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移动式海绵门封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门封 海绵 移动式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海绵门封。


背景技术:

2.海绵式门封主要安装在保温要求较高,需要较强密封性的地方。在装卸货时,库房的库门打开,车辆通过倒车的方式使其后方的货箱的出口与库门相对。此时,货箱出口的边缘与所述海绵式门封相抵靠,从而海绵式门封起到密封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海绵式门封还存在密封不严以及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海绵门封,通过该移动式海绵门封提高与车厢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货物搬运期间,温度变化不大。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海绵门封,包括:
5.门框,所述门框包括上门封、左门封和右门封,所述左门封和所述右门封平行设置于所述门框上,所述上门封滑动连接于所述门框上,且位于所述左门封和所述右门封之间,所述上门封沿着门框本体方向至上而下滑动并与车厢顶端靠拢;所述右门封滑动连接于所述门框上且沿着所述门框表面向所述左门封移动;
6.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纵向海绵板和连接件,所述纵向海绵板沿着所述门框轴向中心位置对称式设置于所述左门封和所述右门封上,所述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左门封和所述右门封上且与所述纵向海绵板活动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件使得两侧的纵向海绵板于所述门框上相向运动;
7.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左门封上设有一凹槽,所述接近开关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连接件电性连接,当所述接近开关触发,控制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纵向海绵板沿着所述门框相向运动并对车厢夹持。
8.进一步的,所述上门封的内部设有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包括横向海绵板、配重块和升降电机,所述横向海绵板位于所述配重块的底部,且所述配重块的上端通过连接线与所述升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电机通过所述连接线带动所述配重块上下垂直运动,进而带动横向海绵板上下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横向海绵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10.进一步的,所述接近开关包括压杆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设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压杆弹性连接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感应开关的外侧。
11.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开关包括连接座和金属片,所述金属片沿着所述连接座轴向中心线位置对称式设置,当所述压杆下压时位于两所述金属片之间。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左门封和所述右门封的表面由上而下开设有一竖槽,所述竖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电磁铁套设于所述滑杆上且与所述竖槽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杆上,且所
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纵向海绵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铁。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磁性相同。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有多组。
15.进一步的,所述右门封与所述门框滑动连接的方式为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右门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门框上固定设有滑轨,所述右门封沿着门框本体向所述左门封移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7.1、左门封相滑动连接于门框上,通过调节左门封与右门封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车厢,通用性强。
18.2、上门封内设有升降电机、配重块和横向海绵板,横向海绵板与配重块弹性连接,通过升降电机控制配重块垂直上下运动并与车厢的底部配合,保证了车厢顶端的密封性。
19.3、左门封和右门封内弹性连接有纵向海绵板,左门封内设有接近开端,通过车厢与压杆的接触导致了电磁铁之间的电路导通,利用电磁铁之间的同性相斥远离使得纵向海绵板与车厢两侧夹持密封。达到了车辆停好位置后及夹持完毕的效果,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门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门封内的纵向海绵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近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为:
