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折叠眼科辅助体位支撑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辅助 体位 眼科 支撑 可折叠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眼科辅助体位支撑板。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眼科体位辅助工具包括俯卧床、俯卧枕、面部海绵托架以及俯卧位胸垫;当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硅油填充术或注气术后,为保证手术效果,患者术后必须采取手术裂孔朝上的特殊体位,由于视网膜脱离常发生在患者后极部,患者术后常采取面部朝下的体位居多;也有患者由于视网膜脱离部位在鼻侧或者颞侧,患者必须采取左侧卧位或者右侧卧位等特殊体位,才能保证较好的手术效果,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保持裂孔朝上的体位每天不少于16小时,并维持时间1到3月不等,才能确保硅油或者气体向上产生的持续浮力顶压术后修补的视网膜区域,帮助视网膜贴合修复,当患者处于面部朝下的坐姿时,由于空间有限,常规使用的俯卧床及俯卧桌均无处摆放,一般是患者自行低头,或者使用俯卧枕趴在病房床边护栏上,患者长期自行面朝下低头会造成患者颈椎过度屈曲,影响脑部供血,对于需要侧卧位的患者,坐起时根本无法长期坚持将头部偏向一侧,同时,由于患者出院后1

3个月内仍需要保持该体位,但是现有的装置,不能固定在床边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支撑,以及不能对支撑的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能折叠收纳起来,因此急需一种可折叠眼科辅助体位支撑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眼科辅助体位支撑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可折叠眼科辅助体位支撑板不能固定在床边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支撑,以及不能对支撑的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能折叠收纳起来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后部转动连接有可调角度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可向下翻转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下端和支撑架左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上端共同铰接有第一夹紧杆,第一连杆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可随第一连杆向下翻转而向上翻转,第三连杆的前侧设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下端共同铰接有第二夹紧杆,第一夹紧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紧板。
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和支撑板的上端同轴固接,第二蜗轮的下端啮合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把。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和支撑架左侧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7.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的后端啮合有第一
蜗杆,第一蜗杆和支撑架的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曲柄。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后端滑动连接有软垫。
1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可折叠眼科辅助体位支撑板不能固定在床边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支撑,以及不能对支撑的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能折叠收纳起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部轴侧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翻转后状态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第一夹紧杆;2、第一夹紧板;3、把手;4、支撑架;5、支撑板;6、软垫;7、曲柄;8、第一蜗杆;9、第一蜗轮;10、第二夹紧板;11、第二夹紧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三连杆;17、第四连杆;18、第二蜗轮;19、旋把;20、第二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后部转动连接有可调角度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可向下翻转的第一连杆12,第一连杆12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杆13,第二连杆13的下端和支撑架4左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的上端共同铰接有第一夹紧杆1,第一连杆12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杆16,第三连杆16可随第一连杆12向下翻转而向上翻转,第三连杆16的前侧设有第四连杆17,第四连杆17的下端共同铰接有第二夹紧杆11,第一夹紧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板2,第二夹紧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紧板10。
17.在未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支撑板5呈竖直状态,此时可以方便存放本装置不占地方,当需要使用时,此时支撑架4顶在床帮的后端,然后第一连杆12向下转动通过第一夹紧杆1带动铰接的第二连杆13同步转动,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和第一夹紧杆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而实现第一夹紧杆1带动第一夹紧板2向前移动的同时水平向下移动,当第一连杆12向下转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第三连杆16向上同步转动,第三连杆16、第四连杆17和第二夹紧杆1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而实现第二夹紧杆11带动第二夹紧板10向前移动的同时水平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夹紧床帮,将本装置牢固地固定在床边,并且拆卸方便,然后调节支撑板5的倾斜角度来适应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
18.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18,第二蜗轮18和支撑板5的上端同轴固接,第二蜗轮18的下端啮合有第二蜗杆20,第二蜗杆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把19。
19.转动旋把19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二蜗杆20转动,第二蜗杆20带动啮合的第二蜗轮18转动,进而带动同轴固接的支撑架4进行角度调节。
20.所述第一连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第二连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
二齿轮15,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分别和支撑架4左侧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啮合。
21.第一齿轮14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12向下翻转,第一齿轮14同时带动啮合的第二齿轮15进行反转,进而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13向上转动。
22.所述第一齿轮14的左侧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9,第一蜗轮9的后端啮合有第一蜗杆8,第一蜗杆8和支撑架4的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蜗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曲柄7。
23.转动曲柄7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蜗杆8转动,第一蜗杆8带动啮合的第一蜗轮9转动,第一蜗轮9会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
24.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把手3。
25.把手3日常隐藏在支撑架4的上端凹槽内,当需要移动本装置的时候向上翻起把手3,就可提起本装置。
26.所述支撑板5的后端滑动连接有软垫6。
27.软垫6在支撑板5上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来适应患者需求。
2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未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支撑板5呈竖直状态,此时可以方便存放本装置不占地方,当需要使用时,转动曲柄7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蜗杆8转动,第一蜗杆8带动啮合的第一蜗轮9转动,第一蜗轮9会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第一齿轮14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12向下翻转,第一齿轮14同时带动啮合的第二齿轮15进行反转,进而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13向上转动,然后第一连杆12向下转动通过第一夹紧杆1带动铰接的第二连杆13同步转动,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和第一夹紧杆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而实现第一夹紧杆1带动第一夹紧板2向前移动的同时水平向下移动,当第一连杆12向下转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第三连杆16向上同步转动,第三连杆16、第四连杆17和第二夹紧杆1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而实现第二夹紧杆11带动第二夹紧板10向前移动的同时水平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夹紧床帮,将本装置牢固地固定在床边,并且拆卸方便,转动旋把19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二蜗杆20转动,第二蜗杆20带动啮合的第二蜗轮18转动,进而带动同轴固接的支撑架4进行角度调节来适应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
2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可折叠眼科辅助体位支撑板5不能固定在床边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支撑,以及不能对支撑的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能折叠收纳起来的问题。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