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2 22: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吸尘器 真空 手持式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2.带有旋风分离器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由于无需更换过滤袋耗材,被广泛使用。该吸尘器在使用时有个缺点,即每次在使用完毕后,都需要对旋风分离器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现有的垃圾清理方式,都是通过手动打开位于旋风分离器底部的底盖得以实现。该种方案在实际操作时,不仅容易导致弄脏手,而且旋风分离器内部的旋风灰尘不易清理干净,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实现对旋风分离室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包括:主机体,其容纳抽吸电机,所述的主机体包括手柄部、含尘气流入口、洁净空气出口以及在所述的含尘气流进口和所述的洁净空气出口之间延伸的气流路径;旋风分离组件,包括外壁、形成在所述外壁内部的旋风分离室和集尘室,所述的旋风分离室位于所述的气流路径中;过滤网,安装在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空气能够通过穿过所述的过滤网以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中流出;表面清洁体,用于对所述旋风分离室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的表面清洁体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并与一马达相传动设置;所述的表面清洁体被配置在所述马达驱动下同时接触所述过滤网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壁的内壁面,以实现对所述过滤物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外壁的至少内壁面进行清洁。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表面清洁体具有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外壁的内壁面相接触的外清洁头部以及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过滤网相接触的内清洁头部,所述的外清洁头部与所述的内清洁头部相背对设置。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表面清洁体包括环状体,所述的内清洁头部和外清洁头部分别位于所述环状体的内、外两端部。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表面清洁体为一个一体部件。或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内、外清洁头部均呈环状。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内清洁头部和外清洁头部为柔性刮条、海绵或毛刷。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外壁具有一穿过所述底壁部分的中心线,所述表面清洁体的移动为沿所述中心线的平移移动。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主机体上设置有一控制键,该控制键用于控制所述的马达工作,所述的控制键安装在所述的手柄部附近,以使得用户可以利用握持所述手
柄部的手指来操作所述的控制键。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外壁与所述的主机体固定安装成一体。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外壁包括圆周侧壁部分,所述的底壁部分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圆周侧壁部分的一端部处并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所述的集尘室在所述底壁部分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被盖住且在所述的底壁部分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能够向外排出垃圾,所述的底壁部分传动连接至所述的马达并由所述的马达驱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马达与所述的底壁部分和所述的表面清洁体之间的传动关系被适配成满足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的底壁部分和所述的表面清洁体移动。或者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马达与所述的底壁部分和所述的表面清洁体之间的传动关系被适配成满足用于保证所述底壁部分相对于所述的表面清洁体延迟移动。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机体的内部设置有一马达安装室,所述的马达安装在所述的马达安装室内。
1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马达驱动下自动移动的表面清洁体,其能够同时实现构成旋风分离室的部分外壁的内壁面以及过滤网的外表面进行清洁,使用时更加卫生、便捷。
附图说明
