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车窗升降器组件的带动件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2: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用于车窗升降器组件的带动件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窗升降器组件的带动件(或者说传动件),所述车窗升降器组件用于打开和封闭车窗开口,所述带动件容纳车窗开口的可调节的车窗玻璃,其中,车窗玻璃在关闭状态下封闭车窗开口并且将车辆内部空间与处于外部的车辆外部空间分隔开。
2.由专利文献de 10 2012 208 562 a1已知用于将车窗玻璃连接到用于机动车的车窗升降器上的带动件的不同实施变型。
3.在专利文献de 20 2012 101 871 u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窗升降器组件,其具有用于封闭车窗开口的可调节的车窗玻璃以及与车窗玻璃连接的用于调节车窗玻璃的带动件的不同实施变型。这些专利文献的主要发明构思是提高防盗保护,即保护车窗玻璃以防未经授权的移除。专利文献de 20 2012 101 871 u1建议,带动件与车窗玻璃的连接被锁止,因此只借助于从车辆外部空间引入结构空间中并且导引靠近按规定布置的带动件的操作工具不能通过移动带动件的卡锁区段将车窗玻璃与带动件分离。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车窗升降器组件提供按本发明所述类型的舒适的带动件,该带动件可靠地防止未经授权地将车窗玻璃从应当由其封闭的车窗开口中移除。
5.本发明的出发点是一种用于车窗升降器组件的带动件,所述车窗升降器组件用于打开和封闭车窗开口,所述带动件容纳车窗开口的可调节的车窗玻璃,其中,车窗玻璃在关闭状态下封闭车窗开口并且将车辆内部空间与处于外部的车辆外部空间分隔开。
6.所述带动件具有至少一个能弹性移动的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具有卡锁凸耳,其中,为了将车窗玻璃与带动件在装配侧连接,所述卡锁元件能够克服复位力(或者说相对于复位力反向地)弹性地移动,使得卡锁元件的卡锁凸耳通过所述复位力与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完全嵌接,以便将车窗玻璃与带动件连接。
7.所述带动件布置在尤其是车门的结构空间内,通过车窗开口通过车窗栏杆和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能够将操作工具从车辆外部空间引入所述结构空间中并且导引靠近带动件,其中,一方面,带动件与车窗玻璃的连接被锁止(或者说固定),因为卡锁元件布置在车窗玻璃的朝车辆内部空间指向的一侧上,从而在引入操作工具时,操作工具只还能够达到所述卡锁凸耳的突伸入或突伸穿过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的区段。
8.根据本发明规定,所述卡锁元件以处于完全嵌接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的卡锁元件为出发点的运动通过限制元件限制,该限制元件构成用于卡锁元件的端部止挡,该端部止挡只允许卡锁元件的最大运动,在该最大运动的情况下,另一方面为了即使在操作的情况下还将车窗玻璃锁止在结构空间中,卡锁凸耳的至少一个区段保留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因此,通过该解决方案有利地排除了能够通过操作将用这种带动件挡住的车窗玻璃违背本意地移除的可能性。
9.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建议,所述卡锁元件围绕枢转轴线能枢转地布置,使得卡锁元件能够从未枢转的卡锁位置被置入已枢转的卡锁位置,在所述未枢转的卡锁位置中,卡锁元件完全嵌接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所述已枢转的卡锁位置通过限制元件限制并且只允许卡锁元件的最大枢转运动,在该最大枢转运动的情况下,卡锁凸耳的至少所述区段保
留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由于卡锁元件能枢转地布置,在插入车窗玻璃时由车窗玻璃对能枢转的卡锁元件施加的力不是正交于(或者说垂直于)卡锁元件的运动方向地起作用,而是以较小的攻角作用于卡锁元件,从而减少导入车窗玻璃的力。装配由此舒适得多,因为与能够正交于车窗玻璃移动的卡锁元件相比,所述卡锁元件更容易从为车窗玻璃设置的引入和导引间隙中枢转出来。
10.优选地,限制元件根据本发明布置在带动件基体上或者限制元件是带动件基体本身。由于卡锁元件靠近带动件基体布置,因此该优选的设计方案适合于以有利的方式布置限制元件。带动件因此紧凑地设计,并且限制元件例如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在制造带动件基体时在一个制造步骤中一同喷射(或者说注塑)到带动件基体上。当然,带动件基体和限制元件之间的多件式的组装解决方案也是可行的。
11.所述带动件设计为盲装配

带动件(blindmontage

mitnehmer),该盲装配

