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拖把 清扫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挤水装置,特别是一种胶棉拖把挤水装置。


背景技术:

2.胶棉拖把通常是指擦洗元件采用胶棉制成的拖把。传统的胶棉拖把的擦洗元件主要采用滚轮轴挤水和对板挤水。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人们还提出了多种挤水方式,如中国专利文献记载的胶棉平板拖挤水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8030456a)、胶棉工作头挤水装置(申请号201910892217.0)。
3.胶棉工作头挤水装置(申请号201910892217.0)中包括杠杆组件,人们将胶棉工作头放置在挤压板上且推动挤压板向下移动时,挤压板和限位件对胶棉工作头挤压,进而实现挤水。该胶棉工作头挤水装置虽然能实现挤水作业,但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胶棉拖把挤水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挤水结构,降低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制造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包括基座、挤压底板、上压件和杠杆组件,挤压底板与基座之间通过第一导向结构相连接,挤压底板能升降移动;上压件位于挤压底板的上方,杠杆组件位于挤压底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杠杆组件与挤压底板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杠杆组件的一端与基座相连接,杠杆组件的另一端与上压件相连接。
6.胶棉拖把的工作头放置在挤压底板和上压件之间,工作头中擦洗元件抵靠在挤压底板上。当推动胶棉拖把向下移动时,胶棉拖把带动挤压底板沿着第一导向结构向下移动;挤压底板迫使杠杆组件摆动,杠杆组件的另一端不仅向下移动,还使杠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挤压底板之间间距增大;由此杠杆组件的另一端带动上压件向下移动,且上压件与挤压底板之间间距逐渐缩小;在此过程中,上压件逐渐抵靠在工作头的背板上,以及擦洗元件逐渐被挤压变形,擦洗元件内水分溢出。通过控制胶棉拖把向下移动行程,便能控制擦洗元件变形幅度,进而控制挤水效果。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各个部件之间连接关系更简单,机械结构也更简单,进而降低零部件数量,提高零部件通用性,以及装配更简单,由此实现简化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挤水结构,降低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制造成本。
8.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杠杆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之间间距小于杠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之间间距。
9.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上压件上固定连接有动作杆,动作杆上套设有动作控制套,动作控制套与挤压底板固定连接;杠杆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动作杆与上压件
相连接。
10.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当所述动作杆相对于动作控制套升降移动时动作杆能摆动,使位于挤压底板两侧的上压件之间间距缩小或增大。
11.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动作杆的外侧面具有第一侧面区域和相对于第一侧面区域倾斜设置的第二侧面区域,第二侧面区域位于第一侧面区域的上方;动作控制套内具有与动作杆的外侧面相抵靠的抵靠凸头部。
12.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挤压底板的下方设有联动块,动作杆的下端与联动块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杠杆组件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联动块和动作杆与上压件相连接。
13.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联动块上连接有两根动作杆,两根动作杆分别位于挤压底板的前侧和后侧。
14.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联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上压件的数量为四个,杠杆组件包括两根杠杆,两根杠杆与两个联动块一一对应地相连接。
15.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联动块上具有抵靠面,杠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位于抵靠面的上方,第二滚轮与抵靠面相抵靠。
16.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联动块与挤压底板之间通过第二导向结构相连接,联动块相对于挤压底板能升降移动。
17.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位于底板上的导向卡槽,联动块嵌入导向卡槽内。
18.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联动块与挤压底板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
19.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基座内安装有提手,提手与基座底壁中心区域相连接。
20.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提手包括底座、提杆和握手环;底座与基座底壁固定连接,提杆的下端嵌入底座内,底座上开设有限程滑槽,提杆上固定连接有嵌入限程滑槽的限程轴;握手环与提杆的上端相连接。
