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2021-10-16 01: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 间隙 钢结构 特别 结构


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及办法。


背景技术:

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在钢结构柱梁及楼板成型后再装配alc墙板,因存在材料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以及各种因素导致的变形,alc墙板与安装梁之间,上下alc墙板之间难免产生间隙,影响建筑的防水性和气密性,以及噪音隔离效果,因此alc墙板顶面间隙必须妥善处理。传统的钢结构建筑内外alc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是在alc墙板安装固定后,采用相应尺寸的pe棒从外面塞入alc墙板顶部缝隙内要求的位置,这种pe棒填缝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实际上由于alc墙板与顶面结构之间的间隙大小并不统一,pe棒塞入后,不能起到绝对地堵缝密闭填充作用,若选用的pe棒尺寸仍比间隙略小,只能换用更大规格的pe棒;若选用的pe棒尺寸仍比间隙大,只能换用更小规格的pe棒。选用pe棒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挑选试装,费时费力,效率较低。pe棒可做有限程度的变形,虽有不同规格可选,但相对于近乎无限的间隙数值而言,很难使pe棒与间隙达到最佳匹配,有时即使pe棒与间隙间形成了所需的过盈配合,但过盈量并未产生最佳密封效果;有时为了确保密封效果,有意选用过盈量更大的pe棒,但这又会造成pe棒安装的困难。
3.综上所述,现有的alc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操作麻烦,作业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填充墙板间隙结构中的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解现有的alc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操作麻烦、作业效率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及方法。
5.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楼板、钢梁、上alc墙板、下alc墙板、外挂托板、钢抓筋、灰浆袋和灌输管道;
6.所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连接房屋的混凝土楼板,所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与混凝土楼板的连接处设有钢梁构成的节点,所述混凝土楼板与钢梁呈垂直状态相连接;
7.所述钢梁与外挂托板平行相抵接,所述外挂托板延伸有内延板与外延板,所述外挂托板一端的外延板承载上alc墙板,所述下alc墙板与所述上alc墙板相平行,且所述外延板设于上alc墙板与下alc墙板之间,所述外延板与所述上alc墙板平行,所述内延板与所述下alc墙板平行,所述钢抓筋固定于外挂托板一端的内延板上;
8.所述外挂托板上设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下alc墙板经第二槽孔连接于外挂托板,位于钢梁的下方;
9.所述灰浆袋黏合于外挂托板一端的外延板下,且所述灰浆袋位于下alc墙板的顶端,所述灌输管道设于所述灰浆袋中,所述灌输管道贯穿第一槽孔且延伸至内延板上方;
10.所述灰浆袋的下端附有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丙烯酸酯胶,其所述丙烯酸酯胶具有粘合性。
11.进一步地,所述上alc墙板通过外挂托板的外延板支撑,安装于与混凝土楼板同一端面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托板还包括主立板和钢抓筋;所述主立板为外挂托板的中心板块,所述内延板呈垂直状连接于主立板的一个端面上,所述外延板呈垂直状连接在主立板的另一个端面上,所述内延板与外延板呈平行不相交状,所述外延板上下端各设有上、下alc墙板,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位于主立板的上端与下端,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中间相隔有内延板;所述外挂托板的内延板上端固定有钢抓筋,所述钢抓筋固定于主立板的上端,且位于第一槽孔的同一端面;所述外挂托板的主立板与下alc墙板相抵接,所述外挂托板通过贯穿第二槽孔的固定螺栓嵌入下alc墙板内,所述外挂托板与下alc墙板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浆袋外部下端附有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丙烯酸酯胶,黏合于下alc墙板的顶端。
14.进一步地,所述灰浆袋袋口的材质取自于尼龙布,袋身的材质取自于无纺布,袋子的大小取决于所需要填充的间隙尺寸。
15.进一步地,所述灌输管道的首端经第一槽孔延伸至灰浆袋中,所述灌输通道由透气不透水的材质制成。
16.本发明还采用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步骤包括:
17.s1:先安装外延板下方的下alc墙板,并在alc墙板顶部黏贴灰浆袋,灰浆袋与外延板的位置暂时错开,而后安装外延板上方的alc墙板;
18.s2:往灌输管道里输入灰浆,以使灰浆袋饱和,将延伸至灰浆袋中的管道抽出,捆扎封闭所述袋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
