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与流程

2021-10-19 20: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逐级 表面 渐进 吸附 原子

技术特征:
1.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针对某二维电极材料x,确定材料的表面类型并导入结构文件;对结构文件进行优化,当真空层厚度达到以上且方向在z轴,对结构文件进行弛豫计算,获得稳定的表面结构文件,并输出该稳定结构文件的总能量e(xli
x
)
num
;x表示当前结构文件中吸附的li原子数量;num表示为x个li原子构建的结构库中对应的当前结构文件的编号;然后,获取二维材料x表面所有可能的n个吸附位点,将一个li原子吸附到其中一个吸附位点上,每个吸附位点对应一种结构文件,所有吸附位点对应的n个结构文件形成了结构库;更新li原子的吸附个数x=x 1,批量导入结构库中的n个结构文件,重复进行高通量弛豫计算,直到结构库中n个结构文件计算完毕;筛选总能量e(xli
x
)
num
的最低值,并计算该最低值对应的平衡电压;接着,在此最低值对应的稳定结构的基础上逐级继续吸附第二个、第三个li原子
……
直到满足平衡电压小于0或吸附位点达到满吸附;最后,输出所有平衡电压值,绘制理想电压曲线,得到li吸附中间相的形成能,li吸附阈值,以及理论容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确定材料x的表面类型具体为:判断材料x的表面是否为确定的组成,如果是,将这一确定表面的结构文件导入;否则,x表面的组成复杂,表面原子排布不确定,存在多种表面结构,需并行导入对应的一系列结构文件,进行后续计算处理;结构文件包括:元素种类、各元素原子总数、超胞基矢大小及各原子坐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优化是指:当z轴不是真空层的方向,则调整基矢使真空层在z轴方向;当真空层厚度小于则增大真空层的大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x初始表面还未吸附li原子,驰豫时,x是0,构建的结构库中只含初始二维材料对应的结构文件;对垂直于二维材料的z方向的基矢不进行弛豫。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位点根据材料自身的材质与特性人为判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i原子吸附到表面在结构文件中表现:li原子个数加一,同时,加入的li原子位于原二维材料z方向上方,且与近邻二维材料原子之间距离不大于两原子半径之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电压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是法拉第常数,e(li)表示单个li原子在体相下的能量;通过带入x

1个li原子的最低能量和x个li原子的最低能量,得到x个li原子吸附下的
平衡电压值。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级吸附li原子的过程为:在此最稳定结构文件的基础上继续吸附另一个li原子a,根据吸附位点构建li原子a可能存在的吸附结构库;即除已吸附li原子的位点外,其余所有吸附位点结构的构建;重复将li原子a构建的结构库中所有结构文件都进行弛豫计算,得到各自对应的总能量,并选择最低值及对应的平衡电压;直至平衡电压小于0或者最稳定结构文件的吸附点全部吸满,则停止计算,此时吸附的li原子数为m,材料x表面最大li吸附容量m=m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x的形成能计算公式为:e
f
(xli
x
)=e(xli
x
)

(x/m)e(xli
m
)

(1

x/m)e(x)其中,e(xli
x
)表示材料表面吸附x个li原子输出的总能量,e(xli
m
)表示材料表面吸附m个li原子输出的总能量,e(x)表示二维材料x驰豫后输出的总能量;理论容量c
a
的计算公式为:其中,z
a
是吸附元素的化合价数,m
x
对应材料x的分子量,m
a
对应li原子的分子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逐级渐进吸附Li原子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属于材料表面领域,针对某材料,当真空层足够厚且方向在z轴进行弛豫计算,输出总能量。接着,对新吸附Li原子,每个吸附位点对应一个结构文件,由此构成结构库,批量导入所有结构文件,重复高通量的驰豫计算,输出各结构文件对应的总能量,从中选择最小值对应的结构作为最稳定结构,计算其平衡电压。当平衡电压大于0或吸附位点未达到满吸附,在最低能量结构的基础上继续吸附另一个Li原子,构建吸附结构库并重复驰豫计算;逐级添加直到满足条件,利用所有平衡电压值,绘制理想电压曲线,得到Li吸附中间相的相对形成能,Li吸附阈值以及理论容量等。本发明对新材料设计提供有利的帮助。提供有利的帮助。提供有利的帮助。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丰 谷艺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