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机洗蚕丝被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9: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说 制作工艺 加工 纺织 蚕丝被


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机洗蚕丝被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蚕丝被是床上用品的一种,蚕丝纤维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肌肤有很强的亲和性,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
3.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一条舒适的凉被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由于夏天人体容易排出汗液,汗液均粘附到被子上,故需要对被子进行清洗。但是一般由蚕丝构成的蚕丝被,在被清洗时,蚕丝层之间容易粘连在一起,从而使得被套内的蚕丝层结块,进而影响被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蚕茧脱胶效果好且使得制作的蚕丝被可机洗的制作工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机洗蚕丝被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选茧,挑选出双宫茧,并将挑选出的双宫茧烘干成为干茧;s2、蒸茧,将烘干的干茧置于温度为90

100℃的水,并于水中加入占有水重量1%的小苏打,利用水蒸气对干茧蒸制2小时;s3、煮茧,将蒸制好的茧置于煮茧装置内,用温度为70

90℃的水、占水质量2%的双氧水溶液煮制1小时;s4、清洗,将煮制好的茧用清水清洗,除去茧中的异物;s5、浸泡,将清洗后的茧置于20℃

25℃的温水中,温水中含有占有其质量1%的红茶菌,浸泡20小时;s6、剥茧,将浸泡好的蚕茧剥茧制成条网状;s7、烘干,将条网状蚕丝进行烘干;s8、拉伸,将条网状蚕丝拉伸为蚕丝片,将若干蚕丝片铺叠形成胎芯;s9、制被,将所述胎芯装入胎套,做成蚕丝被。
6.进一步的,于步骤s9中,先将胎套的内面翻出,再将胎芯置于胎套的内面上,然后将胎芯与胎套的边侧缝接,再通过缝线缝接胎套的边缘且在缝线的作用下将胎芯的边缘形成波浪状;最后将胎套翻转复位,使得胎套包覆胎芯,蚕丝被上缝接有至少3个均匀排布的环形线圈,环形线圈将胎芯和胎套连接固定。
7.进一步的,于步骤s8中,蚕丝片有7

9层进行铺叠。
8.进一步的,煮茧装置包括罐体、置于罐体内的扰动机构及与扰动机构配合的搓动机构,扰动机构包括转动轴及与转动轴连接的转动叶,搓动机构包括与罐体转动连接的搓动板,转动轴带动转动叶转动并扰动罐体内的蚕茧,转动叶带动蚕茧向搓动板移动且转动
叶推动搓动板转动,搓动板和转动叶对蚕茧挤压与摩擦。
9.进一步的,转动轴带动转动叶于垂直方向上转动,搓动板向上转动。
10.进一步的,转动轴带动转动叶于水平方向上转动,搓动板于水平方向上转动。
11.进一步的,转动叶上粘附有若干与搓动板抵触的弹性凸起,若干弹性凸起之间形成用于带动蚕茧移动的卡槽,弹性凸起上设有波浪状摩擦纹。
12.进一步的,搓动机构还包括连接搓动板和罐体的弹簧,搓动板的一端与罐体铰接。
13.进一步的,搓动板上设有摩擦层,摩擦层由与搓动板粘接的弹性层、与弹性层粘接的无纺布层及与无纺布层缝接的摩擦网构成,摩擦网由锦纶编织构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将蚕茧进行脱胶处理,从而使得由蚕丝制作而成的凉被不易于机洗时因丝胶而发生蚕丝剪的粘连,防止机洗的凉被结块,大大提高凉被的使用寿命;2、将凉被的胎芯和胎套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胎芯不易跑丝,不易于胎套内结块,大大提高凉被使用时的舒适性,且对于蚕丝被进行机洗时,胎芯也不易结块,提高蚕丝被的使用寿命;3、通过煮茧装置,大大提高了蚕茧的脱胶效率及脱胶效果,进而使得制作而成的蚕丝被更为舒适,也更耐机洗。
附图说明
15.图1为胎芯和胎套缝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蚕丝被缝接有环形线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案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案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案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b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胎芯101、胎套102、环形线圈103、罐体1、扰动机构2、搓动机构3、转动轴21、转动叶22、弹性凸起22a、卡槽22b、电机23、搓动板31、弹簧32、摩擦层33、弹性层33a、无纺布层33b、摩擦网33c。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17.一种对蚕茧脱胶效果好且使得制作的蚕丝被可机洗的制作工艺。
18.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茧,挑选出双宫茧,并将挑选出的双宫茧烘干成为干茧;s2、蒸茧,将烘干的干茧置于温度为90

