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圆刀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设备 模切机 圆刀机


1.本技术涉及模切机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刀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圆刀机,属于模切机的一种,全称为“多工位轮转模切机”,简称轮转机,俗称圆刀机、滚刀机或圆刀模切机等。它以滚刀的形式连续旋转进行模切加工,是模切机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机种之一,其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eva、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全断、半断),模切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机、lcd背光源等领域。
3.现有一种塑料产品,包括上层和底层,通过圆刀机将上层切成一定的形状,然后通过圆刀机的压紧辊将上层和底层压合在一起,使得产品成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压合的方式使得上层和底层的粘接牢固性较低,进而使得底层和上层容易发生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上层和底层的粘接牢固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圆刀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圆刀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圆刀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模切主体,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竖板,所述模切主体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竖板之间的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紧辊,所述第一压紧辊和所述第二压紧辊之间具有供产品穿设的间隙,所述第一压紧辊上设置有用于加热产品一侧加热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经过模切主体的模切后,会经过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紧辊的挤压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由于在对产品的压紧过程中,加热组件会对产品进行加热,进而提高了上层和底层两者的粘接牢固性,也就是说,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另一方面,加热组件安装于第一压紧辊上能有效的提高该圆刀机的结构紧凑性。
9.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压紧辊周侧壁的加热套,以及电热管,所述加热套与所述第一压紧辊之间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热管的加热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管安装在加热腔上,电热管加热散发出热量,使得加热套周侧壁具有一定的温度,加热套随着第一压紧辊的转动而转动,并且具有一定温度的加热套抵触于产品的一侧,使得在一定温度下,上层和底层贴合的更紧密。
11.优选的,所述电热管沿所述第一压紧辊周向设置有多个。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电热管能对加热腔各个地方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减少加热套受热不均匀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其中一个电热管出现故障时,其他电热管能继续发挥加热的作用,进而给予维修人员一定的缓冲时间来修理电热管。
13.优选的,所述加热套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紧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方便将加热套安装和拆卸于第一压紧辊,也
就是说方便后期对出现故障的电热管进行维护和保养。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辊周侧壁设有两个让位槽,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让位槽的连接块,以及两个用于驱使相应所述连接块一端突出所述让位槽开口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相应所述让位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卡接所述加热套的卡接腔,所述连接块背离所述加热套的一侧上端设有用于能够抵触所述加热套的导向斜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加热套安装于卡接腔时,连接块的导向斜面受到加热套的挤压而滑入让位槽内,然后将加热套套设于第一压紧辊上,连接块的导向斜面还会受到加热腔一端的挤压使得连接块能够从加热腔内滑出,最后两个连接块将加热套卡接于卡接腔内,简单易操作。
17.优选的,所述加热套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连接块嵌入的卡接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嵌入卡接槽内,使得加热套与第一压紧辊相对固定,进而使得加热套会随着第一压紧辊的转动而转动,进而能更好的提高上层和底层的粘接效果;另一方面,减少加热套与产品的摩擦,对产品起到保护的作用。
1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压紧辊周向设置有多个。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减少单个连接件的负荷,进而延长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提高对加热套合第一压紧辊的连接强度。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辊上也设置有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连接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紧辊上的加热组件对产品进行加热,能将产品的相对两侧都进行加热,进而进一步提高上层和底层的粘接牢固性。
