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椅背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4: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椅背 椅子 机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椅背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2.座椅,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工具。为了使得同一张座椅可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身高高度,市面上出现了高度可调的座椅。传统的高度可调的座椅大多是在椅背的后端面上设有套管,在座凳上设置有立柱,套管套于立柱上滑动至指定位置,螺栓贯穿套管与立柱螺纹连接旋扭固定。但是由于螺栓插入,套管单侧受力,就会导致椅背与座凳之间发生一定的偏移。
3.申请号为“201621358843.x”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开口套和扳手的束紧装置,开口套上具有开口部,扳手上具有凸轮部,开口部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凸轮部铰接,凸轮部转动时带动连接件压迫开口部的开口闭合使得开口套的内壁与座凳上的立柱外壁紧贴实现固定。
4.但是上述开口套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开口部的开口大小不一,锁紧程度难以控制。且开口套的材质为钢板,钢板的自身弹性较弱,钢板难以形变实现开口的闭合与张开,因此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开口套自身会出现无法抱紧造成开口套下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开口套自身发生形变来夹紧位于开口套内的立柱的椅背锁紧机构。
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椅背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8.立柱及与立柱套接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具有可插入立柱的插孔;
9.开口,贯穿所述套筒的一面筒壁,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插孔连通;
10.活动挤压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开口内;
11.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凸轮部,所述凸轮部与所述套筒铰接;所述凸轮部相对于所述套筒朝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凸轮部的外壁可与所述活动挤压件相抵,且所述凸轮部可带动所述活动挤压件于所述开口内移动并压紧所述立柱;所述凸轮部相对于所述套筒朝相反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挤压件得到放松。
12.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套筒于所述开口处的上下位置各设置有一个轴座,所述把手与所述轴座之间通过插轴实现铰接,且所述凸轮部位于两个轴座之间。
13.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活动挤压件沿自身厚度方向具有前端与后端,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后端与所述凸轮部相抵,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前端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
14.由于活动挤压件的头端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活动挤压件与立柱之间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使得锁定更加稳固。
15.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插孔内与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头端相对立的一侧内壁,及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头端均设置多根沿套筒高度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凸轮部带动所述活动挤压件夹紧位于所述插孔内的立柱时,所述凸条与所述立柱的外壁相抵。
16.由于立柱的大小形状与插孔并非完全一样,通过插孔内与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头端相对立的一侧内壁,及活动挤压件的头端均设置多根沿套筒高度方向延伸的凸条,凸轮部带动活动挤压件夹紧位于插孔内的立柱时,凸条与所述立柱的外壁相抵,从而实现定位夹紧,可以有效的减小加工误差带来的晃动问题,解决了市场上容易夹歪,且降低了产品的精度要求,便于生产。
1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活动挤压件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头端与尾端,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尾端与所述凸轮部相抵,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头端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插孔内与所述活动挤压件的头端相对立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均为弧形板,所述凸轮部带动所述活动挤压件夹紧位于所述插孔内的立柱时,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对合。由于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均为弧形板,活动挤压件与立柱之间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使得锁定更加稳固
18.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的两个板面均设置有多根沿套筒高度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凸轮部带动所述活动挤压件夹紧位于所述插孔内的立柱时,所述凸条与所述立柱的外壁相抵。
19.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套筒的前端面设有用于连接椅背的连接部,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后端面。由于用于连接椅背的连接部设于套筒的前端面,而开口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后端面,在实现夹紧的过程中,套筒相对于立柱不会左右移动,就避免了套筒所连椅背与立柱所连的座凳之间发生左右偏移的问题。
20.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活动挤压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沿活动挤压件厚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凸轮部带动所述活动挤压件于所述开口内移动时,所述滑块于所述滑槽内移动。
21.通过滑槽配合活动挤压件上的滑块对活动挤压机起到导向作用。且当凸轮部相对于所述套筒朝相反方向转动时,活动挤压件得到放松时,活动挤压件不会从开口处脱离,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22.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套筒为一体成型且自身构成闭环的环形件,所述插孔为固定形态的通孔。由于只需要转动把手,凸轮部随之转动带动活动挤压件于所述开口内移动,活动挤压件配合套筒的内筒壁挤压位于插孔内的立柱即可完成锁定,套筒自身无需发生形变,就不需要在套筒上设置有裂缝通过压紧裂缝使得插孔变形来夹紧立柱,不需要担心锁紧程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大大降级了加工精度的要求。
23.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套筒的材质为塑料或铝合金或钢。由于不需要挤压套筒上的裂缝使得插孔变形来夹紧立柱,可以根据需求采用不同材质的套筒。
24.有益效果
25.由于凸轮部与套筒铰接,只需要转动把手,凸轮部随之转动带动活动挤压件于所述开口内移动,活动挤压件配合套筒的内筒壁挤压位于插孔内的立柱即可完成锁定,通过凸轮部与活动挤压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凸轮部固定于锁定位置,解锁时只需要反向转动把手即可,方便快捷,套筒自身无需发生形变,且不需要担心锁紧程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而套
筒也可以加工成插孔闭环的形式,不用过多考虑其选材的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为带有实施例1中的椅背锁紧机构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实施例1中把手处于锁定位置的椅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实施例1中把手与凸台从套筒上拆分后的椅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实施例1中未带有把手的椅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实施例1中椅背锁紧机构的的部件爆炸图及局部放大图;
31.图6为实施例1中未带有弹性件且把手处于解锁位置时的椅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实施例2中把手处于锁定位置的椅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实施例2中把手处于锁定位置的椅背锁紧机构于俯视状态下的剖视图;
35.图10为实施例2中把手处于锁定位置的椅背锁紧机构于等轴测视角下的剖视图。
36.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7]1‑
立柱,2

