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生态透水道路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道路 透水 生态 结构


1.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透水道路。


背景技术:

2.透水道路是一种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
3.授权公告号为cn20706269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水型生态园林道路,包括有路基及均匀铺设于路基上的砖体,所砖体包括有铺设在路基中央的行走砖及铺设于行走砖两侧的保健砖,行走砖上设置有防滑凸块及设置在防滑凸块间隔处的弧形凹槽,相邻两个砖体上的弧形凹槽相互连通,弧形凹槽中设置有若干第一水流通孔,保健砖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水流通孔。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砖体采用混凝土铺装,铺设过程中,混凝土浆料容易将转体的孔堵塞,而混凝土的透水较差,因此,存在雨水量大时,路面容易积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减小面层积水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透水道路。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透水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生态透水道路,包括道路主体,道路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层、混凝土层和基层,所述面层包括多块固定在混凝土层上的透水砖,透水砖包括砖体和集水斗,砖体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微孔,集水斗较大一端与砖体底壁固定且透水微孔与集水斗内腔连通,集水斗远离砖体一端位于基层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安装人员可先在基层上铺设一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然后将集水斗穿设在混凝土层中,并使得集水斗远离砖体一端插入基层中,然后向砖体上喷水,水流可顺着透水微孔依次进入砖体和集水斗,然后从集水斗底端排出,从而将集水斗远离砖体一端可能卡入的混凝土浆料冲出,减小集水斗远离砖体一端中的混凝土浆料凝固而将集水斗堵塞的可能性。施工完毕后,下雨时,雨水能依次进入砖体和集水斗,然后从集水斗远离砖体一端进入基层中,增大了透水效率,能够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减小面层积水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透水砖还包括固定在集水斗远离砖体一端的排水管,排水管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开设在排水管侧壁,能减小排水管穿过混凝土层时,混凝土浆料进入排水孔的可能性,还能增加排水孔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增大排水效率,进一步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
11.可选的,所述排水管远离集水斗一端逐渐缩小呈锥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状的排水管能够减小受到混凝土浆料和基层的阻力,从而更利于将排水管插入基层中。
13.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内壁沿周向设有糯米纸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糯米纸层将排水管上的排水孔封堵,进一步减小排水管插入混凝土浆液时混凝土浆液进入排水孔中的可能性,当雨水进入排水管时,糯米纸层遇到大量水溶化,使得水能从排水孔进入基层,进一步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
15.可选的,所述道路主体两侧设有绿化带,绿化带低于面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当雨水量过大来不及渗透到砖体中时,多余的雨水可流入绿化带,通过绿化带继续渗透,进而提高渗水效率,减小面层积水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绿化带与道路主体之间设有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呈顶端敞口的三角形,排水沟靠近道路主体一侧高于排水沟靠近绿化带一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面层的雨水流入排水沟后,能够沿排水沟排放到市政排水管道中,当雨水过多装满排水沟后,雨水才从排水沟靠近绿化带一侧溢流到绿化带中,进一步减小面层积水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排水沟敞口端封盖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密布有过滤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将雨水中的较大杂质阻挡在外,减小排水沟被堵塞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道路主体与绿化带之间设有隔水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量较大时,绿化带中的含水量较大,绿化带中的水容易向含水量相对较少的基层渗透,隔水层能减小绿化带中的水向基层渗透地可能性,从而减小影响道路主体的渗透能力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下雨时,雨水能依次进入砖体和集水斗,然后从集水斗远离砖体一端进入基层中,增大了透水效率,能够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
