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红酒软木塞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0: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软木塞 制作 设备 红酒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木塞制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红酒软木塞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2.瓶塞是红葡萄酒的守卫者,它能防止酒液受到污染或氧化,市面上的瓶塞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软木塞仍是许多生产商首选,软木塞柔软而具有弹性,能够很好地封住瓶口,但也不完全隔绝空气,而是让适量的空气进入瓶中,有利于葡萄酒慢慢发展出更多复杂的香气,目前软木塞的制作需要人工手动推送木材使切削装置对其进行加工,从而制造出软木塞,而且需要人们手动逐个从切削装置中逐个取出制作好的软木塞,操作不够便捷。
3.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对木材进行加工的切削装置,但是还没有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自动推送木材和自动取料和收料的装置,为此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制作设备上进行改良创新,使其能够实现自动推送木材,自动进行切削,并且自动收取制作好的红酒软木塞。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红酒木质瓶塞制作不能实现自动推送木材和自动收取制作好的红酒软木塞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推送木材,自动进行切削,并且自动收取制作好的红酒软木塞制作设备。
5.一种红酒软木塞制作设备,包括有底板、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减速电机、进给组件、气缸和切削组件,底板上前侧设有第一工作台,底板前侧设有进给组件,第一工作台顶部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和进给组件相配合,底板上后部右侧设有第二工作台,第二工作台上安装有气缸,气缸前侧设有切削组件。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进给组件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二齿轮、齿条、第一弹簧、压板和连杆,底板上前侧前后两部均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均设有压板,两个压板通过第一工作台相连接,第一工作台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连杆,连杆顶部均设有齿条,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工作台上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上方,第二齿轮位于齿条上方,前侧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齿条和第二齿轮啮合。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切削组件包括有推杆、第二弹簧和切削装置,气缸前端设有推杆,推杆前侧设有切削装置,推杆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前端和切削装置连接,第二弹簧后端与推杆连接。
8.此外,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卸料组件,第一工作台右侧设有卸料组件,卸料组件包括有第三弹簧、u形限位板、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和卸料板,第一工作台后侧右部设有u形限位板,u形限位板上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顶部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工作台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相配合,第一工作台前壁右侧设有卸料板。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速电机上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
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第二齿轮沿着齿条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右侧的木材向右移动使切削组件可对其进行加工;
10.2、通过人工脚踩压板使其下压,第一弹簧被压缩,带动连杆下滑,从而带动齿条下移,进而使第一转轴带着第二齿轮向下微移,因而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不再啮合,使木材在加工时停止移动;
11.3、通过气缸带动推杆向前运动,从而实现切削装置向前运动对木材进行切削的效果;
12.4、通过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接触配合后第一楔形块下移,使推杆前端和第一楔形块中部相卡合,从而推杆在气缸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进而推出切削装置内的木塞落至卸料板上,实现了自动推出并收集切削装置内的木塞,避免人工手动收取。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气缸和切削组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减速电机和进给组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切削组件和卸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名称:1

