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通道高速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气泵 特指 气压 压缩机 充气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特指一种采用双管压缩机增强气压实现快速充放气的多通道高速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充气产品由于其携带方便,便于收藏的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特别受到一些户外活动爱好者的青睐,包括sup、充气床等充气产品,市场上的充气产品一般都需要用外壳的泵体对其进行充放气的操作,现有的充气泵气路容易堵死,且非常容易发生漏气的情况,充气模式单一,致使其充放气的周期长,不便于使用,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泵,特指一种采用双管压缩机增强气压实现快速充放气的多通道高速充气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高速充气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外壳内的放气机构和充气机构,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头和设置于所述放气头中的第一气缸,所述放气头分别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放气口和送气头,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双管压缩机、第二气缸及充气头,所述双管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气缸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双管压缩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送气管路和第二送气管路,所述第一送气管路和所述第二送气管路分别与所述充气头相互连接形成连通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头设置有充气口和衔接头,所述送气头固定安装于所述衔接头上,以使所述放气头和所述充气头相互连通形成气体流动的气道。
5.优选的,所述放气头包括顶盖和设置于所述顶盖底部的底壳,所述顶盖和底壳通过螺丝可拆卸地相互配合连接形成密闭的中空气腔,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气腔内,所述放气口与所述气腔相互连通并一体成型于所述顶盖的顶部,所述送气头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壳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底壳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实现其内部与所述送气头相互连通的气孔,所述送气头中设置有气膜,所述气膜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壳上,并盖设于若干个所述气孔的外侧,所述气膜通过气流的带动下实现若干个所述气孔的打开或关闭。
7.优选的,所述充气头包括上壳和设置于所述上壳底部的底盖,所述上壳和所述底盖通过螺丝可拆卸地相互配合连接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所述充气口与所述腔体相互连通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壳的顶部,所述衔接头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壳的一侧,所述底盖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腔体相互连通的接头。
8.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气管路和第二送气管路均包括端盖和输气管,所述端盖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双管压缩机的端部,所述端盖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连通于其内部的出气口,所述输气管的其中一端安装于所述出气口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充气头上。
9.优选的,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设置有若干个功能按键和显示屏,若干个所述功能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pcb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pcb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充气口设置有气压感应口,所述气压感应口和所述第二pcb板之间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其中一端套设于所述气压感应口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
11.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功能按键包括电源开关键、放气按键、充气按键及单位切换按键。
12.优选的,所述第二pcb板设置有电源接头。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通道高速充气装置,通过在充气机构上设置双管压缩机,并配合连接放气机构上的第一气缸组成多通道充气结构,有效在充气过程中实现增压,极大地加快充放气的过程,缩短操作周期,从而使整体装置实现高速充放气的功能,其便于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气机构的爆炸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头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送气管路和第二送气管路的爆炸图。
20.附图标注说明:
[0021]1‑
放气机构;2

充气机构;3

放气头;4

第一气缸;5

放气口;6

送气头;7

双管压缩机;8

第二气缸;9

充气头;10

第一送气管路;11

第二送气管路;12

充气口;13

衔接头;14

顶盖;15

底壳;16

气孔;17

气膜;18

上壳;19

底盖;20

接头;21

端盖;22

输气管;23

出气口;24

第一pcb板;25

第二pcb板;26

气压感应口;27

气腔;28

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以下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附图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3]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图1

