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新生儿 用具 装置 用防呛奶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


背景技术:

2.新生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当使用传统奶瓶喝奶时,由于流量不易控制,一旦吸吮的奶量过大或过于急促,很容易导致呛奶,呛奶时通常会出现频繁剧烈的刺激性咳嗽,随之吐出大量奶汁,严重呛奶时会将奶汁呛入气管,阻塞呼吸道,造成缺氧导致窒息,若不及时抢救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包括奶瓶主体、输奶管、通气管、支撑管、支撑板和奶嘴,所述奶瓶主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奶瓶主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螺纹盲孔和螺纹通孔,所述支撑管的一端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中部与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奶嘴的外螺纹套,所述奶嘴与外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奶嘴连通的透气微孔,所述输奶管的一端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输奶管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延伸至奶嘴内,所述输奶管位于奶嘴内的端部呈“s”形,且所述输奶管位于奶嘴内的最末端朝向奶嘴的出奶口设置,所述输奶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奶瓶主体的底壁内侧倾斜设置,所述螺纹通孔与奶瓶主体的底壁内侧的最低处连通,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瓶盖的内侧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单向阀和流量阀。
6.优选的,所述输奶管的一端连接有旋转密封接头,所述旋转密封接头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中部与支撑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中部为铝镁合金软管。
9.优选的,所述奶瓶主体的外壁底端套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低于螺纹通孔。
10.优选的,所述瓶盖的顶部连接有挂绳。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气管可使外部空气进入奶瓶主体中,维持奶瓶主体内外的气压平衡,防止新生儿吸吮时奶瓶主体内出现负压致使奶液无法顺畅流出;
13.2、奶嘴安装在支撑座上,可通过支撑管弯折方便调整奶嘴至所需的位置;
14.3、支撑板上开设与奶嘴连通连通的透气微孔,可在新生儿吸吮时维持奶嘴内的气压,防止奶嘴内形成负压导致奶瓶主体注入奶嘴的奶液流量骤增,降低了新生儿吸奶时呛奶的风险;
15.4、奶瓶主体的底壁内侧倾斜设置,方便奶液流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奶瓶主体,2、输奶管,3、通气管,4、支撑管,5、支撑板, 6、奶嘴,7、瓶盖,8、外螺纹套,9、透气微孔,10、截止阀,11、单向阀, 12、流量阀,13、旋转密封接头,14、支撑座,15、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19.实施例
20.如图1所示,一种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包括奶瓶主体1、输奶管2、通气管3、支撑管4、支撑板5和奶嘴6,所述奶瓶主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7,所述奶瓶主体1的外侧壁分别设有螺纹盲孔和螺纹通孔,所述支撑管4的一端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中部与支撑管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另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奶嘴6的外螺纹套8,所述奶嘴6与外螺纹套8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与奶嘴6连通的透气微孔9,所述输奶管2的一端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输奶管2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5延伸至奶嘴 6内,所述输奶管2位于奶嘴6内的端部呈“s”形,且所述输奶管2位于奶嘴 6内的最末端朝向奶嘴6的出奶口设置,所述输奶管2上设有截止阀10,所述奶瓶主体1的底壁内侧倾斜设置,所述螺纹通孔与奶瓶主体1的底壁内侧的最低处连通,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与瓶盖7的内侧连通,所述通气管3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单向阀11和流量阀12。
21.使用时,将配好的奶液注入奶瓶主体1后盖好瓶盖7,通过支撑管4的弯折变形调节好支撑板5和奶嘴6的位置以方便新生儿吸吮,打开截止阀10,让奶液通过输奶管2注入奶嘴6中,此时由于通气管3的流量阀12未打开,随着奶液注入奶嘴6中,奶瓶主体1内的气压会略低于奶嘴6中的气压,奶瓶中形成负压,防止在新生儿吸吮前,奶液过多的注入奶嘴6中从而溢出,当然透气微孔9可设置微孔膜仅让空气通过而不让奶液通过。当新生儿开始吸吮后,打开流量阀12,并通过流量阀12调节合适的进气流量以控制输奶管2的流量以适应新生儿的吸吮,单向阀11可防止奶液从通气管3中流出,且流量阀12位于奶瓶主体1顶部,便于随时调节流量或关闭流量阀12停止输奶。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气管3形成奶液的主动流出而喂奶,相对于传统的主要依靠新生儿吸吮形成的奶液流出,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呛奶问题。由于在支撑板5上设置了透气微孔9,在新生儿吸吮奶液时,奶嘴6内也不会形成负压导致奶瓶主体1注入奶嘴6的奶液流量骤增,奶液可保持平稳流出的状态,进一步降低了新生儿吸奶时呛奶的风险。
