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厨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进出场所,但厨房内热源多,湿度大,尤其在夏季,炎热的气温使厨房内的热湿环境更加恶劣,给烹饪者带来很强的不适感,因此,厨房中的制冷需求大。但是厨房特殊的工作环境:灶间油烟重、温度高和空间狭小等,导致厨房内安装空调不方便,同时会存在以下缺陷:
3.(1)厨房空间狭小,安装分体式空调需要面临墙壁开孔、走管等问题,整体结构分散,且厨房外墙一般没有预留室外机安装位,给空调的安装带来不便;
4.(2)现有中央空调体积较大,而厨房空间较小,不便于安装;
5.(3)移动式空调为风冷散热,需要在墙壁或窗户上开孔安装废热排风管,散热效果较差,不方便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不方便安装在厨房内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位于工作台面的上方,机体内设置有通风通道;第一换热器,设置在通风通道内,气流流经第一换热器后吹出;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连通;换热部,位于工作台面的下方,第二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换热部内,换热部内具有换热介质,第二换热器与换热介质接触,以使第二换热器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8.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件和第二换热部件,第一换热部件和第二换热部件均与第一换热器连通;换热部包括:水槽,第一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水槽的外壁上;换热箱,换热介质设置在换热箱内,第二换热部件位于换热箱内。
9.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端与第一换热部件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端与第二换热部件连通;空调器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部件连通,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部件连通。
10.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换热器的冷媒流出管通过第一支路与第一换热部件连通;第二支路,第一换热器的冷媒流出管通过第二支路与第二换热部件连通。
11.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支路上并与第一支路连通,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一支路的通断;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支路上并与第二支路连通,通过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二支路的通断。
12.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支路,第一换热器的冷媒流入管通过第三支路与第一换热部件连通;第四支路,第一换热器的冷媒流入管通过第四支路与第二换热部件连通。
13.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三支路上并与第三支路连通,通
过第三控制阀控制第三支路的通断;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第四支路上并与第四支路连通,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第四支路的通断。
14.进一步地,水槽的槽体上设置有夹层,第一换热部件安装在夹层内,空调器还包括:温度检测部件,设置在夹层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相对,通过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第一换热部件的温度。
15.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排水管,与水槽连通;接水盘,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下方,以承接第一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接水盘通过第二管路与排水管连通。
16.进一步地,机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调器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设置在进风口处;第二过滤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处。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机体、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换热部,机体位于工作台面的上方,机体内设置有通风通道;第一换热器设置在通风通道内,气流流经第一换热器后吹出;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连通,换热部位于工作台面的下方,第二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换热部内,换热部内具有换热介质,第二换热器与换热介质接触,以使第二换热器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将空调器安装在较小的空间内,不需要单独设置室外机进行散热,利用换热介质对第二换热器进行散热,同时第二换热器散发出的热量还可以加热换热介质,使换热介质重复利用,使整个空调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安装在厨房内。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空调器的a部分的放大图;
21.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23.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5.100、工作台面;1、机体;10、通风通道;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换热部;31、第一换热部件;32、第二换热部件;40、水槽;41、换热箱;11、第一管路;12、第一支路;13、第二支路;120、第一控制阀;130、第二控制阀;14、第三支路;15、第四支路;140、第三控制阀;150、第四控制阀;6、温度检测部件;7、排水管;8、接水盘;16、第二管路;160、折弯部;17、第三管路;170、节流阀;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第一过滤组件;104、第二过滤组件;9、导流风机;200、压缩机;300、第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请参考图1至图5,包括:机体1,位于工作台面100的上方,机体1内设置有通风通道10;第一换热器2,设置在通风通道10内,气流流经第一换热器2后吹出;第二换热器3,与第一换热器2连通;换热部4,位于工作台面100的下方,第二换热器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换热部4内,换热部4内具有换热介质,第二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接触,以使第二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2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机体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换热部4,机体1位于工作台面100的上方,机体1内设置有通风通道10;第一换热器2设置在通风通道10内,气流流经第一换热器2后吹出;第二换热器3与第一换热器2连通,换热部4位于工作台面100的下方,第二换热器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换热部4内,换热部4内具有换热介质,第二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接触,以使第二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将空调器安装在较小的空间内,不需要单独设置室外机进行散热,利用换热介质对第二换热器3进行散热,同时第二换热器3散发出的热量还可以加热换热介质,使换热介质重复利用,使整个空调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安装在厨房内。