19.s3:调整上alc墙板的位置,使外延板与下alc墙板产生足够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硬化的灰浆袋,以使灰浆袋变形产生密封效果;最后固定好上alc墙板的位置。
2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外延板下方的下alc墙板,并在alc墙板顶部黏贴灰浆袋的步骤中,灰浆袋与外延板的位置暂时错开的步骤中,包括:
21.s11:将下alc墙板打通一螺孔,在灰浆袋下端涂有丙烯酸酯胶;
22.s12:将外挂托板的主立板处第二槽孔与下alc墙板螺孔相对应;
23.s13:将固定螺栓打入第二槽孔中,使外挂托板与下alc墙板相连接。
24.进一步地,所述往灌输管道里输入灰浆,以使灰浆袋饱和,将延伸至灰浆袋中的管道抽出,捆扎封闭所述袋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的步骤中,包括:
25.s21:将灌输管道的入料口设于外挂托板的内延板上,将通道穿过第一槽孔延伸至间隙中的灰浆袋内;
26.s22:将灰浆输入至入料口中以使灰浆袋饱和为止;
27.s23:灌输完毕时即将末端的管道从袋口拔出。
28.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上alc墙板的位置,使外延板与下alc墙板产生足够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硬化的灰浆袋,以使灰浆袋变形产生密封效果的步骤中,包括:
29.s31:将上alc墙板的位置逐次调整,挤压间隙中的灰浆袋;
30.s32:调整外延板支撑的位置,使其与上alc墙板产生的挤压力平均分摊至灰浆袋中;
31.s33:直至挤压力使间隙中的灰浆袋变形后密封填充即可。
3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现有的alc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操作麻烦,作业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填充墙板间隙结构中的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的问题。
34.密封效果好;本发明通过所采用的灰浆袋具备的填充性与扩张性,对于不同间隙的封堵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能产生更好的密封效果。
35.作业效率高;本发明应用对灰浆袋的挤压变形即可完成对间隙的封堵,在此过程中无需预制模具。
36.流程简易;本发明所采用的灰浆袋构造简单,易于生产,降低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的成本,减少无需使用的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37.图1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平面图;
38.图2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一个实施例下alc墙板的平面结构图;零部件编号为:下alc墙板4、灰浆袋7、固定螺栓10和螺孔1。
39.图3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一个实施例外挂托板的平面结构图;零部件编号为:钢抓筋6、主立板9、第一槽孔12、第二槽孔13、内延板14和外延板15。
40.本发明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参考附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包括:混凝土楼板1、钢梁2、上alc墙板3、下alc墙板4、外挂托板5、钢抓筋6、灰浆袋7、灌输管道8;
44.所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上设有混凝土楼板1,所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上设有混凝土楼板1与钢梁2构成的梁板节点,所述混凝土楼板1与钢梁2呈垂直状相抵接;
45.所述钢梁2与外挂托板5平行相抵接,所述钢梁2上端承载有钢抓筋6于外挂托板5的第一内延板,所述外挂托板5的一端第一外延板承载上alc墙板,且插入上alc墙板3与下
alc墙板4的间隙之中,所述钢抓筋6固定于外挂托板5的内延板上;
46.所述下alc墙板4经第二槽孔连接于外挂托板5,位于钢梁2的下方;
47.所述灰浆袋7黏合于外挂托板5一端的第一外延板下,下alc墙板4的顶端,所述灰浆袋7中设有一根灌输管道8,所述灌输管道8贯穿外挂托板5的中端主立板第一槽孔延伸至内延板上方;
48.所述灰浆袋7的下端附有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丙烯酸酯胶,所述丙烯酸酯胶具有粘合性;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上设有混凝土楼板1与钢梁2构成的节点,所述钢梁2呈垂直状连接在混凝土楼板1底面;所述上alc 3墙板承载于外挂托板5的上端,且安装在与混凝土楼板1同一端面上;所述下alc 4墙板位于外挂托板5的外延板下方,所述下alc墙板4经外挂托板5的第二槽孔中的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下alc墙板4与外挂托板5相贴合;所述外挂托板5包括主立板、内延板、外延板、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钢抓筋6的一端固定于主立板上,另一端嵌入混凝土楼板1中;所述灰浆袋7黏合于下alc墙板4的顶端,位于上、下alc墙板之间;所述灌输管道8经外挂托板5中的第一槽孔连通至外延板下方间隙中的灰浆袋7。