13.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立体图,其中底壁部分处于关闭位置;图2是穿过图1中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外壁中心线x的截面视图;图3是图2中旋风分离组件部分的局部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体的拆解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壁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图3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3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分解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风分离组件中各部件与马达之间的传动结构图一;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风分离组件中各部件与马达之间的传动结构图二;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上游过滤器从主机体上移除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上游过滤器的分解图;图13是图2中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中底壁部分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图1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100,其可以利用真空方式对包括地板表面等各种表面进行吸尘清洁,吸尘器100也可以附接各种吸尘工具等对表面清洁。
15.为了进行与附图相关的描述,通过握住手持式真空吸尘器100的用户在正常清洁时的角度来看,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内”、“外”及其派
生词应与如图1中取向的本发明相关,这限定了手柄部12在整个手持式真空吸尘器100的后部、进风管11在整个手持式真空吸尘器100的前部。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采取各种替代的取向,除非明确地相反地指出。
16.如图1中所示,手持式真空吸尘器100包括主机体1、安装于主机体1后部下方的可充电电池包2、安装在主机体1后上方的抽吸电机3(见图2)以及位于抽吸电机3前侧的灰尘分离收集装置。本例的灰尘收集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组件4,该旋风分离器组件4能够利用离心分离方式,实现将含尘气流中的固体垃圾分离出来并存储在集尘室内。本例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100还能够由可充电电池包2稳固的支撑在一台面上。
17.主机体1具有倾斜的手柄部12、位于手柄部12前侧的支撑斜筋部13、含尘气流进口14、洁净空气出口和在含尘气流进口14和洁净空气出口之间延伸的气流路径。主机体1具有一大致呈水平布置的进风管11,含尘气流进口14位于进风管11的最前端。旋风分离组件4固定支撑在进风管11的上方。支撑斜筋部13位于旋风分离器组件4和可充电电池包2之间。手柄部12位于支撑斜筋部13的后侧,用户可以用手抓握该手柄部12以实现操纵吸尘器100。支撑斜筋部13除了起到稳固吸尘器的作用外,在需要用户举起吸尘器对高处的表面进行清洁时,还可以起到辅助手柄的作用,具体为:用户两手分别抓握支撑斜筋部13和手柄部12来托举或抓握吸尘器100,操作更加灵活省力。
18.在所示实施例中,抽吸电机3安装在主机体1的电机外壳15内(参见图2),并且与旋风分离组件4流体连通。抽吸电机3位于旋风分离组件4的下游,并且洁净空气出口位于抽吸电机3的下游。借助抽吸电机3的抽吸力,可以将外部的含尘气流源源不断的从进风管11前端部的含尘气流进口14抽入到旋风分离组件4内进行气固分离。
19.如图2、3所示,旋风分离组件4包括圆柱形的外壁41,外壁41横躺在进风管11的上方。外壁41包括圆周侧壁部分和底壁部分413,外壁41具有穿过底壁部分413的中心线x。本例中,圆周侧壁部分以功能分,分为前后两段,前段部分为前圆周侧壁411、后段部分为后圆周侧壁412,底壁部分413位于前圆周侧壁411的前侧;其中,后圆周侧壁412内侧限定旋风分离室42,前圆周侧壁411和底壁部分413共同限定用于收集从旋风分离室42分离出的垃圾的集尘室43。本例中的集尘室43位于旋风分离室42的前侧,二者前后贯通,旋风分离室42的旋转轴心线即为沿着中心线x方向。旋风分离室42和集尘室43被挡尘裙边55沿前后方向有效分隔开。旋风分离室42具有位于后圆周侧壁412上的进气口421。从进气口421进入到旋风分离室42内的含尘气流气固分离后的垃圾被收集在集尘室43内。进风管11、进气口421的结构被布置成能够促进从进气口421进入到旋风分离室42内的螺旋旋转流动。
20.底壁部分413位于外壁41的最前端,底壁部分413铰接到外壁41的前圆周侧壁411的前端部以致底壁部分413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集尘室43在底壁部分413处于关闭位置时被盖住且在底壁部分413处于打开位置时能够向外排出积攒在集尘室43内的垃圾。
21.过滤网5被布置在旋风分离室42内。过滤网5呈圆柱状且与旋风分离室42的中心线x同向地延伸。过滤网5包括第一端部51、第二端部52以及介于第一端部51和第二端部52之间的网孔部53。第二端部52相对于第一端部51更靠近底壁部分413。对于附图所示实施例,第二端部52在前、第一端部51在后,网孔部53在二者之间。网孔部53上设有若干网孔。这些网孔提供从旋风分离室42流出的出气口。过滤网5的内部具有连接出气口的排气通道54,从
出气口流出的空气可以借由此排气通道54继续向旋风分离室42的下游流动。本例中,挡尘裙边55呈锥形状,挡尘裙边55并固接于过滤网5的第二端部52处并沿第二端部52的外周延伸。过滤网5上的网孔部53可以是金属滤网,也可以是带有网孔状的注塑部件。网孔部53上的网孔可以是圆孔、方形孔或者窄条状孔。
