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0 00: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尿酸 医疗器械 体内 装置 降低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晶体诱发的炎症性疾病,长期嘌呤代谢活跃、嘌呤摄入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晶体沉积,进而出现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和软组织炎症、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损坏。高尿酸血症亦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结石形成。痛风患者早期积极降尿酸治疗,可延缓或阻止脏器损害。
3.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普瑞凯希注射液对痛风进行治疗,普瑞凯希krystexxa(peg l ot icase)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治疗痛风的新药。peg l ot i case是一种聚乙二醇化尿酸特异性酶,可催化尿酸氧化为尿囊素,从而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用于常规治疗无效或常规治疗无法耐受的成年痛风患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疼痛关节数减少,劳动能力增强。其不良反应有严重心血管事件、输液反应和免疫原性反应等。
4.虽然尿酸酶经聚乙二醇化,延长了其半衰期,增强了其生物利用度,减低了其免疫原性,提高了其疗效及安全性。但是其价格高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并且随用药时间延长,大约40%的患者体内仍会产生高滴度的pegl ot i case抗体,使其降尿酸效果逐渐下降,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5.另外,除去普瑞凯希,还可以使用酶进行治疗,但是使用酶治疗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6.1、外源酶具有抗原性,注入人体后易产生过敏反应
7.2、外源酶进入人体后极易被蛋白酶水解,被抑制剂抑制,因此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达不到治疗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及其方法,能够在患者不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痛风进行治疗,同时降低了成本。
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包括填充柱和盖体;
10.所述填充柱内填充设置有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所述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的填充体积为50

200ml,用于对血浆进行净化;
11.所述盖体包括上顶盖和下底盖,所述上顶盖设置于填充柱的顶部,作为血浆的输入口,所述下底盖设置于填充柱的底部,作为血浆的输出口。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填充柱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填充柱顶端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上顶盖底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填充柱顶端和上顶盖底端之间螺纹连接,填充柱底端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下底盖顶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填充柱底端和下底盖顶端之间螺纹连接。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顶盖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下底盖的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二导管,患者待净化的血浆由第一导管进入填充柱内进行净化,净化后的血浆由第二导管导回患者体内。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顶盖包括第一上盖体和第一上连接柱,第一上盖体底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第一上盖体底端和填充柱顶端之间螺纹连接,第一上连接柱的底端和第一上盖体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设置,第一上连接柱的顶端内插设有所述第一导管。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底盖包括第一下盖体和第一下连接柱,第一下盖体底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第一下盖体底端和填充柱顶端之间螺纹连接,第一下连接柱的底端和第一下盖体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设置,第一下连接柱的顶端内插设有所述第二导管。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上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第一下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凸出部。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上盖体内设置有第一网格垫,第一网格垫用于防止填充柱内的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进入第一上盖体内,所述第一下盖体内设置有第二网格垫,第二网格垫用于放置填充柱内的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进入第一下盖体内。
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顶盖包括第二上盖体和第一接口,下底盖包括第二下盖体和第二接口;
19.第二上盖体包括第一外盖和第一内盖,第一外盖固定套设于第一内盖的外侧,第一外盖的中部呈上下贯通设置,第一外盖顶端的内壁呈六边形设置,第一外盖底端的内壁和填充柱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20.第一内盖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滤垫,第一腔室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压设于第一滤垫的顶部,第一接口固定设置于第一内盖的顶部;
21.第二下盖体包括第二外盖和第二内盖,第二外盖固定套设于第二内盖的外侧,第二外盖的中部呈上下贯通设置,第二外盖底端的内壁呈六边形设置,第二外盖顶端的内壁和填充柱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22.第二内盖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滤垫,第二腔室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压设于第二滤垫的底部,第二接口固定设置于第二内盖的底部。
23.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应用于全血酶促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步骤1、通过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和血液灌流机相连接,用于对血液进行循环;
25.步骤2、将上顶盖的入口和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的其中一个连接口相连接,将下底盖的出口和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的另一个连接口相连接。
26.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应用于血浆酶促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步骤1、采用crrt设备,并搭配相配套的管路,以及血浆分离器,用于分离出净化所需的血浆;
28.步骤2、将上顶盖的入口和该相配套的管路的其中一个连接口相连接,将下底盖的出口和该相配套的管路的另一个连接口相连接。
2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0.血浆通过填充柱内的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使尿酸进一步分解为更容易溶于水的小分子化合物尿囊素及过氧化氢(h2omg
·
d l
‑1·
h