带动件优选具有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和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其中,这些区段横向于车窗玻璃的运动方向基本上相对置,其中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第二区段设计为比第一区段具有更大刚性(或者说更硬)。有利地,由此产生相对置的作用区域,在将车窗玻璃引入带动件中时并且在车窗玻璃成批地在带动件中安装到位时,这些作用区域在两侧支撑车窗玻璃,从而避免尤其在带动件中的容纳部的区域中的应力。
12.根据第一实施变型规定,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是能枢转的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能枢转地布置在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中,而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是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上部区域。
13.根据第二实施变型规定,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是布置在带动件基体上的能枢转的卡锁元件,而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是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上部区域。
14.优选地,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的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上部区域的弹性一方面通过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材料中的至少一个留空部能预设地实现(或者说作用产生)。留空部的设计是能以较少耗费提供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得能够根据留空部的设计来调节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上部区域的必需的弹性。在说明书中更详细地阐述了留空部的不同实施变型。
15.作为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的能枢转的卡锁元件的弹性优选地另一方面通过枢转轴线的区域中的能枢转的连接结构的永久弹性的复位力能预设地实现。能枢转的卡锁元件的复位力有利地以薄膜铰链的形式实现,该薄膜铰链根据实施变型按照说明书构造在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中或带动件基体上。
16.在车窗玻璃通过间隙在装配侧引入带动件中时,所述区段被叉开,装配由此有利地是特别舒适的。
17.尤其优选地规定,在车窗玻璃通过间隙在装配侧引入之后,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上部区域由于其刚性相对于车窗玻璃通过操作工具只能略微地从车窗玻璃伸出(abspreizbar)。但规定,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刚性还如此大,使得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虽然在装配车窗玻璃时弹性地屈服,但在车窗玻璃已经安装的情况下在引入操作工具时以如此大的刚性反抗,使得操作工具只能略微地、只以如此程度地侵入车窗玻璃和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内侧之间的区域中,使得该操作工具达不到卡锁元件或者只在非常高的力耗费的情况下达到卡锁元件。为了使所述力耗费尽可能高,在此规定,在操作工具在车
窗玻璃和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的上部区域之间引入的情况下,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相对于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的伸出和/或折断被影响,方式是在带动件夹板底座(或者说底部)中布置有起机械稳定作用的插入件,带动件夹板在所述带动件夹板底座中彼此连接。这种提高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在与外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的连接区域中的稳定性的插入件、尤其钢插入件是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在制造带动件时考虑的措施。
18.以下根据附图在考虑可能的实施变型的情况下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19.图1示出在机动车的机动车车门中的包括带动件的车窗升降器组件;
