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1: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场 射频 是非 物理 治疗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物理治疗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


背景技术:

2.目前,热疗技术在各种疾病的临床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如胃癌、肺癌、胰腺癌等,其可分为生物热疗和物理热疗两种类型。生物热疗是利用微生物感染引起患者自我发烧;物理热疗是利用物理方法产生热疗效果,主要是通过在患者身体的浅表或深部直接产生热量达到治疗目的,例如使用红外线、微波或射频等技术手段,使相应的物理能在体内转变成热能,从而使身体内部温度升高达到治疗目的。但这些方法在应用于人体时,因这些物理能量在进入人体后被快速衰减而不能使人体深处的患病部位达到有效的治疗温度。基于上述原因,红外和微波适宜应用于体表或介入体内加热,而射频能量因工作波长较长、穿透深度较大,适用于对深度体内患病部位进行加热治疗,属于内透热。
3.目前的射频热疗设备多数属于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是通过将射频能量作用于机体后,组织中的电解质离子随着频率的高速移动形成传导电流,电介质微粒做高速转动,形成位移电流;电流在组织中的耗损转变为热,即机体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这种方法在应用于机体时,机体组织温度明显升高,不同的人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在10分钟左右。但是,有的患者需要较长的热疗时间,这就需要患者在到达耐受极限之后停止一段时间热疗,待体温降下来后再次进行热疗;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还影响热疗效果,另外,整体的热疗时间还会被拉长,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会引起机体组织温度明显升高且可延长热疗时间的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包括射频功率源和一个用于供患者置于其中的谐振腔,所述的谐振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射频发射单元,所述射频功率源通过馈电分支网络将产生的射频能量传输至射频发射单元;所述的谐振腔内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射频发射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患者体温并控制射频发射单元的输出功率。
6.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plc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射频发射单元均与plc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谐振腔内患者体温,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单元,所述plc控制单元用于实时控制射频发射单元的输出功率。
7.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检测单元为远红外温度检测器。
8.作为优选,所述的射频发射单元为一个呈封闭环形设置的射频发射单元。
9.作为优选,所述的射频发射单元的数量为八个,呈环形且均匀间隔分布在谐振腔内。
1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具有以下优点:
11.通过温度检测单元的实时监测及plc控制单元的控制调节,使射频发射单元在小功率工作时,不足以引起被作用机体组织温度明显升高的条件下,仍能引起组织中的电解质离子和电介质微粒做高频震荡,这些震荡的微粒相互作用,进而引起组织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起到热疗效果。这种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不会引起机体组织温度快速升高,因此可以延长机体的热疗时间,使患者在耐受温度内能够连续不间断的进行热疗,提高热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另外,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还具有缓解慢性疼痛、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的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谐振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谐振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采用了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和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的组织升温图。如图所示:
17.1、射频功率源,2、谐振腔,3、射频发射单元,4、馈电分支网络,5、温度控制系统,6、温度检测单元,7、plc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术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区分各部件的名称,并没有主次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
2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包括射频功率源1和一个用于供患者置于其中的谐振腔2,谐振腔2内设有一个呈封闭环形设置的射频发射单元3,所述射频功率源1通过馈电分支网络4将产生的射频能量传输至射频发射单元3;谐振腔2内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5,温度控制系统5与射频发射单元3连接,用于检测患者体温并控制射频发射单元3的输出功率。
23.温度控制系统5包括温度检测单元6(例如远红外温度检测器)和plc控制单元7,温度检测单元6、射频发射单元3均与plc控制单元7电性连接;温度检测单元6用于检测谐振腔2内患者体温,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单元7,plc控制单元7用于实时控制射频发射单元3的输出功率。
24.如图5所示,图表为采用了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和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的
人体组织升温图。a代表采用了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的人体组织升温曲线,b代表采用了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的人体组织升温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了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热疗的人体组织升温速度远低于采用了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仪热疗的人体组织升温速度,由于没有引起机体组织温度明显升高,所以可维持较长的热疗时间,从而使患者在耐受温度内能够连续不间断的进行热疗,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5.通过温度检测单元6的实时监测及plc控制单元7的控制调节,使射频发射单元3在小功率工作时,不足以引起被作用机体组织温度明显升高的条件下,仍能引起组织中的电解质离子和电介质微粒做高频震荡,这些震荡的微粒相互作用,进而引起组织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起到热疗效果。这种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不会引起机体组织温度快速升高,因此可以延长机体的热疗时间,使患者在耐受温度内能够连续不间断的进行热疗,提高热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另外,非热效应电场射频热疗还具有缓解慢性疼痛、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的作用。
26.谐振腔2包括一个可封闭的金属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两个串列的管状导体,两个管状导体之间具有缝隙,每个管状导体一端分别和金属外壳底面完全电接触,射频发射单元3(例如馈电器)安装在金属外壳内;此处为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1020096a,名称为“水平电场射频热疗仪”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内容,故不做详细描述。以上所述的plc控制单元7也为现有技术,故此处不作详细描述。
27.实施例二:
28.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相同,区别点仅在于,谐振腔2内设有八个射频发射单元3,呈环形且均匀间隔分布在谐振腔2内。这样可以使谐振腔2内激励的场比较均匀,使机体在多个方位都能受到良好的热疗效果。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