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8: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集成 地说 油烟 分离


1.本发明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


背景技术:

2.抽厨房油烟的主流技术为采用风机将油烟和燃烧废气物等有害物排出厨房,以保持厨房环境的清洁。根据其形态的不同,抽油烟的产品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市场上应该最广的抽油烟机,另一类为集成灶,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3.现在人们所使用的集成灶中的油烟机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清洗一次,否则就会至使吸油烟功能下降,或导致油烟机的损坏,但在清洗的时候比较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所述集成灶主体上设置有燃气灶面、集成灶机头,所述集成灶机头位于所述燃气灶面的后侧,所述集成灶机头上设置有油烟分离板,所述集成灶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集成灶机头连通的抽风机构、油槽机构。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集成灶机头包括机头框架、油烟分离板以及第一导油槽,所述油烟分离板包括外框架和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所述外框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头框架内,所述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所述第一导油槽设置在所述机头框架内并位于油烟分离板的下方,所述外框架的侧边框外侧表面上扶手座,底边框上设置有多个导油孔,所述导油孔与所述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对应,所述第一导油槽与所述油槽机构连通。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机头框架上设置有照明灯板、照明灯后板,所述照明灯板位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前端,所述照明灯板的内侧设置有上折槽,所述照明灯后板包括搭板和斜面板,所述搭板位于所述上折槽的后侧,所述斜面板位于所述上折槽的后侧并斜向地朝向所述油烟分离板,所述上折槽、搭板之间构成安装所述油烟分离板上端的第一安装位置。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第一导油槽包括槽体、前挡板以及上挡板,所述前挡板与所述机头框架连接,所述槽体设置在所述前挡板的后侧,所述前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集成灶主体对应的第一折钩,所述上挡板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上端并远离所述前挡板,所述上挡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折钩,并且所述槽体的上端低于所述前挡板
的上端,所述上挡板、槽体以及前挡板上端之间构成安装所述油烟分离板下端的第二安装位置。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油槽机构包括导油管、第二导油槽以及集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设置在所述抽风机构的下方,所述导油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油槽的下方并朝向所述第二导油槽,所述集油槽设置在所述集成灶主体的底部并位于第二导油槽的下方,并且可所述集成灶主体的底部取出。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第二导油槽包括上框体、下框体以及多个导板,所述上框体与所述集成灶主体的内壁连接,所述下框体位于所述上框体的下方并通过多个所述导板连接,所述导板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材料镀膜层,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下框体的下方,所述上框体的面积大于所述下框体的面积,使得所述第二导油槽为锥形结构的。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抽风机构包括导风板、导风腔、导风座以及抽风机,所述导风腔、导风座设置在所述导风板上,所述导风座位于所述导风腔的下方,所述导风腔的上端与所述集成灶机头连通,并位于所述油烟分离板的后侧,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导风座内,所述抽风机包括蜗壳和风机本体,所述蜗壳与所述导风座连通,所述风机本体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座的排风口对应,所述排风口与所述集成灶主体的排风道连接。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底部设置有辅助管、承载机构,所述辅助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游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承载机构用于导通所述辅助管和所述导油管,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两个内导管、承载板、导通管以及两个卡接座,两个所述内导管分别与所述辅助管、所述导油管连接,所述导通管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两个所述卡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两端,所述内导管的外端伸入至所述导通管内并与所述卡接座卡接,所述内导管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卡块和内伸管,所述卡接座的内表面呈弧形,并与所述内导管的外壁相配合,所述卡接座的内表面中间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外表面也呈弧形的,并与所述内导管的外壁相配合,所述卡槽的两端分别为外弧卡板、内弧卡板,所述外弧卡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缺口,所述第二卡块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缺口,所述内弧卡板上设置有第三导向缺口,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使得所述第二卡块卡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内导管的外壁,并阻挡所述第一卡块。
