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力组件及具有其的户式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3: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机组 热泵 水力 组件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力组件及具有其的户式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户式热泵机组主要为分体式热泵机组居多,辅少量整体式热泵机组;分体式热泵机组分为常规空调外机与水力组件内机组成套机;整体式热泵机组仅将简单的氟水换热器置入空调外机中。
3.在分体式热泵机组中,分体式热泵分室外机与室内机,占用空间多;安装不易,需要在内外机之间连接冷媒管路,内机再连接水路至用户端,安装难度大,操作复杂,对安装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高。
4.在整体式热泵机组中,受限于常规室外机箱体空间限制,无法在常规箱体中置入同配置的水力组件内机的所有零部件。同时,整体式热泵机组仅将氟水换热器置入室外机,使室外机具有氟水换热的热泵功能,但是并不具备分体机水力组件所包含的元器件,导致机器并不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需要客户在安装机器时,购买相应的元器件(水泵、膨胀罐、电加热、安全阀、水流开关等)来保证机器能长时间稳定运行。并且在原本就紧凑的室外机空间里放入换热器会使工厂生产、售后维修造成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水力组件及具有其的户式热泵机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热泵机组中水力组件占用空间大且安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力组件,包括:
7.第一底盘;
8.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盘边缘;
9.膨胀罐,所述膨胀罐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10.氟水换热器,所述氟水换热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上,并靠近所述膨胀罐,所述氟水换热器设置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
11.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上,并位于所述膨胀罐下方,所述水泵连接有进水管;
12.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膨胀罐的一侧,所述电加热器连接有出水管;
13.所述氟水换热器、膨胀罐、电加热器、水泵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膨胀罐的侧面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
15.所述安装板顶部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以将所述膨胀罐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1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电加热器的承接板,所述电加热器侧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
17.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承接板上方与所述第三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四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以将所述电加热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氟水换热器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氟水换热器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通过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氟水换热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19.进一步地,第一底盘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力组件的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和外部组件以安装所述水力组件。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盘底面延伸出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螺钉穿过连接孔和外部组件以固定所述水力组件。
21.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的管口均位于所述第一底盘的同侧,所述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上方,并延伸出所述第一底盘外侧。
2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水管的第一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出水管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设置。
23.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从所述电加热器到管口依次设置有水流开关和安全阀。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户式热泵机组,包括如上所述的水力组件,还包括:
25.第二底盘,所述第二底盘与所述第一底盘固定连接;
26.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中部,并将所述第二底盘分为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
27.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
28.电子膨胀阀组件,所述电子膨胀阀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所述电子膨胀阀组件连接所述冷媒出管;
29.四通阀组件,所述四通阀组件固定在所述中隔板上,并位于所述电子膨胀阀上方,所述四通阀组件连接所述冷媒进管。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力组件及具有其的户式热泵机组,设置第一底盘和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第一底盘边缘,将膨胀罐和电加热器安装在安装板上,将氟水换热器和水泵安装在底盘上,同时电加热器和膨胀罐相邻,氟水换热器与膨胀罐相邻,水泵安装在膨胀罐下方,并将氟水换热器、膨胀罐、电加热器、水泵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进水管出水管用于用户端连接水力组件,如此,合理的将水力组件中的各个元器件集成在底盘上作为整体式,可以节省室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有利于机器的运行,避免客户在匹配元器件出现偏差而对机器造成损坏从而造成损失。在需要安装水力组件时,通过底盘与外机部分相互固定,并只需要使用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与外机部分建立换热管系,使得水力组件与外机部分相互联系却互不影响,同时能够独立装配,有生产需求的时候可以再进行冷媒管的连接,方便车间的备料与生产;在外机部分或水力组件中任何一侧出现重大故障时,可以单独更换一侧,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户式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机部分与水力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中,第一底盘1、安装板2、氟水换热器3、膨胀罐4、水泵5、电加热器6、水流开关7、安全阀8、冷媒进管9、冷媒出管10、出水管11、进水管12、第一管路13、第二管路14、第三管路15、第一连接板16、第一螺纹孔17、承接板18、第二连接板19、第一固定板20、第二固定孔21、安装孔22、第二底盘23、中隔板24、风机25、电子膨胀阀组件26、四通阀组件27、底板28。
