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弧形墩柱钢模板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3: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弧形 施工 桥梁工程 钢模板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墩柱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弧形墩柱钢模板。


背景技术:

2.钢模板是桥梁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模板,相比木模板、胶合板,钢模板具有安拆方便,周转次数高,混凝土外观质量好等优点。近年来,为更好打造城市景观,越来越多的桥梁工程采用采用造型优美的曲线或弧形构造,出现了诸如花瓶墩、π型墩等特殊造型,给模板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存在模板组装不严密、与支撑体系固定不牢靠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形墩柱钢模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拆卸方便,主肋连接简单方便,模板组装严密,模板与下部竖向支撑体系连接简单稳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弧形墩柱钢模板,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背面纵向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次肋,所述面板背面横向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次肋,所述第一次肋与所述第二次肋之间固接,且所述第一次肋垂直于所述第二次肋,固定在所述面板背面横向两端的所述第一次肋均开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固定在所述面板背面竖向两端的所述第二次肋均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
5.除所述面板背面横向两端的第一次肋外,其他所述第一次肋由上而下固定有若干间隔顺序排列的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的部分顶面不被所述第一次肋遮挡,相邻的所述第一次肋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间隔顺序排列的主肋,所述主肋的底端与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之间固接;所述主肋两端超出所述面板背面横向宽度,所述主肋两端均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开设有第三螺栓孔。
6.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螺栓孔沿竖直方向间隔顺序排列,且所述第一螺栓孔贯穿所述第一次肋,若干所述第二螺栓孔沿水平方向间隔顺序排列,且所述第二螺栓孔贯穿所述第二次肋,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孔径相同。
7.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悬挑槽钢。
8.优选的,所述主肋包括两根槽钢,所述槽钢背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槽钢之间留有间隔;位于底部的所述槽钢的开槽面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两个所述槽钢远离所述面板的端面之间固定有所述连接件。
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任一斜面上开设所述第三螺栓孔,位于同一水平方向的两个所述第三螺栓孔相对设置。
10.优选的,两根所述槽钢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螺栓孔孔径。
1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位于开设所述第一螺栓孔的所述第一次肋的背面。
12.优选的,所述面板为弧形板结构。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弧形墩柱钢模板,包括
面板,第一次肋与第二次肋在面板背面焊接,形成井字形结构,对面板进行加强,提高面板的承载能力;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用于与其他相邻模板进行连接,支撑件焊接在第一次肋上,部分不被第一次肋遮挡的顶面用于焊接主肋,支撑件同时用于与下部竖向支撑体系连接固定,不需要设置楔形垫块,也不会产生脱空现象,使安装更方便快捷;主肋两端超出面板背面横向宽度,方便主肋与相邻面板的主肋连接;相邻两侧模板上的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对拉受力体系,使相邻模板之间接触更加严密,同时避免对拉螺栓穿过墩柱主体结构,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本实用新型拆卸方便,主肋连接简单方便,模板组装严密,承压能力强,模板与下部竖向支撑体系连接简单稳固。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墩柱钢模板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墩柱钢模板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墩柱钢模板左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墩柱钢模板安装示意图;
19.其中:1、面板;2、第一次肋;3、第二次肋;4、第一螺栓孔;5、第二螺栓孔;6、支撑件;7、主肋;8、连接件;9、第三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参照图1

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墩柱钢模板,包括面板1,面板1背面纵向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次肋2,面板1背面横向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次肋3,第一次肋2与第二次肋3之间固接,且第一次肋2垂直于第二次肋3,固定在面板1背面横向两端的第一次肋2均开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4,固定在面板1背面竖向两端的第二次肋3均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5;
23.除面板1背面横向两端的第一次肋2外,其他第一次肋2由上而下固定有若干间隔顺序排列的支撑件6,且支撑件6的部分顶面不被第一次肋2遮挡,相邻的第一次肋2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间隔顺序排列的主肋7,主肋7的底端与支撑件6的顶面之间固接;主肋7两端超出面板1背面横向宽度,主肋7两端均固定有连接件8,连接件8开设有第三螺栓孔9;
24.第一次肋2与第二次肋3在面板1背面焊接,形成井字形结构,对面板1进行加强,提高面板1的承载能力;等间距设置第一螺栓孔4和第二螺栓孔5,第一螺栓孔4和第二螺栓孔5
用于与其他相邻模板进行连接;支撑件6焊接在第一次肋2上,部分不被第一次肋2遮挡的顶面用于焊接主肋7,支撑件6同时用于与下部竖向支撑体系连接固定;主肋7两端超出面板1背面横向宽度,方便主肋7与相邻面板1的主肋7连接,方便对拉螺栓穿过连接件8开设的第三螺栓孔9连接两块相邻的面板1。
25.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第一螺栓孔4沿第一次肋2方向间隔顺序排列,且第一螺栓孔4贯穿第一次肋2,若干第二螺栓孔5沿水平方向间隔顺序排列,且第二螺栓孔5贯穿第二次肋3,第一螺栓孔4与第二螺栓孔5孔径相同;第一螺栓孔4与第二螺栓孔5孔径大小一致方便连接相邻面板1。
26.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件6为悬挑槽钢,悬挑槽钢水平向焊接在第一次肋2上,水平悬挑出来的部分与主肋7连接,解决了曲线段主肋的连接难题,悬挑槽钢的开槽口处又能与下部竖向支撑体系(下部竖向支撑体系为现有技术)连接牢固,不需要设置楔形垫块,也不会产生脱空现象。
27.进一步优化方案,主肋7包括两根槽钢,槽钢背面相对设置,且槽钢之间留有间隔;位于底部的槽钢的开槽面固定在支撑件6的顶面,两个槽钢远离面板1的端面之间固定有连接件8。
28.进一步优化方案,连接件8为角钢,角钢的任一斜面上开设第三螺栓孔9,位于同一水平方向的两个第三螺栓孔9相对设置。在第三螺栓孔9内穿入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与面板1呈45
°
角,和另一侧模板进行连接,并和和另一侧模板形成对拉受力体系,使得各片模板之间接触更加严密;同时避免了对拉螺栓穿过墩柱主体结构,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29.进一步优化方案,两根槽钢间隔距离大于第三螺栓孔9孔径;间隔距离大于第三螺栓孔9孔径使得对拉螺栓能够通过槽钢之间留有的间隔。
30.进一步优化方案,连接件8位于开设第一螺栓孔4的第一次肋2的背面,使对拉螺栓能够顺利连接两相邻面板1上的第三螺栓孔9。
31.进一步优化方案,面板1为弧形板结构,根据弧形墩柱的外形尺寸进行分段、分块加工,直接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荷载。
32.安装方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墩柱钢模板,采用吊车将弧形墩柱钢模板吊装就位,先将弧形墩柱钢模板临时固定在下部支架体系上(下部支架体系为现有技术);如图4所示,再将上下部节段的弧形墩柱模板第二螺栓孔5进行对位,穿入螺栓拧紧,将弧形墩柱模板第一螺栓孔4进行对位,穿入螺栓拧紧,对各弧形墩柱模板进行初步固定;待同一截面上的弧形墩柱钢模板全面吊装连接完成后,在其两侧的第三螺栓孔9内穿入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与面板1成45
°
角,与其相邻两侧的侧模板进行连接,并形成对拉受力体系,对各弧形墩柱模板进一步进行固定,使各片模板之间接触更加严密;通过微调下部支撑体系高程,使得支撑立杆(现有技术)与弧形墩柱钢模板的悬挑槽钢紧密接触,完成安装。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