20.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变型的带动件的立体图;
21.图3示出根据图2的带动件的侧视图,其具有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的已枢转的卡锁元件;
22.图4示出根据图2的带动件的侧视图,其具有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处于未枢转的卡锁位置中的卡锁元件;
23.图5示出根据第二实施变型的带动件的立体图,其中,带动件的卡锁元件在未枢转的卡锁位置中布置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
24.图6示出根据图5的带动件的剖切的立体侧视图,其具有在车窗玻璃的卡锁开口中的已枢转的卡锁元件。
25.图1示出沿机动车的纵向方向x布置的机动车车门100的(省略了外部的车门板的)外视图ya,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不带有车窗玻璃的车窗升降器组件10,该车窗玻璃在组装状态下插在沿x方向间隔的带动件1中。在上部区域中的成对的布置结构对应于关闭的车窗玻璃,并且带动件1的位于下方的位置对应于半开或打开的车窗玻璃。图1示出从车辆外部空间a观察机动车车门100看到的在装配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带动件1的外视图ya。
26.带动件1和车窗玻璃之间的防止通过操作工具从带动件1不希望地拆卸车窗玻璃的连接通过在实施变型中阐述的带动件1a(第一实施变型)和1b(第二实施变型)优化。
27.用主干1a....表示的构件属于根据第一实施变型的带动件1a,而用主干1b....表示的构件属于根据第二实施变型的带动件1b。
28.以下请综合地考虑图2至图6,其中,图2至图4示出第一实施变型,并且图5和图6示出第二实施变型。
29.两种实施变型

带动件1a和1b:
30.在车窗玻璃f按规定安装时,车窗玻璃f和带动件1只能通过车窗开口中的间隙s接触到。这通常是机动车车门100的车门栏杆中的外槽,通过该外槽可以将要打开的车窗玻璃下降到机动车车门100中以便开放车窗开口。
31.在车窗升降器组件和车窗玻璃f在机动车中的安装状态下,关闭的车窗玻璃f将车辆内部空间i与位于机动车外部的车辆外部空间a分隔开。以下用yi(参见后续附图)表示车窗升降器组件和车窗玻璃以及带动件1a、1b的内视图。
32.带动件1a、1b设计为盲装配

带动件,根据本发明,其具有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a1和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a2。
33.根据本发明规定,第二区段a2虽然与第一弹性区段a1类似地同样能弹性移动,但第二区段弹性较小、即比第一弹性区段a1更硬。
34.也就是说,车窗玻璃f尤其在机动车车门100中的盲装配通过如下方式是可行的,
即将车窗玻璃f(参见图3和图6)通过车窗开口(间隙s,图1)装入机动车车门100中并且如此程度地下降,直到车窗玻璃f的下边缘置放在带动件1a、1b的基体1a.6、1b.6的基体侧的支承板条1a.4、1b.4上。
35.在此过程中,根据本发明,带动件1a、1b的弹性地横向于车窗玻璃f的运动方向相对置的区段a1、a2、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a1和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a2移动,其中,第二区段a2设计为比第一区段a1更硬。
36.带动件1a、1b构成容纳槽1a.1、1b.1,这些容纳槽分别由两个带动件夹板1a.2、1a.3和1b.2和1b.3构成。带动件夹板1a.2、1a.3和1b.2和1b.3构成共同的弹性的带动件夹板底座1a.5、1b.5。
37.横向于带动件夹板1a.2、1a.3和1b.2和1b.3的夹板板条地,支承板条1a.4、1b.4布置在带动件夹板1a.2、1a.3和1b.2和1b.3之间,车窗玻璃f在安装状态下置放在支承板条上。
38.带动件夹板1a.2、1a.3和1b.2、1b.3和带动件基体1a.6、1b.6一件式地或两件式地彼此连接。支承板条1a.4、1b.4分别布置在基体1a.5、1b.5中并且如所阐述的那样正交地位于容纳槽1a.1、1b.1中的能预设的位置处。相应的容纳槽1a.1、1b.1的宽度基本上等于车窗玻璃f的宽度。
39.第一实施方式

带动件1a:
40.卡锁元件1a.r在枢转轴线x1上能枢转地布置在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中。换言之,当带动件1a按规定布置在机动车车门100的结构空间中时,卡锁元件1a.r布置在车窗玻璃f的朝向车辆内部空间i的一侧上。
41.即,从外部a只能如此程度地操作卡锁元件1a.r,使得卡锁凸耳的在组装状态下突伸穿过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参见图4)的区段1a.r1可以受操作工具影响。但卡锁凸耳的突伸穿过车窗玻璃f的这个区段1a.r1不能使卡锁元件1a.r从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中脱离。
