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提升静压的风扇及其扇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扇 结构 静压 提升 特别


1.本新型属于风扇及其扇轮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提升静压的风扇及其扇框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等3c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元、运作的效能也越来越高,使其内部的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也更多,故电子元件大多需要通过散热装置来散热,以避免电子元件的温度过高而影响运作时的性能及稳定性,其中,散热风扇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
3.然而,一般现有的风扇常有出风不集中、风压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散热效率不佳,且无法对密集排列的电子元件区或其他高热量累积处有效地进行散热,而为了提升静压及风速来加强散热效果,仅能透过提高转速的方式,却会造成消耗的功率过高以及噪音过大的问题。
4.鉴于上述问题,本新型发明人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新型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增加风扇的静压,进而能够降低运转时所需消耗的功率。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包括有一框体、一承载座及复数静叶,承载座具有一轴线并设置于框体内,各静叶分别连接框体和承载座且间隔配置,每一静叶包括一下叶片及自下叶片弯折延伸的一上叶片,下叶片的上表面与轴线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上叶片的上表面与轴线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
7.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可提升静压的风扇,其包括一扇框结构及一扇轮,扇框结构包括有一框体、一承载座及复数静叶,承载座具有一轴线并设置于框体内,各静叶分别连接框体和承载座且间隔配置,每一静叶包括一下叶片及自下叶片弯折延伸的一上叶片,下叶片的上表面与轴线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上叶片的上表面与轴线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扇轮包括一轮毂及自轮毂的外周缘延伸的复数扇叶。
8.本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通过上叶片相对于下叶片做偏摆配置,从而使各静叶的出风集中且风压强。通过框体上的各固定孔,可分别供一螺固元件锁固以将扇框结构固定。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新型扇框结构的立体图。
10.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1.图3ꢀ为本新型扇框结构的俯视图。
12.图4ꢀ为本新型扇框结构的剖面图。
13.图5ꢀ为本新型扇框结构的另一剖面图。
14.图6ꢀ为本新型风扇的立体图。
15.图中:1:风扇;10:扇框结构;11:框体;111:入风口;112:出风口;113:内部流道;114:固定孔;12:承载部;121:轴线;13:静叶;131:下叶片;132:上叶片;1321:切线;14:第一夹角;15:第二夹角;20:扇轮;21:轮毂;22: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有关本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于本新型。
18.本新型提供一种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有一框体11、一承载座12及复数静叶13。
19.框体11可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型所构成,其具有一入风口111、一出风口112及可供气流流动的一内部流道113,入风口111及出风口112分别设置于框体11的顶部及底部,且内部流道113连通入风口111及出风口112,使空气自入风口111进入并经由内部流道后,再从出风口112流出,框体11上还设有复数固定孔114,各固定孔114分别供一螺固元件锁固以固定扇框结构10。
20.承载座12可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型所构成,其具有一轴线121,承载座12设置在框体11内并位于出风口112上。
21.各静叶13可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型所构成,各静叶13分别连接框体11和承载座12且间隔配置,每一静叶13包括一下叶片131及自下叶片131弯折延伸的一上叶片132,下叶片131的上表面与轴线121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14,上叶片132的上表面与轴线121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15,其中第二夹角15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14的角度,且上叶片132的上表面为一曲面,第二夹角15由该曲面的切线1321和轴线121所相交形成。
22.进一步说明,第二夹角15和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可为5~4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第一夹角14可为5~2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
23.其中,优选地,第二夹角15和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可为15~3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第一夹角14可为10~20度之间的任一角度。
24.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夹角15和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为25度,第一夹角14为15度。
25.进一步说明,当第二夹角15和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大于45度时,会使自框体11内流出的气流所产生的风量减少,而当第二夹角15和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小于5度时,静压的提升效果便不明显,故第二夹角15和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为5~45度中任一角度时,可提升一定的静压也可避免自框体11内流出的气流所产生的风量过少。
26.进一步说明,当第一夹角14的角度大于25度时,会使得自框体11内流出的气流不集中;而当第一夹角14的角度小于5度时,会使自框体11内流出的气流所产生的风量过少,故以5~25度中任一角度作为第一夹角14的静叶13可避免流出的气流不集中并避免产生的风量过少。
27.请参照图6所示,本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提升静压的风扇1,其包括有:一扇轮20及扇框结构10,扇轮20可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型所构成,其包括一轮毂21及自轮毂21的外周缘延伸的复数扇叶22,且扇轮20可转动地设置于框体11内并连接于承载部12上。
28.综上所述,本新型已具有产业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完全符合专利申请要件,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当然,本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新型演化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新型所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包括有:一框体(11);以及一承载座(12),设置在该框体(11)内,该承载座(12)具有一轴线(121);以及复数静叶(13),分别连接该框体(11)和该承载座(12)且间隔配置,每一该静叶(13)包括一下叶片(131)及自该下叶片(131)弯折延伸的一上叶片(132),该下叶片(131)的上表面与该轴线(121)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14),该上叶片(132)的上表面与该轴线(121)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15),其中该第二夹角(15)的角度大于该第一夹角(14)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第二夹角(15)和该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介于5~45度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第二夹角(15)和该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介于15~35度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第二夹角(15)和该第一夹角(14)的角度差为25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第一夹角(14)介于5~25度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第一夹角(14)介于10~20度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第一夹角(14)为15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上叶片(132)的上表面为一曲面且具有一切线(1321),该第二夹角(15)由该切线(1321)和该轴线(121)所相交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框体(11)具有一入风口(111)、一出风口(112)及可供气流流动的一内部流道(113),该入风口(111)及该出风口(112)分别设置于该框体(11)的顶部及底部,且该内部流道(113)连通该入风口(111)及该出风口(11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10),其中该框体(11)上还设有复数固定孔(114),各该固定孔(114)分别供一螺固元件锁固。11.一种可提升静压的风扇(1),包括:一扇轮(20),具有一轮毂(21)及自该轮毂(21)的外周缘延伸的复数扇叶(22);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扇框结构(10),该扇轮(20)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框体(11)内并连接于该承载座(12)上。

技术总结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升静压的扇框结构,包括框体、承载座及复数静叶,承载座具有轴线并设置于框体内,各静叶分别连接框体和承载座且间隔配置,每一静叶包括下叶片及自下叶片弯折延伸的上叶片,下叶片的上表面与轴线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上叶片的上表面与轴线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借此,可增加风扇的静压,进而能够降低运转时所需消耗的功率。运转时所需消耗的功率。运转时所需消耗的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昉 许嘉恒 刘智豪 黄家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溙奕(江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6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