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变色纱线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0: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纱线 变色 防治 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防治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色纱线。


背景技术:

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其为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是制造服装的基础材料,随着纺织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设计需求不仅只局限在结构和固定的颜色上,而是更加个性化结构以及更加丰富的色彩变化。
3.现有的纱线,不具有变色效果,使得纱线的实用性能降低,同时不具备透气和反光结构,使得纱线的夜晚使用效果下降,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纱线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色纱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纱线,不具有变色效果,使得纱线的实用性能降低,同时不具备透气和反光结构,使得纱线的夜晚使用效果下降,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色纱线,包括透气层和内层,所述透气层的内侧设置有变色层,且变色层下的一方设置有感温层,所述感温层的内侧设置有感光层,且感光层的内侧设置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下的一方设置有储热层,且储热层下的一方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内层位于反光层的内侧。
6.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与变色层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变色层的中轴线与感温层的中轴线相吻合。
7.优选的,所述变色层包括有缝制边、第一变色面、第二变色面、第三变色面和第四变色面,所述缝制边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变色面,且第一变色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变色面,所述第二变色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变色面,且第三变色面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变色面。
8.优选的,所述第一变色面贯穿于缝制边的内部,且第一变色面的中轴线与第二变色面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
°
,所述第三变色面呈对称状安置于缝制边的左右两侧,且第三变色面的中轴线与第四变色面的中轴线夹角设置为25
°

9.优选的,所述感光层的中轴线与吸热层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吸热层的下表面与储热层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10.优选的,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0.1mm~0.3mm,且内层的厚度与反光层的厚度相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装置通过透气层和变色层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透气层可使纱线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使得纱线在制作饰品、纺织品及假发等工件时,的透气性更好,提高产品使用时的舒适性和产品的安全性;
13.2、装置通过缝制边、第一变色面、第二变色面、第三变色面和第四变色面之间的配合设置,四个变色面相互交错,且每一面的变色面的颜色各不相同,通过阳光从各个角度的
照射,使其产生不同颜色反光,以此达到纱线变色的效果,该设计替代传统颜料染色的方式,使得变色效果更佳和安全性更高;
14.3、装置通过感温层、感光层、吸热层和储热层之间的相互配合,该纱线为感光设计,当光摄温度在不断的变化时,纱线便产生颜色变化,同时当长久的照射过程中,吸热层内的吸热面料将会对热量进行吸取,吸取的热量将通过储热层进行储存,储存的热量转换为光能储存,通过吸收各种可见光,同时通过反光层,以实现发光的效果,该设计可使得该纱线在夜晚可实现变色发光,提高纱线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色层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透气层;2、变色层;201、缝制边;202、第一变色面;203、第二变色面;204、第三变色面;205、第四变色面;3、感温层;4、感光层; 5、吸热层;6、储热层;7、反光层;8、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变色纱线,包括透气层1和内层8,所述透气层1的内侧设置有变色层2,且变色层2下的一方设置有感温层3,所述感温层3的内侧设置有感光层4,且感光层4的内侧设置有吸热层5,所述吸热层5下的一方设置有储热层6,且储热层6下的一方设置有反光层7,所述内层8位于反光层7的内侧。
21.本实用新型中:透气层1的下表面与变色层2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变色层2的中轴线与感温层3的中轴线相吻合;装置通过透气层1和变色层2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透气层1可使纱线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使得纱线在制作饰品、纺织品及假发等工件时的透气性更好,提高产品使用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2.本实用新型中:变色层2包括有缝制边201、第一变色面202、第二变色面203、第三变色面204和第四变色面205,缝制边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变色面202,且第一变色面202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变色面203,第二变色面203 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变色面204,且第三变色面204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变色面 205。
2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变色面202贯穿于缝制边201的内部,且第一变色面202的中轴线与第二变色面203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
°
,第三变色面204呈对称状安置于缝制边201的左右两侧,且第三变色面204的中轴线与第四变色面205的中轴线夹角设置为25
°
;装置通过缝制边201、第一变色面202、第二变色面203、第三变色面204和第四变色面205之间的配合设置,四个变色面相互交错,且每一面的变色面各不相同,通过阳光从各个角度的照射,使其产生不同颜色反光,以此达到纱线变色的效果,该设计替代传统颜料染色的方
式,使得变色效果更佳和安全性更高。
24.本实用新型中:感光层4的中轴线与吸热层5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吸热层5的下表面与储热层6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装置通过感温层3、感光层 4、吸热层5和储热层6之间的相互配合,该纱线为感光设计,当光摄温度在不断的变化时,纱线便产生颜色变化,同时当长久的照射过程中,吸热层5 内的吸热面料将会对热量进行吸取,吸取的热量将通过储热层6进行储存。
25.本实用新型中:反光层7的厚度为0.1mm~0.3mm,且内层8的厚度与反光层7的厚度相同;储存的热量转换为光能储存,通过吸收各种可见光,同时通过反光层7,以实现发光的效果,该设计可使得该纱线在夜晚可实现变色发光,提高纱线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26.该可变色纱线的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通过缝制的方式将第一变色面 202、第二变色面203、第三变色面204和第四变色面205进行缝制连接,四个变色面相互交错,且每一个变色面的颜色各不相同,当纱线使用时,通过阳光从各个角度的照射,产生的光源使得变色面产生不同颜色反光,以此达到纱线变色的效果,该设计替代传统颜料染色的方式,使得变色效果更佳和安全性更高;
27.然后该纱线为感光设计,当光摄温度在不断的变化时,纱线便产生颜色变化,同时当长久的照射过程中,吸热层5内的吸热面料将会对热量进行吸取,吸取的热量将通过储热层6进行储存,储存的热量转换为光能储存,通过吸收各种可见光,同时通过反光层7,以实现发光的效果,该设计可使得该纱线在夜晚可实现变色发光,提高纱线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28.最后该纱线的内层8为柔软性面料制成,可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使得纱线在制作饰品、纺织品及假发等工件时的透气性更好,提高产品使用时的舒适性和产品的安全性。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