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容器


1.本技术涉及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


背景技术:

2.壶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体,主要用于盛装饮用水。其中,不乏具有过滤功能的茶壶或水壶,但通常壶嘴的口沿处设置有过滤网,影响壶嘴出水量和倒水效果,或者,过滤网焊接在壶身的内侧,导致过滤网无法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实现过滤部件可拆卸,且保证出水部件的出水量。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
5.容器体;
6.出水部件,所述出水部件与所述容器体连接;
7.过滤部件,在所述出水部件与所述过滤部件中,一者设有卡接部,另一种设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配合;
8.其中,所述过滤部件覆盖所述出水部件的至少部分。
9.本技术中,出水部件设有卡接部,过滤部件设有卡接配合部,通过卡接部与卡接配合部卡接使出水部件与过滤部件配合,并实现过滤部件与出水部件的可拆卸连接,方便过滤部件的安装、清洗和置换。并且,该过滤部件能够覆盖出水部件的至少部分,即过滤部件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部件的横截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过滤件设置于容器嘴的内侧,本实施例保证了容器体内的水经该过滤部件流向出水部件的水量,保证出水部件的出水效果。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出水部件设有进水口;
11.所述过滤部件朝远离所述出水部件的方向凸起,所述过滤部件覆盖所述进水口。
12.本技术中,过滤部件可以为伞状结构,朝远离出水部件的方向凸起,以增加立体空间,进而增加过滤部件的过滤面积。且该过滤部件覆盖出水部件的进水口设置,容器体内的液体经过滤部件流至进水口,以保证出水部件的出水量。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体设有容纳腔,所述过滤部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过滤部件的底壁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抵接。
14.本技术中,过滤部件在容纳腔内与出水部件连接,且过滤部件与出水部件连接后,过滤部件的底壁与容纳腔的侧壁抵接,以减小容器体内的液体沿过滤部件的底壁与容纳腔的侧壁之间的缝隙流至出水部件的风险。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支撑部和过滤部;
16.所述支撑部将所述过滤部分隔为多处。
17.本技术中,支撑部与容纳腔的侧壁抵接,支撑部用于支撑过滤部,并将过滤部分隔为多个,且多个过滤部沿过滤部件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容器体内的液体从不同方向流
向出水部件时均能够先经多过滤部进行过滤,以过滤液体中杂质。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滤部包括滤网;
19.所述支撑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通孔。
20.本技术中,多个通孔沿过滤部件的周向均匀设置,过滤部可以为滤网,滤网对应安装在支撑部的多个通孔内,容器体内的液体经滤网过滤后流至出水部件。其中,滤网可以圆形、方形或其他规则形状。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滤部件设有提手,所述提手连接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出水部件的一侧;
22.所述过滤部沿所述提手的周向设置。
23.本技术中,在过滤部件的凸起方向,过滤部件设有提手,该提手便于过滤部件的安装和拆卸。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配合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提手一体成型。
25.本技术中,卡接配合部、支撑部和提手可以一体成型,节省过滤部件的制作成本,或者卡接配合部、支撑部和提手也可以为固定连接。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滤部件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出水部件;
27.所述卡接配合部位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卡接部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
28.本技术中,因过滤部件朝远离出水部件的方向凸起,使过滤部件靠近出水部件的方向形成容纳槽,容器体内的液体经过滤部过滤后流至容纳槽内,并由容纳槽流向进水口,容纳槽的槽口包围进水口,以保证流向出水部件的水量。并且,卡接配合部与卡接部在容纳槽内连接,减少卡接部与卡接配合部连接所占用的空间。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配合部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30.所述第一孔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接部的横截面的直径,所述第二孔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接部的横截面的直径,所述卡接部的至少部分能够沿所述第二孔卡入所述第一孔内。
31.本技术中,第一孔的宽度大于卡接部的横截面的直径,卡接部的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宽度,该卡接配合部具有一定弹性,卡接部受力后挤压第二孔,使第二孔的宽度变大,并经第二孔进入第一孔内,且卡接部进入第一孔后,第二孔恢复至初始形状,以使卡接部卡在第一孔内。
32.第一孔与第二孔也可以为圆孔,二者为圆孔时,即为第一孔的直径大于卡接部的横截面的直径,第二孔的直径小于卡接部的横截面的直径。该第一孔与第二孔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孔。
3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配合部还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孔的外周,用于引导所述卡接部进入所述第二孔。
34.本技术中,导向面为斜面,与第二孔的外端面衔接,卡接部能够沿导向面进入第二孔内,以减小第二孔的宽度过小,卡接部不易进入的风险。
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容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容器的剖视示意图;
38.图3为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39.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容器另一视角的剖视示意图;
40.图5为图4中b部结构放大图;
41.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容器的剖视示意图;
42.图7为图6中c部结构放大图。
43.附图标记:
[0044]1‑
容器;
[0045]
11