42.卡锁元件1a.r如此布置在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中,使得枢转轴线x1布置在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的卡锁元件1a.r上方。
43.卡锁元件1a.r具有装配斜面1a.r2,该装配斜面基本上在枢转轴线x1下方开始并且(在原始位置中在卡锁元件1a.r的未偏转状态下)基本上延伸到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内侧,因此卡锁元件1a.r基本上在容纳槽1a.1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44.在卡锁元件1a.r的区域中,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具有留空部1a.31,该留空部提高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在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上部区域中的弹性,从而使车窗玻璃f的安装得以优化、即更舒适,如同还会阐述的那样。
45.该留空部1a.31在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中在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上端部处设计为向上敞开的“u”形,并且因此以简单的方式、尤其在该“u”形的侧向板条的区域中形成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弹性区域。
46.根据以上描述,根据带动件1a的第一实施变型阐明了,根据本发明的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a1是布置在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中的能枢转的卡锁元件1a.r,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与第一区段a1相比更硬的、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a2是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上部区域。
47.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车窗玻璃f的简化的装配和车窗玻璃f的防盗安全性的提升的组合。
48.车窗玻璃1的装配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将车窗玻璃1导引到机动车车门100的由带动件夹板1a.2、1a.3形成的容纳槽1a.1中。
49.车窗玻璃f的下边缘碰到卡锁元件1a.r的装配斜面1a.r2上。在此,车窗玻璃f略微与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内侧相撞,由此将两个带动件夹板1a.2、1a.3叉开。
50.即与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类似地,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也在上部区域中设计为弹性的。
51.但两个带动件夹板1a.2、1a.3的弹性小于由于能枢转的布置而更灵活的、更有弹性的卡锁元件1a.r的弹性。
52.通过该解决方案在带动件夹板1a.2、1a.3的内侧和卡锁元件1a.r的内侧之间提供用于装配的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即容纳槽1a.1在上部区域中扩宽,从而减小针对车窗玻璃f的弯曲载荷。
53.随后车窗玻璃f与卡锁元件1a.r相撞,该卡锁元件围绕枢转轴线x1枢转,由此一旦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导引到卡锁元件1a.r的卡锁元件头部的区域中,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就啮合在卡锁元件1a.r的卡锁元件头部中。
54.最后,车窗玻璃f支撑在支承板条1a.4上。卡锁元件1a.r在从图2所示的原始位置出发围绕枢转轴线x2枢转之后按照图4自动地返回其卡锁位置,该卡锁位置与原始位置一致。
55.叉开的带动件夹板1a.2、1a.3同样返回其未叉开的原始位置并且固持车窗玻璃f。因此,装配可以有利地舒适地在作用于车窗玻璃1上的弯曲载荷减小的情况下优化地实施。
56.在车窗玻璃f的防盗安全性方面,显示出以下情况(尤其参见图3和图4)。由于现在已装配了车窗玻璃f,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的弹性区域不能从车辆外部空间a接触到并且因此不能通过操作工具弹性偏转,因此带动件夹板中的布置有卡锁元件1a.r的那个带动件夹板1a.2不能直接被偏转。卡锁凸耳的突伸穿过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参见图4)的区段1a.r1只会受到操作工具的较小影响。根据图3中的视图,即使对于枢转的卡锁元件1a.r’,卡锁元件1a.r的卡锁凸耳的区段1a.r1也始终保留在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中。
