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贯穿排洪洞的隧道涵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涵管 洪洞 安装 贯穿 隧道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涵管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贯穿排洪洞的隧道涵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根据我国的自然地质条件,在地面建设的尾矿库中,大多存在于山谷中。尾矿库工程的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尾矿坝体和排洪系统两部分。目前,常见的排洪系统形式有拦洪坝 斜槽 涵洞泄洪系统和溢流井 隧洞泄洪系统,隧道排洪系统又称为排洪洞,为了增加排洪效果,会在排洪洞中安装涵管辅助排洪,涵管只是一种管道,通常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俗称水泥管。小型涵管也有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在全段围堰堤坝下作引水管道,在一般情况下作输水管道。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多用水泥管作涵管,而目前排洪洞内涵管安装方式有以下缺陷:
3.1、目前排洪洞内安装涵管时,大多需要多个涵管进行平铺,而目前的安装结构难以定位洞口涵管的位置,涵管安装又对间距有一定要求,这就使得在安装时需要进行测量等步骤,降低了安装效率。
4.2、涵管在铺设安装时是由多个涵管连接而成的,而目前的涵管连接处不够紧密,当水流较大时,容易引起连接处漏水甚至损坏的情况。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贯穿排洪洞的隧道涵管安装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穿排洪洞的隧道涵管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贯穿排洪洞的隧道涵管安装结构,包括排洪洞、洞内基底及涵管本体,所述排洪洞两端分别固接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面开设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放置涵管本体端部,所述固定座一侧开设凹槽,所述固定座远离凹槽一侧固接插块,所述插块插接凹槽,所述固定座顶面固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面为弧形结构并接触涵管本体外侧;所述涵管本体一端开设环形凹槽、另一端固接环形插块,所述涵管本体上的环形插块插接相邻的涵管本体上的环形凹槽,所述洞内基底位于涵管本体连接处固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面开设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放置涵管本体连接处,所述连接块顶面两端位置分别转动连接两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侧面接触涵管本体连接处,所述涵管本体顶面开设多个泄流孔。
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两侧分别固接两个凸耳,所述凸耳内开设螺纹通孔,所述固定座对应螺纹通孔位置开设螺纹孔,所述螺纹通孔及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螺栓。
9.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块自由端顶面分别固接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分别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端部位于通孔外侧并螺纹套接螺母。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底面固接多个销钉,所述销钉位于洞内基底内部,所述连接块底面固接支架顶端,所述支架底端固接地埋板,所述支架及地埋板均位于洞内基底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槽及第二放置槽内侧面均为橡胶结构,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涵管本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放置槽与涵管本体连接处过盈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在洞口处设置有多个安装座,并且安装座两侧设有凹槽和插块,凹槽插块相互插接对多个安装座进行定位,之后在安装座内安装涵管即可,无需再次测量等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在涵管连接处采用了环形插槽插块相互配合的连接方式,并且设置了连接件进行进一步加固及密封,保证了连接处的稳固性,水流较大时也不会对连接处造成损坏,并且涵管顶部开设了泄流孔,涵管内压力过大时,部分水流通过泄流孔流入隧道,避免了压力过大导致涵管破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涵管端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涵管连接处安装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涵管连接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排洪洞、2洞内基底、3涵管本体、4固定座、5凹槽、6插块、7固定块、8环形凹槽、9环形插块、10连接块、11转动块、12固定板、13第一放置槽、14第二放置槽、15通孔、16第一固定螺栓、17螺母、18泄流孔、19螺纹通孔、20螺纹孔、21凸耳、22第二固定螺栓、23销钉、24支架、25地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贯穿排洪洞的隧道涵管安装结构,包括排洪洞1、洞内基底2及涵管本体3,排洪洞1两端分别固接多个固定座4,固定座4内侧面开设第一放置槽13,第一放置槽13内放置涵管本体3端部,固定座4一侧开设凹槽5,固定座4远离凹槽5一侧固接插块6,插块6插接凹槽5,固定座4顶面固接固定块7,固定块7内侧面为弧形结构并接触涵管本体3外侧;涵管本体3一端开设环形凹槽8、另一端固接环形插块9,涵管本体3上的环形插块9插接相邻的涵管本体3上的环形凹槽8,洞内基底2位于涵管本体3连接处固接连接块10,连接块10顶面开设第二放置槽14,第二放置槽14内放置涵管本体3连接处,连接块10顶面两端位置分别转动连接两个转动块11,转动块11内侧面接触涵管本体3连接处,涵管本体3顶面开设多个泄流孔18。
22.如图2所示,固定块7两侧分别固接两个凸耳21,凸耳21内开设螺纹通孔19,固定座4对应螺纹通孔19位置开设螺纹孔20,螺纹通孔19及螺纹孔20内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螺栓22。
23.如图3所示,两个转动块11自由端顶面分别固接两个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上分别开设多个通孔15,通孔15内插接第一固定螺栓16,第一固定螺栓16端部位于通孔15外侧并螺纹套接螺母17。
24.如图2所示,固定座4底面固接多个销钉23,销钉23位于洞内基底2内部,连接块10底面固接支架24顶端,支架24底端固接地埋板25,支架24及地埋板25均位于洞内基底2内部。
25.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放置槽13及第二放置槽14内侧面均为橡胶结构,第一放置槽13与涵管本体3过盈配合,第二放置槽14与涵管本体3连接处过盈配合。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洞口处设置有多个安装座,并且安装座两侧设有凹槽和插块,凹槽插块相互插接对多个安装座进行定位,之后在安装座内安装涵管即可,无需再次测量等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涵管连接处采用了环形插槽插块相互配合的连接方式,并且设置了连接件进行进一步加固及密封,保证了连接处的稳固性,水流较大时也不会对连接处造成损坏,并且涵管顶部开设了泄流孔,涵管内压力过大时,部分水流通过泄流孔流入隧道,避免了压力过大导致涵管破裂的情况。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