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3: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酸洗 合金 钢管 高温 清洗


1.本技术涉及钢管清洗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钢管加工的过程中,钢管表面会被空气氧化,产生黑色的氧化物附着于钢管表面,影响钢管的使用,因此,需要对钢管进行酸洗,以此来清洗掉钢管表面的氧化物,增强钢管的使用寿命。
3.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9396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无缝钢管酸洗装置,包括第一酸洗槽、第二酸洗槽、防腐泵和酸雾处理装置,第一酸洗槽放置在支架上;第一酸洗槽和第二酸洗槽同一侧的侧面上方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接;第一酸洗槽和第二酸洗槽另一侧侧面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防腐泵连接;第一溢流口上方环绕第一酸洗槽槽口内侧面一周均匀设置有第一酸雾吸收口,第一酸雾吸收口通过设置在第一酸洗槽槽口边缘内部的第一酸雾吸收管汇总后通过管道与酸雾处理装置连接;第二溢流口上方环绕第二酸洗槽槽口内侧面一周均匀设置有第二酸雾吸收口,第二酸雾吸收口通过设置在第一酸洗槽槽口边缘内部的第二酸雾吸收管汇总后通过管道与酸雾处理装置连接。
4.上述无缝钢管酸洗装置通过两个酸洗槽同时工作,具有较高的清洗效率,但将钢管从酸洗槽内取出时,钢管取出的过程中会将酸洗槽内的部分酸液一起带出,带出的酸液容易发生飞溅,影响周围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钢管取出时容易使得酸液发生飞溅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池,所述酸洗池上开设有酸洗槽,所述酸洗池上还滑移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滑移盖合或露出所述酸洗槽,所述酸洗槽内升降滑移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无缝管放置,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用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酸液排出,所述酸洗池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盖板、升降台、容纳槽和出液口,当酸洗无缝管时,将无缝管放入容纳槽内,移动盖板使得盖板盖合酸洗槽,然后控制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台下移使得容纳槽内的无缝管浸入酸液内,通过盖板对升降台浸入酸液内时溅出的酸液进行阻挡;当无缝管酸洗结束后,控制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台上移使得容纳槽内的无缝管脱离酸洗槽内的酸液,此时,通过盖板对升降台从酸液内移出时溅出的酸液进行阻挡,静置一段时间
使得容纳槽内的酸液通过出液口漏出,至酸液沥干,再移动盖板使得酸洗槽露出,然后将容纳槽内的无缝管取出,减少了取出无缝管时酸液飞溅至周围的情况,提高了取出无缝管的安全性,减少了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8.优选的,所述升降台包括升降滑移于所述酸洗槽内的升降块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块上的台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块升降,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台体上,所述台体上铰接有翻板,所述翻板盖合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设置,所述翻板和所述台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台体上还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沿所述台体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分布,所述酸洗槽内还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若干卡块,若干所述卡块沿所述转动块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分布,所述通孔供所述卡块卡入,所述转动块转动使得若干所述卡块依次卡入所述通孔内,进而使得所述台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酸洗槽内,所述酸洗池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块转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动块、卡块和通孔,当容纳槽内的无缝管浸入酸洗槽内的酸液中,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转动使得其上若干卡块依次卡入通孔内,进而带动台体转动,使得容纳槽内的若干无缝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无缝管与酸液充分接触,减少了无缝管之间相互抵接导致无缝管的局部未接触到酸液、影响酸洗效果的情况,使得酸洗效果更好;设置翻板,通过翻板对容纳槽内的无缝管进行限位,减少了容纳槽内的无缝管在台体转动过程中从容纳槽内掉出的情况。