30.具体地,为了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效率,第二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件31和第二换热部件32,第一换热部件31和第二换热部件32均与第一换热器2连通;换热部4包括:水槽40,第一换热部件31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水槽40的外壁上;换热箱41,换热介质设置在换热箱41内,第二换热部件32位于换热箱41内。将第一换热部件31直接安装在水槽40的外壁上,可利用水槽40的槽体直接第一换热部件31的热量散发出,在使用水槽40时,水槽40内的水还可以加快第一换热部件31的热量的散发;将第二换热部件32位于换热箱41内,将换热箱41内注入水以加快第二换热部件32散热,同时第二换热部件32散发的热源能够对换热箱41内的水进行加热,换热箱41通过第四管路与厨房用水的水管连通,第四管路上设置第五控制阀300,这样能够保证厨房的热水源,而且可同时实现厨房内的冷气保障和热水保障,利用第五控制阀300还便于控制第四管路的通断。
3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的冷媒出口端与第一换热部件31连通,第一换热器2的冷媒入口端与第二换热部件32连通;空调器还包括:第一管路11,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部件31连通,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部件32连通。这样设置将第一换热部件31与第二换热部件32串联,第一换热部件31与第二换热部件32同时工作,在第一换热部件31的散热量达到饱和时,利用第二换热部件32进行散热。
3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支路12,第一换热器2的冷媒流出管通过第一支路12与第一换热部件31连通;第二支路13,第一换热器2的冷媒流出管通过第二支路13与第二换热部件32连通。这样设置将第一换热部件31与第二换热部件32并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31与第二换热部件32可分别工作或者同时工作,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3.具体地,为了便于控制第一换热部件31与第二换热部件32的工作状态,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20,设置在第一支路12上并与第一支路12连通,通过第一控制阀120控制第一支路12的通断;第二控制阀130,设置在第二支路13上并与第二支路13连通,通过第二
控制阀130控制第二支路13的通断。
34.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支路14,第一换热器2的冷媒流入管通过第三支路14与第一换热部件31连通;第四支路15,第一换热器2的冷媒流入管通过第四支路15与第二换热部件32连通。其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控制阀140,设置在第三支路14上并与第三支路14连通,通过第三控制阀140控制第三支路14的通断;第四控制阀150,设置在第四支路15上并与第四支路15连通,通过第四控制阀150控制第四支路15的通断。这样设置保证了第一换热部件31与第二换热部件32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者同时运行,提高了对空调器的自动化控制。具体地,第三支路14的流出端和第四支路15的流出端均与第三管路17连通,第三管路17与第一换热器2连通,通过第三管路17对第三支路14和第四支路15内的冷媒进行汇流,第三管路17上设置有节流阀170,以通过节流阀170节流后将第二换热器3内冷凝后的低温高压冷媒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态进入第一换热器2。
3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水槽40的槽体上设置有夹层,第一换热部件31安装在夹层内,空调器还包括:温度检测部件6,设置在夹层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31相对,通过温度检测部件6检测第一换热部件31的温度。通过温度检测部件6检测第一换热部件31的温度,以此控制第一换热部件31与第二换热部件32的工作状态,避免第一换热部件31的温度过高导致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变差或者损坏第一换热部件31。
3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排水管7,与水槽40连通;接水盘8,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的下方,以承接第一换热器2上的冷凝水,接水盘8通过第二管路16与排水管7连通。这样空调器内的冷凝水直接通过第二管路16即可随厨房废水排出。为了避免厨房排水管7内的异味窜流至第二管路16内,进而进入空调蒸发端,污染出风品质,第二管路16上设置有折弯部160,这样以阻断气流上升通道。
3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接水盘8通过第二管路16与换热箱41连通,这样产生的冷凝水不会被浪费,可直接为第二换热部件32提供冷量。
3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接水盘8可拆卸地安装在机体1上,接水盘8相对于机体可抽拉地设置,接水盘8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当接水盘8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液位后,提醒用户将接水盘8内的水倒出。
39.机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空调器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103,设置在进风口101处;第二过滤组件104,设置在出风口102处。其中,第一过滤组件103和第二过滤组件104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机体1上,这样既能通过第一过滤组件103和第二过滤组件104阻挡厨房内的油烟气进入空调内部,还能便于清洁第一过滤组件103和第二过滤组件104。
40.具体地,机体1内还设置有压缩机200和导流风机9,第一换热器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3为冷凝器,这样组成了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的循环系统,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作台面100为厨房的烹饪台面,将第二换热器3隐藏在烹饪台面的下方,以节省安装空间。
41.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4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机体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换热部4,机体1位于工作台面100的上方,机体1内设置有通风通道10;第一换热器2设置在通风通道10内,气流流经第一换热器2后吹出;第二换热器3与第一换热器2连通,换热部4位于工作台面100的下方,第二换热器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换热部4内,换热部4内具有换热介质,第二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接触,以使第二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将
空调器安装在较小的空间内,不需要单独设置室外机进行散热,利用换热介质对第二换热器3进行散热,同时第二换热器3散发出的热量还可以加热换热介质,使换热介质重复利用,使整个空调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安装在厨房内。
4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