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把手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1: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应用于 把手 装置 家具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一装置上的把手。


背景技术:

[0002]“把手”是一种安装于例如“柜门”等装置上的结构,使用者通过操作所述把手,控制所述装置的运动,非常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柜门的性能及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人们对柜门的密封、美观、轻便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把手,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盖板本体的连接部与装置连接,盖板本体的安装部与面板主体的配合部相配合,拉手与面板主体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通过拉动或推动面板主体的工作部,实现控制所述装置的移动及归位。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把手,应用于一装置上,所述把手包括:一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装置连接;所述盖板本体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部;一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盖板本体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所述面板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以及,一拉手,所述拉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00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一凸缘,所述凸缘沿着所述盖板本体的外周表面方向凸出设置。
[000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凸起结构及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凸起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装置卡嵌配合,所述定位孔通过锁紧组件与所述装置配合。
[00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主体在背离所述配合部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一工作部,所述工作部为一凹陷结构。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具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围设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凸缘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凸缘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凸缘的内表面进行面接触配合。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包括一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凸缘包括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嵌合。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沿纵长方向上设置有折弯边,所述背板在沿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扣爪,所述折弯边沿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设置限位槽及限位孔,所述扣爪卡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限位孔进行紧固配合。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爪、所述折弯边及所述背板一体式连接;其中,一所述折
弯边、一所述背板及另一所述折弯边依次连接并围设形成c型槽,所述第二配合部收容于所述c型槽内。
[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一体式连接;所述配合部、所述工作部及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面板主体一体式连接。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本体上配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为通孔,在所述避让孔内配置孔塞。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盖板本体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装置连接,所述盖板本体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面板主体的配合部相配合,所述拉手与所述面板主体的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具体地,利用所述连接部通过锁扣组件与所述装置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凸缘与所述配合部的容纳空间进行面接触配合,所述凸缘的第一弯折部与所述配合部的第二弯折部镶嵌配合,所述拉手的扣爪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限位槽配合,以及所述拉手的安装孔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限位孔紧密配合,以实现所述盖板本体、所述面板主体以及所述拉手的固定配合;通过拉动或推动所述面板主体的工作部,从而实现控制所述装置的移动及归位。
附图说明
[0017]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把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把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中把手的面板主体与盖板本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0]
图3a是图1中把手的盖板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b是图1中把手的盖板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a是图1中把手的面板主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b是图1中把手的面板主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a是图1中把手的拉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b是图5a中拉手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
图6a是图1a中面板主体、盖板本体及拉手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27]
图6b是图6a完成后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28]
图中标号为:
[0029]