底板,101

第一工作台,102

第二工作台,2

减速电机,3

进给组件,31

第一齿轮,32

第一转轴,33

第二齿轮,34

齿条,35

第一弹簧,36

压板,37

连杆,4

气缸,5

切削组件,51

推杆,52

第二弹簧,53

切削装置,6

卸料组件,61

第三弹簧,62

u形限位板,63

第一楔形块,64

第二楔形块,65

卸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0.实施例1
21.一种红酒软木塞制作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工作台101、第二工作台102、减速电机2、进给组件3、气缸4和切削组件5,底板1上前侧设有第一工作台101,底板1前侧设有进给组件3,第一工作台101顶部安装有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和进给组件3相配合,底板1上后部右侧设有第二工作台102,第二工作台102上安装有气缸4,气缸4前侧设有切削组件5。
22.首先人们将用于制作红酒软木塞的木材放置在第一工作台101上,然后启动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进给组件3右移,从而带动木材右移,接着打开气缸4,气缸4带动切削组件5向前对木材进行加工,从而切削出红酒瓶塞,当切削组件5对木材进行加工时,人工使减速电机2和进给组件3断离,从而使木材加工时停止向前移动,人们从切削组件5中取下切好的红酒软木塞,随后关闭气缸4,气缸4带动切削组件5向后复位,再次人工使减速电机2和进给组件3接触配合,从而使木材继续向右移动,再次打开气缸4,切削组件5继续
向前对木材进行加工切削出下一个红酒瓶塞,重复以上动作即可不断地在一块木材上间歇性地加工出多个红酒软木塞,当木塞制作完成后关闭减速电机2。
23.实施例2
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进给组件3包括有第一齿轮31、第一转轴32、第二齿轮33、齿条34、第一弹簧35、压板36和连杆37,底板1上前侧前后两部均设有第一弹簧35,第一弹簧35上均设有压板36,两个压板36通过第一工作台101相连接,第一工作台101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连杆37,连杆37顶部均设有齿条34,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31,第一工作台101上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2,第一转轴32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齿轮33,第一齿轮31位于第二齿轮33上方,第二齿轮33位于齿条34上方,前侧的第二齿轮33与第一齿轮31啮合,齿条34和第二齿轮33啮合。
25.人们将用于制作红酒软木塞的木材放置在位于减速电机2右侧的第一工作台101上,启动减速电机2后,减速电机2上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1与前侧的第二齿轮33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3转动,进而第二齿轮33沿着齿条34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右侧的木材向右移动使切削组件5可对其进行加工,当切削组件5对木材进行加工时,人工脚踩压板36使其下压,第一弹簧35被压缩,带动连杆37下滑,从而带动齿条34下移,进而使第一转轴32带着第二齿轮33向下微移,因而第二齿轮33与第一齿轮31不再啮合,木材停止移动,当切削组件5对木材加工出一个瓶塞后,人们松脚使第一弹簧35复位带动压板36复位,连杆37向上滑动,从而齿条34上移,第一转轴32带着第二齿轮33上移,第二齿轮33和第一齿轮31再次啮合,木材继续向右移动,切削组件5对木材继续加工切削出新的木塞,重复以上动作即可不断地在一块木材上间歇性地加工出多个红酒软木塞。
26.切削组件5包括有推杆51、第二弹簧52和切削装置53,气缸4前端设有推杆51,推杆51前侧设有切削装置53,推杆51上绕有第二弹簧52,第二弹簧52前端和切削装置53连接,第二弹簧52后端与推杆51连接。
27.当第一工作台101上的木材停止向右移动时,打开气缸4,气缸4带动推杆51向前运动,从而切削装置53向前运动对木材进行切削,第二弹簧52被压缩,切削完一个木塞后,关闭气缸4,气缸4带动推杆51向后运动,从而切削装置53向后运动,当切削装置53停止运动时,人们取下切削装置53内的木塞,重复以上动作即可不断地对木材进行加工制作多个红酒软木塞。
28.还包括有卸料组件6,第一工作台101右侧设有卸料组件6,卸料组件6包括有第三弹簧61、u形限位板62、第一楔形块63、第二楔形块64和卸料板65,第一工作台101后侧右部设有u形限位板62,u形限位板62上连接有第三弹簧61,第三弹簧61顶部设有第一楔形块63,第一工作台10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楔形块64,第一楔形块63和第二楔形块64相配合,第一工作台101前壁右侧设有卸料板65。
29.当切削装置53在木材上切削出一个木塞后,第一楔形块63和第二楔形块64接触配合,使第一楔形块63下移,第三弹簧61被压缩,从而使推杆51前端和第一楔形块63中部相卡合,从而推杆51在气缸4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进而向前推出切削装置53内的木塞,被推出的木塞最终落在卸料板65上,关闭气缸4后,气缸4带动推杆51后移,即可使得推杆51和第一楔形块63脱离卡合状态,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将切削装置53内的木塞自动推出并收集,而无需人工取出和收集。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