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卡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有拉孔,所述拉孔延伸至所述卡接座的外表面,所述拉孔的内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卡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对应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设置有拉杆座,所述拉杆座穿过所述拉孔并连接有拉杆件,并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拉杆座上,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之间。
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所述外弧卡板、内弧卡板、第二卡块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外弧形凸条;所述内伸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周槽,所述外周槽配设有耐磨套。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该油烟分离式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在
集成灶主体上设置有燃气灶面、集成灶机头,集成灶机头位于所述燃气灶面的后侧,集成灶机头上设置有油烟分离板,集成灶主体内设置有与集成灶机头连通的抽风机构、油槽机构;通过在集成灶机头上设计油烟分离板,油烟被分离后的烟气中几乎不在携带油液,所以烟气经过集成灶机头、抽风机构等机构的部位无需清洗以达到免洗的功能,避免用户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清洗一次,否则就会至使吸油烟功能下降,或导致油烟机的损坏的情况;也不必再费时费力地清洗集成灶。
17.本发明所述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的结构主视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的结构右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油烟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集成灶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照明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照明灯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第一导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第二导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抽风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抽风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承载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内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卡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第二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发明的油烟分离式集成灶中第二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本发明中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二导向缺口对齐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8为本发明中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二导向缺口错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38.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39.如图1

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1,所述集成灶主体1上设置有燃气灶面11、集成灶机头2,所述集成灶机头2位于所述燃气灶面11的后侧,所述集成灶机头2上设置有油烟分离板21,所述集成灶主体1内设置有与所述集成灶
机头2连通的抽风机构3、油槽机构4。
4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该油烟分离式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1,其中,在集成灶主体1上安装有燃气灶面11和集成灶机头2,而集成灶机头2位于燃气灶面11的后侧,所以用户在使用该油烟分离式集成灶时,可以通过燃气灶面11上的燃烧器12进行炒菜、做饭,用户启动集成灶主体1内的抽风机构3,则燃烧器12在炒菜、做饭时产生的油烟则向上进入到集成灶机头2内,这些油烟会经过集成灶机头2内的油烟分离板21的分离作用,可以经油液和烟气分离开,烟气经过油烟分离板21后被抽风机构3抽出,而油液则经过油烟分离板21的拦截后流入到油槽机构4内集聚起来,这样油烟被分离后的烟气中几乎不在携带油液,所以烟气经过集成灶机头2、抽风机构3等机构的部位无需清洗以达到免洗的功能,避免用户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清洗一次,否则就会至使吸油烟功能下降,或导致油烟机的损坏的情况;也不必再费时费力地清洗集成灶。