22.清灰部件6,用于将落在集尘室43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本例的清灰部件6包括设置在集尘室43内并且可沿中心线x移动的推灰部61,即推灰部61可沿中心线x方向前后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推灰部61实现具有靠近过滤网5的第二端部52并位于挡尘裙边55内侧的收纳位置(如图3所示的位置)和靠近底壁部分413并远离挡尘裙边55的工作位置(如图13所示的位置)。推灰部61在从收纳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即朝向靠近底壁部分413的方向移动时,推灰部61执行将落入到集尘室43内的垃圾朝向底壁部分413方向推动或将垃圾从集尘室43向外推出。
23.本例中,推灰部61包括位于中部的圆盘状基板611以及基板611周边布置的柔性变形部612。本例的柔性变形部612包括若干束沿一伞形面分布的绒毛束。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变形部也可以是一环状刮条。基板611在背离底壁部分413的一侧表面6111上一体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柱613,凸柱613伸入到排气通道54内。柔性变形部612包括内端部6121和与内端部6121相对的外端部6122。其中,内端部6121连接在基板611。推灰部61在收纳位置时,柔性变形部612能够被收拢到挡尘裙边55内侧并具有收拢的径向轮廓。推灰部61在工作位置时,柔性变形部612位于挡尘裙边55的前侧,在该状态下,柔性变形部612的外端部6122在推灰部61处于工作位置时接触前圆周侧壁411的内壁面4110;推灰部61具有渐扩的径向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径向轮廓也可以布置为平行轮廓。
24.本例中的推灰部61在沿中心线x并朝向底壁部分413方向推动时,基板611能够将集尘室43中部的垃圾朝向底壁部分413方向推动,柔性变形部612能够将靠近前圆周侧壁411的内壁面4110以及粘附在前圆周侧壁411的内壁面4110上的垃圾朝向底壁部分413方向推动;其一方面能够将集尘室43内的垃圾压缩成团,从而有效避免松散的垃圾在被从集尘室43排出后肆意向空气周围扩散;另一方面基板611能够起到助推垃圾向集尘室43外部涌动的作用,柔性变形部612起到擦拭灰尘的作用。该推灰部61能够使得用户在将集尘室43内的垃圾排出过程中,同时实现对集尘室43的内壁面4110同时实现灰尘清理,无需用户对外壁内部进行二次清洁。
25.表面清洁体7被安装在旋风分离室42内,用于对旋风分离室42内的壁面进行灰尘清理。表面清洁体7呈环状并布置在过滤网5的外围。如图4所示,表面清洁体7包括环状基体71、位于环状基体71内、外两端的内清洁头部72和外清洁头部73。表面清洁体7能够在旋风分离室42内沿着中心线x在第一位置(如图2、3所示的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13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在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内清洁头部72和外清洁头部73分别同时接触过滤网5的外表面50和外壁41的后圆周侧壁412的内壁面4120。内清洁头部72和外清洁头部73可以是柔性刮条、海绵或毛刷结构。
26.本例中,表面清洁体7的内清洁头部72和外清洁头部73在表面清洁体7的移动过程中,分别接触过滤网5的外表面50和外壁41的后圆周侧壁412的内壁面4120,其能擦除过滤网5的外表面50和外壁41的后圆周侧壁412的内壁面4120上粘附的灰尘,该擦除灰尘的动作不仅能够避免由于过滤网5的网孔堵塞而导致的灰尘分离效率减低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通
过将粘附在外壁的内壁面和过滤网的外表面上的灰尘擦除而使得旋风分离室的有效容积始终保持如一。
27.如图5所示,底壁部分413包括圆盘状的底壁本体4131、位于底壁本体4131一侧部的耳部4132以及位于底壁本体4131另一侧部的钩部4133。耳部4132具有第一连接端41321和第二连接端41322。钩部4133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端41331,本例中,钩部4133被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变形量。
28.如图6所示,耳部4132的第一连接端41321通过第一枢轴4134铰接在外壁41的前圆周侧壁411上。耳部4132的第二连接端41322与下述提及的连杆84通过第二枢轴4135相铰接。外壁41的前圆周侧壁411在相应位置处设置一凸起4114。
29.如图7所示,钩部4133的第三连接端41331在底壁部分413处于关闭位置时被外壁41前圆周侧壁上的凸起4114锁定在外壁41上。而在底壁部分413处于打开位置时,钩部4133将被从外壁41的前圆周侧壁上被释放。
30.马达8安装在旋风分离室42后侧并与之相隔离的一个马达安装室16内。马达8同时与底壁部分413、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传动连接以实现驱动三者动作。通过启动马达8工作,可以实现对旋风分离室42以及集尘室43内部进行灰尘清理。主机体1的外轮廓表面上设置有一能够触发马达8工作的控制键(图中未示出),该控制键优选安装在手柄部12附近,以使得用户可以利用握持手柄部12的手掌拇指或食指来操作该控制键。
31.如图8所示,马达8与底壁部分413、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之间设置传动机构,这些传动机构包括齿轮81,第一齿条82,第二齿条83,后部设有滑动槽841的连杆84,盖44和盖45。第二齿条83的后部一体设置有杆85,杆85的两端设置有一对沿平行于中心线x的方向延伸的杆86。本例中,第二齿条83、杆85以及杆86为一体形成的一体部件。杆86上具有一对凸块861,该凸块861的前侧设置有移动件87。移动件87的前侧设有推杆88。
