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道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20 01: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管道 施工 修复 结构 方法


1.本技术涉及管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年久失修管道出现损坏外,一些新建管道也由于局部地质条件较差等原因而出现结构性和功能性损坏现象。与此同时,在建工程对周边已建管道造成影响甚至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目前繁华地段对环境和交通的要求较高,采用挖开路面对破损管网进行更换的方式难度较大,并且整个过程需要对路面进行破坏和重新修复,资源消耗严重且产生的建筑垃圾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符合当下时代节能环保的理念;于是采用非开挖方法进行管道修复的技术应运而生。
4.目前的管道修复手段一般采用在管道内设置内衬单管、并在内衬单管的外壁与原管道的内壁之间浇注水泥的方式来对管道进行修复,内衬单管的外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组与管道内壁抵接的支撑结构来固定内衬单管;但是由于内衬单管的长度和支撑结构的原因,工作人员将内衬单管带入到地下的管道内并进行安装的过程会比较麻烦,存在维修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管道进行修复,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修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修复结构,包括若干沿同一轴线设置的内衬单管,所述内衬单管的外圆周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包括抵接座和滑动抵接块,所述滑动抵接块沿内衬单管径向滑动设置于抵接座上,所述滑动抵接块能够与管道内壁抵接,所述内衬单管的外壁与管道内壁之间浇注有灌浆水泥;所述内衬单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内衬单管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管形骨架,所述管形骨架绕轴线转动连接于内衬单管上;所述内衬单管上设置有联动件,所述管形骨架转动时通过联动件带动滑动抵接块移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开挖管道内部修复的方式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本技术将整体的内衬管设置成多个内衬单管,使得长度变低,起到便于运输的作用,抵接组件与管道内壁抵接,起到固定内衬单管的作用,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内衬单管,以便于形成内衬管整体;内衬单管在安装前抵接组件与管道内壁之间形成有便于移动的间隙,当需要安装时在移动滑动抵接块使滑动抵接块与管道内壁抵接,滑动抵接块的活动设置起到便于将内衬单管放入到管道内的作用,使得管道修复过程更加便捷;联动件的设置使得通过转动管形骨架即可使滑动抵接块与管道内壁抵接,操作更加方便。
7.可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联动齿条,所述联动齿条沿滑动抵接块的移动方向设置,并且联动齿条与滑动抵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管形骨架的外壁上套设有与联动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齿条之间的配合实现管形骨架绕轴线转动来驱动滑动抵接块沿径向朝远离内衬单管的轴线移动,并使滑动抵接块与管道内壁抵接。
9.可选的,所述管形骨架相对于设置有驱动齿轮的一端为连接端并位于内衬单管一端的外侧;所述连接端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弹性卡块,所述内衬单管远离弹性卡块的一端开设有供连接端插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与弹性卡块一一卡接配合的卡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内衬单管通过其上设置的连接端与另一相邻的内衬单管上的环形槽配合实现连接,同时弹性卡块与卡槽配合起到防脱作用。
11.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套设在连接端上的弹性连接套,所述弹性连接套与环形槽插接配合同时转动定位于连接端上;所述弹性连接套朝向驱动齿轮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弹性卡块一一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连通弹性连接套的内壁,并且容纳槽绕弹性连接套轴线呈弧形设置,所述弹性卡块能够进入到容纳槽内,并使弹性卡块远离管形骨架轴线的一侧壁与容纳槽的内壁挤压接触;所述弹性连接套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与容纳槽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弹性连接套朝向驱动齿轮的一端连通,所述弹性卡块穿过连通孔并位于弹性连接套的外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衬单管为硬质材料,弹性卡块不便直接进入到环形槽内并准确的与卡槽卡接配合,通过弹性连接套的设置,转动弹性连接套使弹性卡块从进入到容纳槽内并与容纳槽的内壁挤压接触,再将弹性连接套插入环形槽内,再次转动管形骨架,使弹性卡块脱离容纳槽,弹性卡块移动至连通孔处,弹性卡块失去挤压力后位于弹性连接套外侧并与卡槽卡接配合。
