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3: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复合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板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人造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施工、交通及社会生活而引起的噪声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室内的噪声严重干扰了人们的工作、休息以及身心健康。目前,用于室内隔音的人造板通常为木质复合人造板,木质复合人造板具有一定的隔音降噪效果,但是其隔音降噪的效果并不理想。木质复合人造板中的木质板材随着厚度的增加,面密度增大,其隔音降噪的能力也随着提高。但是,通过增加木质板材厚度的方法来提高隔音降噪的能力,会导致复合人造板的体积过大而出现占用空间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复合人造板,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人造板,能够提高现有复合人造板的隔音降噪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人造板,所述复合人造板为层状结构,所述复合人造板包括木质单板层和金属板层。其中,所述木质单板层至少有两层;所述金属板层设于相邻两层所述木质单板层之间,所述金属板层为镁金属板,所述木质单板层与所述金属板层通过胶粘剂粘结成一体。可选地,相邻两层所述木质单板层的厚度不同。可选地,所述金属板层的厚度为0.5mm~1.0mm。可选地,所述木质单板层的厚度为0.8mm~1.2mm。可选地,所述胶粘剂由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可选地,所述木质单板层包括第一木质单板层和第二木质单板层,所述金属板层设于所述第一木质单板层与所述第二木质单板层之间。可选地,所述木质单板层包括第一木质单板层、第二木质单板层和第三木质单板层,所述金属板层包括第一金属板层和第二金属板层,所述第一金属板层设于所述第一木质单板层与所述第二木质单板层之间,所述第二金属板层设于所述第二木质单板层与所述第三木质单板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木质单板层,木质单板层至少有两层,并将金属板层设于相邻两层的木质单板层之间,木质单板层与金属板层通过胶粘剂粘结成一体,金属板层为镁金属板,镁金属板相对于木质板材具有阻尼性能高的特性,镁金属板可以减小复合人造板的振动幅度,削弱共振现象,通过将镁金属板与木质单板层复合而成的复合人造板,与现有的相同结构的木质复合人造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的隔音降噪效果更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提高了现有复合人造板的隔音降噪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复合人造板200金属板层100木质单板层210第一金属板层110第一木质单板层220第二金属板层120第二木质单板层300胶粘剂130第三木质单板层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人造板,该复合人造板可以用于室内环境中,该复合人造板能够提高现有复合人造板的隔音降噪效果。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10的一实施例中,复合人造板10为层状结构,复合人造板10包括木质单板层100和金属板层200。其中,木质单板层100至少有两层;金属板层200设于相邻两层木质单板层100之间,金属板层200为镁金属板,木质单板层100与金属板层200通过胶粘剂300粘结成一体。具体说来,金属板层200为镁金属板,镁金属板具有阻尼性能高的特性,镁金属板为镁板或者镁锆合金板中的一种,其中,镁板是指纯度达99.8%以上的工业级的纯镁金属板,镁锆合金板为mg-0.6zr合金板。镁金属板能减弱复合人造板10弯曲振动的强度,当复合人造板10发生弯曲振动时,其振动能量迅速传给紧密粘贴在木质单板层100上的镁金属板,引起镁金属板内部的摩擦和相互错动。由于镁金属板的内摩擦内耗大,使复合人造板10的振动能量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热能而被耗散掉,从而减弱其弯曲振动,降低复合人造板10的振动噪声辐射。当对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性能要求较高时,可以依次间隔的将镁金属板与木质单板层100依次粘贴而复合在一起,以达到隔音的需求,即木质单板可以为两层、三层或者多层,在后文还有详细介绍。进一步地,复合人造板10为层状结构,当声波入射到复合人造板10的表面时,其在复合人造板10的每一层上经历了一次反射和透射的过程,而反射波和透射波又在镁金属板与木质单板层100之间多次反射和透射,使得声波的能量被大量消耗,从而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对于中低频范围内的噪声,镁金属板可以减小复合人造板10的振动幅度,削弱共振现象,对于高频范围内的噪音,镁金属板使得吻合谷变浅,进而提高了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降噪效果。在临界频率下,由于相邻两层木质单板层100中的镁金属板的高阻尼作用,使得两层木质单板层100相隔,其复合结构的隔音量可以达到两层木质单板各自的隔音量之和,相对于依靠增加木质复合人造板10的厚度而言,增加镁金属板进行层状复合的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效果更好。此外,复合人造板10是通过木质单板层100与金属板层200通过胶粘剂300粘结成一体,在组装复合人造板10时,先将涂覆了胶粘剂300的金属板层200与木质单板层100按照木质的单板的纹理方向纵横交错的依次贴合在一起,然后将贴合在一起的复合人造板10送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固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具有相同厚度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10和现有木质复合人造板而言,因高阻尼材料镁金属板和木质单板特殊的隔音原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效果更好,即在室内环境相同的隔音要求下,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厚度更薄,也解决了现有木质复合人造板体积过大而出现占用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木质单板层100,木质单板层100至少有两层,并将金属板层200设于相邻两层的木质单板层100之间,木质单板层100与金属板层200通过胶粘剂300粘结成一体,金属板层200为镁金属板,镁金属板相对于木质板材具有阻尼性能高的特性,镁金属板可以减小复合人造板10的振动幅度,削弱共振现象,通过将镁金属板与木质单板层100复合而成的复合人造板10,与现有的相同结构的木质复合人造板10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降噪效果更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造板10提高了现有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降噪效果。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胶粘剂300由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在涂覆胶黏剂时,可以将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树脂中的任意涂覆在木质单板层100朝向金属板层200的一侧,也可以涂覆在金属板层200朝向木质单板层100的两侧,仅需胶粘剂300能将相邻的木质单板层100和金属板层200粘结牢固即可。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降噪效果,可选地,相邻两层木质单板层100的厚度不同。通过将木质单板层100的厚度设置为互不相等的尺寸,使得复合人造板10为非对称设置,这样能削弱声波造成的共振现象,对于高频范围内的噪音,使得吻合谷变浅,有利于提高复合人造板10的隔音降噪效果。请参阅图1,木质单板层100的厚度为0.8mm~1.2mm,金属板层200的厚度为0.5mm~1.0mm。在一实施例中,以木质单板层100为两层为例进行说明,木质单板层100包括第一木质单板层110和第二木质单板层120,金属板层200设于第一木质单板层110与第二木质单板层120之间。第一木质单板层110的厚度为1.2mm,金属板层200的厚度为0.5mm,第二木质单板层120的厚度为0.8mm。第一木质单板层110与金属板层200之间涂覆有胶粘剂300,金属板层200与第二木质单板层120之间也涂覆有胶粘剂30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金属板层200的厚度也可以为1.0mm。请参阅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以木质单板层100为三层为例进行说明,木质单板层100包括第一木质单板层110、第二木质单板层120和第三木质单板层130,金属板层200包括第一金属板层210和第二金属板层220,第一金属板层210设于第一木质单板层110与第二木质单板层120之间,第二金属板层220设于第二木质单板层120与第三木质单板层130之间。第一木质单板层110的厚度为1.2mm,第一金属板层210的厚度为0.5mm,第二木质单板层120的厚度为0.8mm,第二金属板层220的厚度为0.6mm,第三木质单板层130的厚度为1.0mm。第一木质单板层110与第一金属板层210之间、第一金属板层210与第二木质单板层120之间、第二木质单板层120与第二金属板层220之间、第二金属板层220与第三木质单板层130之间均涂覆有胶粘剂30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