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传送带 加热 余热 可利用 空气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一方面是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是对能源实现阶梯利用,使能源得到充分消耗。目前,在传送带加热领域,主要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不仅能源消耗高,而且将高品质的电能用于加热,得不偿失。而在生产活动中,有余热的领域较多,比如砖厂、电厂等,如果能将其余热利用,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设计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砖窑产业等产生余热空气的工业领域,基于余热利用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由电动机,减速机,滚珠链条传送带,保温箱壁,顶盖,风管,电动风阀,温度调节风阀,温度检测点,支撑架等组成。
8.进一步的,电动机、减速机一起构成了滚珠链条传送带的传动系统。
9.进一步的,加热系统包括主进风管与主排风管,在主进风管一端设置有余热空气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常温空气进风口;在主排风管末端设置有排风机,且排风机为电机外置型。
10.进一步的,主进风管与主排风管之间设置有盘通管和加热支管,加热支管设置在环形传送带内侧,长度根据传送带宽度设计,且加热支管上下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凸出锥体。盘通管设置在传送带前侧。
11.进一步的,在盘通管上设置有电动风阀,在主进风管的余热空气进风口电动风阀,在主进风管的常温空气入口设置常闭式电动风阀,电动风阀均为通断型。在各加热支管上设置有温度调节风阀。
12.进一步的,在环形传送带内侧设置有温度检测点,控制加热系统上电动风阀开关,温度检测点为热电耦。
13.进一步的,保温腔体为长方体,包括侧壁,顶盖,底板。在传送方向两侧侧壁开设有加热支管进出的洞口,在传动方向侧壁开设有滚珠链条传送带环形传动通道。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余热利用技术,设计可利用余热空气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即实现了加热传送带的加热,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发挥了能源品质,而且能够控制传送带内部温度的大范围波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盘通管,2第一电动风阀,3余热空气进风口,4加热支管,5 热电耦,6主排风管,7滚珠链条传送带,8排风机,9排风口,10第二电动风阀,11主进风管,12温度调节风阀,13传动系统,14支架,15第三电动风阀,16常温空气入口,17保温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由风机,传动系统13,电动风阀,滚珠链条传送带7,主进风管11,主排风管6,温度调节风阀12,热电耦5,保温腔体17等组成。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动系统13由电动机减速机构成。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保温腔体17的传动方向两侧侧面开设洞口,供加热支管4贯穿滚珠链条7之间的空腔,在传动方向侧壁开设通道,供滚珠链条传送带7环形传动。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通过主排风管6末端的排风机8,排风机8上设置有排风口9,余热空气通过余热空气进口3引入,通过调节风阀12均匀分配在各加热支管4内流通,由于加热支管4上下内表面均匀分布的锥形体,盘通加热支管很快升温至所需温度,通过上下表面与传送带进行辐射换热,达到加热传送带的目的。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滚珠链条传送带7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在其内部设置有热电耦5实时监测温度,当传送带内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打开盘通管1上的第一电动风阀2,关闭进风主管上的第二电动风阀10,直接将余热空气通过盘通主管排出。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当热电耦5检测传送带温度不能在预订时间内降到设计值,打开主进风管上部的常闭第三电动风阀15。将室外常温空气从常温空气入口16引入到传动带内部加热支管4内,将盘通加热支管上下温度降低,从而控制传送带内部温度不过高。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动风阀2、第二电动风阀10和第三电动风阀15的通断切换保证传送带内部温度的稳定。
27.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包括保温腔体(17)、传动系统(13)、滚珠链条传送带(7)、主进风管(11)和主排风管(6),传动系统(13)由电动机和减速机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进风管(11)一端设置有余热空气进风口(3),在主进风管(11)另一端设置有常温空气入口(16);在主排风管(6)末端设置有排风机(8),排风机(8)上设置有排风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8)为电机外置型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风管(11)与主排风管(6)之间设置有盘通管(1)和加热支管(4),加热支管(4)设置在滚珠链条传送带(7)内侧,且加热支管(4)上下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凸出锥体,盘通管(1)设置在滚珠链条传送带(7)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盘通管(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风阀(2),在主进风管(11)的余热空气进风口(3)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风阀(10),在主进风管(11)的常温空气入口(16)上设置常闭式第三电动风阀(15),第一电动风阀(2)、第二电动风阀(10)和第三电动风阀(15)均为通断型电动风阀,且在各加热支管(4)上均设置有温度调节风阀(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滚珠链条传送带(7)内侧设置有温度检测点来控制加热系统上电动风阀开关,温度检测点为热电耦(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体(17)为长方体,保温腔体(17)由侧壁、顶盖和底板构成,在传送方向两侧侧壁开设有加热支管(4)进出的洞口,在传动方向侧壁开设有滚珠链条传送带(7)环形传动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加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由风机,电动机,减速机,滚珠链条,保温箱壁、顶盖,风管,电动风阀,温度调节风阀,温度检测点,支撑架等组成。在传送带一侧布置空气余热的主进风管,另一侧布置主排风管以及排风机,主进风管和主排风管通过盘通管和若干加热支风管连接;盘通管设置于传送带前侧,若干加热支管设置于滚珠链条内部。同时在主进风管和盘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电动风阀的开闭由设置在传送带内侧的温度检测点控制,在各加热支管上设置调节风阀控制各支管空气流量。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空气余热,结构简单,经济效益高,而且能够控制传送带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且能够控制传送带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且能够控制传送带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 程龙飞 刘利利 郭正超 孙岩 胡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三峡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