41.可以理解,该集成灶主体1内还配设有烤箱13和蒸箱14,具体工作原理不在赘述。
4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烟分离式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1,集成灶主体1上设置有燃气灶面11、集成灶机头2,集成灶机头2位于所述燃气灶面11的后侧,集成灶机头2上设置有油烟分离板21,集成灶主体1内设置有与集成灶机头2连通的抽风机构3、油槽机构4;通过在集成灶机头2上设计油烟分离板21,油烟被分离后的烟气中几乎不在携带油液,所以烟气经过集成灶机头2、抽风机构3等机构的部位无需清洗以达到免洗的功能,避免用户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清洗一次,否则就会至使吸油烟功能下降,或导致油烟机的损坏的情况;也不必再费时费力地清洗集成灶。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灶机头2包括机头框架20、油烟分离板21以及第一导油槽22,所述油烟分离板21包括外框架211和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所述外框架21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头框架20内,所述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设置在所述外框架211内,所述第一导油槽22设置在所述机头框架20内并位于油烟分离板21的下方,所述外框架211的侧边框211a外侧表面上扶手座23,底边框211b上设置有多个导油孔213,所述导油孔213与所述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对应,所述第一导油槽22与所述油槽机构4连通。
4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集成灶机头2的结构,该结构的集成灶机头2包括机头框架20、油烟分离板21以及第一导油槽22,具体地,机头框架20安装在集成灶主体1上位于燃气灶面11的后侧,机头框架20的上部成斜坡状的,为油烟分离板21提供了安装位置,使得油烟分离板21向也可以斜向地位于燃气灶面11的上方,这样燃气灶面11在使用时产生的烟气可以进入到油烟分离板21内,并且也为用户留有足够的使用空间;其中,
45.该油烟分离板21包括外框架211和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这里外框架211是可拆卸地安装在机头框架20内,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安装在外框架211内,所以油烟进入到集成灶机头2后通过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的分离作用,将油烟分离为烟气和油液,烟气则通过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进入到集成灶主体1被抽风机构3抽至外部的排烟道;
46.其中,外框架211的侧边框211a外侧表面上扶手座23,方便将油烟分离板21安装到机头框架20内;外框架211的底边框211b上设置有多个导油孔213,导油孔213与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对应,所以经过油烟分离板21分离后的油液则沿着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
212向下流动,并通过导油孔213流动到油烟分离板21下方的第一导油槽22中,然后再流动到集成灶主体1内的油槽机构4内收集起来;
47.需要说明的是,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的具体结构在申请号为201922242998.7的专利中已有详细记载,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4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集成灶机头2的结构,该结构的集成灶机头2包括机头框架20、油烟分离板21以及第一导油槽22,其中,油烟分离板21包括外框架211和纳米免清洗油烟分离器212,通过上述结构具体实现了对油烟的分离,使得该集成灶具有免洗功能。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框架20上设置有照明灯板24、照明灯后板25,所述照明灯板24位于所述机头框架20的前端,所述照明灯板24的内侧设置有上折槽241,所述照明灯后板25包括搭板251和斜面板252,所述搭板251位于所述上折槽241的后侧,所述斜面板252位于所述上折槽241的后侧并斜向地朝向所述油烟分离板21,所述上折槽241、搭板251之间构成安装所述油烟分离板21上端的第一安装位置。
5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油槽22包括槽体221、前挡板222以及上挡板223,所述前挡板222与所述机头框架20连接,所述槽体221设置在所述前挡板222的后侧,所述前挡板22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集成灶主体1对应的第一折钩,所述上挡板223设置在所述槽体221的上端并远离所述前挡板222,所述上挡板22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折钩,并且所述槽体221的上端低于所述前挡板222的上端,所述上挡板223、槽体221以及前挡板222上端之间构成安装所述油烟分离板21下端的第二安装位置。
5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机头框架20、第一导油槽22的结构,并为油烟分离板21提供了安装位置,以方便将油烟分离板21安装在机头框架20上;具体地,
52.机头框架20上设计了照明灯板24、照明灯后板25,这里照明灯板24位于机头框架20的前端,这样用户在晚上使用时该集成灶时,照明灯板24可以为用户提供照明功能;照明灯板24的内侧设置有上折槽241,而照明灯后板25包括搭板251和斜面板252,其中,搭板251位于上折槽241的后侧,上折槽241、搭板251之间构成安装所述油烟分离板21上端的第一安装位置,所以油烟分离板21的上端可以放置到第一安装位置内,同时,斜面板252位于上折槽241的后侧并斜向地朝向油烟分离板21,为烟气的流动提供了流动通道,同时避免烟气在机头框架20的流动范围过大;