容器体;
[0046]
111

容纳腔;
[0047]
112

过水孔;
[0048]
12

出水部件;
[0049]
121

卡接部;
[0050]
122

进水口;
[0051]
123

出水口;
[0052]
13

过滤部件;
[0053]
131

卡接配合部;
[0054]
131a

第一孔;
[0055]
131b

第二孔;
[0056]
131c

导向面;
[0057]
132

支撑部;
[0058]
132a

通孔;
[0059]
133

过滤部;
[0060]
133a

滤网;
[0061]
134

提手;
[0062]
135

容纳槽;
[0063]
14

手柄;
[0064]
15

电源底座。
[0065]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67]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68]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69]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70]
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7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1,该容器1可以为水壶、水杯、咖啡机等。容器1包括容器体11、手柄14、电源底座15、出水部件12和过滤部件13,手柄14与容器体11连接,用于提取容器体11,电源底座15设置于容器体11的下方,用于加热容器体11内的液体,出水部件12与容器体11连接,用于倒出容器体11内的液体,过滤部件13对容器体11内的液体沿出水部件12到出起到过滤作用,出水部件12的一端与过滤部件13连接,且在出水部件12与过滤部件13中,一者设有卡接部121,另一种设有卡接配合部131,卡接部121与卡接配合部131配合;其中,过滤部件13覆盖出水部件12的至少部分。
[0072]
本实施例中,出水部件12设有卡接部121,过滤部件13设有卡接配合部131,通过卡接部121与卡接配合部131卡接使出水部件12与过滤部件13配合,并实现过滤部件13与出水部件12的可拆卸连接,方便过滤部件13的安装、清洗和置换。并且,该过滤部件13能够覆盖出水部件12的至少部分,即过滤部件13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部件12的横截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过滤件设置于容器1嘴的内侧,本实施例保证了容器体11内的水经该过滤部件13流向出水部件12的水量,保证出水部件12的出水效果。
[0073]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出水部件12设有进水口122,过滤部件13朝远离出水部件12的方向凸起,过滤部件13覆盖进水口122。本实施例中,过滤部件13可以为伞状结构,朝远离出水部件12的方向凸起,以增加立体空间,进而增加过滤部件13的过滤面积。且该过滤部件13覆盖出水部件12的进水口122设置,容器体11内的液体经过滤部件13流至进水口122,以保证出水部件12的出水量。
[0074]
出水部件12还包括出水口123,进水口122与出水口123设置于出水部件12的两端,进水口122与容器体11的内部相通,出水口123与出水部件12所处的外界环境相通。
[0075]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体11设有容纳腔111,过滤部件13位于容纳腔111内,过滤部件13的底壁与容纳腔111的侧壁抵接。本实施例中,过滤部件13在容纳腔111内与出水部件12连接,且过滤部件13与出水部件12连接后,过滤部件13的底壁与容纳腔111的侧壁抵接,以减小容器体11内的液体沿过滤部件13的底壁与容纳腔11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流至出水部件12的风险。
[0076]
具体地,如图3、图5和图7所示,过滤部件13包括支撑部132和过滤部133;支撑部132将过滤部133分隔为多处。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2与容纳腔111的侧壁抵接,支撑部132用于支撑过滤部133,并将过滤部133分隔为多个,且多个过滤部133沿过滤部件13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容器体11内的液体从不同方向流向出水部件12时均能够先经过滤部133进
