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卧式增压双级离心水泵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0: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离心 水泵 增压 卧式


1.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水泵,具体是卧式增压双级离心水泵。


背景技术:

2.离心泵就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的,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
3.现有的卧式增压双级离心水泵在使用时噪音较大,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且在需要移动时,由于泵体的机身较重,使得移动较为费力,移动十分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卧式增压双级离心水泵。


技术实现要素:

4.卧式增压双级离心水泵,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泵体底端,所述泵体套有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基座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支撑柱。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插接柱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柱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固定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插接柱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接柱另一端滑动延伸至第一插接柱外。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二壳体顶端固定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部均填充有隔音棉,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侧壁均设有第二通孔。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内部固定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插接第三插接柱,所述第三插接柱的两端均螺纹连接限位板。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搭接第三插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侧壁固定连接滑动板,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滚轮。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插接柱、限位板、滑动板以及滚轮均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对称分布在基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卧式增压双级离心水泵。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4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基座,2、支撑板,3、泵体,4、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501、第一盲孔,502、第二盲孔,6、弹簧,7、第一插接柱,701、空腔,8、第二插接柱,9、隔音棉,10、第一支撑柱,1001、第一通孔,1002、滑槽,11、第二支撑柱,1101、弧形凹槽,12、滚轮,13、滑动板,14、第三插接柱,15、限位板,1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1.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4.请参阅图1

5所示,卧式增压双级离心水泵,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的一端,所述支撑板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泵体3底端,所述泵体3套有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所述基座1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10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柱10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支撑柱11。
25.所述第一壳体4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插接柱7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柱7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设有空腔701,所述空腔701内壁固定弹簧6的一端,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
二插接柱8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接柱8另一端滑动延伸至第一插接柱7外,所述第二壳体5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盲孔501,所述第二壳体5顶端固定设有第二盲孔502,所述第一盲孔501与第二盲孔502相互连通,便于在泵体3工作时,将第一插接柱7插入第一盲孔501内,在第一插接柱7进入到第一盲孔501底端时,由于弹簧6的作用,使得第二插接柱8弹出,进而使得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固定在泵体3扇叶的一端,进而进行降噪,所述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内部均填充有隔音棉9,便于通过隔音棉9的作用,减少泵体3产生的噪音污染,所述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侧壁均设有第二通孔16,便于泵体3在工作进行散热,所述第一支撑柱10内部固定设有滑槽1002,所述第一支撑柱10固定设有第一通孔1001,所述第一通孔1001滑动插接第三插接柱14,所述第三插接柱14的两端均螺纹连接限位板15,所述第二支撑柱11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凹槽1101,所述弧形凹槽1101搭接第三插接柱14,所述第二支撑柱11侧壁固定连接滑动板13,所述第二支撑柱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滚轮12,便于在移动时,通过滚轮12的作用,移动较为方便,所述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第三插接柱14、限位板15、滑动板13以及滚轮12均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对称分布在基座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使得移动泵体3时更加平稳。
26.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检查整个装置的各个器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在各个器件均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泵体3工作时,将第三插接柱14移出,使得第二支撑柱11带动滚轮12进入第一支撑柱10内,使得第一支撑柱10远离基座1的一端紧贴地面,进而在泵体3工作时,保持基座1的稳定,然后将第一插接柱7插入第一盲孔501内,在第一插接柱7进入到第一盲孔501底端时,由于弹簧6的作用,使得第二插接柱8弹出,进而使得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固定在泵体3带有扇叶的一端,使得扇叶的转动声音进入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内,且通过隔音棉9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噪音污染,在需要移动时,提起基座1,进而第二支撑柱11带动滚轮12滑出第一支撑柱10,将第三插接柱14插入第一通孔1001内,使得弧形凹槽1101位于第三插接柱14底端,然后基座1不在受力,此时第三插接柱14位于弧形凹槽1101内,进而在滚轮12的作用下,移动整个泵体3较为省力方便。
27.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28.1.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设置,在第一插接柱进入到第一盲孔底端时,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得第二插接柱弹出,进而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在泵体带有扇叶的一端,使得扇叶的转动声音进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且通过隔音棉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噪音污染;
29.2.通过第一支撑柱于第二支撑柱的设置,使得在泵体工作时,将第三插接柱移出,第二支撑柱带动滚轮进入第一支撑柱内,使得第一支撑柱远离基座的一端紧贴地面,保持在泵体工作时,基座的稳定,在移动泵体时,将第三插接柱插入第一通孔内,进而在滚轮的作用下,移动整个泵体较为省力方便。
30.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