32.如图9-10所示,齿轮81固定在马达8的输出轴上,第一齿条82和第二齿条83分别与齿轮81的左右两侧齿部相啮合,第一齿条82的前部通过销822可滑动的安装在连杆84后部的滑动槽841内,连杆84的前部与第二连接端4322通过第二枢轴435铰接在一起。第一齿条82和连杆84位于外壁41的外侧并且有一配置在外壁41外侧的盖44遮蔽。第二齿条83的前部位于过滤网5内侧的排气通道54内并通过凸柱613与推灰部61相固定。杆86的前端部与表面清洁体7的环状基体71相固定。杆88的前端部靠近外壁41上的凸起4114。推杆88位于外壁41的外侧并且有一配置在外壁41外侧的盖45。盖44与盖45分别在外壁41的圆周侧壁部分相对的两侧。
33.本例中,滑动槽841能够使得第一齿条82能够相对于连杆84进行一段空行程,该段空行程能够使得底壁部分413、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的移动过程中,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先行移动,待移动一段行程后,如移动到总行程的一半,推杆88再移动,最后再是推杆84移动,以实现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移动到最大行程处时,底壁部分413恰好完成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切换。而在这些部件的复位过程中,底壁部分413、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的移动顺序恰好与之相反。
3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与上述传动机构结构不同的传动方式,其只要能够触发底壁部分413、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的移动即可。
35.继续如图1所示,主机体1在位于抽吸电机3的上游、旋风分离腔42的下游设置有电
机上游过滤器9。该电机上游过滤器9能够将从过滤网5的开孔流出的空气进行再过滤,再过滤后的进气再被吸入到抽吸电机3内。
36.如图11所示,为了便于拆卸和安装该电机上游过滤器9,主机体1的顶部在位于外壁41的后圆周侧壁412和电机外壳115之间设置有插槽17,插槽17的口部延伸至主机体1顶部的外轮廓表面。该例中,插槽17与马达安装室16上下正对,即插槽17位于马达安装室16的外侧。电机上游过滤器9被配置成能够可拆卸的装配到插槽17内。本例的电机上游过滤器9的插入方向为垂直于中心线x方向,即自上向下插入。
37.如图8、11、12所示,电机上游过滤器9包括滤芯91(如海帕过滤器、过滤海绵等)和用于将滤芯91安装于插槽17内的支撑体92。支撑件92内部限定有滤芯安装腔,在电机上游过滤器9安装在插槽17内上时,滤芯91被容置于该滤芯安装腔内。支撑体92还包括一外盖922,外盖922在电机上游过滤器9安装在插槽17内时封堵插槽17的口部并且与主机体1的顶部部分相固定,该外盖922也构成了真空吸尘器外轮廓面的一部分。为了便于用户装配电机上游过滤器9,支撑体92与主机体1之间设置有能够解锁的锁定机构93。当需要对电机上游过滤器9内的滤芯91进行清洁时,只要解锁锁定机构93并将电机上游过滤器9从插槽17内拔出即可实现。本例中,为了使得结构紧凑,将传动机构的其中一个部分—移动件87安装在支撑体92上并位于外盖922的内侧,移动件87能够相对于支撑体92上下移动。
38.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机上游过滤器也可以是一个整体部件,即滤芯与支撑体固体成一体,电机上游过滤器的结构只要能满足从插槽中拆卸以及安装在插槽中即可。
39.如图13所示,当用户通过操作控制键以驱动马达8绕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齿条82随着齿轮81的转动而相后移动,第一齿条82的前部在滑槽841内滑动,此时连杆84不移动。与此同时,第二齿条83随着齿轮81的转动而向前移动,第二齿条83同时带动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向前移动,推灰部61将集尘室43内的垃圾朝向底壁部分413处压缩固化并同时清洁外壁41前圆周侧壁411的内壁面4110,而表面清洁体7的内清洁头部72和外清洁头部73分别通过接触过滤网5的外表面50和外壁41后圆周侧壁412的内壁面4120实现对过滤网5的外表面511和外壁41的后圆周侧壁412的内壁面4120进行清洁;此时,第二齿条83的移动过程中,也将带动移动件87向前移动,移动件87的移动随后将推动推杆88向前移动,推杆88进而实现向前推动钩部4133的第三端部41331从凸块4114上脱离,底壁部分413实现被解锁;而当第二齿条82无法继续在滑槽841内滑动时,第二齿条82件拉动连杆84向后移动,进而触发底壁部分413的耳部4132同时绕着第一枢轴4134和第二枢轴4135转动,底壁部分413将从关闭位置切换到打开位置,此时集尘室43内的垃圾被推灰部61推出。
40.与之相反,当用户通过操作控制键驱动马达8绕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齿条82将随着齿轮81的转动而向前移动,并推动连杆84向前移动,连杆84的向前移动将触发底壁部分413同时绕着第一枢轴4134和第二枢轴4135与前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随着底壁部分413的转动,钩部433的第三连接端41331将转动到凸块4114处并被凸块4114锁定,第三端部4331在被第三连接端41331向后推动并进一步推动移动件87复位,底壁部分413进入关闭位置;与此同时,第二齿条83将带动推灰部61和表面清洁体7复位。
41.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壁部分也可以是手动打开与/或手动关闭。推灰部也可以由外部用户能够手动操作移动的方式。推灰部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便于推动垃圾朝向底壁部分移动的其他方式。在达到通过样目的下,表面清洁体的移动也可以采用绕中心线转动的移
动方式。
4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