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竹缠绕管廊脱模机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脱模 缠绕 设备 产品 缠绕管
一种竹缠绕管廊脱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产品脱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竹缠绕管廊脱模机。



背景技术:

管廊是设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管线的市政设施,其集电力、通信、广电、燃气、给排水、热力等多种市政管线于一体,有效的利用了地下空间,节约地下空间资源,也杜绝了各专业管线分别不定期开挖,对道路通行和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彻底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早期,管廊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耗费材料多,建设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造价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

竹材料是可再生的绿色环保材料,近年来随着竹缠绕复合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386572u、cn106195464b、cn208886150u等),竹缠绕相关制品由于其制备成本低、制品性能良好、制备方法绿色环保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视,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基于此,本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廊,即利用竹材料制备的竹复合管廊(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9137967a、cn108018876b、cn204940337u等),竹复合管廊由于采用生物基材料,尤其是竹材料这种可再生的绿色环保材料,具有造价低、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的特点。

目前,竹复合管廊利用缠绕技术成形,其基本步骤是通过缠绕设备执行缠绕工序,然后在完成缠绕工序后实现管廊成品的脱模工序。由于竹复合管廊为大型缠绕制品,长度达到几十米,相比以往小型的竹复合管而言,其具有成品整体尺寸长、重量大的特点,故现有的脱模设备及工艺无法适用于管廊的脱模。因此,本领域有必要进行研究,以获得一种可适用于竹复合管廊(竹缠绕管廊)的脱模设备,从而实现管廊的有效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缠绕管廊脱模机,其通过设计带顶管机构、托管机构和脱模机构的脱模结构,可使得脱模时竹缠绕产品能被有效限位,保证模具有效、可靠的脱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竹缠绕管廊脱模机,其包括机架以及分设于机架两侧的托管机构和脱模机构,其中,机架上设置有顶管机构,该顶管机构用于在脱模时顶住竹缠绕管廊靠近机架的一端,托管机构用于支撑待脱模的竹缠绕管廊,脱模机构用于带动模具移动以将其从竹缠绕管廊中脱出,其靠近机架处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机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托管机构包括托管轨道以及与该托管轨道滑动配合的托管车,该托管车可沿托管轨道移动以实现位置的调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托管车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该底座上的托管单元,底座上安装有与托管轨道滑动配合的第一滚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托管单元包括托架和托板,托架上方安装托板,下方安装有与底座滑动配合的第二滚轮,托板连接有升降机构,以实现高度的调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托板为v形。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顶管机构包括伸缩缸和设置在该伸缩缸端部的顶板,该伸缩缸用于驱动顶板动作以调整其位置,该顶板用于在脱模时与竹缠绕管廊靠近机架一端的端部接触,进而顶住竹缠绕管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脱模机构包括组合式床身以及设置在该组合式床身上的脱模车,脱模车可沿组合式床身移动,以带动模具移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支撑机构上表面设置有辊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托管机构靠近机架处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管廊束节支撑机构,该管廊束节支撑机构的高度可调。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管廊束节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该支撑架上的v形支撑板。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顶管机构,可保证脱模时竹缠绕产品能被有效限位,使得模具有效、可靠的脱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可沿托管轨道移动的托管车,一方面可实现托管车位置的调整,进而实现托管机构对竹缠绕管廊支撑位置的调整,另一方面,在竹缠绕管廊放置在托管车上后,也可通过托管车的移动调整竹缠绕管廊的位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托管轨道滑动配合的第一滚轮,可实现托管车与托管轨道的滑动配合,便于托管车位置的快速调整。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可实现托管机构高度的调整,进而可实现竹缠绕管廊位置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将托板设计为v形,可适用于各种直径竹缠绕管廊的有效支撑。

5.本实用新型设置与顶板相连的伸缩缸,可通过伸缩缸伸缩杆的伸缩动作,调整顶板的位置,进而可保证顶板能有效挡住竹缠绕管廊端部管壁,保证脱模顺利有效进行。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组合式床身,可大大减小操作工程量,便于生产施工的顺利进行。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管廊束节支撑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脱模机不仅可以适用于竹缠绕管廊的脱模,同时还可适用于竹缠绕管廊与管廊束节的装配,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竹缠绕管廊脱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机架,2-托管机构,3-顶管机构,4-脱模机构,5-支撑机构,21-托管轨道,22-托管车,23-底座,24-第一滚轮,25-托架,26-托板,27-第二滚轮,31-伸缩缸,32-顶板,41-组合式床身,42-脱模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竹缠绕管廊脱模机,其包括机架1以及分设于机架1两侧的托管机构和脱模机构,其中,机架1可以为龙门架,其上设置有顶管机构,该顶管机构用于在竹缠绕管廊脱模时顶住竹缠绕管廊靠近机架1的一端,托管机构用于支撑待脱模的竹缠绕管廊,脱模机构用于带动模具移动以将模具从竹缠绕管廊中脱出,该脱模机构靠近机架1处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机构5。

