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环卫车排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环卫 排风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


背景技术:

2.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是一种对环卫车上垃圾箱内进行抽气排风的装置。
3.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cn201922299710.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和架装于环卫车顶部的风机,环卫车箱体内设置连通风机的风道;风道包括架装于环卫车箱体顶部并向后延伸的顶部风道,设置于环卫车箱体尾部,并竖向布置延伸至环卫车箱体底部的排出风道,以及将顶部风道向下换向连通至排出风道的换向风道。但它在排出抽气气流时,抽气气流会沿排出风道将地面的尘土颗粒吹起形成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环卫车排风结构,达到避免排出抽气气流时抽气气流吹起地面尘土颗粒形成扬尘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卫车上的垃圾箱以及设置在垃圾箱内顶端的水平管、竖直管,所述水平管的一端穿过竖直管的侧壁并与竖直管相连通,且水平管位于竖直管的中下端,所述水平管远离竖直管的一端设有抽风机,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穿过并伸出垃圾箱的顶端,所述竖直管的底端设有收集水平管与竖直管内气流携带的颗粒的收集件,所述垃圾箱内底端设有与垃圾箱连通的垃圾进管,所述垃圾箱箱口铰接有封闭箱口的车门,所述水平管靠近抽风机的一端设有防止垃圾箱内垃圾进入水平管的过滤件,所述竖直管伸出垃圾箱外的一端设有过滤颗粒的过滤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卫车打开抽风机开设工作时,抽风机将垃圾箱内的空气抽出使垃圾箱内形成负压,此时垃圾进管将路面的垃圾与颗粒吸入垃圾箱内,此时垃圾所携带的颗粒跟随气流通过过滤件进入水平管内,再沿水平管进入竖直管内,此时气流所携带的颗粒则会跟随气流向竖直管流动并碰撞竖直管内壁从而使一部分颗粒掉入收集件内,此时气流沿竖直管经过过滤件的过滤从垃圾箱顶端流出,而剩余颗粒被过滤件阻挡在竖直管内,当环卫车停止工作时,因重力影响剩余颗粒则会掉入收集件内即可,有效防止气流携带颗粒流出垃圾箱形成扬尘,使用简单方便。
8.优选地,所述收集件包括螺纹连接在竖直管侧壁底端的收集盒以及设置在收集盒一侧壁观察收集盒内灰尘颗粒收集情况的观察窗。
9.优选地,所述过滤件包括设置在垃圾箱内靠近抽风机一端的过滤盒以及设置再水平管靠近过滤盒一端与过滤盒连通的连接管。
10.优选地,所述竖直管侧壁靠近收集盒盒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靠近收集盒的一端设有与收集盒盒口相抵触的橡胶密封层。
11.优选地,所述收集盒的外壁四周沿收集盒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凸棱。
12.优选地,所述竖直管伸出垃圾箱外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环卫车打开抽风机开设工作时,抽风机将垃圾箱内的空气抽出使垃圾箱内形成负压,此时垃圾进管将路面的垃圾与颗粒吸入垃圾箱内,此时垃圾所携带的颗粒跟随气流通过过滤件进入水平管内,再沿水平管进入竖直管内,此时气流所携带的颗粒则会跟随气流向竖直管流动并碰撞竖直管内壁从而使一部分颗粒掉入收集件内,此时气流沿竖直管经过过滤件的过滤从垃圾箱顶端流出,而剩余颗粒被过滤件阻挡在竖直管内,当环卫车停止工作时,因重力影响剩余颗粒则会掉入收集件内即可,有效防止气流携带颗粒流出垃圾箱形成扬尘,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施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施例的凸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垃圾箱;2、水平管;3、竖直管;4、抽风机;5、垃圾进管;6、车门;7、收集盒;8、观察窗;9、过滤盒;10、挡板;12、橡胶密封层;13、凸棱;14、过滤网;1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如图1和图2和图3,包括设置在环卫车上的垃圾箱1以及设置在垃圾箱1内顶端的水平管2、竖直管3,水平管2的一端穿过竖直管3的侧壁并与竖直管3相连通,且水平管2位于竖直管3的中下端,水平管2远离竖直管3的一端设有抽风机4,竖直管3的顶端穿过并伸出垃圾箱1的顶端,竖直管3的底端设有收集水平管2与竖直管3内气流携带的小石子的收集件,垃圾箱1内底端设有与垃圾箱1连通的垃圾进管5,垃圾箱1箱口铰接有封闭箱口的车门6,水平管2靠近抽风机4的一端设有防止垃圾箱1内垃圾进入水平管2的过滤件。
