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下工程新风除湿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除湿 新风 装置 暖通空调 地下工程


1.本发明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新风除湿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应用于地下工程的新风除湿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案:
3.方案一,利用风井、送风空腔等空间,使热湿空气与结构壁面进行热交换,热湿空气在结构壁面结露后再送入工程,以达到降低送风含湿量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案中,要保证较好的换热效果,需要较大的接触壁面,因此会需要构建较多的风井和较大的通风空腔,从而会占用较多的结构空间,初投资较大;而且,当壁面结露较多时,空气换热效果将受到影响,除湿效果将大为降低。此外,当外界空气温度降低时,如遇夏季间歇性降温,外界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工程内空气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方案一将可能增加进风的含湿量,反而不利于除湿。
4.方案二,利用额外的物理和化学方式降低进风湿气,例如采用冷冻除湿机对进风进行除湿,或者利用转轮除湿设备、干石灰等吸湿材料进行除湿,以达到满足除湿要求。但是,这种方案下,采用转轮除湿机和冷冻除湿机都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购置费用以及额外的运行费用。而且,以10000平米的地下车库为例,采用冷冻除湿机组,其初投资大约50万元左右,三个月的用电量大约20000度,约产生电费1.16万元(按0.58元/度计算);另外,采用生石灰等干燥剂也将增加大量的干燥剂购置费用,且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大大地提高了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工程新风除湿处理装置,以有效降低空间占用以及投入费用,并能有效地确保对地下工程的新风除湿效果。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地下工程新风除湿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柜体、设置在所述装置柜体一端的进风口和设置在所述装置柜体另一端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新风输送通道,且沿新风的输送方向,在所述新风输送通道内顺次设置有降温处理段和升温处理段;
8.所述降温处理段内设置有若干沿所述降温处理段通长设置的第一空气隔腔,以及对应若干所述第一空气隔腔设置的降温介质输入装置,若干所述第一空气隔腔沿所述降温处理段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并排设置;
9.所述升温处理段内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升温处理段通长设置的第二空气隔腔,以及对应若干所述第二空气隔腔设置的升温介质输入装置,若干所述第二空气隔腔沿所述升温处理段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并排设置;
10.还包括水刷装置,所述水刷装置包括刮水板和驱动所述刮水板作上下滑动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刮水板一一对应地伸入设置在若干所述第一空气隔腔内。
11.作为优选,所述降温介质输入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降温处理段的顶部的第一布水管,若干所述第一布水管上朝向所述第一空气隔腔设置有若干第一洒水喷头;
12.所述降温处理段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集水管。
13.作为优选,相邻两所述第一空气隔腔之间、以及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空气隔腔与所述装置柜体的内侧板之间填充设置有疏水填料。
14.作为优选,所述装置柜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降温处理段相连通的工程风进口,所述降温处理段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工程风进口相连通的工程风出口。
15.作为优选,所述工程风进口与所述降温处理段之间设置有轴流风机。
16.作为优选,所述升温介质输入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升温处理段的顶部的第二布水管,若干所述第二布水管上朝向所述第二空气隔腔设置有若干第二洒水喷头;
17.所述升温处理段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集水管。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空气隔腔和/或所述第二空气隔腔的顶部截面呈倒“v”形或倒“u”形设置,所述第一空气隔腔和/或所述第二空气隔腔的底部截面呈“v”形或“u”形设置;
19.所述刮水板的截面呈“v”形或“u”形设置,且沿新风的输送方向,所述刮水板呈倾斜设置。
20.作为优选,在所述降温处理段与所述升温处理段之间设置有排水段,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水段内;
21.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连接设置有集水槽,若干所述刮水板的排水端连接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上,所述集水槽的端部连通设置有排水软管;
22.所述排水段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
23.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段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斜板,所述排水斜板的倾斜较高端与所述升温处理段的底板相衔接;
24.所述降温处理段的底板呈倾斜设置,且所述降温处理段的底板的倾斜较低端靠近所述排水段。
25.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降温处理段之间还设置有风机设置段,所述风机设置段内设置有离心风机;
26.所述风机设置段与所述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过滤段。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有:
28.1.本方案中所提供的地下工程新风除湿处理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柜体以及设置在装置柜体内的功能部件,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模块化集成,实现分模块式生产以及在现场组合安装,通过在地下工程新风系统上增加设置本装置,即可完成对新风的处理;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9.2.本装置为一体化集成设备,整体占用空间较小,而且设置有工程风进口,可以实现与工程进排风系统的集成,从而可以实现减少进排风机房面积,进一步降低设备的占用空间。此外,装置通过对新风处理过程、换热介质、壁面处理、换热形式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化,提出了降温除湿、升温除湿的综合除湿处理理论及应用手段,提升了装置的除湿处理效率。
30.3.本装置能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的废热、废冷来处理地下工程新风,提升了能源利
用效率的同时,将进排风系统和新风处理系统进行集成,降低了整体能耗,而且整个系统简单,投资较少,运行和维护成本低,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此外,相较于化学法处理地下工程新风,本装置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气体或物质,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去掉空气隔腔结构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降温处理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排水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升温处理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7.其中:
[0038]1‑
装置柜体,11

