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组合式行李箱及其组合单元的制作方法

2021-09-17 21: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行李箱 拉链 组合式 更换 轻易地


1.本发明为一种行李箱,特别是一种组合式行李箱,能够轻易地更换拉链。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行李箱在结构上包含有一第一箱壳、一第二箱壳与一拉链,第一箱壳具有一第一口缘,第二箱壳具有一第二口缘,拉链是设于第一口缘与第二口缘之间,让使用者能通过拉开拉链而打开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进而取用行李箱内部的行李。
3.传统的行李箱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其拉链可能会有损坏的状况而需要更换。然而传统的行李箱是以车缝的方式将拉链固定于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上,而且拉链的边缘可能还黏附有黏胶,使拉链能更稳固地黏附于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但在上述的情况下,拉链的更换将相当费时与麻烦,因而尚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乃在于针对现有的行李箱的缺失进行改良,进而提出一种崭新的行李箱,其组合单元是可容易地被更换。
5.缘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行李箱,其包含有一第一箱壳、一第二箱壳与一组合单元。其中,第一箱壳具有一第一壳壁,以及由上述第一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一环状口缘。第二箱壳具有一第二壳壁,以及由该第二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二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二环状口缘。组合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二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一拉链单元与一第二拉链单元。上述第一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一自由端与一第一拉链端,上述第一自由端是连接于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一端。第二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二自由端与一第二拉链端,第二自由端连接第二无接缝环状件,并且第一拉链端与第二拉链端可相互炼合。其中,上述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上述第一箱壳的第一环状口缘,并且上述第二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上述第二箱壳的第二环状口缘。
6.藉此,当行李箱的组合单元(特别是第一或第二拉链单元损坏时,维修工人便能轻松地将整个组合单元从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拆卸而出,之后将新的一组组合单元重新地组装于第一箱壳的第一环状口缘以及第二箱壳的第二环状口缘。如此,即可完成行李箱的维修作业。整体维修作业是相当地简易且有效率。另外,行李箱的使用者在遇到组合单元损坏时,也只需更换组合单元而不需要重新购置新的行李箱,行李箱的使用者遂能节省金钱花费。
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8.图1是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立体图;
9.图2是图1的分解图;
10.图3是实施例的组合单元的立体放大图;
11.图4是图1的局部立体剖视图,其省略绘示第一箱壳;以及
12.图5与图6是图1于不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13.其中,附图标记:
14.1行李箱
15.10:第一箱壳
16.11:第一壳壁
17.12:第一容纳空间
18.13:第一环状口缘
19.14:定位孔
20.20:第二箱壳
21.21:第二壳壁
22.22:第二容纳空间
23.23:第二环状口缘
24.24:定位孔
25.30:组合单元
26.31:第一无接缝环状件
27.311:第一连接带
28.32:第一嵌合部
29.33:第二无接缝环状件
30.331:第二连接带
31.34:第二嵌合部
32.35:内墙
33.36:外墙
34.37:插槽
35.38:定位柱
36.381:螺孔
37.39:缺口
38.41:第一拉链单元
39.411:第一自由端
40.412:第一拉链端
41.42:第二拉链单元
42.421:第二自由端
43.422:第二拉链端
44.43:拉链头
45.44:第三拉链单元
46.45:第四拉链单元
47.b:交界
48.s:开缝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50.以下藉由所列举的若干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本说明书内容所提及的“上”、“下”、“内”、“外”、“顶”、“底”等方向性形容用语,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主张范围的用意。
51.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52.如图1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行李箱1,其包含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箱壳10与一第二箱壳20与一组合单元30,其中:
53.如图2所示,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一箱壳10在结构上具有一第一壳壁11,以及由第一壳壁11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纳空间12与一第一环状口缘13。第二箱壳20具有一第二壳壁21以及由第二壳壁21所界定的一第二容纳空间22以及一第二环状口缘23第一容纳空间12与第二容纳空间22用来放置行李。在通常的情况下,第一壳壁11与第二壳壁21的底部会设有轮组(图未示出)以支撑行李箱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箱壳10还设有一拉杆(图未示出)以供使用者拉动行李箱1。第一箱壳10于靠近第一环状口缘13的部位与第二箱壳20于靠近第二环状口缘23的部位都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4,24。