53.而第一导油槽22包括槽体221、前挡板222以及上挡板223,前挡板222的左右两侧与机头框架20连接,槽体221位于前挡板222的后侧,前挡板222的底部设置有与集成灶主体1对应的第一折钩224,这样槽体221被前挡板222遮挡起来了,增加了该集成灶的美观;而上挡板223安装在槽体221的上端并远离前挡板222,上挡板22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折钩,同时槽体221的上端低于前挡板222的上端,所以上挡板223、槽体221以及前挡板222上端之间构成安装油烟分离板21下端的第二安装位置,也就是说,油烟分离板21的下端可以放置在第二安装位置内,所以在安装该油烟分离板21时,可以先将其上端放置到第一安装位置后,再将下端对应到第二安装位置,此时油烟分离板21呈斜置状态的,依靠其自身重力即可稳定地放置在机头框架20内。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机构4包括导油管41、第二导油槽42以及集油槽43,所
述第二导油槽42设置在所述抽风机构3的下方,所述导油管4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油槽22的下方并朝向所述第二导油槽42,所述集油槽43设置在所述集成灶主体1的底部并位于第二导油槽42的下方,并且可所述集成灶主体1的底部取出。
5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油槽机构4的结构,该结构的油槽机构4包括导油管41、第二导油槽42以及集油槽43,具体地,第二导油槽42安装在集成灶主体1内并位于抽风机构3的下方,导油管41的上端与第一导油槽22的底部连接,这样第一导油槽22内积聚的油液可以通过导油管41逐渐地滴入到第二导油槽42内,再由第二导油槽42逐渐地流动汇聚到第二导油槽42下方的集油槽43内,集油槽43的外侧安装有把手,所以用户可以通过把手431将集油槽43从集成灶主体1内抽来出来,将积极的油液处理后再将集油槽43放置到第二导油槽42的下方即可,以此实现了油槽机构4对油液的收集处理。
5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油槽42包括上框体421、下框体422以及多个导板423,所述上框体421与所述集成灶主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下框体422位于所述上框体421的下方并通过多个所述导板423连接,所述导板423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材料镀膜层,所述集油槽43位于所述下框体422的下方,所述上框体421的面积大于所述下框体422的面积,使得所述第二导油槽42为锥形结构的。
5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导油槽42的结构,该结构的第二导油槽42包括上框体421、下框体422以及多个导板423,这里上框体421、下框体422为第二导油槽42提供整体稳定性,在上框体421、下框体422之间安装了多个导板423,上框体421的面积大于下框体422的面积,使得第二导油槽42为锥形结构的,同时导板423上进行了纳米材料镀膜处理,使得具有一层纳米材料镀膜层,由于纳米材料疏水疏油的特性,油液从导油管41中可以流入到第二导油槽42中可以快速地在导板423上流动到导板423内;
58.再者,导油管41的下端可以延长一些,如导油管41的下端直接地延伸到集油槽43的上方,这样油液可以省却在导板423上的流动过程了,可以增加对油液的收集效果。
5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构3包括导风板31、导风腔32、导风座33以及抽风机34,所述导风腔32、导风座33设置在所述导风板31上,所述导风座33位于所述导风腔32的下方,所述导风腔32的上端与所述集成灶机头2连通,并位于所述油烟分离板21的后侧,所述抽风机34设置在所述导风座33内,所述抽风机34包括蜗壳341和风机本体342,所述蜗壳341与所述导风座33连通,所述风机本体342设置在所述蜗壳341内,所述蜗壳341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座33的排风口对应,所述排风口与所述集成灶主体1的排风道连接。
6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抽风机构3的结构,该结构的抽风机构3包括导风板31、导风腔32、导风座33以及抽风机34,该导风板31竖直安装在集成灶主体1的内部并靠近最内部,这里导风板31为整个抽风机构3中的导风腔32、导风座33以及抽风机34提供支撑功能,导风腔32安装在导风板31的上端,并位于集成灶机头2的下方,导风腔32与集成灶机头2连通的,所以烟气在集成灶机头2可以通过导风腔32进入到导风座33内,而导风座33内的抽风机34则进一步地将烟气排出至外部的排烟道;这里抽风机34包括蜗壳341和风机本体342,蜗壳341与导风座33是连通的,所以蜗壳341内的风机本体342转动时,油烟进入到集成灶机头2内经过油烟分离板21后,烟气进入到集成灶机头2内进而进入到导风腔32内,再进入到导风座33内被风机本体342抽吸到蜗壳341内再经过蜗壳
341的出风口、导风座33的排风口以及集成灶主体1的排风道后排出至外部的排烟道,以此实现抽风机构3的排烟功能。
61.如图11

图1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油槽22的底部设置有辅助管、承载机构5,所述辅助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游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承载机构5用于导通所述辅助管和所述导油管41,所述承载机构5包括两个内导管51、承载板52、导通管53以及两个卡接座54,两个所述内导管51分别与所述辅助管、所述导油管41连接,所述导通管53设置在所述承载板52上,两个所述卡接座54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板52的两端,所述内导管51的外端伸入至所述导通管53内并与所述卡接座54卡接,所述内导管5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卡块511和内伸管512,所述卡接座54的内表面呈弧形,并与所述内导管51的外壁相配合,所述卡接座54的内表面中间设置有卡槽541,所述卡槽541内设置有第二卡块55,所述第二卡块55的外表面也呈弧形的,并与所述内导管51的外壁相配合,所述卡槽541的两端分别为外弧卡板542、内弧卡板543,所述外弧卡板54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缺口544,所述第二卡块55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缺口551,所述内弧卡板543上设置有第三导向缺口545,所述第二卡块55与所述卡槽54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52,使得所述第二卡块55卡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内导管51的外壁,并阻挡所述第一卡块511。
