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绵城市用渗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9: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渗水 系统 海绵 城市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水系统,特别是一种海绵城市用渗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采用渗透砖对人行和车行区域进行铺设的渗水系统中,为了保证渗水效果,渗透砖的结构强度偏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破坏,从而影响人行区域和车行区域的效果,无法满足对景观品质定位较高端的社区人行或车行区域的要求。
3.我司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在排除“地下水位

1.00米以内、径流污染严重、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等易出现结构塌陷区及水平方向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的区域,研究出了一种渗水系统,以解决对景观品质定位较高端的社区人行或车行区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渗透砖结构强度不好,使用寿命不长的缺点,提供一种渗水效果好、渗水可靠性高的海绵城市用渗水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海绵城市用渗水系统,包括渗水盲沟、渗水盖板和面层,渗水盲沟交汇成网状结构,基底层上开设有若干渗水盲沟,渗水盲沟通过渗水盖板盖住,且渗水盖板上留有水液流入渗水盲沟的渗水缝,渗水盖板上铺装有面层,且面层上留有与渗水缝对应的拼接缝,面层上的水液依次通过拼接缝、渗水缝流入渗水盲沟内。
6.基底层上开设有排水沟,靠近排水沟的渗水盲沟的沟壁上开设有溢流通道,溢流通道与排水沟连通。
7.当渗水盲沟在人行区域时,渗水盖板包括第一盖板,渗水盲沟的两沟壁上悬挑安装有若干第一盖板,两相对第一盖板之间留有渗水缝,渗水缝位于渗水盲沟的沟槽上方。
8.位于渗水盲沟区域内的第一盖板的底部为悬挑部,悬挑部的底部设置有变截面,且第一盖板与渗水盲沟的沟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变截面的支撑部。
9.当渗水盲沟在车行区域时,渗水盖板包括第二盖板,第二盖板横跨在渗水盲沟上,且渗水缝开设在第二盖板上。
10.第二盖板包括十字缝盖板和一字缝盖板,十字缝盖板盖住渗水盲沟的交汇处,两相邻十字缝盖板之间的渗水盲沟通过一字缝盖板盖住,十字缝盖板上开设有与渗水盲沟连通的十字缝,一字缝盖板上开设有与渗水盲沟连通的一字缝。
11.位于渗水盲沟外的基底层上铺设有回填层,回填层上铺设有垫层,垫层与渗水盖板齐平,垫层和渗水盖板上均设置有结合层,面层铺装在结合层上。
12.渗水盲沟内的基底层上铺设有素土层,素土层上铺设有第二渗水层,第二渗水层上设置有第一渗水层,且第二渗水层通过渗水布包裹。
13.拼接缝内安装有除污器。
14.除污器包括底板和两侧板,且底板与两侧板构成u形结构,底板上开设有漏水孔,
侧板的顶部设置有挂耳,挂耳挂在拼接缝的边沿上,底板位于拼接缝内。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渗水系统,使得渗水盖板为隐藏式设计,在具有渗水功能的作用下不会影响车行区域和人行区域的美观,而且通过该渗水结构,能够及时的将雨水排入到渗水盲沟内,再通过渗水盲沟入渗自然土壤下的地下水系,修复施工期间对局部区域地下水生态破坏,同时避免了高端社区人行和车行区域积水。
附图说明
16.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 为渗水盲沟的排布示意图;
18.图3 为实施例一中渗水盖板的铺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 为图3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5 为人行区第一盖板铺装后的局部示意图;
21.图6 为人行区第一盖板与渗水盲沟的安装示意图;
22.图7 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8为渗水盲沟和排水沟的连通示意图;
24.图9 为实施例二中第二盖板铺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 为车行区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 为车行区第二盖板铺装后的局部示意图;
27.图12 为车行区第二盖板与渗水盲沟的安装示意图;
28.图13 为图1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14 为除污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30.图15 为除污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31.图中,1

排水沟,2

渗水沟,3

第一盖板,4

第二盖板,5

渗水缝,6

面层,7

结合层,8

回填层,9

基底层,10

第一渗水层,11

第二渗水层,12

渗水布,13

支撑板,14

除污器,15

溢流通道,16

垫层,17

素土层,18

悬挑部,19

变截面,21

挂耳,22

漏水孔,41

十字缝盖板,42

一字缝盖板,51

十字缝,52

一字缝。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实施例一:
3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海绵城市用渗水系统,包括渗水盲沟2、渗水盖板和面层6,渗水盲沟2交汇成网状结构,基底层9上开设有若干渗水盲沟2,渗水盲沟2通过渗水盖板盖住,且渗水盖板上留有水液流入渗水盲沟2的渗水缝5,渗水盖板上铺装有面层6,且面层6上留有与渗水缝5对应的拼接缝,面层6上的水液依次通过拼接缝、渗水缝5流入渗水盲沟2内。
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渗水盲沟2内的基底层9上铺设有素土层17,素土层17上铺设有第二渗水层11,第二渗水层11上设置有第一渗水层10,且第二渗水层11通过渗水布12包裹,基底层9则为地基为原土,素土层17则直接铺设在基底层9上,为保证素土层17的滤水性能,素土层17可以不用夯实,若考虑到基底层9的沉陷,则可以适当的将素土层17夯实,以稳定底部不沉陷,第二渗水层11为级配碎石,第一渗水层10为鹅卵石,透水布选用土工布,而级配碎石外包裹透水土工布以防止面源污染物进入碎石层,土工布规格200