23.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紧辊和所述第二压紧辊上均与相应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报警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报警件的配合使用,能有效的反应加热腔的温度,当加热腔内的温度不再预设的范围内时,报警件会发生报警,进而提醒工作人员需要对加热组件进行维修。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将产品经过圆刀机的模切作业后,经过加热组件、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紧辊的配合使用下,能有效的提高上层和底层的粘接牢固性;
27.2.通过连接件方便工作人员后期对加热组件的维修和保养。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用来展示加热组件的爆炸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竖板;12、底架;2、模切主体;21、第一压紧辊;22、第二压紧辊;23、让位槽;24、驱动件;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驱动电机;3、加热组件;31、加热套;32、电热管;33、加热腔;34、卡接槽;4、连接件;41、连接块;42、弹簧;43、导向斜面;5、温度传感器;51、报警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圆刀机。参照图1、图2,一种圆刀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1上的模切主体2,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两个竖板11,以及将两个竖板11连接在一起的底架12,模切主体2包括第一压紧辊21和第二压紧辊22,以及驱使第一压紧辊21和第二压紧辊22转动的驱动件24,第一压紧辊21和第二压紧辊22均转动连接于两个竖板11之间的位置,且第二压紧辊22位于第一压紧辊21的正上方,同时,第一压紧辊21和第二压紧辊22的周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模切作业后的产品经过两者的压紧后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为了提高上层和底层的粘接牢固性,在第一压紧辊21设有加热组件3;更优的,第二压紧辊22上也设有加热组件3,以进一步提高上层和底层的粘接效果。
33.参照图1、图2,驱动件24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紧辊21一端上的第一齿轮25、固定连接于第二压紧辊22一端上的第二齿轮26,以及驱使第一齿轮25转动的驱动电机27,第一齿轮25啮合于第二齿轮26,驱动电机2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竖板11上,运行驱动电机27,驱使第一压紧辊21和第二压紧辊22发生转动。
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辊21上的加热组件3包括套设于第一压紧辊21周侧壁上的加热套31,以及安装于加热套31上的电热管32,加热套31与第一压紧辊21周侧壁之间设置有加热腔33,电热管32通过螺栓安装于加热腔33内,通过电热管32对加热套31进行加热,使得加热套31的周侧壁具有一定的温度,以提高上层和底层的粘接牢固性;更优的,加热腔33内安装有多个电热管32,且多个电热管32沿第一压紧辊21周向设置有多个,以减少单个电热管32的负荷,保证加热腔33内的温度。
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辊21上的加热套31通过连接件4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压紧辊21,以方便后期对电热管32的维修和保养,连接件4包括两个连接块41和两个弹簧42,第一压紧辊21周侧壁上设有两个供相应的连接块41滑动的让位槽23,且让位槽2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压紧辊21的径向方向重合,弹簧42一端固定连接于让位槽23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相应的连接块41的一端,弹簧42驱使连接块41一端滑出让位槽23的开口,两个连接块41之间形成供加热套31卡接的卡接腔,同时,连接块41背离卡接腔的一侧上端设有能够抵触加热套31的导向斜面43。
36.在安装时,将加热套31沿第一压紧辊21一端滑入第一压紧辊21,加热套31会挤压导向斜面43,驱使连接块41进入到让位槽23内,然后直到加热套31另一端抵触于第一压紧辊21另一端上的连接块41,此时,两个连接块41成功将加热套31卡接于卡接腔内,简单易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对加热组件3的安装效率。
37.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套31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设有供相应的连接块41嵌入的卡接槽34,当连接块41嵌入相应的卡接槽34后,进而使得加热套31会和第一压紧辊21一起转动,进而减少加热套31与产品的摩擦,对产品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设置有多个,以减少单个连接件4的负荷,延长连接件4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紧辊22的加热组件3和第一压紧辊21的加热组件3结构相同。
38.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查看电热管32是否有正常运行,所以加热腔33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与温度传感器5电连接的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电连接的报警件51,在本实施例中,报警件51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紧辊21上的蜂鸣器,当加热腔33内的温度不
在预设的范围内时,温度传感器5将报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最后通过报警件51发出声响,以提醒工作人员加热组件3出现故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辊21和第二压紧辊22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和报警件51,以分别监控第一压紧辊21和第二压紧辊22上的加热组件3是否正常运行;在制造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报警件51也可以是报警灯等能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圆刀机的实施原理为:产品经过模切主体2的模切作业后,运行驱动电机27和电热管32,使得第一压紧辊21上的加热套31和第二压紧辊22上的加热套31分别能够抵触于产品的相对两侧,使得既能对产品产生挤压,又能通过传递热量的方式使得上层和底层的粘接牢固性更强。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