10.优选的,所述出液口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出液口均位于所述台体的一端并沿所述台体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分布,所述容纳槽的内径沿所述台体的转动轴线朝靠近所述出液口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翻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过渡连接,所述台体的外径沿所述台体的转动轴线朝靠近所述出液口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转动块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动块的滑移方向平行于所述台体的转动轴线设置,所述酸洗池上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块移动,所述台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穿孔,若干所述穿孔均位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侧并沿所述台体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分布,所述穿孔供所述卡块滑移卡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穿孔和推动组件,当台体带动容纳槽内的若干无缝管与酸液脱离时,通孔与卡块脱离,由于台体的外侧壁沿台体的转动轴线朝靠近出液口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因此,位于最下方的穿孔位于最下方的通孔的下方,控制推动组件驱动转动块朝靠近穿孔的方向移动,使得卡块滑移卡入穿孔内,然后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转动使得其上卡块依次卡入穿孔内,进而带动台体转动,由于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无缝管上的酸液能更快的从出液口、穿孔和通孔甩出,并使得酸液撞击容纳槽的内壁、并顺着容纳槽的内壁发生汇聚进而顺着容纳槽的内壁下滑从出液口漏出,加快了酸液的沥干,进而提高了无缝管的酸洗效率。
12.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酸洗槽内的推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酸洗槽内的调节丝杆和设置于所述酸洗池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调节丝杆转动,所述推动块与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推动块通过与所述调节丝杆的螺纹配合滑移连接于所述酸洗槽内,所述推动块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块卡入的卡槽;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动轴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转动块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
转动轴的外侧,且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条卡入的限位凹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推动块、调节丝杆和第二驱动件,当需要移动转动块时,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调节丝杆转动,调节丝杆通过与推动块的螺纹配合带动推动块移动,推动块移动使得卡槽的内壁抵接于转动块进而带动转动块移动,通过限位条抵接于限位凹槽的内壁从而对转动块进行导向,使得移动转动块更加方便;当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转动时,通过限位条抵接于限位凹槽的内壁从而对转动块进行限位,减少了转动块和第一驱动件的转动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从而实现转动块的转动。
14.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酸洗池内的齿轮和设置于所述酸洗池上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面,所述升降块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面的配合升降滑移于所述酸洗槽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台体时,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升降块上齿面的啮合配合带动升降块升降,进而带动台体升降,使得移动台体更加方便。
16.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分隔条,若干所述分隔条沿所述台体的转动轴线呈周向间隔分布。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分隔条,当台体转动时,容纳槽内的若干无缝管抵接于分隔条,使得相邻无缝管被分隔条分开,有利于酸液与无缝管充分接触。
18.优选的,所述酸洗池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位于所述酸洗槽的相对两侧,所述盖板包括遮挡部和设置于所述遮挡部上的滑移部,所述滑移部位于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酸洗池的一侧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移部滑移连接于对应所述滑道内,所述滑移部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抵接于所述滑道的底部内壁,所述滑移部上还设置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滚轮转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盖板时,控制第四驱动件驱动滚轮转动,滚轮通过与滑道底部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带动滑移部移动,进而带动遮挡部移动使得遮挡部盖合酸洗槽或露出酸洗槽,使得移动盖板更加方便。