300g/m2,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应少于200mm,而沟底铺设鹅卵石与级配碎石,可减少ss等初期雨水污染物对地表水体环境的冲击,修补地下水生态,消纳多余雨水,缓解城市排放压力,有效控制铺装面层6的径流量,满足海绵城市对于住宅小区70%,公共建筑80%的径流控制率目标,进一步的,人行区域的渗水盲沟2的沟壁采用承重型砌块砌筑,参照宽顶堰水力计算方法,堰顶水头高度按1毫米,取50年一遇暴雨强度,通过计算渗水盲沟2间的最大净间距不宜大于4m,盲沟深度由设计人员根据当地雨量计算确定。
41.当渗水盲沟2组网成功后,应在位于渗水盲沟2外的基底层9上铺设回填层8,在铺设回填层8时,应将基底进行夯实,若有必要,应在基底层9上再铺设素土,并将素土进行夯实,回填层8优选采用150厚级配碎石,并将回填层8碾压密实,然后回填层8上铺设有垫层16,垫层16优选采用素水泥浆,可以在素水泥浆中掺杂建筑胶,保证垫层16与渗水盖板齐平,垫层16和渗水盖板上均设置有结合层7,面层6铺装在结合层7上,结合层7还又具有找平的功能,在铺设结合层7时,若遇到渗水缝5,应优先保持渗水缝5的畅通,也就是说在结合层7上要流出伸缩缝与拼接缝连通的通道。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该渗水系统主要设置在人行区域,而渗水盖板包括第一盖板3,渗水盲沟2的两沟壁上悬挑安装有若干第一盖板3,在安装第一盖板3时,两相
对第一盖板3之间留有渗水缝5,渗水缝5位于渗水盲沟2的沟槽上方,并且渗水缝5沿渗水盲沟2中轴线分布,且渗水缝5的宽度为8mm,面层6在铺装后,面层6的拼接缝与渗水缝5重叠作为雨水口,因此当下雨时,雨水则通过拼接缝和渗水缝5流入到渗水盲沟2内。
4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位于渗水盲沟2区域内的第一盖板3的底部为悬挑部18,悬挑部18的底部设置有变截面19,且第一盖板3与渗水盲沟2的沟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变截面19的支撑部13,在制作时,第一盖板3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在预制的时候,则将支撑部13与第一盖板3复合在一起,而支撑部13为支撑钢板,可以增加第一盖板3的结构强度。
44.在本实施例中,面层6选用常见的800x800天然石材或400x400的广场砖,而天然石材的厚度为50mm厚石材,广场砖的厚度为10mm,其面层6的受水面属于非透水下垫面,其雨量径流系数φ值取0.8~0.9。其蓄水空间即为雨水渗透量,v=400x(h

100)。
4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为避免污染物带入渗水盲沟2,拼接缝内安装有除污器14,在本实施例中,除污器14包括底板和两侧板,且所底板与两侧板构成u形结构,底板上开设有漏水孔22,侧板的顶部设置有挂耳21,挂耳21挂在拼接缝的边沿上,底板位于拼接缝内,除污器14则能够防止地面径流将污染物带入渗水沟,其中拦截的污染物可以为纸屑、树叶、烟头、塑料袋等。
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基底层9上开设有排水沟1,靠近排水沟1的渗水盲沟2的沟壁上开设有溢流通道15,溢流通道15与排水沟1连通,雨水优先通过渗水盲沟2净化及下渗,超过渗水盲沟2的溢流水位时,进入排水沟1,排水沟1可衔接雨水回用系统或接入雨水管排向市政管网,在排水沟1内侧宜抹20厚1:2.5的防水砂浆,沟内纵向排水坡为0.5%,排水沟1深度由设计人员根据当地雨量确定。
47.盲沟顶部铺设钢筋混凝土盖板,人行区域通过预制盖板间沿盲沟中轴线留8mm细缝,与面层6铺装留缝重叠作为雨水口;车行区域则通过预制盖板中间开缝(8mm宽)并与面层6铺装留缝重叠作为雨水口。沟壁及混凝土盖板按受力荷载要求设计。具体内容详见大样图。
48.实施例二:
4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海绵城市用渗水系统,包括渗水盲沟2、渗水盖板和面层6,渗水盲沟2交汇成网状结构,基底层9上开设有若干渗水盲沟2,渗水盲沟2通过渗水盖板盖住,且渗水盖板上留有水液流入渗水盲沟2的渗水缝5,渗水盖板上铺装有面层6,且面层6上留有与渗水缝5对应的拼接缝,面层6上的水液依次通过拼接缝、渗水缝5流入渗水盲沟2内。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渗水盲沟2内的基底层9上铺设有素土层17,素土层17上铺设有第二渗水层11,第二渗水层11上设置有第一渗水层10,且第二渗水层11通过渗水布12包裹,基底层9则为地基为原土,素土层17则直接铺设在基底层9上,为保证素土层17的滤水性能,素土层17可以不用夯实,若考虑到基底层9的沉陷,则可以适当的将素土层17夯实,以稳定底部不沉陷,第二渗水层11为级配碎石,第一渗水层10为鹅卵石,透水布选用土工布,而级配碎石外包裹透水土工布以防止面源污染物进入碎石层,土工布规格200