54.请参考图3至图5。组合单元30是呈环形,其结构上包含有一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一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一第一拉链单元41与一第二拉链单元42。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是邻接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并且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之间具有一开缝s。第一拉链单元4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自由端411与一第一拉链端412,第二拉链单元42具有相对的一第二自由端421与一第二拉链端422。以图5的图面作为方向基准,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的左侧设有第一嵌合部32且右侧设有一第一连接带311,第二固定件33的右侧设有一第二嵌合部34且左侧设有一第二连接带331。请回到图4与图5,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还具有一第一连接带311,第一连接带311邻接第一嵌合部32,第二连接带331邻接第二嵌合部34。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嵌合部32与第二嵌合部34都具有一内墙35、一外墙36以及一插槽37定义于该外墙36与该内墙35之间,第一箱壳10的第一环状口缘13是嵌合于第一嵌合部32的插槽37,且第二箱壳20的第二环状口缘23是嵌合于第二嵌合部34的插槽37。第一嵌合部32是完整地围绕第一环状口缘13,并且第二嵌合部34是完整地围绕第二环状口缘23(见图4)。由于第一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1,33是通过各自的嵌合部32,34而完整地围绕第一与第二环状口缘13,23,使行李箱1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组合单元30不容易从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脱落。外墙36的宽度小于内墙35的宽度,内墙35设有若干个缺口39。外墙36稍具可挠性并可在外力作用下作些许的弹性变形,外墙36的内侧面设有若干个定位柱38(定位柱38的数量与缺口39的数量相等),各定位柱38的末端设有螺孔381。各个定位柱38是一对一地向内凸向对应的该等缺口39的其中之一,并且各个定位柱38通过对应的该等定位孔14,24的其中之一。藉此,组合单元30能分别通过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而可拆卸地固接于第一箱壳10的第一环状口缘13以及第二箱壳20的第二环状口缘23,并在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的定位孔14,24以及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的定位柱38的共同作用下,达成精准定位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的效果(见图4与图6),并且维修工人能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固定第一箱壳10与第一无接缝环
状件31(第二箱壳20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亦若是)。第一拉链单元4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自由端411与一第一拉链端412,第二拉链单元42具有相对的一第二自由端421与一第二拉链端422。第一自由端411黏接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的第一连接带311,第一拉链端412设有一组炼齿,第二自由端421黏接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的第二连接带331,第二拉链端422设有另一组炼齿,二组炼齿之间设有一组拉链头43,通过该组拉链头43,能使第一拉链单元41与第二拉链单元42的第一与第二拉链端412,422可彼此相互炼合或相互分离,第一拉链单元41与第二拉链单元42的交界b(即炼齿的炼合处)是对应于开缝s,开缝s的大小可随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的开启的程度而变大或变小。另外,行李箱1的组合单元30还包含有一第三拉链单元44与一第四拉链单元45,第一拉链单元41与的三拉链单元44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带311的相对二侧,第二拉链单元42与第四拉链单元45分别位于第二连接带331的相对二侧。第一拉链单元41、第一连接带311与第三拉链单元44三者是车缝为一体,第二拉链单元42、第二连接带331与第四拉链单元45三者亦是车缝为一体,如此不仅可更牢固地固定第一与第二拉链单元41,42,第三与第四拉链单元44,45也能后续和设有炼齿的内衬布相炼合(图未示出)。
55.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是可以采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或尼龙(nylon)等材料所制成,一方面可以让组合单元30整体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能便于将各拉链单元41,42,44,45和第一连接带311或第二连接带331车缝为一体。另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指称的「可拆卸地固定」是指第一箱壳10与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的固定或拆卸的过程中(第二箱壳20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亦若是),无须对第一箱壳10或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进行破坏,即可进行二者的拆卸或组装。例如以车缝的方式固定第一箱壳10与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会在第一箱壳10产生孔洞,或者是以黏胶黏接第一箱壳10与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时,于拆卸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第一箱壳10或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的毁损。
56.在实际使用的状况下,当行李箱1的组合单元30(特别是第一或第二拉链单元41,42)损坏时,维修工人(或行李箱1的使用者)可首先旋松各定位柱38上的螺丝,接着对定位柱38施力以使定位柱38脱离第一箱壳10或第二箱壳20的定位孔14,24,维修工人便能轻松地将组合单元30从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拆卸而出。之后维修工人只需取出新的一组组合单元并将其重新地固定于第一箱壳10的第一环状口缘13以及第二箱壳20的第二环状口缘23。如此,即可完成行李箱1的维修作业。整体维修作业是相当地简易且有效率。另外,行李箱1的使用者在遇到组合单元30毁损时,也只需更换组合单元30而不需要重新购置新的行李箱1,行李箱1的使用者遂能节省金钱花费。
57.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