57.为了使得绝对不能通过可能特别地适配的操作工具以导致卡锁元件1a.r从卡锁开口f1脱离的程度实施围绕枢转轴线x1的枢转运动,以便进一步提高防盗安全性,根据本发明在带动件基体1a.6上布置有限制元件1a.61(参见图3),该限制元件作为端部止挡限制卡锁元件1a.r围绕枢转轴线x1的枢转运动。换言之,在操作情况下,卡锁元件1a.r可以被枢转至卡锁元件1a.r’的最大枢转位置’,但在该最大枢转位置中,卡锁凸耳的至少一个突伸到车窗玻璃f中的区段1a.r1可靠地保留在卡锁开口f1中,从而以有利的方式完全避免车窗玻璃f的移除。
58.为了一般性地使操作更加困难,还确保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本身在带动件夹板底座1a.5处不能被叉开或者通过使用增大的力量被破坏。在带动件夹板底座1a.5中布置有起稳定带动件夹板1a.2、1a.3以防叉开或折断的作用的插入件1a.51、尤其是钢插入件,该插入件可以在制造时已被注塑。通过该措施有利地提高了用于掰开或撬开容纳槽1a.1需要的力,从而有效地抵抗可能的操作。
59.第二实施方式

带动件1b:
60.卡锁元件1b.r在枢转轴线x2上能枢转地布置在带动件基体1b.6上。换言之,当带动件1b按规定地布置在机动车车门100的结构空间中时,卡锁元件1a.r布置在车窗玻璃f的朝向车辆内部空间i的一侧上。
61.即,从外部a只能如此程度地操作卡锁元件1b.r,使得卡锁凸耳的在组装状态下突伸穿过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参见图6)的区段1b.r1可以受操作工具影响。但卡锁凸耳的突伸穿过车窗玻璃f的这个区段1b.r1不能使卡锁元件1b.r从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中脱离。
62.卡锁元件1b.r如此布置在带动件基体1b.1上,使得枢转轴线x2布置在卡锁元件1b.r下方。
63.卡锁元件1b.r具有装配斜面1b.r2,该装配斜面在卡锁元件1b.r的上端部处开始并且(在原始位置中在卡锁元件1b.r的未偏转状态下)基本上延伸到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参见图5)的内侧,因此卡锁元件1b.r基本上在容纳槽1b.1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64.在卡锁元件1b.r的区域中,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具有留空部1b.31,该留空部提高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在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上部区域中的弹性,从而使车窗玻璃f的安装得以优化、即更舒适,如同还会阐述的那样。
65.留空部1b.31在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中在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的上端部处设计为通孔并且因此以简单的方式、尤其在上部区域中形成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的弹性区域,其中,能枢转地布置的卡锁元件1b.r的弹性大于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的弹性。
66.根据以上描述,根据带动件1b的第二实施变型阐明了,根据本发明的能弹性移动的第一区段a1是布置在带动件基体1b.6上的能枢转的卡锁元件1b.r,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a2是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的上部区域,其中又规定,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的上部区域的能弹性移动的第二区段a2设计为比能枢转的卡锁元件1b.r更硬。
67.可选地,布置在带动件基体1b.6上的能枢转的卡锁元件1b.r也可以与第一实施变型类似地布置在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b.2中。
68.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车窗玻璃f的简化的装配和车窗玻璃f的防盗安全性的提升的组合。
69.车窗玻璃1的装配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将车窗玻璃1导引到机动车车门100的由带动件夹板1b.2、1b.3形成的容纳槽1b.1中。
70.车窗玻璃f的下边缘碰到卡锁元件1b.r的装配斜面1b.r2上。在此,车窗玻璃f略微与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的内侧相撞,由此将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a.3和卡锁元件1b.r叉开。