1)从肾脏排出体外,发挥其降尿酸作用。因为尿囊素是一种惰性和水溶性嘌呤代谢产物,其水溶性是尿酸的5~10倍,主要以终产物形式稳定从肾脏排泄。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物对人体无危害,且可以稳定从肾脏排泄。
31.因此,本发明具有1、尿酸酶固定化于树脂表面,在治疗时不进入人体,不会被人体蛋白酶水解,不会产生抗原性,不易产生过敏反应。2、通过固定化,可使尿酸氧化酶在应用过程中不被消耗,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3、不会产生耐药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第一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全血酶促反应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血浆酶促反应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

填充柱;2

第一导管;3

第二导管;4

上顶盖;5

下底盖;6

第一网格垫;7

第二网格垫;8

血浆分离器;9

酶促反应器;40

第一上盖体;41

第一上连接柱;42

第一凸出部;43

第二上盖体;44

第一接口;45

第二下盖体;46

第二接口;430

第一外盖;431

第一内盖;432

第一腔室;433

第一滤垫;434

第一压板;50

第一下盖体;51

第一下连接柱;52

第二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实施例1
42.如图1所示,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包括填充柱1和盖体;
43.填充柱1内填充设置有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填充柱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导管2,填充柱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管3,患者待净化的血浆由第一导管2进入填充柱1内进行净化,净化后的血浆由第二导管3导回患者体内;
44.盖体包括上顶盖4和下底盖5,上顶盖4设置于填充柱1的顶部,上顶盖4的顶端和第一导管2之间连通设置,上顶盖4的底端和填充柱1之间连通设置,下底盖5设置于填充柱1的底部,下底盖5的顶端和填充柱1之间连通设置,下底盖5的底端和第二导管3之间连通设置。
45.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的填充体积为50

200ml。填充柱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填充柱1顶端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上顶盖4底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填充柱1顶端和上顶盖4底端之间螺纹连接,填充柱1底端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下底盖5顶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填充柱1底端和下底盖5顶端之间螺纹连接。
46.上顶盖4包括第一上盖体40和第一上连接柱41,第一上盖体40底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第一上盖体40底端和填充柱1顶端之间螺纹连接,第一上连接柱41的底端和第一上盖体40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设置,第一上连接柱41的顶端内插设有所述第一导管2。第一上连接柱4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42。
47.下底盖5包括第一下盖体50和第一下连接柱51,第一下盖体50底端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第一下盖体50底端和填充柱1顶端之间螺纹连接,第一下连接柱51的底端和第一下盖体50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设置,第一下连接柱51的顶端内插设有所述第二导管3。第一下连接柱5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凸出部52。
48.第一上盖体40内设置有第一网格垫6,第一网格垫6用于防止填充柱1内的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进入第一上盖体40内,第一下盖体50内设置有第二网格垫7,第二网格垫7用于放置填充柱1内的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进入第一下盖体50内。
49.血浆通过填充柱1内的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使尿酸进一步分解为更容易溶于水的小分子化合物尿囊素及过氧化氢(h2omg
·
d l
‑1·
h

1)从肾脏排出体外,发挥其降尿酸作用。因为尿囊素是一种惰性和水溶性嘌呤代谢产物,其水溶性是尿酸的5~10倍,主要以终产物形式稳定从肾脏排泄。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物对人体无危害,且可以稳定从肾脏排泄。
50.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应用于全血酶促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步骤1、通过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和血液灌流机相连接,用于对血液进行循环;
52.步骤2、将第一导管2的入口和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的其中一个连接口相连接,将第二导管3的出口和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的另一个连接口相连接。
53.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应用于血浆酶促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4.步骤1、采用crrt设备,并搭配相配套的管路,以及血浆分离器8,用于分离出净化所需的血浆;
55.步骤2、将第一导管2的入口和该相配套的管路的其中一个连接口相连接,将第二导管3的出口和该相配套的管路的另一个连接口相连接。
56.实施例2
57.根据图2至图4所示,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包括填充柱和盖体;
58.所述填充柱内填充设置有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所述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的填充体积为50