套筒,3

把手,4

插孔,5

开口,6

凸轮部,7

活动挤压件,8

凸条,9

滑块,10

滑槽,11

定位孔,12

通槽,13

插销,14

弹性件,15

第一弹性片,16

第二弹性片,17

连接段,18

变径段,19

凸块,20

凸起,21

轴座,22

凸轮,23

避让槽,24

凸台,25

限位槽,26

挡板,27

第一夹板,28

第二夹板,29

第一弧形凹槽,30

第二弧形凹槽,31

连接部,32

插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0]
实施例1:请参阅图1

7,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椅背锁紧机构,包括立柱1、套筒2和把手3,套筒2上设置有可插入立柱1的插孔4,立柱1插于插孔4内与套筒2套接配合。
[0041]
在本方案中,套筒2为一体成型且自身构成闭环的环形件,其插孔4为固定形态的通孔。其套筒2上还设置有活动挤压件7,活动挤压件7与套筒2于竖直方向相对固定,且活动挤压件7于水平方向上可相对于立柱1做靠近或远离动作。具体的,套筒2的一面筒壁上设有开口5,该开口5与插孔4连通,上述活动挤压件7可移动设置于开口5内。
[0042]
请参阅图3,把手3上设有凸轮部6,把手3与套筒2铰接。当把手3相对于套筒2转动时,把手3可于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进行状态转换。当凸轮部6相对于套筒2朝一个方向转动(即把手3用于握持的一端靠近套筒2)使得把手3处于锁定位置时,凸轮部6的外壁突出部分可与活动挤压件7相抵,且凸轮部6可带动活动挤压件7于所述开口5内移动并压紧立柱
1,使得套筒2与立柱1保持相对固定。而当凸轮部6相对于套筒2朝相反方向转动(即把手3用于握持的一端远离套筒2)使得把手3处于解锁位置时,凸轮部6的外壁突出部分与活动挤压件7错开,活动挤压件7与凸轮部6之间留有间隙,活动挤压件7失去凸轮部6的作用力得到放松,使得活动挤压件7可于开口5处移动,活动挤压件7不再压紧插孔4内的立柱1,套筒2可与相对于立柱1上下滑动,无需套筒2自身发生形变来夹紧或放松位于插孔4内的立柱1。
[0043]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套筒2的前端面设有用于连接椅背的连接部31,而开口5则设置于套筒2的后端面。由于用于连接椅背的连接部31设于套筒2的前端面,且开口5设置于所述套筒2的后端面,在实现夹紧的过程中套筒2相对于立柱1不会左右移动,就避免了套筒2所连椅背与立柱1所连的座凳之间发生左右偏移的问题。
[0044]
且在本方案中,如图5所示,活动挤压件7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前端与后端,活动挤压件7的前端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由于活动挤压件7的头端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活动挤压件7与立柱1之间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当活动挤压件7的前端挤压立柱1时,套筒2与立柱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0045]
进一步的,插孔4内与活动挤压件7的前端相对立的一侧内壁,及活动挤压件7的前端均设置多根沿套筒2高度方向延伸的凸条8。当凸轮部6带动活动挤压件7夹紧位于插孔4内的立柱1时,上述凸条8与立柱1的外壁相抵。由于立柱1的大小形状与插孔4并非完全一样,通过插孔4内与活动挤压件7的头端相对立的一侧内壁,及活动挤压件7的头端均设置多根沿套筒2高度方向延伸的凸条8,凸轮部6带动活动挤压件7夹紧位于插孔4内的立柱1时,凸条8与立柱1的外壁相抵,从而实现定位夹紧,可以有效的减小加工误差带来的晃动问题,解决了市场上容易夹歪,且降低了产品的精度要求,便于生产。
[0046]
且活动挤压件7上设置有滑块9,开口5处设置有沿活动挤压件7厚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0。当凸轮部6带动活动挤压件7于所述开口5内移动时,滑块9于滑槽10内移动。通过滑块9与滑槽10的配合,对活动挤压件7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活动挤压件7受到凸轮部6的作用力时,活动挤压件7只会沿着滑槽10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立柱1。且通过滑槽10也对滑块9的滑动距离进行了限位,避免活动挤压件7移动超出行程而从开口5处脱离。
[0047]
立柱1上沿自身高度方向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套筒2的一侧筒壁上设置有通槽12,该通槽12与上述插孔4连通。通槽12内插有插销13,插销13上连有弹性件14,该弹性件14的一端与插销13连接,而该弹性件14的另一端与套筒2相连。当把手3处于解锁位置时,把手3带动弹性件14发生形变迫使插销13退出定位孔11。而当把手3处于锁定位置,弹性件14的回复力带动插销13插入所述定位孔11内实现二次锁定,即使插销13未与定位孔11对齐,在套筒2向下滑动一定距离后,插销13仍会与下一个定位孔11对齐并插入该定位孔11内实现锁定。通过插销13的二次锁定提高了该机构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把手3未转动到位导致活动挤压件7与立柱1之间发生松动使得套管相对于立柱1下滑等问题。本方案中只需要转动把手3就可与完成活动挤压件7与立柱1之间的压紧与放松,且在完成活动挤压件7与立柱1之间的压紧与放松的同时,也完成了插销13的插入与拔出,通过一个部件同时控制两个动作,方便快捷。