100℃的水,并于水中加入占有水重量1%的小苏打,利用水蒸气对干茧蒸制2小时;s3、煮茧,将蒸制好的茧置于煮茧装置内,用温度为70

90℃的水、占水质量2%的双氧水溶液煮制1小时;双氧水溶液由双氧水、硅酸钠、乙二胺四醋酸钠盐构成,双氧水、硅
酸钠及乙二胺四醋酸钠盐的重量比为10:4:1;s4、清洗,将煮制好的茧用清水清洗,除去茧中的异物;s5、浸泡,将清洗后的茧置于20℃

25℃的温水中,温水中含有占有其质量1%的红茶菌,浸泡20小时;s6、剥茧,将浸泡好的蚕茧剥茧制成条网状;s7、烘干,将条网状蚕丝进行烘干;s8、拉伸,将条网状蚕丝拉伸为蚕丝片,将蚕丝片7

9层进行铺叠形成胎芯;s9、制被,将所述胎芯101装入胎套102,先将胎套102的内面翻出,再将胎芯101置于胎套102的内面上,然后将胎芯101与胎套102的边侧缝接,再通过缝线缝接胎套102的边缘且在缝线的作用下将胎芯101的边缘形成波浪状;最后将胎套102翻转复位,使得胎套102包覆胎芯101,蚕丝被上缝接有至少3个均匀排布的环形线圈103,环形线圈103将胎芯101和胎套102连接固定,最终蚕丝被制作完成。
19.通过上述制作工艺,先将挑选好的优质双宫茧加工为干茧,之后通过蒸茧工序将蚕茧轻度脱胶,且使得蚕茧的蚕丝疏松;再通过煮茧工序,加入微量的双氧水对蚕茧进一步脱胶,达到较为理想的脱胶效果;之后将煮茧后的蚕茧进行清理,将蚕茧上粘附的异物清理干净;再通过红茶菌对蚕茧进行浸泡,对蚕茧上残留的丝胶进行脱胶处理,使得蚕茧脱胶更为彻底,效果更好;蚕茧脱胶过程中,先通过蒸茧工序使得蚕茧变的疏松,且对其轻度脱胶,便于后续于煮茧工序时双氧水与蚕茧的充分接触反应,对蚕茧脱胶更为充分,效果更好;最后经清洗将蚕茧上粘附的异物清洗干净,再利用红茶菌对蚕茧彻底脱胶;经过三次脱胶工序,蚕茧脱胶效果较为理想,从而利用蚕丝制成的蚕丝被于机洗过程中,不易产生因丝胶粘连结块的问题,大大提高蚕丝被即使被多次机洗,依旧保持蓬松、舒适的使用状态;蚕茧脱胶时,对于蚕茧先用含有小苏打的水蒸气蒸,再利用含有双氧水溶液的水进行煮,既可以确保对于蚕茧的充分脱胶,也避免了因煮茧而使得蚕丝掉色,从而更好的保留了蚕丝的天然颜色;而且小苏打、双氧水的含量偏低,大大降低了化学溶液的使用剂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再配合红茶菌进行脱胶,也更为高效彻底的达到良好的脱胶效果;将脱胶后的蚕茧进行剥茧呈长条状并烘干,之后将其拉伸为蚕丝片,并将其进行叠加形成胎芯101,最后将胎套102与胎芯101固定从而制成蚕丝被;将胎芯101和胎套102之间外缘缝接,实现对蚕丝被的第一步固定;再通过若干环形线圈103均匀将胎芯101和胎套102缝接固定,进一步实现对胎芯101和胎套102的固定;还有通过缝线缝接胎套102的边缘且在缝线的作用下将胎芯101的边缘形成波浪状,将胎芯101和胎套102的边缘进一步固定;通过以上固定方式,使得胎芯101和胎套102形成一个整体,蚕丝被于洗涤的过程中胎芯101不易脱离蚕丝被,蚕丝不易结块,继而确保蚕丝被机洗后的舒适性。