如图2所示,托管机构包括托管轨道21以及与该托管轨道21滑动配合的托管车22,托管车22用于支撑待脱模的竹缠绕管廊,托管车22可沿托管轨道21移动(以图1为例,可沿托管轨道21左右移动)以实现位置的调整,进而实现对竹缠绕管廊支撑位置的调整,同时也可以调整其上竹缠绕管廊的位置。进一步的,托管车22包括底座23以及安装在底座23上的托管单元,底座23上安装有与托管轨道21滑动配合的第一滚轮24,第一滚轮24可由外部动力源驱动,譬如电机驱动,进而实现托管车22整体的位置调整。更进一步的,托管单元包括托架25和托板26,托架25的上方安装托板26,下方安装有与底座23滑动配合的第二滚轮27,托板26连接有升降机构,以实现高度的调整。为了保证支撑的可靠性,托管单元可设置多组,优选设置两组,为了适应各种直径竹缠绕管廊的支撑,托板26的支撑面设计为v形。

脱模时,带模具的竹缠绕管廊放置在托管机构上,模具靠近机架的一端与脱模机构相连,通过脱模机构的动作将模具从竹缠绕管廊中脱出,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模具无法脱出,需要设计一限位阻挡机构,以限制竹缠绕管廊移动。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顶管机构,并将其安装在机架1上,优选的可设置四组顶管机构,使其安装在机架1的四周,通过顶管机构位置的调整,可使其刚好与竹缠绕管廊的端面接触,以对竹缠绕管廊进行阻挡。

如图3所示,顶管机构包括伸缩缸31(例如液压缸、气缸等)和设置在该伸缩缸31端部的顶板32,该伸缩缸31可通过伸缩动作调整顶板32的位置,该顶板32用于在脱模时与竹缠绕管廊靠近机架一端的端部接触,进而顶住竹缠绕管廊。为了保证阻挡效果,顶板32优选由金属板制成,且其形状与待脱模的竹缠绕管廊管壁相适应,即将顶板设计为弧形,弧形板的内外径与竹缠绕管廊的内外径相同,以保证脱模时,顶板刚好可以挡住竹缠绕管廊的管壁。

如图4所示,脱模机构包括组合式床身41以及设置在该组合式床身41上的脱模车42,脱模车42可沿组合式床身41移动,以带动模具移动。具体的,脱模车42可由外部动力源(例如电机)驱动,以实现沿组合式床身41移动,外部动力源可通过齿轮和链条与脱模车实现驱动连接,也可在脱模车上安装滚轮,通过外部动力源驱动滚轮动作,实现脱模车的移动,具体的驱动方式在此不赘述,任何可驱动脱模车沿床身移动的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脱模车42可与模具或竹缠绕管廊实现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选择,在此不赘述。

具体的,组合式床身41由多段相同结构的床身拼装而成,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竹缠绕管廊为大型缠绕制品,其长度较长,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因此所需的模具长度也较长,为了保证模具的顺利脱出,床身的长度需至少大于模具长度,如果床身为一体结构,会大大增加工程难度,且对操作空间有较高要求,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组合式床身结构,通过将其分成多个床身单元,独立加工每一单元,再将各单元拼装组合获得床身整体,如此可大大减小工程难度,也便于操作和加工。如图4所示,组合式床身41由三段床身单元组合而成,分别为第一床身单元、第二床身单元、第三床身单元,当然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床身单元的数量。

进一步的,模具的一端与脱模车42相连,另一端在脱出后由支撑机构5支撑,为了便于模具的传送运输,支撑机构5上表面(即支撑面)上设置有辊轮。

工作时,首先,将待脱模的竹缠绕管廊吊装至托管机构上,然后调整顶管机构与托管机构的位置,使顶管机构与竹缠绕管廊靠近机架一端的端面接触,然后将脱模车42与模具相连,脱模车带动模具沿竹缠绕管廊的轴向运动(以图1为例,脱模车带动模具从左往右动作)以将模具从竹缠绕管廊中脱出,此时竹缠绕管廊由顶管机构顶住,不会随模具一同移动,脱出的模具有支撑机构支撑。

竹缠绕管廊在使用时,各管廊之间通过管廊束节连接,以往都是在竹缠绕管廊脱模后,将竹缠绕管廊运输至指定地点另行通过其他设备进行束节与管廊的连接。而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设备不仅可以用于实现竹缠绕管廊的脱模还可以实现管廊与管廊束节的连接。具体的,在托管机构靠近机架处设置管廊束节支撑机构,用于管廊束节的支撑,该管廊束节支撑机构的高度可调,以实现管廊束节高度的调整,该管廊束节支撑机构为可拆卸的,当脱模机用于竹缠绕管廊脱模时,将管廊束节支撑机构拆下即可,当用于管廊装配时,在托管机构靠近机架处安装上管廊束节支撑机构即可。进一步的,管廊束节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该支撑架上的v形支撑板。

使用时,脱模后的竹缠绕管廊由托管机构支撑,将管廊束节放置在管廊束节支撑机构上,由管廊束节支撑机构支撑,调整管廊束节支撑机构的高度,使管廊束节与竹缠绕管廊同心,调整顶管机构顶板位置,使其与管廊束节靠近脱模机构的一端接触,将脱模机构与竹缠绕管廊相连,该脱模机构带动竹缠绕管廊沿其轴向移动(以图1为例,脱模车带动竹缠绕管廊从左往右动作),以将竹缠绕管廊靠近机架的一端装入管廊束节中,实现管廊与束节的安装。当要用于竹缠绕管廊脱模时,将管廊束节支撑机构拆下即可。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模机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不仅适用于大型竹缠绕管廊的快速有效脱模,同时还适用于竹缠绕管廊与管廊束节的线上装配,避免管廊束节后续的安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一机两用,节约设备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