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红黏土路基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09-22 19: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路基 黏土 施工 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红黏土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体,所述路基体包括路堤填筑体以及将路堤填筑体完全包覆的复合衬垫;所述路堤填筑体包括红黏土填料;所述复合衬垫包括防止路堤填筑体颗粒流失的反滤层以及防止外界水分进入路堤填筑体内的防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黏土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包括沿路基体的高度方向交替铺设的黏土保护层和防渗土工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黏土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土工膜表面上均布有多个于提高防渗土工膜与黏土保护层之间摩擦力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黏土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铺设于反滤层与路堤填筑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黏土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填筑体横截面为梯型结构,所述梯型结构的两边设有多层台阶,所述台阶处用黏土填料填充成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黏土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体的下方铺设有用于排水的基底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黏土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两侧均布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包括与路堤边沟连通的排水段以及伸入基底层内的截水段;所述截水段上设有多个排水孔,截水段包覆有可将排水孔遮挡的土工织物。8.红黏土路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依据设计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确定路堤填筑边桩、路堤填筑中桩,以控制路堤填筑体的宽度和长度;步骤二:对施工底面进行清理并整平;结合永久排水设计做好地表排水;步骤三:基底开挖并填筑基底层;步骤四:在基底层上铺设复合衬垫;步骤五:依据路堤填筑体的横断面全宽,按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1)确定每层红黏土填料的松铺厚度;(2)对松铺后的红黏土填料进行压实;重复(1)(2)直至完成整个路堤填筑体的碾压;步骤六:在路堤填筑体的两侧和顶部铺设复合衬垫。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复合衬垫包括沿路堤填筑体高度方向依次铺设的防渗层和反滤层;所述防渗层包括黏土保护层和防渗土工膜,沿路堤填筑体高度方向交替铺设黏土保护层和防渗土工膜至完成防渗层的铺设;步骤六中,复合衬垫铺设与步骤四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基底层中预埋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包括排水段以及带有排水孔的截水段;所述排水段伸出于基底层,所述截水段位于基底层内。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所述路堤填筑体两侧的复合衬垫上覆盖有种植土层。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2)压实包括三次碾压,第一次碾压为对路堤填筑体静压;第二次碾压采用高频率、低振幅振动碾压;第三次碾压为静压。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基底层的上端面
为沿基底层中线向两侧倾斜。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层与层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台阶面向路堤填筑体中心线倾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黏土路基及施工方法,包括路堤填筑体,路堤填筑体由红黏土填料构成;所述路堤填筑体外包覆有用于维持红黏土填料含水率稳定的复合衬垫;所述路堤填筑体的下方铺设有用于排水的基底层。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简便,有利于大规模连续作业,能充分利用红黏土填料,减少弃土和外借土方数量,缓解土石方平衡矛盾,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军 郝春华 蒋科 曹毅 王理吉 林永胜 刘家俊 许智威 胡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