50.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上设有混凝土楼板1与钢梁2构成的节点,钢梁2呈垂直状连接于混凝土楼板1底面;优先的,安装外延板下方的下alc墙板4,并在下alc4墙板顶部黏贴灰浆袋7,灰浆袋7与外延板的位置暂时错开,而后安装外延板的上alc墙板3;向灌输管道8里输入灰浆,以使灰浆袋7饱和,将延伸至灰浆袋7中的管道抽出,捆扎封闭所述灰浆袋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使外延板与下alc墙板4产生足够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硬化的灰浆袋7,以使灰浆袋7变形产生密封效果;最终以变形后密封好的灰浆袋7以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并固定好上alc墙板3的位置。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alc墙板3通过外挂托板5的外延板安装于与混凝土楼板1同一端面上。
52.在本实施例中:由外挂托板5的外延板支撑的上alc墙板3,作用于挤压灰浆袋7使其变形成密封状态,填满间隙。
53.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经由外挂托板5的外延板支撑的上alc墙板3,而后逐渐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直至使灰浆袋7充分变形产生密封效果且上、下alc墙板之间的拼缝位于同一条竖线上。
54.参考附图2,为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的外挂托板平面图;
5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挂托板5还包括主立板和钢抓筋6;所述主立板为外挂托板5的中心板块,所述内延板呈垂直状连接于主立板的一个端面上,所述外延板呈垂直状连接在主立板的另一个端面上,所述内延板与外延板呈平行不相交状,所述外延板上下端均设有上alc墙板3、下alc墙板4,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位于主立板的上端与下端,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中间相隔有内延板;所述外挂托板5的内延板上端固定有钢抓筋6,所述钢抓筋6固定于主立板的上端,且位于第一槽孔的同一端面;所述外挂托板5的主立板与下alc墙板4相抵接,所述外挂托板5通过贯穿第二槽孔的固定螺栓嵌入下alc墙板4内,所述外挂托
板5与下alc墙板4相连接。
56.在本实施例中:外挂托板5组件由主立板构成,其延伸出内延板、外延板,其中主立板上端与下端分别嵌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钢抓筋6固定于内延板上方,位于主力板上端与第一槽孔呈平行状的同一位面;内延板设立于主立板的一个端面上,外延板设立于主立板的另一个端面上;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相隔有内延板。
57.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外挂托板5的主立板为主要组件,作用于延伸并支撑内延板与外延板,且主立板上嵌有两个槽孔;内延板作用于放置灌输管道8,外延板作用于支撑上alc墙板;第一槽孔作用于连通灌输管道8至灰浆袋7内,第二槽孔作用于固定主立板与下alc墙板4的连接。
58.参考附图2,为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的下alc墙板平面图;
5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浆袋7外部下端附有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丙烯酸酯胶,黏合于下alc墙板4的顶端。
60.在本实施例中:灰浆袋7下端附有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丙烯酸酯胶,黏合在外延板的下方间隙之中,下alc墙板4的顶端;以使灰浆袋7可以方便固定在间隙内。
61.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顶面间隙处理结构,由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丙烯酸酯胶,附合在灰浆袋7下端;其作用于与下alc墙板4相黏合,使得灰浆袋7固定于下alc墙板4顶端和间隙之中,方便挤压密封成型后的灰浆袋7;
6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灰浆袋7袋口的材质取自于尼龙布,袋身的材质取自于无纺布,袋子的大小取决于所需要填充的间隙尺寸。
63.在本实施例中:灰浆袋7的袋口材质用于尼龙布,韧性高、耐拉伸;灰浆袋7的袋身材质用于无纺布,通气性好、有弹性;灰浆袋7的大小取决于要填充的间隙大小。
64.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灰浆袋7的袋口材质引用尼龙布是因由它的韧性好、耐拉伸和吸水性差;灰浆袋7的袋身材质引用无纺布是因由它的通气性好、吸水性好和轻盈有弹性;灰浆袋7的整体大小主要取决于需要完全密封变形过后填充的间隙尺寸。
6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挂托板5的主立板与下alc墙板4相抵接,所述灌输管道的首端经第一槽孔延伸至灰浆袋中,所述灌输通道由透气不透水的材质制成。
66.在本实施例中:灌输通道的入料口位于内延板的上方,管道途经第一槽孔后,延伸至外延板下方间隙中的灰浆袋7内;灌输管道8的材质选用的是透气不透水的材料。
67.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灌输管道8的入料口位于内延板上方,作用于输入灰浆至灰浆袋7中;出料口位于灰浆袋7中,作用于输出运输中的灰浆;灌输管道8的材质用于透气不透水的材料,作用于运输灰浆时,通气性好,防水性强。