6所示,一种多通道高速充气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外壳内的放气机构1和充气机构2,所述放气机构1包括放气头3和设置于所述放气头3中的第一气缸4,所述放气头3分别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放气口5和送气头6,所述充气机构2包括双管压缩机7、第二气缸8及充气头9,所述双管压缩机7与所述第二气缸8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双管压缩机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送气管路10和第二送气管路11,所述第一送气管路10和所述第二送气管路11分别与所述充气头9相互连接形成连通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头9设置有充气口12和衔接头13,所述送气头6固定安装于所述衔接头13上,以使所述放气头3和所述充气头9相互连通形成气体流动的气道。
[0025]
优选的,所述放气头3包括顶盖14和设置于所述顶盖14底部的底壳15,所述顶盖14和底壳15通过螺丝可拆卸地相互配合连接形成密闭的中空气腔27,所述第一气缸4安装于所述气腔27内,所述放气口5与所述气腔27相互连通并一体成型于所述顶盖14的顶部,所述送气头6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壳15的一侧。
[0026]
优选的,所述底壳15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实现其内部与所述送气头6相互连通的气孔16,所述送气头6中设置有气膜17,所述气膜17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壳15上,并盖设于若干个所述气孔16的外侧,所述气膜17通过气流的带动下实现若干个所述气孔16的打开或关闭。
[0027]
优选的,所述充气头9包括上壳18和设置于所述上壳18底部的底盖19,所述上壳18和所述底盖19通过螺丝可拆卸地相互配合连接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28,所述充气口12与所述腔体28相互连通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壳18的顶部,所述衔接头13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壳18的一侧,所述底盖19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腔体28相互连通的接头20。
[0028]
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气管路10和第二送气管路11均包括端盖21和输气管22,所述端盖21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双管压缩机7的端部,所述端盖21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连通于其内部的出气口23,所述输气管22的其中一端安装于所述出气口23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充气头9上。
[0029]
优选的,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pcb板24和第二pcb板25,所述第一pcb板24设置有若干个功能按键和显示屏,若干个所述功能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pcb板2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pcb板25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4和所述第二气缸8电性连接。
[0030]
优选的,所述充气口12设置有气压感应口26,所述气压感应口26和所述第二pcb板25之间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其中一端套设于所述气压感应口26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25。
[0031]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功能按键包括电源开关键、放气按键、充气按键及单位切换按键。
[0032]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高速充气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分别安装在外壳内的放气机构1和充气机构2,放气机构1和充气机构2相互连通形成整体充放气过程中气流流通的气路,并且在外壳中还设置有用于切换或控制不同工作的第一pcb板24和第二pcb板25。
[0033]
进一步地,放气机构1包括放气头3和第一气缸4,放气头3由顶盖14和底壳15组成,底壳15设置于顶盖14的底部,顶盖14和底壳15通过螺丝可拆卸地相互固定并形成密闭的中空气腔27,第一气缸4安装于气腔27内,并固定在顶盖14上,其中,顶盖14的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与内部气腔27相连通的放气口5,而底壳15的外侧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与内部气腔27相连通的送气头6。
[0034]
进一步地,底壳15在位于送气头6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孔16,送气头6中设置有一个气膜17,该气膜17通过一固定部固定安装在底壳15上,并且盖设于底壳15的外侧壁上将若干个气孔16封闭,该气膜17为柔性薄膜,因而能够随着气流的流动实现在放气头3的外侧壁上掀开,从而打开气孔16,使放气头3的内部气腔27透过若干个气孔16与送气头6内部相连通。
[0035]
进一步地,充气机构2由充气头9、双管压缩机7及第二气缸8组成,充气头9包括上壳18和底盖19,底盖19设置于上壳18的底部,上壳18和底盖19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地相互
配合连接固定,并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28,上壳18的顶部设置有与腔体28相互连通的充气口12,在充气口12的一侧还设置有气压感应口26和衔接头13,底盖19的底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两个与腔体28相互连通的接头20,双管压缩机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送气管路10和第二送气管路11,该第一送气管路10和第二送气管路11均由端盖21和输气管22组成,两管路的端盖21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双管压缩机7的两端,并且端盖21上设置有出气孔16,输气管22的其中一端套设于接头20上,另一端套设于出气孔16上,从而通过输气管22将充气头9和双管压缩机7相连接,其次,双管压缩机7与第二气缸8可传动地相互连接。
[0036]
进一步地,衔接头13与送气头6通过螺丝相互配合连接,从而使充气头9和放气头3相互连接,并且衔接头13与送气头6之间相互连通,使充气头9和放气头3相互配合形成封闭的气道。
[0037]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将电源接头插接到电源上,该电源接头为汽车烟头接头20、usb接头20、type

c接头20或不同类型的国标插头等,接通电源后通过电源开关键开启装置,当需要进行充气操作时,首先将充气机构2上的充气口12连接到充气产品上,按下充气按键,进而通过第二pcb板25驱动整体装置实现充气操作,充气开始时,第一气缸4开始工作,气流从放气口5进入并流向气孔16,此时气体吹开气膜17,使气体能够流入至送气头6中,再经过送气头6流向衔接头13内,最后经过衔接头13进入充气头9中,由充气头9上的充气口12进入到充气产品的气囊中,其中,当气压感应口26检测到气囊气压达到一定psi时,第二电路板给出信号,此时,第一气缸4停止工作,转换成双管压缩机7开始工作,双管压缩机7启动后通过其两端的输气管22将气体打入至充气头9中,并使气流从充气口12处流出进入气囊,通过采用双管送气极大地缩短充气时长,使充气产品能够快速完成充气以便使用,在充气过程中按电源开关键可随时停止充气,当对电源开关键进行操作时,充气产品在充到一定气压后便自动停止充气,避免过充损坏气囊。
[0038]
进一步地,当需要进行放气操作时,将放气口5连接到气囊,按动电源开关键,第一气缸4开始工作,气体从放气口5处被抽出,并依次经过气孔16、送气头6、衔接头13流向充气头9内,最后由充气口12出排出,直到气体排完,再次按动电源开关键,第一气缸4停止工作。
[003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