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路基 设施建设 新旧 连接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响应城镇化建设的号召,许多地区都开始了较大普及程度的市政建设,市政道路作为市政建设中不可或缺项目之一,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的发展使得原来的道路功能早已满足不了社会日渐增长的交通需求,使得对原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的建设势在必行。
3.传统技术下的道路改造最常见的就是加长加宽,新旧路基之间也就是采用直线截面的连接结构,但久而久之,道路在经多年的通车后,路基沉降已基本形成,而新路基由于地势自然条件的影响会产生与旧路基不同步的沉降,必然给新旧路基之间的衔接部位造成破坏,影响新旧路基之间的平衡度、连接稳定性与吻合度,从而对道路整体结构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新旧路基连接缺乏牢固性易导致二者分离断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包括旧路基与新路基,所述旧路基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垫板与二级垫板,且新路基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卡板与二级卡板,所述旧路基中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套口与上孔,且二级卡板中开设有进口,所述进口中固定套设有滑动套设与套口中的异形板,且异形板中开设有对应上孔的下孔,所述一级垫板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且一级卡板上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导向杆上的限位推板,所述导向杆另一端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新路基下端开设有套设二级垫板的卡腔,且新路基侧壁中安装有锁紧螺栓。
7.优选地,所述一级垫板与二级垫板呈阶梯式地依次连接于旧路基下端,且一级卡板与二级卡板呈阶梯式的依次连接于新路基上端。
8.优选地,所述二级卡板位于一级垫板上端,且一级卡板位于二级垫板上端。
9.优选地,所述进口水平开设,且上孔垂直开设。
10.优选地,所述异形板为中空结构的l型结构,且上孔与下孔上下对应。
11.优选地,所述限位推板与弹簧自由端相抵,且限位螺母与限位推板相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在旧路基下端连接阶梯式结构的一级垫板与二级垫板,在新路基上端连接阶梯式结构的一级卡板与二级卡板,通过将套设于进口中的异形板套设于套口中,并对异形板中灌装混凝土浆料,以加强二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14.2、本实用新型在一级卡板上连接套设于导向杆上的限位推板,并利用弹簧与限位
螺母对限位推板进行挤压限定;通过使二级垫板卡套于新路基下端的卡腔中,以便于对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进行锁紧固定。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旧路基下端连接阶梯式结构的一级垫板与二级垫板,在新路基上端连接阶梯式结构的一级卡板与二级卡板,通过将套设于进口中的异形板套设于套口中,通过灌装混凝土浆料,以加强二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通过在一级卡板上连接套设于导向杆上的限位推板,并利用弹簧与限位螺母对限位推板进行挤压限定;再将二级垫板卡套于新路基下端的卡腔中,以便于对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进行锁紧固定,避免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断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的旧路基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的新路基结构上示意图。
19.图中:1旧路基、2新路基、3一级垫板、4二级垫板、5一级卡板、6二级卡板、7套口、8上孔、9进口、10异形板、11下孔、12凹槽、13导向杆、14弹簧、15限位推板、16限位螺母、17卡腔、18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

3,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包括旧路基1与新路基2,旧路基1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垫板3与二级垫板4,且新路基2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卡板5与二级卡板6,需要说明的是,旧路基1与一级垫板3及二级垫板4可连接成阶梯式结构,新路基2与一级卡板5及二级卡板6可连接成阶梯式结构,旧路基1中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套口7与上孔8,且二级卡板6中开设有进口9,进口9中固定套设有滑动套设与套口7中的异形板10,异形板10可采用不锈钢结构,以保证套设连接的承重性能,且异形板10中开设有对应上孔8的下孔11,一级垫板3上开设有凹槽12,且凹槽12中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14,且一级卡板5上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导向杆13上的限位推板15,限位推板15为l型结构,导向杆13另一端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6,利用限位螺母16可在导向杆13上对限位推板15进行锁紧限位,新路基2下端开设有套设二级垫板4的卡腔17,且新路基2侧壁中安装有锁紧螺栓18,可保证二级垫板4与新路基2套设连接的平衡度。
22.具体参照说明书附图2

3可知,一级垫板3与二级垫板4呈阶梯式地依次连接于旧路基1下端,且一级卡板5与二级卡板6呈阶梯式的依次连接于新路基2上端,二者上下对应,可通过卡套连接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3.具体参照说明书附图1可知,二级卡板6位于一级垫板3上端,且一级卡板5位于二级垫板4上端。
24.进口9水平开设,且上孔8垂直开设,利用混凝土结构的圆柱有助于增强二者新旧路基之间的牢固性,避免新路基2与旧路基1偏移分离。
25.异形板10为中空结构的l型结构,且上孔8与下孔11上下对应,以便于灌装混凝土浆料形成套设于上孔8中的圆柱结构。
26.限位推板15与弹簧14自由端相抵,且限位螺母16与限位推板15相抵,从而对一级卡板5与二级卡板6进行限位推进。
27.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28.在旧路基1上水平推送一体结构的新路基2、一级卡板5与二级卡板6;
29.使得二级垫板4套设于卡腔17中;
30.二级卡板6带动异形板10进入套口7中,并使得限位推板15下端套设于导向杆13上,在弹簧14的张力作用下推动限位推板15;
31.在新路基2上拧紧锁紧螺栓18以对二级垫板4进行锁紧,并在导向杆13上拧紧限位螺母16,以对限位推板15进行锁紧固定;
32.通过进口9向异形板10中灌装混凝土浆料,混凝土浆料经下孔11流入上孔8中以形成混凝土结构的圆柱,从而加强二者的连接稳定性。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包括旧路基(1)与新路基(2),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路基(1)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垫板(3)与二级垫板(4),且新路基(2)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卡板(5)与二级卡板(6),所述旧路基(1)中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套口(7)与上孔(8),且二级卡板(6)中开设有进口(9),所述进口(9)中固定套设有滑动套设与套口(7)中的异形板(10),且异形板(10)中开设有对应上孔(8)的下孔(11),所述一级垫板(3)上开设有凹槽(12),且凹槽(12)中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14),且一级卡板(5)上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导向杆(13)上的限位推板(15),所述导向杆(13)另一端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6),所述新路基(2)下端开设有套设二级垫板(4)的卡腔(17),且新路基(2)侧壁中安装有锁紧螺栓(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垫板(3)与二级垫板(4)呈阶梯式地依次连接于旧路基(1)下端,且一级卡板(5)与二级卡板(6)呈阶梯式的依次连接于新路基(2)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卡板(6)位于一级垫板(3)上端,且一级卡板(5)位于二级垫板(4)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9)水平开设,且上孔(8)垂直开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板(10)为中空结构的l型结构,且上孔(8)与下孔(11)上下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推板(15)与弹簧(14)自由端相抵,且限位螺母(16)与限位推板(15)相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包括旧路基与新路基,旧路基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垫板与二级垫板,且新路基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一级卡板与二级卡板,旧路基中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套口与上孔。本实用新型在旧路基下端连接阶梯式结构的一级垫板与二级垫板,在新路基上端连接阶梯式结构的一级卡板与二级卡板,通过将套设于进口中的异形板套设于套口中,通过灌装混凝土浆料,以加强二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通过在一级卡板上连接套设于导向杆上的限位推板,并利用弹簧与限位螺母对限位推板进行挤压限定;再将二级垫板卡套于新路基下端的卡腔中,以便于对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进行锁紧固定,避免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断裂。避免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断裂。避免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断裂。


技术研发人员:安丽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公投中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