3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力组件,包括:
39.第一底盘1;
40.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盘1边缘;
41.膨胀罐4,所述膨胀罐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
42.氟水换热器3,所述氟水换热器3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1上,并靠近所述膨胀罐4,所述氟水换热器3设置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
43.水泵5,所述水泵5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1上,并位于所述膨胀罐4下方,所述水泵5连接有进水管12;
44.电加热器6,所述电加热器6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并位于所述膨胀罐4的一侧,所述电加热器6连接有出水管11;
45.所述氟水换热器3、膨胀罐4、电加热器6、水泵5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46.本实施例中,第一底盘1的形状为方形,安装板2的形状为l形,竖直固定在第一底盘1的边缘,使得l形的两个侧板分别位于第一底盘1上相邻的两个侧面上,l形安装板2的拐角边设置在第一底盘1上与其对应的一角处,最终形成类似于第一底盘1的围板的形状。电加热器6安装在安装板2的拐角处,即同时接触l形安装板2的两个侧板,膨胀罐4与电加热器6相邻,膨胀罐4顶部与安装板2顶部进行固定,使得膨胀罐4悬挂在安装板2上,在膨胀罐4底部还有空间用于安装水泵5;氟水换热器3固定第一底盘1上与电加热器6对角的位置,同时古水换热器还与膨胀罐4相邻,如此,可以使得第一底盘1设置的更小,此种布局方式还方便氟水换热器3、膨胀罐4、电加热器6、水泵5之间走管。氟水换热器3设置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可以仅通过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与外机部分连接,安装方便。将水力组件所有所需要元器件与外机部分整合为整机,降低机组空间占用、安装难度,提高减少生产线上的工序,增加生产效率。
47.本实施例的水力组件,设置第一底盘1和安装板2,安装板2设置在第一底盘1边缘,将膨胀罐4和电加热器6安装在安装板2上,将氟水换热器3和水泵5安装在第一底盘1上,同时电加热器6和膨胀罐4相邻,氟水换热器3与膨胀罐4相邻,水泵5安装在膨胀罐4下方,并将
氟水换热器3、膨胀罐4、电加热器6、水泵5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进水管12出水管11用于用户端连接水力组件,如此,合理的将水力组件中的各个元器件集成在第一底盘1上作为整体式,可以节省室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有利于机器的运行,避免客户在匹配元器件出现偏差而对机器造成损坏从而造成损失。在需要安装水力组件时,通过第一底盘1与外机部分相互固定,并只需要使用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与外机部分建立换热管系,使得水力组件与外机部分相互联系却互不影响,同时能够独立装配,有生产需求的时候可以再进行冷媒管的连接,方便车间的备料与生产;在外机部分或水力组件中任何一侧出现重大故障时,可以单独更换一侧,降低维修成本。
48.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器6通过第一管路13连接所述氟水换热器3,所述氟水换热器3通过第二管路14连接所述水泵5,所述膨胀罐4通过第三管路15连接所述进水管12。
49.第一管路13连接电加热器6的一端位于电加热器6下方,连接氟水换热器3的一端位于氟水换热器3上方;第二管路14连接氟水换热器3的一端位于氟水换热器3下方;第三管路15连接膨胀罐4的一端位于膨胀罐4的底部。用户端连接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水泵5将冷水从进水管12中抽入,经过第二管路14进入到氟水换热器3,在氟水换热器3中进行加热后,先通过第一管路13进入电加热器6,在通过出水管11将热水输入到用户端。膨胀罐4的主要作用是缓冲水泵5启动和停止以及系统门开启和关时产生的水冲击,防止水损坏管道以及系统上的元器件,以及在用水低峰期保证水泵5足够的休眠时间,不光节能还能延长水泵5的使用寿命。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罐4的侧面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6,所述第一连接板16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7;所述安装板2顶部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7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17和第二螺纹孔以将所述膨胀罐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
51.膨胀罐4的侧面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6,第一连接板16为长方形板,其长度大于膨胀罐4的横截面直径,在第一连接板16的两端均设置第一螺纹孔17,安装板2顶部与第一螺纹孔17对应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仅通过两颗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17和第二螺纹孔即可将膨胀罐4固定在安装板2上。膨胀罐4上设置第一连接板16和第一螺纹孔17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在此不做限定。同时,膨胀罐4与安装板2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通过螺钉固定,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将膨胀罐4固定在安装板2上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5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电加热器6的承接板18,所述电加热器6侧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9,所述第二连接板19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安装板2位于所述承接板18上方与所述第三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四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以将所述电加热器6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
53.在安装板2上设置承接板18,承接板18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板2拐角处的中部,使得承接板18下方还有安装空间可以进行走管或安装其他,同时,承接板18还用于承接电加热器6,为避免电加热器6在承接板18上不够稳定,还可以在电加热器6上设置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设置在电加热器6的侧面底部或顶部,第二连接板19上设置第三螺纹孔,安装板2上对应设置第四螺纹孔,通过螺钉依次穿过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即可将电加热固定在安装板2上,使其不会掉出承接板18。电加热器6上设置第二连接板19和第二螺