行过滤,以过滤液体中杂质。
[0077]
如图5所示,过滤部133包括滤网133a;支撑部132设有多个通孔132a,滤网133a安装于通孔132a。本实施例中,多个通孔132a沿过滤部件13的周向均匀设置,过滤部133可以为滤网133a,滤网133a对应安装在支撑部132的多个通孔132a内,容器体11内的液体经滤网133a过滤后流至出水部件12。其中,滤网133a可以圆形、方形或其他规则形状。
[0078]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过滤部件13设有提手134,提手134连接于支撑部132远离出水部件12的一侧;过滤部133沿提手134的周向设置。本实施例中,在过滤部件13的凸起方向,过滤部件13设有提手134,该提手134便于过滤部件13的安装和拆卸。
[007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卡接配合部131、支撑部132和提手134可以一体成型,节省过滤部件13的制作成本,或者卡接配合部131、支撑部132和提手134也可以为固定连接。
[0080]
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部件13设有容纳槽135,容纳槽135的槽口朝向出水部件12;卡接配合部131位于容纳槽135,卡接部121的至少部分伸入容纳槽135与卡接配合部131卡接。本实施例中,因过滤部件13朝远离出水部件12的方向凸起,使过滤部件13靠近出水部件12的方向形成容纳槽135,容器体11内的液体经过滤部133过滤后流至容纳槽135内,并由容纳槽135流向进水口122,容纳槽135的槽口包围进水口122,以保证流向出水部件12的水量。并且,卡接配合部131与卡接部121在容纳槽135内连接,减少卡接部121与卡接配合部131连接所占用的空间。
[0081]
具体地,如图7所示,卡接配合部131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孔131a和第二孔131b;该第一孔131a与第二孔131b为方孔,第一孔131a的宽度大于卡接部121的横截面的直径,第二孔131b的宽度小于卡接部121的横截面的直径,卡接部121的至少部分能够沿第二孔131b卡入第一孔131a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孔131a的宽度大于卡接部121的横截面的直径,卡接部121的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孔131b的宽度,该卡接配合部131具有一定弹性,卡接部121受力后挤压第二孔131b,使第二孔131b的宽度变大,并经第二孔131b进入第一孔131a内,且卡接部121进入第一孔131a后,第二孔131b恢复至初始形状,以使卡接部121卡在第一孔131a内。
[0082]
第一孔131a与第二孔131b也可以为圆孔,二者为圆孔时,即为第一孔131a的直径大于卡接部121的横截面的直径,第二孔131b的直径小于卡接部121的横截面的直径。该第一孔131a与第二孔131b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孔。
[0083]
其中,如图7所示,卡接配合部131还设有导向面131c,导向面131c设置于第二孔131b的外周,用于引导卡接部121进入第二孔131b。该导向面131c为斜面,与第二孔131b的外端面衔接,卡接部121能够沿导向面131c进入第二孔131b内,以减小第二孔131b的宽度过小,卡接部121不易进入的风险。
[0084]
进一步地,容器体11还设有过水孔112,出水部件12固定于过水孔112,以实现出水部件12与容器体11的固定连接,且能够保证出水部件12与容器体11连接处的密封性。
[0085]
出水部件12与容器体11可以为焊接固定,也可以一体成型等连接方式。
[0086]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部件13可拆卸的安装于容器体11,具体地,容器体11设有卡接部121,过滤部件13设有卡接配合部131,通过卡接配合部131与卡接部121卡接以实现过滤部件13与容器体11连接。并且,过滤部件13覆盖出水部件12的进水口122。
[008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