1、把手;
ꢀꢀꢀꢀꢀꢀꢀꢀꢀꢀꢀꢀꢀꢀꢀꢀꢀ
10、盖板本体;
[0030]
20、面板主体;
ꢀꢀꢀꢀꢀꢀꢀꢀꢀꢀꢀꢀ
30、拉手;
[0031]
110、连接部;
ꢀꢀꢀꢀꢀꢀꢀꢀꢀꢀꢀꢀꢀ
120、安装部;
[0032]
210、配合部;
ꢀꢀꢀꢀꢀꢀꢀꢀꢀꢀꢀꢀꢀ
220、第二配合部;
[0033]
230、工作部;
ꢀꢀꢀꢀꢀꢀꢀꢀꢀꢀꢀꢀꢀ
111、凸起结构;
[0034]
112、定位孔;
ꢀꢀꢀꢀꢀꢀꢀꢀꢀꢀꢀꢀꢀ
121、凸缘;
[0035]
130、避让孔;
ꢀꢀꢀꢀꢀꢀꢀꢀꢀꢀꢀꢀꢀ
211、容纳空间;
[0036]
1211、第一弯折部;
ꢀꢀꢀꢀꢀꢀꢀꢀ
213、第二凸缘;
[0037]
2131、第二弯折部;
ꢀꢀꢀꢀꢀꢀꢀꢀ
221、限位槽;
[0038]
222、限位孔;
ꢀꢀꢀꢀꢀꢀꢀꢀꢀꢀꢀꢀꢀ
231、凸出部;
[0039]
310、背板;
ꢀꢀꢀꢀꢀꢀꢀꢀꢀꢀꢀꢀꢀꢀꢀ
320、折弯边;
[0040]
321、安装孔;
ꢀꢀꢀꢀꢀꢀꢀꢀꢀꢀꢀꢀꢀ
322、c型槽;
[0041]
330、扣爪;
ꢀꢀꢀꢀꢀꢀꢀꢀꢀꢀꢀꢀꢀꢀꢀ
40、一字螺丝刀;
[0042]
410、螺丝;
ꢀꢀꢀꢀꢀꢀꢀꢀꢀꢀꢀꢀꢀꢀꢀ
420、孔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知道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4]
请参见图1a和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把手,适用于一装置上,所述装置可以包括不限于为门、办公桌柜、橱柜等办公工具或家具。如图1a及图1b,所述把手1包括一盖板本体10、一面板主体20以及一拉手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本体10与所述装置相配合,所述面板主体20与所述盖板本体10相配合,所述拉手30与所述面板主体20相配合。
[0045]
请参见图2,所述盖板本体10为一方形板结构件,所述面板主体20为一板状结构件。所述面板主体20与所述盖板本体10相对设置,且所述面板主体20与所述盖板本体10进行固定安装。
[0046]
请参见图3a和图3b,所述盖板本体10包括连接部110和安装部120。所述连接部110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安装部120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0的另一侧表面上,即所述安装部120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0背离所述连接部110一侧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10及所述安装部120与所述盖板本体10进行一体式连接。
[0047]
请参见图4a和图4b,所述面板主体20包括配合部210、第二配合部220以及工作部230。所述配合部21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与所述盖板本体1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工作部23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的另一侧表面上,即所述工作部23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背离所述配合部210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工作部230为游离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的侧壁上。
[0048]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连接部110用于与所述装置连接;所述配合部210用于与所述安装部120相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用于与所述拉手30相配合;所述工作部230用作工作端。
[0049]
续见图3a,所述安装部120包括至少一凸缘121,所述凸缘121沿着所述盖板本体10的外周表面方向凸出设置。具体地,所述凸缘121自所述盖板本体10的表面一侧朝向背离所述连接部110的一侧延伸。
[0050]
优选地,所述盖板本体10的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凸缘121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盖板本体10表面的垂直方向;且优选地,所述凸缘121与所述盖板本体10一体式连接。
[0051]
续见图3a,所述连接部110包括至少一凸起结构111及至少一定位孔112,所述凸起结构111与所述定位孔112相邻且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凸起结构111凸出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0背离所述面板主体20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定位孔112贯穿所述盖板本体10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孔112为通孔。优选地,所述凸起结构111呈直线状依次均匀排布,相对应地,所述定位孔112呈直线状依次均匀排布。
[0052]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一所述凸起结构111与所述装置进行嵌合固定连接,一一对应地,每一所述定位孔112通过锁紧组件(未图示)与所述装置进行锁紧配合,以通过所述连接部110的所述凸起结构111及所述定位孔112实现将所述盖板本体10安装于所述装置上。
[0053]
如图3b所示,在所述盖板本体10上还配置有避让孔130,所述避让孔130为通孔,所述避让孔130贯穿所述盖板本体10的厚度方向,所述避让空130用于后续所述盖板本体10、所述面板主体20以及所述拉手30之间的装配操作。
[0054]
续见图4a,所述配合部210配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靠近所述盖板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上。如图4a及图3a所示,所述配合部210包括第二凸缘213,所述第二凸缘213围设形成一容纳空间211,所述凸缘121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211内,具体地,所述凸缘121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容纳空间211即所述第二凸缘213的内表面进行面接触配合,并且,所述容纳空间211起到部分支撑所述凸缘121的作用。
[0055]
具体地,所述第二凸缘213沿着所述面板主体20的外周表面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凸缘213自所述面板主体20的表面一侧朝向背离所述工作部230一侧的方向延伸。优选地,且所述第二凸缘2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面板主体20的厚度方向一致。
[0056]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如图3a、图4a以及图2所示,所述凸缘121包括一第一弯折部1211,所述第二凸缘213包括一第二弯折部2131,所述第一弯折部1211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131卡嵌配合,具体地,所述第二弯折部2131相对于所述面板主体20表面的延伸方向可发生偏斜,即所述第二弯折部2131可发生变形,以实现所述第一弯折部1211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131进行镶嵌配合,以实现所述安装部120与所述配合部210固定。
[005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盖板本体10与所述面板主体20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嵌合固定方式,还可以采用例如铆接等其他固定方式。
[0058]