[0048]
且为了实现把手3与套筒2铰接,如图2和图3所示,套筒2于开口5处的上下位置各设置有一个轴座21,把手3与轴座21之间通过插轴32实现铰接。具体的,如图6所示,凸轮部6位于两个轴座21之间,插轴32由上至下贯穿凸轮部6及两个轴座21。凸轮部6包括两个凸轮
22,其中一个凸轮22位于另一个凸轮22的下方,两个凸轮22之间留有间隔形成避让槽23,插轴32贯穿两个凸轮22时插轴32的中段露出于避让槽23内。
[0049]
在本方案中,请参阅图7及图9、图10,弹性件14包括第一弹性片15与第二弹性片16,第一弹性片15的头端与套筒2连接,第二弹性片16的头端与插销13连接,第一弹性片15的尾端与第二弹性片16的尾端连接构成前端开口5后端封闭的u形片,u形片的尾端位于避让槽23内,u形片绕经上述插轴32。且避让槽23的上槽壁与下槽壁中至少一个槽壁上设置所述凸块19,当把手3处于解锁位置时,随着把手3的转动凸轮部6上的凸块19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弹性片15靠近第二弹性片16的一侧侧壁相抵,并带动第一弹性片15发生形变,使得第一弹性片15带动插销13退出定位孔11。当把手3处于解锁位置时,随着把手3的转动,凸块19与第一弹性片15分离,第一弹性片15的回复力带动插销13插入定位孔11内实现锁定。通过避让槽23的上下槽壁对第一弹性片15与第二弹性片16进行限位,避免在凸块19推动第一弹性片15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上下晃动,且当避让槽23的上下槽壁均设置有凸块19对第一弹性片15进行推动时,第一弹性片15的移动更加稳定。
[0050]
且为了凸块19与第二弹性片16之间发生碰撞干涉,本方案中第一弹性片15由自身头端至尾端方向分为变径段18与连接段17,其中连接段17与第二弹性片16相连,且第一弹性片15于连接段17的上下端面和第二弹性件14的上下端面与凸块19的端面相抵或留有一定的间隙。且第一弹性片15于变径段18的高度大于连接段17的高度。在把手3转动至解锁位置时,凸块19的侧壁与第一弹性片15的变径段18靠近第二弹性片16的一侧侧壁相抵并带动第一弹性片15发生形变。在把手3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把手3带动凸块19相反转动,第一弹性片15的回复力带动插销13插入定位孔11内实现锁定。
[0051]
且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当把手3转动至锁定位置时,凸块19的侧壁与第一弹性片15的变径段18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隔。通过凸块19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弹性片15的变径段18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隔,在把手3转动一定角度后,凸块19才会推动第一弹性片15移动,缩短第一弹性片15的移动行程,也缩小了插销13的移动距离,避免插销13移动距离过大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0052]
同时,请参阅图6,凸块19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凸起20,当把手3处于锁定位置使得插销13插入定位孔11内时,该凸起20与第一弹性片15的变径段18远离第二弹性片16的一侧侧壁相抵。通过凸起20带动第一弹性片15复位,避免出现第一弹性片15无法复位导致插销13无法插入定位孔11的问题。
[0053]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套筒2的一侧外壁上还设置有凸台24,凸台24上设置有限位槽25,限位槽25的槽底设置有上述通槽12。第一弹性片15的头端位于所述限位槽25内,且限位槽25的槽口设置有挡板26。当把手3处于解锁位置时,挡板26与所述第一弹性片15相抵。通过限位槽25对第一弹性片15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弹性片15上下晃动。且通过挡板26对第一弹性片15的水平移动方向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弹性片15形变超出行程范围导致插销13与通槽12脱离而出现无法正常穿过通槽12插入定位孔11的问题。
[0054]
本实施例中,套筒2的材质为塑料。但是由于套筒2为一体成型且自身构成闭环的环形件,其插孔4为固定形态的通孔,无需自身发生形变来夹紧位于插孔4内的立柱1。套筒2的材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其他材料,例如铝合金或钢等。
[0055]
实施例2:请参阅图8