200ml,用于对血浆进行净化;
59.所述盖体包括上顶盖和下底盖,所述上顶盖设置于填充柱的顶部,作为血浆的输
入口,所述下底盖设置于填充柱的底部,作为血浆的输出口。
60.上顶盖包括第二上盖体43和第一接口44,下底盖包括第二下盖体45和第二接口46;
61.第二上盖体43包括第一外盖430和第一内盖431,第一外盖430固定套设于第一内盖431的外侧,第一外盖430的中部呈上下贯通设置,第一外盖430顶端的内壁呈六边形设置,第一外盖430底端的内壁和填充柱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62.第一内盖431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432,第一腔室43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滤垫433,第一腔室432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压板434,第一压板434压设于第一滤垫433的顶部,第一接口44固定设置于第一内盖431的顶部;
63.第二下盖体45包括第二外盖和第二内盖,第二外盖固定套设于第二内盖的外侧,第二外盖的中部呈上下贯通设置,第二外盖底端的内壁呈六边形设置,第二外盖顶端的内壁和填充柱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64.第二内盖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滤垫,第二腔室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压设于第二滤垫的底部,第二接口46固定设置于第二内盖的底部。
65.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应用于全血酶促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6.步骤1、通过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和血液灌流机相连接,用于对血液进行循环;
67.步骤2、将上顶盖的第一接口44和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的其中一个连接口相连接,将下底盖的第二接口46和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的另一个连接口相连接。
68.一种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应用于血浆酶促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9.步骤1、采用crrt设备,并搭配相配套的管路,以及血浆分离器,用于分离出净化所需的血浆;
70.步骤2、将上顶盖的第一接口44和该相配套的管路的其中一个连接口相连接,将下底盖的第二接口46和该相配套的管路的另一个连接口相连接。
71.本发明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为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所得。
72.本发明分别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尿酸酶促反应装置进行性能测试和超量测试,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实验效果相同,因此本发明进列举一组的数据进行说明。
73.性能测试的方法为:采用pedic反应器,选择浓度为480μmol/l的高尿酸患者血浆50ml样本进行性能测试,将30ml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装在量筒容器内,将50ml血浆样本倒入容器内计时,分别采取第15s、30s、45s、60s的数字,得出结论,其结论如下表所示:
[0074][0075]
如上表所示,血浆内的尿酸浓度随催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直至催化时间为60s
时,血浆内的尿素浓度已不可测,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血浆内尿素浓度的效果。
[0076]
超量测试的方法为:采用pedic反应器,人为调配浓度为3780μmol/l的超高浓度尿酸血浆50ml样本,将30ml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的树脂颗粒装在量筒容器内,将50ml血浆样本倒入容器内计时15s,得出结论,其结论如下表所示:
[0077][0078]
如上表所示,在反应15s后,尿酸浓度由3780μmol/l降为480μmol/l,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血浆内尿素浓度的效果。
[0079]
另外补充性能测试验证数据:
[0080]
115ml经尿酸氧化酶固定化(并通过辐照灭菌后)的树脂颗粒,装入填充柱1内,通过连接单泵和简易泵管作试验用简易装置。治疗前使用浓度为859μmol/l的超高浓度尿酸血浆1000ml进行治疗验证,验证前先使用流速为100ml/min的up水预充,排尽后使用流速为100ml/min的流速净化血浆,分别在治疗到即刻、200ml、500ml、800ml、1000ml时的数值,其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0081][0082]
如上表所示,随着过滤血液体积的增加,血浆内的尿素有明显的降低。
[0083]
由于哺乳动物大多都含有尿酸酶在体内,动物模型建立困难,初期使用的动物模型为高尿酸鸡进行验证,通过喂食高嘌呤食物使鸡的尿酸浓度上升,达到高尿酸模型。
[0084]
使用的装置为单泵(即可控流速的蠕动泵)以及自制简易管路(含管路、管路夹、泵管、排气壶、穿刺针)进行验证。治疗时先用200ml生理盐水预冲洗小型(5ml)“降低体内尿酸的装置”后以流速10ml/min进行治疗,共计治疗10分钟后得出治疗结果。
[0085] 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5min次日浓度570μmlo/l460μmlo/l350μmlo/l290μmlo/l
[0086]
如上表所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哺乳动物也具有良好有效的治疗效果,可使血液内的尿素浓度快速有效的降低。
[0087]
因此,本发明具有1、尿酸酶固定化于树脂表面,在治疗时不进入人体,不会被人体蛋白酶水解,不会产生抗原性,不易产生过敏反应。2、通过固定化,可使尿酸氧化酶在应用过程中不被消耗,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3、不会产生耐药性的优点。
[008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