71.一旦车窗玻璃f的下边缘经过了卡锁元件1b.r并且车窗玻璃f的下边缘推入到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的区域中,内部的第一带动件夹板1a.2就承担对车窗玻璃f的导引。
72.通过该解决方案在带动件夹板1b.3的内侧和卡锁元件1b.r的内侧之间提供用于装配的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即容纳槽1b.1在上部区域中扩宽,从而减小针对车窗玻璃f的
弯曲载荷。
73.如所阐述的那样,车窗玻璃f与围绕枢转轴线x2枢转的卡锁元件1b.r相撞,由此,一旦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导引到卡锁元件1b.r的卡锁元件头部的区域中,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就啮合在卡锁元件1b.r的卡锁元件头部中。
74.最后,车窗玻璃f支撑在支承板条1b.4上。卡锁元件1b.r在从图5所示的原始位置出发围绕枢转轴线x2根据图6枢转(参见图6中的附图标记1b.r’)之后自动返回其卡锁位置,该卡锁位置与图5中的原始位置一致。
75.因此,叉开的带动件夹板1b.3和卡锁元件1b.r返回其未叉开的原始位置并且固持车窗玻璃f。因此,装配可以有利地舒适地在作用于车窗玻璃1上的弯曲载荷减小的情况下优化地实施。
76.在车窗玻璃f的防盗安全性方面,显示出以下情况(尤其参见图5和图6)。由于现在已装配了车窗玻璃f,卡锁元件1b.r的弹性区域不能从车辆外部空间a接触到并且因此不能通过操作工具弹性偏转。
77.突伸穿过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参见图4)的区段1b.r1只会受到操作工具的较小影响。根据图6中的视图,即使对于枢转的卡锁元件1b.r’,卡锁元件1b.r的区段1b.r1也始终保留在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f1中。
78.为了使得绝对不能通过可能特别地适配的操作工具以导致卡锁元件1b.r从卡锁开口f1脱离的程度实施卡锁元件1b.r围绕枢转轴线x2的枢转运动,以便进一步提高防盗安全性,根据本发明在带动件基体1a.6上布置有限制元件1b.61(参见图5和图6),该限制元件作为端部止挡限制卡锁元件1b.r围绕枢转轴线x2的枢转运动。换言之,在操作情况下,卡锁元件1b.r可以被枢转至卡锁元件1b.r’的最大枢转位置’,但在该最大枢转位置中,至少一个突伸到车窗玻璃f中的区段1b.r1可靠地保留在卡锁开口f1中,从而以有利的方式完全避免车窗玻璃f的移除。
79.为了一般性地使操作更加困难,还确保外部的第二带动件夹板1b.3本身在带动件夹板底座1b.5处不能被叉开或者通过使用增大的力量被破坏。在带动件夹板底座1b.5中布置有起稳定带动件夹板1b.2、1b.3以防叉开或折断的作用的插入件1b.51(参见图5)、尤其是钢插入件,该插入件可以在制造时已被注塑。通过该措施有利地提高了用于掰开或撬开容纳槽1b.1需要的力,从而有效地抵抗可能的操作。
80.附图标记列表
81.100
ꢀꢀꢀꢀꢀꢀꢀꢀꢀꢀ
机动车车门
82.f
ꢀꢀꢀꢀꢀꢀꢀꢀꢀꢀꢀꢀ
车窗玻璃
83.f1
ꢀꢀꢀꢀꢀꢀꢀꢀꢀꢀꢀ
车窗玻璃f的卡锁开口
84.10
ꢀꢀꢀꢀꢀꢀꢀꢀꢀꢀꢀ
车窗升降器组件
[0085]1ꢀꢀꢀꢀꢀꢀꢀꢀꢀꢀꢀꢀ
带动件
[0086]
1a
ꢀꢀꢀꢀꢀꢀꢀꢀꢀꢀꢀ
带动件

第一实施变型
[0087]
1b
ꢀꢀꢀꢀꢀꢀꢀꢀꢀꢀꢀ
带动件

第二实施变型
[0088]
s
ꢀꢀꢀꢀꢀꢀꢀꢀꢀꢀꢀꢀ
间隙
[0089]
a1
ꢀꢀꢀꢀꢀꢀꢀꢀꢀꢀꢀ
第一区段
[0090]
a2
ꢀꢀꢀꢀꢀꢀꢀꢀꢀꢀꢀ
第二区段
[0091]
1a.1、1b.1
ꢀꢀꢀ
容纳槽
[0092]
1a.2、1a.3
ꢀꢀꢀ
带动件夹板
[0093]
1b.2、1b.3
ꢀꢀꢀꢀ
带动件夹板
[0094]
1a.31、1b.31
ꢀꢀ
留空部
[0095]
1a.4、1b.4
ꢀꢀꢀꢀ
支承板条
[0096]
1a.5、1b.5
ꢀꢀꢀꢀ
带动件夹板底座
[0097]
1a.51、1b.51
ꢀꢀ
插入件
[0098]
1a.6、1b.6
ꢀꢀꢀꢀ
带动件基体
[0099]
1a.61、1b.61
ꢀꢀ
限制元件
[0100]
1a.r
ꢀꢀꢀꢀꢀꢀꢀꢀꢀ
卡锁元件(第一实施变型)
[0101]
1b.r
ꢀꢀꢀꢀꢀꢀꢀꢀꢀ
卡锁元件(第二实施变型)
[0102]
1a.r1、1b.r1
ꢀꢀ
卡锁元件1a.r、1b.r的卡锁凸耳的区段
[0103]
1a.r2、1b.r2
ꢀꢀ
装配斜面
[0104]
’ꢀꢀꢀꢀꢀꢀꢀꢀꢀꢀꢀꢀ
最大枢转位置
[0105]
1a.r
’ꢀꢀꢀꢀꢀꢀꢀꢀ
处于最大枢转位置’中的卡锁元件
[0106]
1b.r
’ꢀꢀꢀꢀꢀꢀꢀꢀ
处于最大枢转位置’中的卡锁元件
[0107]
x1
ꢀꢀꢀꢀꢀꢀꢀꢀꢀꢀꢀ
枢转轴线
[0108]
x2
ꢀꢀꢀꢀꢀꢀꢀꢀꢀꢀꢀ
枢转轴线
[0109]
i
ꢀꢀꢀꢀꢀꢀꢀꢀꢀꢀꢀꢀ
车辆内部空间
[0110]
yi
ꢀꢀꢀꢀꢀꢀꢀꢀꢀꢀꢀ
内视图
[0111]
a
ꢀꢀꢀꢀꢀꢀꢀꢀꢀꢀꢀꢀ
车辆外部空间
[0112]
ya
ꢀꢀꢀꢀꢀꢀꢀꢀꢀꢀꢀ
外视图
[0113]
x
ꢀꢀꢀꢀꢀꢀꢀꢀꢀꢀꢀꢀ
机动车的纵向方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