22.所述输奶管2的一端连接有旋转密封接头13,所述旋转密封接头13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23.在拆卸输奶管2分别对奶瓶主体1、输奶管2和奶嘴6进入清洗时,在从奶瓶主体1上卸下旋转密封接头13时,可防止输奶管2跟随着一起旋转,避免了输奶管2扭曲损坏。
24.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中部与支撑管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25.支撑板5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奶瓶主体1和支撑板5,可以方便的将支撑管4 与奶瓶主体1、支撑板5分离,方便拆装,且更易收纳。
26.所述支撑管4的中部为铝镁合金软管。
27.铝镁合金软管在可实现弯折变形的情况下,还具有一定的强度,可对支撑板5进行有效支撑。
28.所述奶瓶主体1的外壁底端套设有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低于螺纹通孔。
29.支撑座14可使奶瓶主体1放置时更平稳。
30.所述瓶盖7的顶部连接有挂绳15。
31.挂绳15可在喂奶时喂奶者将奶瓶主体1挂在身上,解放双手以便于处理紧急状况。
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奶瓶主体(1)、输奶管(2)、通气管(3)、支撑管(4)、支撑板(5)和奶嘴(6),所述奶瓶主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7),所述奶瓶主体(1)的外侧壁分别设有螺纹盲孔和螺纹通孔,所述支撑管(4)的一端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中部与支撑管(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另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奶嘴(6)的外螺纹套(8),所述奶嘴(6)与外螺纹套(8)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与奶嘴(6)连通的透气微孔(9),所述输奶管(2)的一端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输奶管(2)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5)延伸至奶嘴(6)内,所述输奶管(2)位于奶嘴(6)内的端部呈“s”形,且所述输奶管(2)位于奶嘴(6)内的最末端朝向奶嘴(6)的出奶口设置,所述输奶管(2)上设有截止阀(10),所述奶瓶主体(1)的底壁内侧倾斜设置,所述螺纹通孔与奶瓶主体(1)的底壁内侧的最低处连通,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与瓶盖(7)的内侧连通,所述通气管(3)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单向阀(11)和流量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奶管(2)的一端连接有旋转密封接头(13),所述旋转密封接头(13)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中部与支撑管(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的中部为铝镁合金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主体(1)的外侧壁底端套设有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低于螺纹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7)的顶部连接有挂绳(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用防呛奶装置,包括奶瓶主体、输奶管、通气管、支撑管、支撑板和奶嘴,奶瓶主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奶瓶主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螺纹盲孔和螺纹通孔,支撑管的一端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支撑板的一侧中部与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支撑板的另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奶嘴的外螺纹套,奶嘴与外螺纹套螺纹连接,支撑板上设有与奶嘴连通的透气微孔,输奶管的一端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输奶管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延伸至奶嘴内,输奶管上设有截止阀,奶瓶主体的底壁内侧倾斜设置,螺纹通孔与奶瓶主体的底壁内侧的最低处连通,通气管的一端与瓶盖的内侧连通,通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单向阀和流量阀。分别设有单向阀和流量阀。分别设有单向阀和流量阀。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雅安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