10,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椅背锁紧机构,其主要区别
在于,本实施例中活动挤压件7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前端与后端,其中活动挤压件7的后端与凸轮部6相抵,而活动挤压件7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夹板27。插孔4内与活动挤压件7的前端相对立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夹板28,第一夹板27与所述第二夹板28均为弧形板。当凸轮部6带动所述活动挤压件7夹紧位于所述插孔4内的立柱1时,所述第一夹板27与所述第二夹板28对合。由于第一夹板27与所述第二夹板28均为弧形板,活动挤压件7与立柱1之间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且所述第一夹板27与所述第二夹板28相对的两个板面上设置有多根沿套筒2高度方向延伸的凸条8,当凸轮部6带动活动挤压件7夹紧位于插孔4内的立柱1时,凸条8与立柱1的外壁相抵。
[0056]
为了避免插销13在插入定位孔11时与第一夹板27、第二夹板28发生干涉。第一夹板27靠近套筒2上通槽12位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29,第二夹板28通槽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30。当第一夹板27与第二夹板28对合时,第一弧形凹槽29与第二弧形凹槽30对合形成避让通孔,避让通孔与套筒2上的通槽12正对且相互连通。当凸轮部6带动活动挤压件7于开口5内移动并压紧所述立柱1时,弹性件14的回复力带动所述插销13穿过上述避让通孔插入定位孔11内,从而避免插销13与第一夹板27、第二夹板28之间发生干涉。
[0057]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