6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将导油管42安装到第一导油槽22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油槽22的底部配了辅助管,该辅助管安装在集成灶机头2的机头框架20内,而导油管41的上端则可以通过集成灶主体1延伸到机头框架20内通过配设的承载机构5与辅助管导通起来,这样第一导油槽22内的油液可以通过辅助管、承载机构5后流入到导油管41内;再者当导油管41发生堵塞时,通过该承载机构5也可以方便地将导油管41从辅助管上取下来,可以对导油管41进行疏通或更换新的导油管;
63.这里该承载机构5包括两个内导管51、承载板52、导通管53以及两个卡接座54,具体地,操作人员将两个内导管51分别安装到辅助管225的下端和导油管41的上端,内导管51的外端设计了第一卡块511和内伸管512,承载板52上安装了导通管53以及在端部安装卡接座54,承载板52为上述部件提供了安装位置,而内导管51上的内伸管512则可以伸入到导通管53内;进一步地,在卡接座54上配设了第二卡块55,为了使得卡接座54、第二卡块55能与内导管51的外壁相互配设,所以卡接座54的外表面设计成弧形的,第二卡块55的外表面也设计成弧形的,以配合内导管51的外壁;而第二卡块55则可以安装在卡接座54内,这里卡接座54上开设了卡槽541,第二卡块55则在卡槽541内,二者之间配设有第二弹簧552,这样通过第二弹簧552可以将第二卡块55抵顶到接触内导管51的外壁,以将内导管51固定住;进一步地,在卡槽541两端分别为外弧卡板542、内弧卡板543,为了将内导管51固定的更加稳定,在外弧卡板54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缺口544,第二卡块55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缺口551,内弧卡板543上设置有第三导向缺口545,所以当第一导向缺口544、第二导向缺口551以及第三导向缺口545处于同一直线位置,操作人员则可以将内导管51上的第一卡块511沿着上述三者将内伸管512移动到导通管53内,而后在第二弹簧552的作用下,第二卡块55则向内导管51移动,使得第二导向缺口551与第一导向缺口544、第三导向缺口545之间出现错位,这样第二卡块55就将第一卡块511阻挡住了,第一卡块511被固定在第三导向缺口545内,以此使得内伸管512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导通管53内,实现了承载机构5将辅助管、导油管41导通起来。
6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54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拉孔546,所述拉孔546延伸至所
述卡接座54的外表面,所述拉孔546的内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槽547,所述第二卡块55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槽547对应的第二固定槽553,所述第二固定槽553内设置有拉杆座554,所述拉杆座554穿过所述拉孔546并连接有拉杆件556,并且所述第二弹簧552设置在所述拉杆座554上,所述第二弹簧55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547、第二固定槽553之间。
6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设计了拉杆件556以方便操作人员通过该拉杆件556拉动第二卡块55,具体地,在卡槽54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拉孔546,该拉孔546延伸至卡接座54的外表面,同时在拉孔546的内端开设了第一固定槽547,第二卡块55的内表面开设了第二固定槽553,第一固定槽547、第二固定槽553二者相互对应,这样在第二固定槽553内设计拉杆座554,拉杆座554可以穿过拉孔546,拉杆件556则可以安装在拉杆座554上,这里将第二弹簧552安装在第一固定槽547、第二固定槽553之间,为了避免第二弹簧552发生错位,进一步地将第二弹簧552套在拉杆座554上,这样当操作人员通过拉杆件556将拉杆座554向外拉动时,第二弹簧552受到挤压后缩短,进而第二卡块55则移动到卡槽541内,使得第二导向缺口551移动与第一导向缺口544、第三导向缺口545对齐的相同位置,此时方便了操作人员将内导管51安装到导通管53上,或者,从导通管53上取下来。
6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弧卡板542、内弧卡板543、第二卡块55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外弧形凸条56;所述内伸管51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周槽513,所述外周槽513配设有耐磨套514。
6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中为了进一步使得承载机构5可以稳定地导通辅助管、导油管41,在外弧卡板542、内弧卡板543、第二卡块55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外弧形凸条56,所以当内伸管512伸入到导通管53中,内导管51的外壁则接触到外弧卡板542、内弧卡板543、第二卡块55,这时多个外弧形凸条56则与内导管51的外壁接触起到稳定耐磨作用;
68.进一步地,在内伸管51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周槽513,而在外周槽513内配设有耐磨套514,所以内伸管512伸入到导通管53中后,通过耐磨套514与导通管53的内壁接触也增加了耐磨作用,避免发生松动。
6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7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1.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