25.1、门框;2、左门封;3、上门封;4、右门封;5、密封装置;6、接近开关;7、配重块;8、横向海绵板;9、连接杆;10、第一弹簧;11、连接线;12、升降电机;13、竖槽;14、滑杆;15、第一电磁铁;16、第二电磁铁;17、第二弹簧;18、纵向海绵板;19、导向槽;20、滑轨;21、急停按钮;22、凹槽;23、横杆;24、连接座;25、金属片;26、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海绵门封,包括:门框1、密封装置5和接近开关6。门框1包括上门封3、左门封2和右门封4,左门封2固定连接于门框1左侧,上门封3滑动连接于门框1的上侧,右门封4活动连接于门框1的右侧,且上门封3、左门封2和右门封4首尾相连形成一个“ㄇ”字形结构。通过上门封3、左门封2和右门封4将车厢夹持包围并保证了其密封性。左门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门框1上固定设有滑轨20,滑块与滑轨20滑动连接,通过调节左门封2和右门封4之间的距离已适用多种型号的车厢,通用性强。密封装置5包括纵向海绵板18和连接件,纵向海绵板18沿着门框1轴向中心位置对称式设置与左门封2和右门封4上,连接件分别位于左门封2和右门封4上且与纵向海绵板18活动连接;通过连接件使得纵向海绵板18于门框1上相向运动,利用连接件调节两纵向海绵板18之间的距
离,进一步的提高与车厢两侧的密封性。接近开关6设于左门封2内,且接近开关6与连接件电性连接,当接近开关6触发,控制连接件带动纵向海绵板18沿着门框1相向运动并对车厢夹持。进一步的,左门封2一侧还设有急停按钮21,该急停按钮21与接近开关6电性连接。
28.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门封3的内部设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包括横向海绵板8、配重块7和升降电机12,横向海绵板8位于配重块7的底部,且配重块7的上端通过连接线11与升降电机12连接;该升降电机12定位连接于左门封2的上方,升降电机12通过连接线11带动配重块7上下垂直运动,利用配重块7的重量使得横向海绵板8与车厢的底部紧密接触,保证了车厢底部的密封性。其中,门框1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9,上门封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槽19滑动连接。当升降电机12通过连接线11带动上门封3移动时,导向块沿着导向槽19方向上下垂直运动。
29.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配重块7与横向海绵板8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10和连接杆9,连接杆9的端部与横向海绵板8固定连接,配重块7的底部开设有配合连接杆9使用的通孔,第一弹簧10套设于连接杆9表面,其一端与横向海绵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10将横向海绵板8与配重块7连接。同时,由于车厢顶部的平整度不一,当升降电机12通过连接线11控制配重块7下降时,利用第一弹簧10的弹性使得横向海绵板8与车厢底部更好的接触。
30.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件包括第一电磁铁15、第二电磁铁16和第二弹性件,左门封2和右门封4上分别开设有竖槽13,竖槽13内固定连接有滑杆14,第一电磁铁15套设于滑杆14上且与竖槽13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滑杆14上,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纵向海绵板18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铁16。第一电磁铁15和第二电磁铁16的磁性相同。其中第一电磁铁15和第二电磁铁16与接近开关6电性连接,通过触发接近开关6使得第一电磁铁15和第二电磁铁16通电,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得纵向海绵板18于滑杆14上滑动并与车厢相靠近。通过在第二电磁铁16与纵向海绵板18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17。由于车厢表面的不平整,利用第二弹簧17的伸缩性,方便与车厢之间更好的密封。进一步的,连接件设有多组,使得与车厢之间的密封更加的紧密和稳固。
31.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近开关6包括压杆26和感应开关,左门封2内设有一凹槽22,感应开关设于凹槽22内;凹槽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23,压杆26套设于横杆23的表面,且压杆2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凹槽22的底部固定连接,压杆26位于感应开关的外侧。其中,感应开关包括连接座24和金属片25,金属片25沿着连接座24轴向中心线位置对称式设置,当压杆26下压时位于两金属片25之间。该压杆26的端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另一端为绝缘材料制成,当压杆26受力下压时,其端部与金属片25接触并导通,使得第一电磁铁15和第二电磁铁16带电,利用同性相斥使得纵向海绵板18与车厢接触。进一步的,左门封2的一侧还设有急停按钮21,该急停按钮21与第一电磁铁15、第二电磁铁16和接近开关6电路串联。方便使得纵向海绵板18与车厢开合。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3.1、首先调节好左门封2和右门封4之间的距离,车辆倒车并缓慢的与门框1接触,车厢的尾部与左门封2和右门封4平行并接触。
34.2、车厢尾部与压杆26接触并使得压杆26下压,此时车厢尾部与左门封2和右门封4
完全接触密封,压杆26的端部与金属片25连接导通,使得第一电磁铁15和第二电磁铁16通电,利用电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得纵向海绵板18与车厢侧边接触。
35.3、升降电机12通过连接线11使得上门封3下降并与车厢顶部接触密封。
36.4、卸货完成时,按压急停按钮21使得第一电磁铁15和第二电磁铁16断电,手动拉开车厢两侧的纵向海绵板18,且升降电机12控制上门封3升起,车辆启动离开。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