13.可选的,所述内衬单管内设置有用于容纳驱动齿轮以及管形骨架的容置腔,所述内衬单管相对于设置有环形槽的一端设置有供管形骨架以及驱动齿轮通过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容置腔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腔用于容纳管形骨架设置有驱动齿轮的一端,让位槽的设置使得管形骨架能够轻易地进入到容置腔内。
15.可选的,所述让位槽的开口呈与内衬单管同轴的环形,所述管形骨架的内圆周侧壁与让位槽靠近轴线的圆周侧壁贴合,所述管形骨架的外圆周侧壁与让位槽远离轴线的圆周侧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将让位槽的开口遮挡的遮挡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件起到限制管形骨架的作用,减少管形骨架脱离内衬单管的情况发生。
17.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防渗套和连接件,所述防渗套通过连接件与管形骨架连接,所述防渗套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内衬单管的内壁上,并且所述防渗套的圆周外壁与内衬单管的内壁贴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套起到防渗作用,减少水泥泄漏到内衬单管内的情况发生,同时加固内衬单管。
19.可选的,所述防渗套的外侧壁于两个相邻的内衬单管连接处的两侧分别沿周向设置有呈环形的防渗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槽起到存储作用,进一步起到防渗漏作用。
21.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可选的,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第一个内衬单管置于管道内部起始的一端,使内衬单管的轴线与管道轴线共线;转动管形骨架,使滑动抵接块移动至抵接座的外侧并与管道的内壁抵接;步骤二、将第二个内衬单管沿周轴线置于管道内,使第一个内衬单管上的环形槽与第二个内衬单管上的弹性连接套对应,将弹性连接套插入环形槽内插入并转动管形骨架,使弹性卡块位于弹性连接套的外侧并与对应的卡槽配合,同时动抵接块移动至抵接座的外侧并与管道的内壁抵接;步骤三、后续的内衬单管重复上述步骤并依次与前一个内衬单管连接,直至最后一个内衬单管与管道的末端对应;步骤四、将水泥浇筑至管道的内壁和内衬单管的外壁之间进行填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单独安装多个内衬单管,并使内衬单管逐个相连,实现内衬管整体在管道内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便捷,通过转动管形骨架即可实现两个相邻内衬单管的连接以及内衬单管在管道内的固定。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内衬单管的设置使得长度变低,起到便于运输的作用,抵接组件与管道内壁抵接,起到固定内衬单管的作用,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内衬单管,以便于形成内衬管整体;内衬单管在安装前抵接组件与管道内壁之间形成有便于移动的间隙,当需要安装时在移动滑动抵接块使滑动抵接块与管道内壁抵接,滑动抵接块的活动设置以及联动件起到便于将内衬单管放入到管道内的作用;相邻两个内衬单管之间通过连接端和弹性连接套配合实现连接,起到便捷高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中的两个内衬单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两个内衬单管连接时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管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内衬单管;11、容置腔;12、让位槽;13、环形槽;14、卡槽;15、限位槽;16、连接半槽;2、抵接组件;21、抵接座;211、移动槽;22、滑动抵接块;23、防渗套;231、防渗槽;24、连接件;3、联动件;41、管形骨架;411、连接端;42、驱动齿轮;43、弹性卡块;44、弹性连接套;441、容纳槽;442、连通孔;443、限位块;5、遮挡件;51、弹性防脱环。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修复结构,参照图1、图2,包括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内衬单管1,内衬单管1设置于管道内用于对管道进行加固防渗处理。内衬单管1的外圆周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抵接组件2,抵接组件2包括抵接座21和滑动抵接块22,滑动抵接座21的一端与内衬单管1固定连接,另一端沿内衬单管1的径向开设有移动槽211,滑动抵接块22插接配合于移动槽211内,滑动抵接块22的一端移出移动槽211后与管道的内壁抵接,使
内衬单管1固定在管道内并与管道同轴线,再向管道内壁和内衬单管1的外壁之间浇注水泥,使得管道被修复。