纹孔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在此不做限定。同时,电加热器6与安装板2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通过螺钉固定,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将电加热器6固定在安装板2上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盘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氟水换热器3的第一固定板20,所述第一固定板20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氟水换热器3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通过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21以将所述氟水换热器3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55.第一固定板20固定在第一底盘1上,处于与电加热器6对角的位置,第一固定板20形成匚形,两侧能够包围氟水换热器3的两侧,起到保护氟水换热器3的作用;同时在固定板顶部设置翻折并设置第一固定孔,氟水换热器3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为l形,l形的纵向板连接氟水换热器3顶部,横向板设置第二固定孔21,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21均为螺纹孔并相互对应,通过螺钉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21、第一固定孔即可将氟水换热器3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0上,进而固定在第一底盘1上;氟水换热器3远离第一固定板20且未被包围的一侧用于走管(冷媒进管9、冷媒出管10、第一管路13、第二管路14)。
5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底盘1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力组件的安装孔22,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22和外部组件以安装所述水力组件。
57.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底盘1的额四个侧面均设置安装孔22,也可以仅在需要连接的一侧面设置安装孔22,安装孔22的数量不限,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22和需要连接的外机部分即可将水力组件连接。水力组件与外机部分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通过螺钉连接,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将水力组件与外机部分连接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盘1底面延伸出底板28,所述底板28上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螺钉穿过连接孔和外部组件以固定所述水力组件。
59.第一底盘1的底面相对的两侧还可以延伸出底板28,底板28上设置螺纹孔,通过螺钉连接底板和外部组件能够辅助固定第一底盘1,使得水利组件的安装更加稳固。
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的管口均位于所述第一底盘1的同侧,所述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均位于所述第一底盘1上方,并延伸出所述第一底盘1外侧。
61.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与外机部分进行连接时,可以仅通过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连接,并且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设置在同侧,容易找到且不会与其他管路混淆,同时方便连接。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均位于所述第一底盘1上方,并延伸出所述第一底盘1外侧,在外机部分与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连接的管路不够长或未伸出时,水力组件的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也能够与其进行连接。
6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水管12的第一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出水管11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设置。
63.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在安装板2边缘,在安装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时,直接从安装板2边缘滑入,方便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的安装;同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设置,使得出水管11和进水管12相邻,在用户端连接到水力组件时,能够迅速的找到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且方便与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连接。
6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11上从所述电加热器6到管口依次设置有水流开关7
和安全阀8。
65.水流开关7,用于进出水控制,当达到一定流量后将水流转换为开关式电信号的传感器件。安全阀8,是一种保护类阀门,以防压力过分升高超过规定数值时,能自动开启,将过剩的介质排放到低压系统或大气中去,将压力降低,使设备免于破坏,当压力恢复到规定数值时安全阀8又能自动关闭。
6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户式热泵机组,包括如上所述的水力组件,还包括:
67.第二底盘23,所述第二底盘23与所述第一底盘1固定连接;
68.中隔板24,所述中隔板24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23中部,并将所述第二底盘23分为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
69.风机25,所述风机25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
70.电子膨胀阀组件26,所述电子膨胀阀组件26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23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所述电子膨胀阀组件26连接所述冷媒出管10;
71.四通阀组件27,所述四通阀组件27固定在所述中隔板24上,并位于所述电子膨胀阀上方,所述四通阀组件27连接所述冷媒进管9。
72.第二底盘23、中隔板24、风机25、电子膨胀阀组件26、和风机25共同组成外机部分。第二底盘23位于四通阀组件27和电子膨胀阀组件26的一侧设置螺纹孔,与第一底盘1上位于冷媒进管9和冷媒出管10一侧的安装孔22对应,通过螺钉依次穿过安装孔22和螺纹孔即可将第一底板与第二底盘23连接,通过冷媒进管9连接四通阀组件27,冷媒出管10连接电子膨胀阀组件26,使得水力组件与外机部分相互连接,连接方便。
73.第二底盘23的底面相对的两侧还可以延伸出底板,底板上设置螺纹孔,通过螺钉连接辅助固定第二底盘23。
74.由于本实施例的户式热泵机组中的具有上述水力组件,因此与上述实施例中水力组件具有的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