21.如图1和图2和图3,当环卫车打开抽风机4开设工作时,抽风机4将垃圾箱1内的空气抽出使垃圾箱1内形成负压,此时垃圾进管5将路面的垃圾与颗粒吸入垃圾箱1内,此时垃圾所携带的颗粒跟随气流通过过滤件进入水平管2内,再沿水平管2进入竖直管3内,此时气流所携带的颗粒则会跟随气流向竖直管3流动并碰撞竖直管3内壁从而使一部分颗粒掉入收集件内,此时气流沿竖直管3经过过滤件的过滤从垃圾箱1顶端流出,而剩余颗粒被过滤件阻挡在竖直管3内,当环卫车停止工作时,因重力影响剩余颗粒则会掉入收集件内即可,有效防止抽气气流携带颗粒流出垃圾箱1形成扬尘,使用简单方便。
22.如图2和图4,收集件包括螺纹连接在竖直管3侧壁底端的收集盒7以及设置在收集盒7一侧壁观察收集盒7内灰尘颗粒收集情况的观察窗8,此收集盒7的设置目的在于当颗粒再竖直管3内掉落时,收集盒7即可对掉落的颗粒进行收集,当收集盒7使用一定时间后将收集盒7从竖直管3侧壁旋下即可处理收集盒7内的颗粒,使用简单方便。
23.如图3,过滤件包括设置在垃圾箱1内靠近抽风机4一端的过滤盒9以及设置再水平
管2靠近过滤盒9一端与过滤盒9连通的连接管15,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垃圾与颗粒被吸入垃圾箱1内后,过滤盒9即可防止气流携带垃圾进入水平管2内,造成水平管2堵塞,使用简单方便。
24.如图2,竖直管3侧壁靠近收集盒7盒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0,且挡板10靠近收集盒7的一端设有与收集盒7盒口相抵触的橡胶密封层12,此橡胶密封层12的设置目的在于增加了收集盒7与竖直管3之间的密封性,使用简单方便。
25.如图4,收集盒7的外壁四周沿收集盒7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凸棱13,此凸棱13的设置的目的在于为需要将收集盒7旋下时提供着力点,使用简单方便。
26.如图1,竖直管3伸出垃圾箱1外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14,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气流携带颗粒沿竖直管3流出时,过滤网14即可对流出的气流进行过滤防止颗粒跟随气流流出竖直管3,使用简单方便。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环卫车上的垃圾箱(1)以及设置在垃圾箱(1)内顶端的水平管(2)、竖直管(3),所述水平管(2)的一端穿过竖直管(3)的侧壁并与竖直管(3)相连通,且水平管(2)位于竖直管(3)的中下端,所述水平管(2)远离竖直管(3)的一端设有抽风机(4),所述竖直管(3)的顶端穿过并伸出垃圾箱(1)的顶端,所述竖直管(3)的底端设有收集水平管(2)与竖直管(3)内气流携带的小石子的收集件,所述垃圾箱(1)内底端设有与垃圾箱(1)连通的垃圾进管(5),所述垃圾箱(1)箱口铰接有封闭箱口的车门(6),所述水平管(2)靠近抽风机(4)的一端设有防止垃圾箱(1)内垃圾进入水平管(2)的过滤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收集件包括螺纹连接在竖直管(3)侧壁底端的收集盒(7)以及设置在收集盒(7)一侧壁观察收集盒(7)内灰尘颗粒收集情况的观察窗(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滤件包括设置在垃圾箱(1)内靠近抽风机(4)一端的过滤盒(9)以及设置再水平管(2)靠近过滤盒(9)一端与过滤盒(9)连通的连接管(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直管(3)侧壁靠近收集盒(7)盒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0),且挡板(10)靠近收集盒(7)的一端设有与收集盒(7)盒口相抵触的橡胶密封层(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盒(7)的外壁四周沿收集盒(7)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凸棱(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直管(3)伸出垃圾箱(1)外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达到避免排出抽气气流时抽气气流吹起地面尘土颗粒形成扬尘的目的,涉及环卫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环卫车上的垃圾箱以及设置在垃圾箱内顶端的水平管、竖直管,所述水平管的一端穿过竖直管的侧壁并与竖直管相连通,且水平管位于竖直管的中下端,所述水平管远离竖直管的一端设有抽风机,所述竖直管的顶端穿过并伸出垃圾箱的顶端,所述竖直管的底端设有收集水平管与竖直管内气流携带的小石子的收集件,所述垃圾箱内底端设有与垃圾箱连通的垃圾进管,所述垃圾箱箱口铰接有封闭箱口的车门,所述水平管靠近抽风机的一端设有防止垃圾箱内垃圾进入水平管的过滤件。止垃圾箱内垃圾进入水平管的过滤件。止垃圾箱内垃圾进入水平管的过滤件。


技术研发人员:苏本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县远博电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