进风口,12

出风口,13

工程风进口,14

工程风出口,15

轴流风机;
[0039]2‑
降温处理段,21

第一空气隔腔,22

第一布水管,221

第一洒水喷头,23

第一集水管;
[0040]3‑
升温处理段,31

第二空气隔腔,32

第二布水管,321

第二洒水喷头,33

第二集水管;
[0041]4‑
水刷装置,41

刮水板,42

伺服电机,43

传动带,44

集水槽,441

排水软管;
[0042]5‑
疏水填料,6

排水段,61

排水槽,62

排水斜板,7

风机设置段,71

离心风机,8

过滤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0045]
实施例1
[0046]
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地下工程新风除湿处理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柜体1、设置在所述装置柜体1一端的进风口11和设置在所述装置柜体1另一端的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出风口12之间在所述装置柜体1内形成有新风输送通道,且沿新风的输送方向,在所述新风输送通道内顺次设置有降温处理段2和升温处理段3。
[0047]
具体地,所述降温处理段2内设置有若干沿所述降温处理段2通长设置的第一空气隔腔21以及对应若干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设置的降温介质输入装置,若干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沿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并排设置;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除湿过程主要为利用冷水、冷空气等介质与新风进行热交换,使新风冷凝结露,通过降低含湿量,达到除湿的目的。此时除湿的介质可以采用冷水,也可采用低温空气,如地下工程的排风,也可采用水加空气的混合介质;其中水加空气的混合介质中存在一定的相变吸热,其效果较单纯的单一介质效果要好,因此本装置主要采用水加空气的混合介质。
[0048]
所述升温处理段3内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升温处理段3通长设置的第二空气隔腔31以及对应若干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设置的升温介质输入装置,若干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沿所述升温处理段3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并排设置;所述升温处理段3的除湿过程主要利用热水、热空气等介质与新风进行热交换,使新风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其相对湿度,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此时除湿的介质可以选用水(废热水、冷却水)、空气(室外高温空气)或水加空气的混合介质,综合考虑换热效率、设备费用、运行成本等方面因素,本装置采用水作为换热介质。当然,在缺少可利用的废热水资源时,也可采用废热空气(蒸汽、室外高温空气、工艺高温空气、空调室外机热空气等)进行换热。此外,考虑到换热效果,采用本装置时,介质与新风的换热为通过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的侧壁进行,其优势在于只发生热交换,不发生质交换,且在隔腔形式下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保证了换热效果。
[0049]
此外,本装置中还设置有水刷装置4,所述水刷装置4包括若干刮水板41和用于驱动所述刮水板41作上下滑动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刮水板41一一对应地伸入设置在若干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内;使得新风在进入到所述降温处理段2时,遇冷后会在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的内壁上结露而影响换热效果,此时通过所述刮水板41即可实现对壁面上结露的处理,从而确保换热除湿效果。同样地,新风在经过所述降温处理段2再进入所述升温处理段3时,此时新风与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的内壁会进行第二次的换热,虽然这时产生的结露情况较少,但为了确保新风处于所述升温处理段3的换热效果,亦可针对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增设一套所述水刷装置4,具体的设置此处不作赘述。
[0050]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降温介质输入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顶部的第一布水管22,若干所述第一布水管22上朝向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设置有若干第一洒水喷头221,从而实现对新风的冷水换热;此时,在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集水管23,以实现对换热用冷水的回收。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之间、以及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与所述装置柜体1的内侧板之间填充设置有疏水填料5,以减缓冷水的通过速率,从而使介质与新风可以充分换热。