续见图4a,第二配合部220与所述面板主体20的侧壁一体式连接。在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上设置限位槽221及限位孔222。
[0059]
具体地,如图4a所示,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为一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的纵长方向为所述面板主体20的长边方向,所述加强筋的厚度方向为所述面板主体20表面的垂直方向;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面板主体20为一体式连接。
[0060]
如图4a所示,所述限位槽221形成于所述加强筋沿纵行方向的端部。优选地,所述限位槽2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加强筋的纵长方向垂直设置,且所述限位槽2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面板主体20表面延伸方向一致。以及所述限位孔222设置于所述加强筋沿纵长方向的端部。优选地,所述限位孔222为通孔,所述限位孔222的延伸方向为所述面板主体20表面的垂直方向。
[0061]
续见图4b,所述工作部230配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背离所述盖板本体10一侧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工作部230与所述面板主体20一体式连接。
[0062]
优选地,所述工作部230为一凹陷结构。更优选地,在所述凹陷结构内还设置有一凸出部231,所述凸出部231的最大尺寸不超过所述凹陷结构的外轮廓尺寸,便于操作者实现较不费力地手动拉动或推动所述面板主体20,并且节省占用空间,节约材料,以及保持美好外观。并且,为了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需求,所述工作部230及所述凸出部231的外表面优选为磨砂面或光滑面,以增强用户体验度。
[0063]
此外,如图4a及图4b所示,所述工作部23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的长边边缘中央,所述工作部230部分朝向所述配合部210一侧延伸呈弧度,且延伸程度不超过所述配合部210的所述第二凸缘213的最大延伸长度,能够节省部分占用空间以及展现弧度美观设
计。
[0064]
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拉手30包括背板310,沿纵长方向在所述背板310的侧边设置有折弯边320,所述背板310沿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扣爪330,所述折弯边320沿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321。
[0065]
具体地,一所述折弯边320、一所述背板310及另一所述折弯边320依次连接并围设形成c型槽322,所述c型槽322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横截面呈c型面,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部220收容于所述c型槽322内。
[006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爪330、所述折弯边320及所述背板310一体式连接。
[0067]
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扣爪330相对于所述背板310可弯折,弯折方向为所述背板310的纵长方向的垂直方向,弯折线为所述扣爪330与所述背板310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爪330弯折后进而配置于所述限位槽221内,以对所述背板31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进行卡合固定。
[0068]
以及如图5a和图5b所示,优选地,任一所述折弯边320与所述背板310垂直设置,所述安装孔3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边320的纵长方向相垂直、且所述安装孔3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边320的平面相垂直。所述安装孔321用于与所述限位孔222进行紧固配合,配合方式为螺纹紧固配合,从而所述折弯边32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实现紧固连接。
[0069]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5a、图1a和图2,通过所述扣爪330与所述限位槽221的卡合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安装孔321与所述限位孔222的卡合连接,实现所述拉手3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紧密配合;以及,通过使所述第二配合部220收容于所述c型槽322内,以所述拉手30的所述c型槽322对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外观进行修饰,实现所述把手的美观需求。
[0070]
续见图2、图6a及图6b,将所述盖板本体10、所述面板主体20以及所述拉手30进行装配配合。
[0071]
首先,如图2、3a及图4a所示,将所述面板主体20与所述盖板本体10进行配合;具体地,即,将所述盖板本体10的所述安装部120与所述面板主体20的所述配合部210配合;更具体地,也即,将所述安装部120的所述凸缘121外表面与所述配合部210的所述容纳空间211内表面即所述第二凸缘213内表面进行面接触配合,并将所述凸缘121部分卡入所述配合部210内以进行卡合固定。
[0072]
进一步地,如图2、图5a及图5b所示,将所述拉手30配置于所述面板主体20的第二配合部220上;具体地,沿所述拉手30的纵长方向使所述拉手30的所述c型槽322覆盖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外表面,且使所述拉手30的所述扣爪330弯折入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所述限位槽221内,以及使得所述拉手30的所述安装孔321与所述面板主体20的所述限位孔222对准;更具体地,如图6a所示,通过一字螺丝刀40将两个螺丝410依次插入对准的所述安装孔321及所述限位孔222内,以实现所述拉手30的所述安装孔3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所述限位孔222紧固连接;以及利用所述一字螺丝刀40插入所述避让孔130内,并将所述扣爪330掰斜以使所述扣爪330紧固所述面板主体20的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以使所述拉手30与所述面板主体20固定在一起;最后,如图6b所示,将两个孔塞420套入所述避让孔130内,以修饰所述避让孔130的空洞。从而获得所述把手1,所述把手1的背面如图1a所示,所述把手1的正面如图1b所示。
[0073]
本实用新型所述把手1,通过盖板本体10的连接部110与装置连接,所述盖板本体
10的安装部120与面板主体20的配合部210相配合,拉手30与所述面板主体20的第二配合部220相配合;具体地,利用所述连接部110通过锁扣组件与所述装置连接,利用所述安装部120的凸缘121与所述配合部210的容纳空间211及第二凸缘213进行面接触配合,利用所述第一弯折部1211与所述配合部210上的所述第二弯折部2131镶嵌配合,以及利用所述拉手30的扣爪33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限位槽221配合,利用所述拉手30的安装孔3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限位孔222紧密配合,以实现所述盖板本体10、所述面板主体20以及所述拉手30的固定配合;通过拉动或推动所述面板主体20的工作部230,从而实现控制所述装置的移动及归位。
[0074]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