300g/m2,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应少于200mm,而沟底铺设鹅卵石与级配碎石,可减少ss等初期雨水污染物对地表水体环境的冲击,修补地下水生态,消纳多余雨水,缓解城市排放压力,有效控制铺装面层6的径流量,满足海绵城市对于住宅小区70%,公共建筑80%的径流控制率目
标,进一步的,人行区域的渗水盲沟2的沟壁采用承重型砌块砌筑,参照宽顶堰水力计算方法,堰顶水头高度按1毫米,取50年一遇暴雨强度,通过计算渗水盲沟2间的最大净间距不宜大于4m,盲沟深度由设计人员根据当地雨量计算确定。
51.当渗水盲沟2组网成功后,应在位于渗水盲沟2外的基底层9上铺设回填层8,在铺设回填层8时,应将基底进行夯实,若有必要,应在基底层9上再铺设素土,并将素土进行夯实,回填层8优选采用150厚级配碎石,并将回填层8碾压密实,然后回填层8上铺设有垫层16,垫层16优选采用素水泥浆,可以在素水泥浆中掺杂建筑胶,保证垫层16与渗水盖板齐平,垫层16和渗水盖板上均设置有结合层7,面层6铺装在结合层7上,结合层7还又具有找平的功能,在铺设结合层7时,若遇到渗水缝5,应优先保持渗水缝5的畅通,也就是说在结合层7上要流出伸缩缝与拼接缝连通的通道。
5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该渗水系统主要设置在车行区域,渗水盖板包括第二盖板4,第二盖板4横跨在渗水盲沟2上,且渗水缝5开设在第二盖板4上,进一步的,第二盖板4包括十字缝盖板41和一字缝盖板42,十字缝盖板41盖住渗水盲沟2的交汇处,两相邻十字缝盖板41之间的渗水盲沟2通过一字缝盖板42盖住,十字缝盖板41上开设有与渗水盲沟2连通的十字缝51,一字缝盖板42上开设有与渗水盲沟2连通的一字缝52,十字缝51与一字缝52均沿渗水盲沟2中轴线分布,且十字缝51与一字缝52的宽度为8mm,面层6在铺装后,面层6的拼接缝与十字缝51与一字缝52重叠作为雨水口,因此当下雨时,雨水则通过拼接缝和渗水缝5流入到渗水盲沟2内,因此对于车行区域的渗水系统,既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又保证了雨水的渗水效果,为进一步的保证车行区域车辆行驶和雨水渗透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面层6选用常见的800x800天然石材或400x400的广场砖,车行区域应充分考虑碾压荷载,可选用80mm厚石材铺装或30mm厚广场砖,其面层6的受水面属于非透水下垫面,其雨量径流系数φ值取0.8~0.9。其蓄水空间即为雨水渗透量,v=400x(h

100)。
5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为避免污染物带入渗水盲沟2,拼接缝内安装有除污器14,在本实施例中,除污器14包括底板和两侧板,且所底板与两侧板构成u形结构,底板上开设有漏水孔22,侧板的顶部设置有挂耳21,挂耳21挂在拼接缝的边沿上,底板位于拼接缝内,除污器14则能够防止地面径流将污染物带入渗水沟,其中拦截的污染物可以为纸屑、树叶、烟头、塑料袋等。
5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基底层9上开设有排水沟1,靠近排水沟1的渗水盲沟2的沟壁上开设有溢流通道15,溢流通道15与排水沟1连通,雨水优先通过渗水盲沟2净化及下渗,超过渗水盲沟2的溢流水位时,进入排水沟1,排水沟1可衔接雨水回用系统或接入雨水管排向市政管网,在排水沟1内侧宜抹20厚1:2.5的防水砂浆,沟内纵向排水坡为0.5%,排水沟1深度由设计人员根据当地雨量确定
5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