20.煮茧工序的工作原理如下:煮茧装置包括罐体1、置于罐体1内的扰动机构2及与扰动机构2配合的搓动机构3,扰动机构2包括转动轴21及与转动轴21连接的转动叶22,搓动机构3包括与罐体1转动连接的搓动板31,转动轴21带动转动叶22转动并扰动罐体1内的蚕茧,转动叶22带动蚕茧向搓动
板31移动且转动叶22推动搓动板31转动,搓动板31和转动叶22对蚕茧挤压与摩擦,转动叶22上粘附有若干与搓动板31抵触的弹性凸起22a,若干弹性凸起22a之间形成用于带动蚕茧移动的卡槽22b,弹性凸起22a上设有波浪状摩擦纹,搓动机构3还包括连接搓动板31和罐体1的弹簧32,搓动板31的一端与罐体1铰接,搓动板31上设有摩擦层33,摩擦层33由与搓动板31粘接的弹性层33a、与弹性层33a粘接的无纺布层33b及与无纺布层33b缝接的摩擦网33c构成,摩擦网33c由锦纶编织构成。
21.进行煮茧工序时,先将蒸好后的蚕茧置于装有双氧水溶液的罐体1内,之后煮茧装置启动;扰动机构2启动,在电机23的作用下使得转动轴21带动转动叶22转动,转动叶22对蚕茧扰动,并带动蚕茧于罐体1内转动;转动叶22带动蚕茧向搓动机构3移动,转动叶22经过搓动机构3时,转动叶22推动搓动板31转动,于此过程中,转动叶22和搓动板31对蚕茧挤压,从而完成对蚕茧的揉压,使得蚕茧与水溶液接触更为充分,大大加强对于蚕茧的脱胶效率;转动叶22经过搓动板31后,搓动板31复位,下一个转动叶22经过搓动机构3是重复上述转动叶22的工作;转动叶22对蚕茧扰动时,转动叶22转动且转动叶22上的卡槽22b将蚕茧固定,从而转动叶22可以带动蚕茧进行移动;转动叶22上的若干弹性凸起22a配合,形成若干用于对蚕茧固定的卡槽22b;转动叶22与搓动板31配合对蚕茧进行挤压时,随着转动叶22的转动,转动叶22和搓动板31之间配合对二者之间的蚕茧挤压并搓动,弹性凸起22a上的摩擦纹配合摩擦网33c对蚕茧进行摩擦,从而实现对蚕茧的进一步扰动,加强对蚕茧的脱胶效率及效果;转动叶22的转动速度比较缓慢,且转动叶22与搓动板31之间的挤压力也控制较小,不易对蚕茧造成损坏;弹性层33a及无纺布层33b的设置,增大对蚕茧挤压的缓冲,确保蚕茧不易被挤压损坏;弹簧32的设置,使得搓动板31转动后进行服务,确保转动叶22和搓动板31的配合。
22.案例一:转动轴21带动转动叶22于垂直方向上转动,搓动板31向上转动。
23.通过上述方案,转动叶22带动蚕茧由下至上移动,并与搓动板31配合对蚕茧进行挤压及摩擦,实现对蚕茧的高效扰动。
24.案例二:转动轴21带动转动叶22于水平方向上转动,搓动板31于水平方向上转动。
25.通过上述方案,转动叶22带动蚕茧于水平方向上移动,并与搓动板31配合对蚕茧进行挤压及摩擦,实现对蚕茧的高效扰动。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