20.优选的,所述遮挡部上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铰接块靠近所述酸洗槽的一侧,所述酸洗池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酸洗槽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供所述限位块卡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当遮挡部盖合酸洗槽后,翻转铰接块使得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通过限位块抵接于限位槽的内壁进而对遮挡部进行限位,减少了遮挡部滑移露出酸洗槽的情况,提高了遮挡部盖合酸洗槽的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酸洗槽的一侧,且所述倾斜面朝靠近所述酸洗槽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倾斜面,当遮挡部滑移盖合酸洗槽时,铰接块抵接于倾斜面并朝远离酸洗槽的方向发生翻转,至限位块和限位槽对准,铰接块在重力作用下朝靠近酸洗槽的方向发生翻转,使得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减少了遮挡部滑移过程中铰接块被限位块卡住的情况,使得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更加方便。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盖板、升降台、容纳槽和出液口,当酸洗无缝管时,将无缝管放入容纳
槽内,移动盖板使盖板盖合酸洗槽,下移升降台使无缝管浸入酸液,通过盖板对升降台浸入时溅出的酸液进行阻挡,当无缝管酸洗结束后,上移升降台使得升降台脱离酸液,此时,通过盖板对升降台移出时溅出的酸液进行阻挡,至酸液沥干,再移动盖板并将无缝管取出,减少了取出无缝管时酸液飞溅至周围的情况,提高了取出无缝管的安全性,减少了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2.通过设置转动块、卡块和通孔,当台体和无缝管均浸入酸液中,驱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转动使得其上若干卡块依次卡入通孔内,进而带动台体转动,使得容纳槽内的若干无缝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无缝管与酸液充分接触,使得酸洗效果更好;3.通过设置穿孔和推动组件,当台体带动容纳槽内的若干无缝管与酸液脱离时,通孔与卡块脱离,控制推动组件驱动转动块朝靠近穿孔的方向移动,使得卡块滑移卡入穿孔内,然后驱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转动使得其上卡块依次卡入穿孔内,进而带动台体转动,加快了酸液的沥干,进而提高了无缝管的酸洗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在酸洗池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推动组件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在酸洗池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驱动组件和翻板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限位槽的结构。
26.附图标记说明:1、酸洗池;11、酸洗槽;111、进液口;1111、驱动泵;112、排液口;1121、电磁阀;113、安装槽;2、升降台;21、台体;211、容纳槽;22、升降块;221、齿面;3、驱动组件;31、齿轮;32、第三驱动件;4、出液口;5、分隔条;6、翻板;7、通孔;8、穿孔;9、转动块;91、卡块;92、限位凹槽;10、第一驱动件;101、限位条;12、推动组件;121、推动块;1211、卡槽;122、调节丝杆;123、第二驱动件;13、盖板;131、遮挡部;132、滑移部;14、滑道;15、滚轮;16、第四驱动件;17、铰接块;171、限位槽;18、限位块;181、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参见图1和图2,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池1,酸洗池1的上端面开设有酸洗槽11,酸洗槽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111,进液口111通过管道外接至酸液储存容器,与进液口111连接的管道上固定有驱动泵1111,驱动泵1111用于将酸液储存容器内的酸液输送至酸洗槽11内,酸洗槽11的槽底内壁上开设有排液口112,排液口112上连接有管道,与排液口112连接的管道上固定有电磁阀1121,电磁阀1121用于控制与排液口112连接的管道内液体的通断。
29.参见图2,酸洗槽11的相对两个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13,酸洗槽11内升降滑移有升降台2,升降台2包括台体21和两个升降块22,两个升降块22分别位于台体21的相对两侧并与两个安装槽11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升降块22均升降滑移于对应安装槽113内。
30.参见图3,酸洗池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均包括两个齿轮31和一个第三
