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1: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氧气 器具 供给 装置 伤口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氧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控制细菌的生长与扩散;同时由于伤口周边毛细血管的破坏造成细胞缺氧不利于细胞再生;而外部给氧有利于细胞的再生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
3.传统的管道给氧装置不利于病人的活动,采用供氧敷料则供氧时间较短,同时频繁的更换易导致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水分和空气中的病菌也易进入到伤口处,影响到伤口的愈合速度,需要一种新型的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管道给氧装置不利于病人的活动,采用供氧敷料则供氧时间较短,同时频繁的更换易导致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水分和空气中的病菌也易进入到伤口处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包括固定板、防护气囊、固定卡扣、固定片和换气机构,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外壁,所述固定片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黏力贴,所述防护气囊的一端通过连接层与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气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且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卡扣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用于对固定板内部进行给氧的换气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通过换气机构能够加快固定板内部的气体流通。
8.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进气管、连接绳、固定塞,所述固定板内部留有空腔,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壁,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塞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塞与所述进气管相适配,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空腔相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口。
9.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换气孔,所述连接管卡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与所述插接口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插接管与所述防护气囊的底端间留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可设置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内部设置有可产生氧气的氧化剂,该氧化剂可以是能够产生氧气的过碳酸钠等物质,保护膜的内部还设置有催化剂。
11.优选的,所述防护气囊内壁的上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防护气囊的
底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换气口,防护气囊中的气体可以通过换气口与固定板内部进行流通。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外壁设置有用于对纱布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弹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将纱布与保护膜分开放置,能够便于更换,防止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外壁开设有矩形通气槽,且所述矩形通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通气滤网。
14.(三)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防护气囊一方面能够对外界起到隔绝效果,防止水分和空气中的病菌进入到固定板的内部,另一方面在触碰到防护气囊处时,防护气囊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对伤口处产生过大的压力,对病人的伤口处起到保护作用。
16.(2)本发明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防护气囊能够促使保护膜内部的气体流通,加快了伤口处附近的气流流通,加强了给氧效果。
17.(3)本发明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便于对保护膜进行更换,防止保护膜中氧气耗尽频繁更换导致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18.(4)本发明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氧气能够从通气管中进入到连接管中,再通过连接管底部的换气孔进行均匀的给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20.图2为本发明a处的结构放大图;
21.图3为本发明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的底部结构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23.图5为本发明b处的结构放大图;
24.图6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更换的给氧层结构剖视图;
25.图7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给氧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26.其中,固定板

1、防护气囊

2、固定卡扣

3、固定片

4、推手

5、滑动板

6、进气管

7、连接绳

8、固定塞

9、黏力贴

10、连接管

11、固定板

12、通气管

13、第一连接弹簧

14、换气口

15、插接管

16、第二连接弹簧

17、保护膜

18、氧化剂

19、氧气罐

20、控制阀

21、通气软管

22、连接头

23。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如图1

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包括固定板1、防护气囊2、固定卡扣3、固定片4和换气机构,固定片4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的底端外壁,固定片4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黏力贴10,防护气囊2的一端通过连接层与固定板1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防护气囊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3,且固定板1的顶端外壁开设有与固定卡扣3相适配的卡接槽,用于对固定板1内部进行给氧的换气机构设置在固定板1的内部,通过换气机构能够加快固定板1内部的气体流通。
30.本发明中,换气机构包括进气管7、连接绳8、固定塞9,固定板1内部留有空腔,进气管7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的顶端外壁,连接绳8的一端与固定塞9固定连接,连接绳8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固定塞9与进气管7相适配,固定板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板1空腔相连通的通气管13,通气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口。
31.本发明中,换气机构还包括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底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换气孔,连接管11卡接在固定板1的内壁,连接管11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插接管16,插接管16与插接口相适配。
32.本发明中,插接管16与防护气囊2的底端间留有安装腔,安装腔中可设置有保护膜18,保护膜18的内部设置有可产生氧气的氧化剂19,该氧化剂可以是能够产生氧气的过碳酸钠等物质,保护膜的内部还设置有催化剂。
33.本发明中,防护气囊2内壁的上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14,防护气囊2的底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换气口15,防护气囊2中的气体可以通过换气口15与固定板1内部进行流通。
34.本发明中,固定板1的底端外壁设置有用于对纱布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弹簧17和固定板12,固定板12与固定板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第二连接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与固定板12固定连接,通过将纱布与保护膜18分开放置,能够便于更换,防止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35.本发明中,固定板1的两侧外壁开设有矩形通气槽,且矩形通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6,滑动板6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手5,滑动板6的一端设置有通气滤网。
36.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拉动固定板12,将纱布固定在固定板12与固定板1间的缝隙,固定板12在第二连接弹簧17的作用下能够对纱布进行固定,通过黏力贴10可以将固定片4固定在病人的伤口附近,防护气囊2具有缓冲作用,一方面能够对外界起到隔绝效果,防止水分和空气中的病菌进入到固定板1的内部,另一方面在触碰到防护气囊2处时,防护气囊2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对伤口处产生过大的压力,对病人的伤口处起到保护作用,在病人需要外出走动时或在不便使用便携式给氧装置时,可以将固定卡扣3从固定板1上取下,此时防护气囊2能够从固定板1上翻动出,可以将保护膜18放置在防护气囊2与连接管11的间隙中,便于对保护膜18进行更换,防止保护膜18中氧气耗尽频繁更换导致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氧化剂19中的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提高伤口处的氧气浓度,提高了伤口的愈合效率,同时病人在外出活动时,可以推动推手5,使得固定板1内部的空腔与外界相连通,肌肉的活动和第一连接弹簧14的拉力能够带动防护气囊2发生形变,从而使得防护气囊2中的气压发生变化,防护气囊2中的气体在通过换气口15进入到固定板1下方时,能够促使保护膜18内部的气体流通,防护气囊2产生负压时,能够将纱布处的气体吸入
至连接管11中,再通过通气管13排出外界,加快了伤口处附近的气流流通,加强了给氧效果,在病人处于病房时,可以将滑动板6复位,再将固定塞9从进气管7上取下,此时能够将连接头23与进气管7相插接,通过控制阀21能够控制氧气罐20向通气软管22的供氧浓度,氧气能够从通气管13中进入到连接管11中,再通过连接管11底部的换气孔进行均匀的给氧。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