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能力 强电 电刨机 讲是排屑
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刨机,具体讲是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刨机其结构一般包括电刨机主体,电刨机主体具有由左右分布的两个风管组成的导风管,电刨机主体内设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一位于电刨机主体外侧的导风板,导风管内具有狭长的进风口,导风板内的风会从进风口进入到导风管内,这种结构的电刨机在使用时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清除木屑的出风口太小,风的流向在导风管内过度旋转,导致木屑容易大量堆积在导风管内造成堵塞;进风时存在风力损耗,损耗有待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包括电刨机主体,电刨机主体具有由左右分布的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组成的导风管,导风管内安装有挡风板,电刨机主体内设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一固定于电刨机主体外侧的导风板,第一风管内具有与导风板连通的导风腔,导风腔上端具有与导风管内部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风管的下端一侧具有与进风口、导风腔连通的豁口,豁口位于进风口一侧;导风板内侧具有与导风腔连通且呈流线型的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管内具有第一挡条,第二风管下端具有第二挡条,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相邻设置,第一挡条、第二挡条与第一风管内壁之间形成进风口,豁口位于第二挡条一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一个豁口,能够引导大排量的风吹出,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堵塞;通过呈流线型的流道的设置,能够在进风时减少风力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电刨机主体,2—导风管,21—第一风管,211—导风腔,2111—进风口,212—第一挡条,22—第二风管,221—第二挡条,2211—豁口,3—挡风板,4—风机,5—导风板,51—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包括电刨机主体1,电刨机主体1具有由左右分布的第一风管21和第二风管22组成的导风管2,导风管2内安装有挡风板3,电刨机主体1内设有风机4,风机4的出风口连通有一固定于电刨机主体1外侧的导风板5,第一风管21内具有与导风板5连通的导风腔211,导风腔211上端具有与导风管2内部连通的进风口2111。

如图2—图4所示,第二风管22的下端一侧具有与进风口2111、导风腔211连通的豁口2211,豁口2211位于进风口2111一侧。第一风管21内具有第一挡条212,第二风管22下端具有第二挡条221,第一挡条212和第二挡条221相邻设置,第一挡条212、第二挡条221与第一风管21内壁之间形成进风口2111,豁口2211位于第二挡条221一侧。通过增设一个豁口2211,能够引导大排量的风吹出,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风管2内部堵塞。

如图5所示,导风板5内侧具有与导风腔211连通且呈流线型的流道51。通过呈流线型的流道51的设置,能够在进风时减少风力损耗。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包括电刨机主体,电刨机主体具有由左右分布的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组成的导风管,导风管内安装有挡风板,电刨机主体内设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一固定于电刨机主体外侧的导风板,第一风管内具有与导风板连通的导风腔,导风腔上端具有与导风管内部连通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管的下端一侧具有与进风口、导风腔连通的豁口,豁口位于进风口一侧;导风板内侧具有与导风腔连通且呈流线型的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内具有第一挡条,第二风管下端具有第二挡条,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相邻设置,第一挡条、第二挡条与第一风管内壁之间形成进风口,豁口位于第二挡条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屑能力强的电刨,包括电刨机主体,电刨机主体具有由左右分布的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组成的导风管,导风管内安装有挡风板,电刨机主体内设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一固定于电刨机主体外侧的导风板,第一风管内具有与导风板连通的导风腔,导风腔上端具有与导风管内部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风管的下端一侧具有与进风口、导风腔连通的豁口,豁口位于进风口一侧;导风板内侧具有与导风腔连通且呈流线型的流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豁口,能够引导大排量的风吹出,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堵塞;通过呈流线型的流道的设置,能够在进风时减少风力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威兰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