驱动件32,两个齿轮31和两个升降块2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齿轮31均位于对应升降块22远离台体21的一侧并转动连接于酸洗池1内,齿轮3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对应升降块22的滑移方向设置,第三驱动件32固定于酸洗池1的外侧壁上,第三驱动件32的输出轴穿设于酸洗池1并与其中一个齿轮31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32驱动对应齿轮31转动。每个升降块22远离台体21的端面均固定有齿面221,齿面221和对应齿轮31相互啮合。当第三驱动件32驱动齿轮31转动时,升降块22通过其上齿面221和对应齿轮31的配合升降滑移于安装槽113内。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32为电机。
31.参见图3,台体21与两个升降块22转动连接,台体21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并垂直于齿轮31的转动轴线设置,台体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211,容纳槽211用于无缝管放置,台体2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出液口4,若干出液口4均位于台体21轴向的一端并与容纳槽211连通,且若干出液口4沿台体21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个出液口4远离台体21转动轴线的内壁均与容纳槽211的内壁平齐,出液口4用于容纳槽211内的酸液排出。容纳槽211的内径沿台体21的转动轴线朝靠近出液口4的方向逐渐变大,且台体21的外径沿台体21的转动轴线朝靠近出液口4的方向逐渐变大设置,台体21和容纳槽211均呈圆台状,且出液口4设于台体21的大端处。
32.参见图3,容纳槽211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分隔条5,若干分隔条5沿台体21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分隔条5的长度方向沿台体21的转动轴线设置。
33.参见图3,台体21上铰接有翻板6,翻板6翻转盖合容纳槽211的槽口设置,且翻板6靠近台体21的外侧壁与容纳槽211的内壁过渡连接,翻板6远离台体21的外侧壁与台体21的外侧壁过渡连接。翻板6和台体2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当台体21转动时,翻板6盖合容纳槽211的槽口,进而对容纳槽211内的无缝管进行限位。
34.参见图3,台体2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通孔7,若干通孔7均位于翻板6远离出液口4的一侧并与容纳槽211连通,且若干通孔7沿台体21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台体2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穿孔8,若干穿孔8均位于翻板6靠近出液口4的一侧并与容纳槽211连通,且若干穿孔8沿台体21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35.参见图2,酸洗槽11内还转动连接有转动块9,转动块9位于台体21的下方,且转动块9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台体21的转动轴线设置,转动块9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卡块91,若干卡块91均位于转动块9远离转动轴线的一侧,且若干卡块91沿转动块9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通孔7和穿孔8用于卡块91卡入。
36.参见图2,酸洗池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件10,第一驱动件10的输出轴穿设于酸洗池1和转动块9,第一驱动件10的输出轴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条101,限位条1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块9的转动轴线设置,转动块9套设于第一驱动件10的输出轴的外侧,且转动块9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凹槽92,限位凹槽92沿转动块9的转动轴线贯穿于转动块9,限位凹槽92供限位条101卡入,当第一驱动件10驱动其输出轴转动时,通过限位条101抵接于限位凹槽92的内壁,从而带动转动块9同轴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0为电机。
37.参见图3,转动块9滑移连接于第一驱动件10的输出轴上,转动块9的滑移方向平行于转动块9的转动轴线设置,酸洗池1上设置有推动组件12,推动组件12包括推动块121、调节丝杆122和第二驱动件123,推动块121位于转动块9的下方并抵接于酸洗槽11的槽底内壁,需要指出的是,推动块121与酸洗槽11的槽底内壁之间为面接触,推动块121靠近转动块
9的端面开设有卡槽1211,卡槽1211供转动块9卡入,位于转动块9最下方的卡块91与卡槽1211的槽底内壁之间呈间隔设置。推动块121滑移连接于酸洗槽11内,推动块121的滑移方向平行于转动块9的滑移方向设置。
38.参见图3,调节丝杆122转动连接于酸洗槽11内,调节丝杆12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转动块9的转动轴线设置,且调节丝杆122穿设于推动块121并与推动块121螺纹连接。第二驱动件123固定于酸洗池1的外侧壁上,第二驱动件123的输出轴穿设于酸洗池1并与调节丝杆122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123驱动调节丝杆122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23为电机。
39.当第二驱动件123驱动调节丝杆122转动时,调节丝杆122通过与推动块121的螺纹配合带动推动块121滑移连接于酸洗槽11内,推动块121移动使得卡槽1211的内壁抵接于转动块9,进而带动转动块9在第一驱动件10的输出轴上滑移,此时,限位条101抵接于限位凹槽92的内壁从而对转动块9进行导向和限位。