6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步骤:
69.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6任一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通过人为进行间隙处理方
法,步骤包括:先安装外延板下方的下alc墙板4,并在alc墙板顶部黏贴灰浆袋7,灰浆袋7与外延板的位置暂时错开,而后安装外延板上方的alc墙板;往灌输管道8里输入灰浆,以使灰浆袋7饱和,将延伸至灰浆袋7中的管道抽出,捆扎封闭所述袋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使外延板与下alc墙板4产生足够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硬化的灰浆袋7,以使灰浆袋7变形产生密封效果;最后固定好上alc墙板3的位置。
70.在本实施例中:经了解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而后使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的处理方法,人为的解决间隙填充的问题。
71.在具体实施例中:先安装外延板下方的下alc墙板4,并在alc墙板顶部黏贴灰浆袋7,灰浆袋7与外延板的位置暂时错开,而后安装外延板上方的alc墙板;往灌输管道8里输入灰浆,以使灰浆袋7饱和,将延伸至灰浆袋7中的管道抽出,捆扎封闭所述袋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使外延板与下alc墙板4产生足够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硬化的灰浆袋7,以使灰浆袋7变形产生密封效果;最后固定好上alc墙板3的位置。
72.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外延板下方的下alc墙板4,且在下alc墙板4顶部黏贴灰浆袋7,灰浆袋7与外延板的位置暂时错开的步骤。
73.在本实施例中:将下alc墙板4与外延板的主立板固定连接,且在下alc墙板4顶部黏贴灰浆袋7,灰浆袋7无填充时,与外延板的位置会呈平行不相交状。
74.在具体实施例中:将下alc墙板4打通一螺孔,在灰浆袋7下端涂有丙烯酸酯胶,将外挂托板5的主立板处第二槽孔与下alc墙板4螺孔相对应,将固定螺栓打入第二槽孔中,使外挂托板5与下alc墙板4相连接。
75.在一个实施例中:往灌输管道8里输入灰浆,以使灰浆袋7饱和,将延伸至灰浆袋7中的管道抽出,捆扎封闭所述袋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的步骤。
76.在本实施例中:将灰浆从内延板上方灌输管道的入料口中输入,通过管道运输至灰浆袋7中,直至灰浆袋7呈饱和状态,即捆扎封闭灰浆袋7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即可。
77.在具体实施例中:将灌输管道8的入料口设于外挂托板5的内延板上,将通道穿过第一槽孔延伸至间隙中的灰浆袋7内,将灰浆输入至入料口中以使灰浆袋7饱和为止,灌输完毕时即将末端的管道从袋口拔出。
78.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使外延板与下alc墙板4产生足够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硬化的灰浆袋7,以使灰浆袋7变形产生密封效果的步骤。
79.在本实施例中:逐步调整位于外延板上端的上alc墙板3的位置,使其与外延板形成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已硬化的灰浆袋7,直至挤压均匀使灰浆袋7变形产生密封效果,填充间隙。
80.在具体实施例中:将上alc墙板3的位置逐次调整,挤压间隙中的灰浆袋7,调整外延板支撑的位置,使其与上alc墙板3产生的挤压力平均分摊至灰浆袋7中,直至挤压力使间隙中的灰浆袋7变形后密封填充即可。
81.综上所述
82.总体的建筑结构及方法 对应的有益效果:
8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上设有混凝土楼板1与钢梁2构成的梁板节点,钢梁2呈垂直状连接于混凝土楼板1底面;优先的,安装外延板下方的下alc墙板4,并在下alc4墙板顶部黏贴灰浆袋,灰浆袋与外延板的位置暂时错开,
而后安装外延板的上alc墙板3;向灌输管道8里输入灰浆,直至灰浆袋7饱和,将延伸至灰浆袋7中的管道抽出,捆扎封闭所述灰浆袋口,等待灰浆部分硬化;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使外延板与下alc墙板4产生足够挤压力,充分挤压部分硬化的灰浆袋7,以使灰浆袋7变形产生密封效果;最终以变形后密封好的灰浆袋以调整上alc墙板3的位置,并固定好上alc墙板3的位置。
84.现有的alc墙板顶面间隙处理方法操作麻烦,作业效率低;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板顶面间隙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填充墙板间隙结构中的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的问题。
85.密封效果好;本发明通过所采用的灰浆袋具备的填充性与扩张性,对于不同间隙的封堵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能产生更好的密封效果。
86.作业效率高;本发明应用对灰浆袋的挤压变形即可完成对间隙的封堵,在此过程中无需预制模具。
87.流程简易;本发明所采用的灰浆袋构造简单,易于生产,降低墙板顶面间隙处理的成本,减少无需使用的模具成本。
8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