本实施例中,防水装置11包括防水帽1101和防水片1102,防水帽1101 与防水片1102相互连接,且防水片1102位于防水帽1101的下方,防水帽1101 为圆形橡胶片,其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12,防水片1102为形似血管瓣膜的结构,通过设置形似血管瓣膜的结构的防水片1102能有效的防止在注射针10 往针灸针1内注射药物时出现药物反流的现象;
35.防水帽110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活塞3上的第一通孔的直径,因此,防水帽1101与第一活塞3上的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有效的防止药物从防水帽1101与第一活塞3上的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反流;
36.防水帽1101中心处的第二通孔12的直径小于注射针10的外径,因此在注射针10插入在防水帽1的第二通孔12中时,防水帽1101的第二通孔12紧密的贴合在注射针10的外部,且防水帽1101为软体橡胶制成,因此,第二通孔12与注射针10之间密封连接,有效的防止药物从注射针10与第二通孔12之间的间隙反流。
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针筒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从第一针筒4的下端面起始的刻度线,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活塞3的下端面对应刻度线的起始线,当需要提前确定针灸的深度时,通过向上拉动第一推杆5相应的带动第一活塞3 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距离对应刻度线上的刻度,就可清晰读出第一活塞3向上移动的距离值,只要使得该距离值等于针灸针1针灸时需要插入的深度即可,在后续的针灸过程中,只需找准穴位,通过第一推杆5直接将第一活塞3向下推动到位,此时针灸针1插入的深度就为操作者需要插入的深度,无需在针灸过程中再用眼睛去观察,大大的降低了针灸作业的难度。
38.在本实施例中,针灸针1的下端呈圆锥形,使得针灸针1在插入人体时尽可能减少疼痛感。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动杆5和第二推动杆7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横向的辅助杆6。
40.进一步的,位于第一推动杆5上的辅助杆6的内端与第一推动杆5连接,位于第二推动杆7上的辅助杆6的中心位置与第二推动杆7连接。
41.进一步的,第一针筒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横向的辅助杆6,位于第一推动杆 5上的辅助杆6与位于第一针筒4上的辅助杆6同侧设置。
42.进一步的,第一活塞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推动杆5,两个第一推动杆5依照第一活塞3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推动杆5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杆6,第一针筒4的外侧壁上也分别对应的设置有辅助杆6。
43.通过在第一针筒4、第一推动杆5和第二推动杆7上设置辅助杆6,方便在推动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9时,操作者可以方便发力,使得操作者的操作动作更加精准。
4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