25.2.下雨时,当雨水量过大来不及渗透到砖体中时,多余的雨水可流入绿化带,通过绿化带继续渗透,进而提高渗水效率,减小面层积水的可能性;
26.3.通过在面层和绿化带之间设置排水沟,使得面层的雨水流入排水沟后,能够沿排水沟排放到市政排水管道中,当雨水过多装满排水沟后,雨水才从排水沟靠近绿化带一侧溢流到绿化带中,进一步减小面层积水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生态透水道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29.图3是申请实施例透水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面层;11、透水砖;111、砖体;1111、透水微孔;112、集水斗;113、排水管;1131、排水孔;114、糯米纸层;2、混凝土层;3、基层;4、绿化带;5、排水沟;6、过滤板;61、过滤孔;7、隔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透水道路。参照图1和图2,生态透水道路包括道路主体,道路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层1、混凝土层2和基层3,面层1包括多块铺设在混凝土层2上的透水砖11,透水砖11包括砖体111、集水斗112和排水管113,安装时,安装人员可先在基层3上铺设一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2,然后将集水斗112和排水管113穿设在混凝土层2中,并使得排水管113插入基层3中,使得下雨时,雨水能依次进入砖体111、集水斗112和排水管113,然后从排水管113进入基层3中,能够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减小面层1积水的可能性。
33.基层3可为泥土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将基层3的顶端整平后,将混凝土浆料铺设到基层3上,形成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用于安装面层1。
34.参照图2和图3,砖体111为长方体砖,砖体111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微孔1111,集水斗112较大的一端与砖体111底壁固定且透水微孔1111与集水斗112内腔连通,排水管113一体成型在集水斗112远离砖体111一端,排水管113和集水斗112内腔连通,使得进入砖体111的雨水能够从排水管113排出。安装时,安装人员可在混凝土层2凝固前,将集水斗112穿设在混凝土层2中固定,并将排水管113插入基层3中,使得排水管113排出的水能渗透到基层3中。
35.排水管112侧壁沿轴向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131,既能减小排水管113穿过混凝土层2时,混凝土浆料进入排水孔1131的可能性,还能增加排水孔1131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排水管113远离集水斗112一端逐渐缩小呈锥状,能够减小排水管113受到混凝土浆料和基层3的阻力,从而更利于将排水管113插入基层3中。
36.为了进一步减小排水管113穿过混凝土层2中时,混凝土浆液进入排水孔1131中的可能性,排水管113内壁沿周向粘接糯米纸层114,糯米纸层114将排水孔1131封堵,使得排水管113穿过混凝土层2中时,混凝土浆液不能进入排水孔1131中。当雨水进入排水管113时,糯米纸层114遇到大量水会溶化,使得水能从排水孔1131进入基层3。
37.参照图1和图2,道路主体两侧设有绿化带4,绿化带4包括泥土层和种植在泥土层,上的植被层,绿化带4低于面层1,使得下雨时,当雨水量过大来不及渗透到砖体111中时,多余的雨水可溢流到绿化带4中,通过绿化带4继续渗透,进而提高渗水效率,减小面层1积水的可能性。当雨水量较大时,绿化带4中的含水量较大,使得绿化带4中的水容易向含水量相对较少的基层3渗透,因此,在道路主体与绿化带4之间设有隔水层7,隔水层7可以为塑料膜层,隔水层7能减小绿化带4中的水向基层3渗透地可能性。
38.绿化带4与道路主体之间设有排水沟5,排水沟5截面呈顶端敞口的三角形,排水沟5靠近道路主体一侧高于排水沟5靠近绿化带4一端设置,使得面层1的雨水流入排水沟5后,能够沿排水沟5排放到市政排水管道中,减小道路主体的渗水负担。此外,当雨水过多装满排水沟5后,雨水从排水沟5靠近绿化带4一侧优先溢流到绿化带4中,减小面层1积水的可能性。
39.为了减小排水沟5被堵塞的可能性,排水沟5的敞口端封盖有过滤板6,过滤板6上密布有多个圆形的过滤孔61,使得雨水能从过滤孔61进入排水沟5,而杂质由于过滤板阻挡不能进入排水沟5,进而减小排水沟5被堵塞的可能性。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生态透水道路的安装方式为:安装人员可先在基层3上铺设一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2,然后将集水斗112和排水管113穿设在混凝土层2中,并使得排水管113插入基层3中。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生态透水道路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雨水能依次进入砖体111、集水斗112和排水管113,然后从排水孔1131进入基层3中,从而提高道路主体的透水性,减小面层1积水的可能性。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