21.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基座的顶部敞口处设置有盖板,盖板固定在基座上;盖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握手环嵌设在定位槽内。
22.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挤压底板的侧面上的导向凹槽,基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嵌入导向凹槽内的导向片。
23.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杆和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导向套,导向套与挤压底板固定连接;基座的底壁上具有定位套,盖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导向杆的下端嵌入定位套内,导向杆的上端嵌入定位孔内。
24.在上述的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套设在提杆上的导向套,导向套与挤压底板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25.图1是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基体处于剖视状态且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局部结构分解状态示意图。
29.图5是基体处于剖视状态且提手处于提起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胶棉拖把放入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处于初始阶段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使擦洗元件处于挤压变形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使擦洗元件处于挤压变形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图8中b

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实施例二中基体处于剖视状态且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1是实施例三中基体处于剖视状态且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2是实施例三中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中局部结构且处于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基座;1a、导向片;1b、定位套;2、挤压底板;2a、导向凹槽;2b、导向卡槽;2c、导杆部;3、上压件;4、杠杆组件;4a、杠杆;4b、第一滚轮;4c、第二滚轮;4c1、轴部;5、提手;5a、底座;5a1、限程滑槽;5b、提杆;5c、握手环;5d、限程轴;6、盖板;6a、定位槽;7、动作杆;7a、第一侧面区域;7b、第二侧面区域;8、动作控制套;8a、抵靠凸头部;9、联动块;9a、抵靠面;9b、转轴限位槽;10、第二转轴;11、弹性件;12、第一转轴;13、导向杆;14、导向套;20、工作头;201、擦洗元件;202、背板;2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9.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包括基座1、挤压底板2、上压件3和杠杆组件4。
40.基座1呈桶状,这样基座1可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基座1可盛放清水,便于拖把清洗;挤水作业挤出的水积在基座1内,避免污水污染作业环境。
41.基座1内安装有提手5,提手5包括底座5a、提杆5b和握手环5c。底座5a与基座1底壁中心区域固定连接,这样能提高拎提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稳定性。提杆5b的下端嵌入底座5a内,底座5a上开设有限程滑槽5a1,提杆5b上固定连接有嵌入限程滑槽5a1的限程轴5d;握手环5c与提杆5b的上端相连接。基座1的顶部敞口处设置有盖板6,盖板6固定在基座1上;盖板6上开设有定位槽6a,握手环5c嵌设在定位槽6a内;这样不仅提高提手5安装牢固性和稳定性,实现提高拎提胶棉拖把挤水装置稳定性,还提高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外形美观性。如1所示,在重力作用下,握手环5c自然嵌入定位槽6a内;如图5所示,限程轴5d与限程滑槽5a1的顶面相抵靠,握手环5c部分伸出定位槽6a。
42.挤压底板2呈板状,挤压底板2上开设泄水孔,这样提高擦洗元件201挤出水排走顺畅性。挤压底板2与基座1之间通过第一导向结构相连接,挤压底板2能升降移动。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挤压底板2的侧面上的导向凹槽2a,基座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嵌入导向凹槽2a内的导向片1a;说明书附图给出挤压底板2与基座1之间通过三组上述第一导向结构相连接。
43.上压件3位于挤压底板2的上方,上压件3的数量为四个,这样能提高上压件3与胶棉拖把的工作头20背板202之间受力稳定性。上压件3上固定连接有动作杆7,动作杆7上套
设有动作控制套8,动作控制套8位于挤压底板2的外侧,动作控制套8与挤压底板2固定连接。挤压底板2和动作控制套8均采用塑料制成,由此动作控制套8与挤压底板2连为一体。上压件3和动作杆7均采用塑料制成,由此上压件3和动作杆7连为一体。
44.动作杆7的外侧面具有第一侧面区域7a和相对于第一侧面区域7a倾斜设置的第二侧面区域7b,第二侧面区域7b位于第一侧面区域7a的上方。动作控制套8内具有与动作杆7的外侧面相抵靠的抵靠凸头部8a。在动作杆7相对于挤压底板2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侧面区域7a与抵靠凸头部8a处于相抵靠状态相对于第二侧面区域7b与抵靠凸头部8a处于相抵靠状态,动作杆7产生摆动,进而使上压件3从挤压底板2的外侧向中心区域方向摆动。该结构不仅使上压件3通过动作杆7与挤压底板2相连接,提高上压件3安装稳定性,实现提高上压件3与工作头20背板202之间受力稳定性,还使得位于挤压底板2前后两侧的上压件3之间间距能够改变,实现提高胶棉拖把工作头20取放方便性。
