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压缩机用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3: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压缩机 排气 零部件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缩机用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2.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压缩机分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直线压缩机等。
3.但是,现有的压缩机排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体处于高速流动,在排气装置内部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同时进入排气装置内部的气体在动能转化下产生较大的热量,一方面易对装置本体产生损坏,另一方面使用者触摸时易发生烫伤的危险,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压缩机用排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用排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压缩机排气装置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大以及热量较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用排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排热腔,所述排热腔的内部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由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组成,且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之间,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安装有第一降噪环,所述第三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安装有第二降噪环,所述第一降噪环与第二降噪环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风孔,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设置有进风管,且进风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外壳的一端,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且出风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排风管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换热管。
6.优选的,所述第一降噪环与第二降噪环靠近进风管的一端均设置有圆弧部,且圆弧部分别与第一降噪环与第二降噪环为一体结构,所述风孔的内部设置有阻风片,阻风片设置有七个,且阻风片与风孔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内部设置有降噪腔,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有阻挡环,且阻挡环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阻挡环的所在平面与第二管体所在平面之间小于九十度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8.优选的,所述第一降噪环和第二降噪环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环,所述第一管体靠近第一降噪环的一端、第二管体的两端和第三管体靠近第二降噪环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槽,且安装环与螺纹槽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盖,且固定盖与外壳通过螺栓固定。
9.优选的,所述环形换热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密封固定有冷却液箱,所述环形换热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密封固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冷却液箱通过连接管密封固定。
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吸音棉,且吸音棉与外壳粘连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风管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降噪环,第一降噪环靠近进风管的一端设置有圆弧部,在高速气流进入第一管体时,一部分气体通过第一降噪环中心的风孔进入至第二管体,另一部分气体在接触至圆弧部,顺着弧面发生180
°
转动,呈反向回流,回流过程中与后方进入的气体产生对流,对流下能够对气体的流速进行降低,气体流速降低,动能转化效率以及噪音均得到下降,一部分的气体进入至第二管体中的降噪腔后,降噪腔的内壁设有若干个阻挡环,阻挡环呈一定角度倾斜,令气体在降噪腔内部的流动方向变得复杂,从而再次削弱了气体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降低了噪音的产生,通过第一降噪环、第二降噪环和阻挡环的设置,能够对高速流动的气体进行降噪,以及降低动能转化效率,避免整体温度过高。
13.2、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管采用组合式结构,对排风管进行组装时,将第一降噪环和第二降噪环一端的安装环以螺旋转动的方式固定于第二管体内部的螺纹槽中,在螺纹配合下使得第二管体、第一降噪环和第二降噪环连接为一个整体,之后将第一管体与第一降噪环通过安装环和螺纹槽配合进行固定,同理对第三管体和第二降噪环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排风管的安装,之后将组装完成后的排风管放置于外壳的内部,使得环形换热管包裹于排风管的外部,放置后,关闭固定盖,使用螺栓进行加固密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灵活地对整体进行组装或者拆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与排风管之间设置有排热腔,排热腔的内部设置有包裹于排风管外部的环形换热管,排风管内部气体的流动下产生热量时,热量通过排风管传递至排热腔,开启循环泵,将冷却液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加压,使其在环形换热管中进行循环流动,在此过程中,与排热腔内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高温通过环形换热管中的冷却液带出,从而降低了外壳内部的温度,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避免使用者触摸时发生烫伤的危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管立体爆炸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环侧视图。
19.图中:1、外壳;2、固定盖;3、进风管;4、出风管;5、排热腔;6、吸音棉;7、排风管;8、环形换热管;9、第一降噪环;10、进水管;11、出水管;12、冷却液箱;13、循环泵;14、圆弧部;15、风孔;16、阻风片;17、降噪腔;18、阻挡环;19、第一管体;20、第二管体;21、第三管体;22、第二降噪环;23、安装环;24、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压缩机用排气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排热腔5,排热腔5的内部安装有排风管7,排风管7由第一管体19、第二管体20和第三管体21组成,且第二管体20位于第一管体19和第三管体21之间,第一管体19与第二管体20之间安装有第一降噪环9,第三管体21与第二管体20之间安装有第二降噪环22,第一降噪环9与第二降噪环2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风孔15,排风管7的一端设置有进风管3,且进风管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外壳1的一端,排风管7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4,且出风管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外壳1的另一端,排风管7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换热管8。
22.进一步,第一降噪环9与第二降噪环22靠近进风管3的一端均设置有圆弧部14,且圆弧部14分别与第一降噪环9与第二降噪环22为一体结构,风孔15的内部设置有阻风片16,阻风片16设置有七个,且阻风片16与风孔15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气体在接触至圆弧部14,顺着弧面发生180
°
转动,呈反向回流,回流过程中与后方进入的气体产生对流,对流下能够对气体的流速进行降低,气体流速降低,动能转化效率以及噪音均得到下降。
23.进一步,第二管体20的内部设置有降噪腔17,第二管体20的内壁设置有阻挡环18,且阻挡环18设置有若干个,阻挡环18的所在平面与第二管体20所在平面之间小于九十度的夹角为四十五度,阻挡环18呈一定角度倾斜,令气体在降噪腔17内部的流动方向变得复杂,从而再次削弱了气体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降低了噪音的产生。
24.进一步,第一降噪环9和第二降噪环22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环23,第一管体19靠近第一降噪环9的一端、第二管体20的两端和第三管体21靠近第二降噪环22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槽24,且安装环23与螺纹槽24通过螺纹配合,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盖2,且固定盖2与外壳1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灵活地对整体进行组装或者拆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25.进一步,环形换热管8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一端密封固定有冷却液箱12,环形换热管8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一端密封固定有循环泵13,循环泵13与冷却液箱12通过连接管密封固定,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避免使用者触摸时发生烫伤的危险。
26.进一步,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吸音棉6,且吸音棉6与外壳1粘连固定,吸音棉6内部的多孔结构一方面能够对噪音进行吸收,另一方面隔热效果优异,令外壳1外部保持相对正常的温度。
27.工作原理:对排风管7进行组装时,将第一降噪环9和第二降噪环22一端的安装环23以螺旋转动的方式固定于第二管体20内部的螺纹槽24中,在螺纹配合下使得第二管体20、第一降噪环9和第二降噪环22连接为一个整体,之后将第一管体19与第一降噪环9通过安装环23和螺纹槽24配合进行固定,同理对第三管体21和第二降噪环22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排风管7的安装,之后将组装完成后的排风管7放置于外壳1的内部,使得环形换热管8包裹于排风管7的外部,放置后,关闭固定盖2,使用螺栓进行加固密封,使用过程中,高速气流进入第一管体19时,一部分气体通过第一降噪环9中心的风孔15进入至第二管体20,另一部分气体在接触至圆弧部14,顺着弧面发生180
°
转动,呈反向回流,回流过程中与后方进入的气体产生对流,对流下能够对气体的流速进行降低,气体流速降低,动能转化效率以及噪音均得到下降,一部分的气体进入至第二管体20中的降噪腔17后,降噪腔17的内壁设有若干个阻挡环18,阻挡环18呈一定角度倾斜,令气体在降噪腔17内部的流动方向变得复杂,从
而再次削弱了气体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降低了噪音的产生,排风管7内部气体的流动下产生热量时,热量通过排风管7传递至排热腔5,开启循环泵13,将冷却液箱12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加压,使其在环形换热管8中进行循环流动,在此过程中,与排热腔5内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高温通过环形换热管8中的冷却液带出,从而降低了外壳1内部的温度。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