[0051]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柜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降温处理段2相连通的工程风进口13,从而实现对新风的冷风换热;此时,在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工程风进口13相连通的工程风出口14,以便于对换热用冷风的排出及循环。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工程风进口13与所述降温处理段2之间设置有轴流风机15,以便于对工程风的输送提供动力,同时实现所述轴流风机15在所述装置柜体1上的集成式设置。
[0052]
所述升温介质输入装置则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升温处理段3的顶部的第二布水管32,若干所述第二布水管32上朝向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设置有若干第二洒水喷头321,从而实现对新风的热水换热;此时,所述升温处理段3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集水管33,以实现对
换热用热水的回收。同样地,此时相邻两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之间、以及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与所述装置柜体1的内侧板之间亦填充设置有所述疏水填料5,如海绵,以减缓热水的通过速率,从而使介质与新风可以充分换热。
[005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和/或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的顶部截面呈倒“v”形或倒“u”形设置,以便于凝结在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和第二空气隔腔31的顶部内壁上的凝露的下滑及排出;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和/或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的底部截面亦呈“v”形或“u”形设置,使得每一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和第二空气隔腔31内的凝露都可以集中于底部而便于进行集中排出,确保换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刮水板41的截面亦呈“v”形或“u”形设置,且沿新风的输送方向,所述刮水板41呈倾斜设置,使得当所述刮水板41与所述第一空气隔腔21或所述第二空气隔腔31的内壁进行刮水操作时,刮下的水会集中于所述刮水板41的中部而集体流出,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0054]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降温处理段2与所述升温处理段3之间设置有排水段6,从而为所述驱动装置提供一个运行空间,所述驱动装置即设置在所述排水段6内;同时,所述排水段6的设置还可便于凝结水的排出,同时作为一个分配空间,为所述升温处理段3提供均匀的新风输入。
[0055]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若干伺服电机42,所述伺服电机42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传动带43,所述传动带43上连接设置有集水槽44,若干所述刮水板41的排水端即连接设置在所述集水槽44上,以使得自所述刮水板41上流出的水可从所述集水槽44处统一排出至所述排水段6的底部设置的排水槽61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集水槽44的端部还连通设置有排水软管441,当所述集水槽44在所述伺服电机42的驱动下而上升到最高点时,所述排水软管441的底端仍然靠近所述排水槽61设置,以避免凝结水的滴落和飞溅。
[0056]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段6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斜板62,所述排水斜板62的倾斜较高端与所述升温处理段3的底板相衔接;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底板亦呈倾斜设置,且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底板的倾斜较低端靠近所述排水段6。所述排水槽61即设置在所述排水斜板62的倾斜较低端和所述降温处理段2的底板的倾斜较低端之间,从而实现统一的排水操作。
[0057]
此外,在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降温处理段2之间还设置有风机设置段7,所述风机设置段7内设置有离心风机71,所述离心风机71的设置可以为新风的输送提供动力,同时便于所述离心风机71在所述装置柜体1上的集成式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风机设置段7与所述进风口11之间还设置有过滤段8,所述过滤段8内设置有若干无纺布滤网,以过滤新风中的粉尘。
[005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