45.挤压底板2的下方设有联动块9,联动块9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联动块9相对于挤压底板2的一个中心竖直面对称设置,在此可称为左右对称。四个上压件3均连接有一根动作杆7,由此四根动作杆7中的两根动作杆7位于上述中心竖直面的左侧,另外两根动作杆7位于上述中心竖直面的右侧。位于中心竖直面左侧的两根动作杆7均通过第二转轴10与位于中心竖直面左侧的一块联动块9转动连接,位于中心竖直面右侧的两根动作杆7均通过第二转轴10与位于中心竖直面右侧的一块联动块9转动连接。该结构显著提高四个上压件3动作同步性,实现提高四个上压件3与工作头20背板202之间受力均匀性。
46.联动块9与挤压底板2之间通过第二导向结构相连接,第二导向结构包括位于底板上的导向卡槽2b,联动块9嵌入导向卡槽2b内,该结构显著提高联动块9相对于挤压底板2升降移动稳定性,进而提高两根动作杆7动作同步性。挤压底板2具有两根导杆部2c,通过两根导杆部2c形成导向卡槽2b,这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47.联动块9与挤压底板2之间还通过弹性件11相连接,这样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处于常态下时前后两侧的上压件3保持最大间距状态,进而便于胶棉拖把工作头20放入。在挤水作业过程中,弹性件11能使联动块9向靠近挤压底板2方向自动移动,进而联动块9带动动作杆7移动,实现前后两侧上压件3之间间距逐渐增大,进而便于胶棉拖把工作头20取出。
48.杠杆组件4位于挤压底板2的下方,杠杆组件4与挤压底板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12转动连接,杠杆组件4的一端与基座1相连接,杠杆组件4的另一端与上压件3相连接。具体来说,杠杆组件4包括两根杠杆4a,两根杠杆4a相对于上述中心竖直面也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杠杆4a与挤压底板2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12转动连接;两根杠杆4a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b,第一滚轮4b与基座1的底壁相抵靠;两根杠杆4a的另一端与两块联动块9一一对应设置,联动块9上具有抵靠面9a,两根杠杆4a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4c,第二滚轮4c位于抵靠面9a的上方,第二滚轮4c与抵靠面9a相抵靠,由此可知杠杆组件4的另一端通过联动块9和动作杆7与上压件3相连接。第二滚轮4c与联动块9的连接点和第一转轴12的轴心线之间间距l1小于第一滚轮4b与基座1的连接点和第一转轴12的轴心线之间间距l2,由此上述杠杆组件4具有省力特性。
49.如图6至图9所示,通过阐述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对胶棉拖把的擦洗元件201进行挤水作用的过程进一步说明各个部件的作用和优点。如图6所示,前后两侧的上压件3处于最大间距状态,胶棉拖把工作头20放入基座1内,即工作头20中擦洗元件201抵靠在挤压底板2
上,四个上压件3均位于工作头20中背板202的上方且分别位于前后两侧。
50.如图7至图9所示,通常人们把持在胶棉拖地的手柄21上,推动胶棉拖把向下移动。胶棉拖把推动挤压底板2稳定且灵活地向下移动,挤压底板2带动杠杆4a同步向下移动;由于杠杆4a的下端抵靠在基座1底壁上,使得杠杆4a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同步产生摆动,第一滚轮4b提高杠杆4a相对于基座1移动稳定性以及摆动灵活性。杠杆4a向下移动以及摆动实现带动联动块9向下移动以及使得联动块9相对于挤压底板2之间间距增大,进而联动块9拉动弹性件11以及拉动动作杆7相对于挤压底板2向下移动,动作杆7带动上压件3同步移动。在动作杆7相对于挤压底板2向下移动过程中,动作杆7产生摆动,上压件3逐渐移动至工作头20背板202的正上方,以及上压件3先逐渐抵靠在工作头20背板202上,接着上压件3与挤压底板2共同挤压工作头20,迫使擦洗元件201逐渐变形,进而擦洗元件201内水分溢出。
51.取出胶棉拖把工作头20的过程为在擦洗元件201的弹力、弹性件11的弹力以及人们拉动手柄21向上移动等作用力共同作用下,挤压底板2稳定且灵活地向上移动,上压件3与挤压底板2之间间距逐渐增大,直至擦洗元件201与挤压底板2分离。在动作杆7相对于挤压底板2向上移动过程中,动作杆7的第二侧面区域7b与抵靠凸头部8a处于相抵靠状态切换至第一侧面区域7a与抵靠凸头部8a处于相抵靠状态,动作杆7产生摆动,上压件3逐渐向前后两侧摆动,直至上压件3与工作头20的背板202分离。人们持续拉动手柄21向上移动,便实现将工作头20从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内取出。
5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杆13和套设在导向杆13上的导向套14,导向套14与挤压底板2固定连接;导向杆13通常采用金属制成,导向套14通常采用塑料制成,导向套14与挤压底板2连为一体,该第一导向结构能提高挤压底板2运动稳定性。基座1的底壁上具有定位套1b,盖板6上开设有定位孔,导向杆13的下端嵌入定位套1b内,导向杆13的上端嵌入定位孔内,该结构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
53.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套设在提杆5b上的导向套14,导向套14与挤压底板固定连接。该结构具有布置合理,结构简单且紧凑,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54.实施例三: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联动块9上杠杆限位槽,杠杆4a的另一端嵌入杠杆限位槽内;杠杆限位槽的底面为抵靠面9a,杠杆限位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转轴限位槽9b,第二滚轮4c的轴部4c1嵌入转轴限位槽内,这样不仅限制杠杆4a前后摆动,提高杠杆4a摆动稳定性,还提高底板2受力均匀性,实现提高底板2升降稳定性和灵活性,以及实现提高两根杠杆4a摆动同步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