28.参照图2、图3,内衬单管1的上设置有连接组件和联动件3,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并固定相邻的内衬单管1,连接组件和联动件3相互配合来控制滑动抵接块22与管道内壁抵接。连接组件包括管形骨架41、驱动齿轮42、弹性卡块43以及弹性连接套44,管形骨架41作为连接相邻两个内衬单管1的部分,驱动齿轮42与联动件3配合作为带动滑动抵接块22移动的部分,弹性卡块43与弹性连接套44配合作为连接并固定相邻内衬单管1的部分。
29.参照图2、图3,驱动齿轮42固定套设于管形骨架41的一端,内衬单管1的内部开设有呈环形并同轴的容置腔11,管形骨架41的一端和驱动齿轮42共同设置于容置腔11内,管形骨架41与容置腔11同轴设置,并且管形骨架41于容置腔11绕轴线内转动。联动件3包括联动齿条,联动齿条沿滑动抵接块22的移动方向设置,容置腔11与移动槽211连通,联动齿条的一端位于移动槽211内与抵接座2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容置腔11内与驱动齿轮42啮合,转动管形骨架41使得驱动齿轮42带动所有联动齿条沿管形骨架41的径向朝远离轴线方向移动,使所有滑动抵接块22与管道内壁抵接。
30.参照图2、图4,内衬单管1的一端开设有呈环形并同轴的让位槽12,让位槽12与容置腔11连通并供管形骨架41设置有驱动齿轮42的一端通过,管形骨架41的内圆周壁与让位槽12靠近轴线的内圆周壁贴合。管形骨架41上设置有遮挡件5,遮挡件5呈环形并设置于管形骨架41和让位槽12远离轴线的圆周内壁之间,遮挡件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让位槽12的两端口处,遮挡件5的内、外圆周壁上均沿周向固定连接有弹性防脱环51,两个弹性防脱环51分别卡接配合于让位槽12的内壁和管形骨架41上,起到防脱作用并将让位槽12的两个开口遮挡。在将管形骨架41设置有驱动齿轮42的一端安装在内衬单管1上前,从让位槽12内取出遮挡件5,使管形骨架41穿过让位槽12并进入到容置腔11内,再将遮挡件5卡入让位槽12与管形骨架41之间,使管形骨架41难以在内衬单管1上沿轴向移动。
31.参照图2、图4,管形骨架41由让位槽12内延伸至内衬单管1的外侧,管形骨架41位于内衬单管1外侧的一端为连接端411,若干弹性卡块43沿周向固定连接于连接端411的外圆周侧壁上,同时弹性连接套44转动套设在连接端411上。弹性连接套44朝向驱动齿轮42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与弹性卡块43一一对应的容纳槽441,容纳槽441绕弹性连接套44的轴线呈弧形设置,并且容纳槽441的一侧连通弹性连接套44的内圆周壁。弹性连接套44的外圆周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与容纳槽441一一对应的连通孔442,连通孔442与容纳槽441连通,并且连通孔442的一侧连通弹性连接套44朝向驱动齿轮42的一端,弹性卡块43进入到容纳槽441内设置有连通孔442的一侧,弹性卡块43远离管形骨架41的一侧穿过连通孔442位于弹性连接套44的外侧。
32.参照图2、图4,弹性卡块43同样绕管形骨架41的轴线呈弧形设置,弹性卡块43远离管形骨架41一侧的一边设置有倒角,倒角同时位于连通孔442的内、外两侧,转动弹性连接套44,倒角与连通孔442的侧壁抵接,使弹性卡块43受挤压进入到容纳槽441内,此时弹性卡块43远离管形骨架41的一侧与容纳槽441的内壁挤压接触。内衬单管1远离让位槽12的一端开设有同轴的环形槽13,环形槽13的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与弹性卡块43一一对应的卡槽14,弹性连接套44插接配合于环形槽13内,并且弹性卡块43与卡槽14一一卡接配合。弹性连接套44的外圆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43,内衬单管1于环形槽13处开设有连通的限
位槽15,限位块443与限位槽15插接配合使得弹性连接套44在环形槽13内难以转动。将弹性卡块43转动至弹性连接套44内后将弹性连接套44插入环形槽13内,转动管形骨架41或者内衬单管1使弹性卡块43位于弹性连接套44的外侧并与卡槽14卡接配合,相邻两个内衬单管1实现连接固定。
33.参照图2、图4,连接组件还包括防渗套23和呈环状的连接件24,连接件24同轴固定在管形骨架41的内壁上,防渗套23同轴固定在连接件24的内壁上。内衬单管1的两端分别于让位槽12开口处和环形槽13开口处均开设有连接半槽16,当相邻两个内衬单管1抵接时,两个内衬单管1上的连接半槽16形成供连接件24通过的整槽,当两个内衬单管1连接时单个防渗套2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内衬单管1的内壁上,将相邻两个内衬单管1间的间隙遮挡,起到防渗作用,并且相邻内衬单管1上的防渗套23端部相互抵接,使得管道内的平整性更高,并进一步提高防渗性。防渗套23的外侧壁于两个相邻的内衬单管1连接处的两侧分别沿周向开设有呈环形的防渗槽231,防渗槽231起到存储作用。
34.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管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第一个所述内衬单管1置于管道内部起始的一端,使所述内衬单管1的轴线与管道轴线共线;转动管形骨架41,使滑动抵接块22移动至抵接座21的外侧并与管道的内壁抵接;步骤二、将第二个所述内衬单管1沿周轴线置于管道内,使所述第一个内衬单管1上的弹性连接套44插入第二个内衬单管1上的环形槽13内并转动第二个内衬单管1,第一个内衬单管1上的弹性连接套44相对第一个内衬单管1上的管形骨架41转动,使弹性卡块43位于弹性连接套44的外侧并与对应的卡槽14配合,再转动第二个内衬单管1上的管形骨架41,使第二个内衬单管1上的滑动抵接块22与管道内壁抵接;步骤三、后续的所述内衬单管1重复上述步骤并依次与前一个内衬单管1连接,直至最后一个内衬单管1与管道的末端对应;步骤四、将水泥浇筑至管道的内壁和所述内衬单管1的外壁之间进行填充。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