40.当需要对容纳槽211内的无缝管进行酸洗时,控制第三驱动件32驱动齿轮31转动,通过齿轮31和齿面221和配合带动升降块22下移,进而带动台体21下移,使得位于下方的无缝管浸入酸液内,且转动块9上的卡块91卡入通孔7内,控制第一驱动件10驱动转动块9转动,转动块9转动使得其上卡块91依次卡入通孔7内,进而带动台体21转动,台体21转动使得容纳槽211内的无缝管抵接于分隔条5进而被分开,使得无缝管的表面能与酸液充分接触,且容纳槽211内的无缝管在分隔条5的阻挡下能重复浸入酸液和脱离酸液的过程,进而使得酸液不断冲刷无缝管表面,有利于将无缝管表面的氧化层冲刷下来。
41.当无缝管酸洗结束后,控制第三驱动件32驱动齿轮31转动,通过齿轮31和齿面221和配合带动升降块22上移,进而带动台体21上移,使得位于下方的无缝管脱离酸液,并使得卡块91脱离通孔7,然后控制第二驱动件123驱动调节丝杆122转动,调节丝杆122带动推动块121朝靠近穿孔8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转动块9朝靠近穿孔8的方向移动,使得转动块9上的卡块91滑移卡入穿孔8内,再控制第一驱动件10驱动转动块9转动,转动块9转动带动其上若干卡块91依次卡入穿孔8内,进而带动台体21转动,有利于容纳槽211内酸液的甩出。
42.参见图3和图4,酸洗池1上滑移连接有盖板13,盖板13位于酸洗槽11的上方,且盖板13的滑移方向平行于台体21的转动轴线设置,盖板13滑移盖合或露出酸洗槽11。酸洗池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道14,两个滑道14分别位于酸洗槽11沿盖板13滑移方向的相对两侧。盖板13包括遮挡部131和两个滑移部132,遮挡部131位于酸洗池1的上方并位于酸洗槽11的一侧,两个滑移部132均位于遮挡部131靠近酸洗池1的一侧并与遮挡部131固定连接,两个滑移部132与两个滑道14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滑移部132均滑移连接于对应滑道14内。每个滑移部132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15,两个滚轮15均位于对应滑移部132远离酸洗槽11的一侧并呈间隔分布,且两个滚轮15均位于滑槽内,两个滚轮15的下端均抵接于滑道14的底部内壁。
43.参见图4,其中一个滑移部132上固定有第四驱动件16,第四驱动件16位于滑移部132远离滚轮15的一侧,第四驱动件16的输出轴穿设于滑移部132并与其中一个滚轮15固定连接,第四驱动件16驱动上述滚轮15转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16为电机。
44.参见图4,遮挡部131上铰接有铰接块17,铰接块17位于遮挡部131沿滑移部132滑移方向的一端,且铰接块17位于遮挡部131靠近酸洗槽11的一侧,铰接块17的铰接轴线垂直于滑移部132的滑移方向设置,铰接块17靠近酸洗槽11的端面开设有限位槽171。
45.参见图3和图4,酸洗池1的上端面固定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位于酸洗槽11远离遮挡部131的一端,限位块18的外侧壁上加工形成有倾斜面181,倾斜面181位于限位块18靠近酸洗槽11的一侧,且倾斜面181朝靠近酸洗槽1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限位槽171供限位块18卡入。
46.在实际使用中,控制第四驱动件16驱动对应滚轮15转动,进而带动其余滚轮15一起转动,使得滑移部132在对应滑道14内移动,带动遮挡部131朝靠近酸洗槽11的方向移动使得遮挡部131盖合酸洗槽11,盖合过程中,铰接块17抵接于倾斜面181并朝远离酸洗槽11的方向发生翻转,至限位块18和限位槽171对准,铰接块17在重力作用下朝靠近酸洗槽11的方向发生翻转,使得限位块18卡入限位槽171内,通过限位块18抵接于限位槽171的内壁从而对盖板13实现限位,减少了盖板13因外力作用被碰撞导致盖板13移动使得酸洗槽11露出的情况。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口径高温耐蚀合金无缝管生产用的酸洗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酸洗无缝管时,打开翻板6,将无缝管放入容纳槽211内,然后翻转翻板6使得翻板6盖合容纳槽211的槽口,并通过螺栓将翻板6固定于台体21上,接着控制第四驱动件16驱动滚轮15转动,使得盖板13盖合酸洗槽11,然后控制第三驱动件32驱动齿轮31转动,通过齿轮31和齿面221的啮合配合驱动升降块22下移,进而带动台体21下移,使得位于下方的无缝管浸入酸洗槽11内的酸液内,通过盖板13对升降台2浸入酸液内时溅出的酸液进行阻挡。
48.此时,卡块91远离转动块9的端部卡入通孔7内,控制第一驱动件10驱动转动块9转动,进而带动台体21转动,台体21转动使得容纳槽211内的无缝管能重复浸入酸液和脱离酸液的过程,进而使得酸液不断冲刷无缝管表面,有利于将无缝管表面的氧化层冲刷下来。
49.当无缝管酸洗结束后,控制第三驱动件32驱动齿轮31转动,通过齿轮31和齿面221的啮合配合驱动升降块22上移,进而带动台体21上移,使得位于下方的无缝管与酸液脱离,此时,通过盖板13对升降台2从酸液内移出时溅出的酸液进行阻挡,然后控制第二驱动件123驱动调节丝杆122转动,调节丝杆122带动推动块121朝靠近穿孔8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转动块9移动使得转动块9上的卡块91滑移卡入穿孔8内,再控制第一驱动件10驱动转动块9转动,转动块9通过卡块91抵接于穿孔8的内壁,进而带动台体21转动,在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有利于容纳槽211内以及无缝管上的酸液的甩出。
50.至酸液沥干,再控制第四驱动件16驱动滚轮15转动进而带动盖板13移动,使得酸洗槽11露出,然后拧下翻板6上的螺栓再将翻板6翻转打开,即可将容纳槽211内的无缝管取出,减少了取出无缝管时酸液飞溅至周围的情况,提高了取出无缝管的安全性,减少了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